APP下载

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11-15张益丰王晨

关键词:新兴市场跨境电商

张益丰 王晨

摘要:跨境電子商务贸易模式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运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表明:在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8个主要市场中,美国和韩国属于潜力再造型市场,欧盟、俄罗斯、日本、印度、东盟和巴西属于潜力开拓型市场,中国对新兴市场的跨境电商出口潜力大于成熟市场;同传统国际贸易一样,进口地的市场规模、贸易开放程度及其到中国旅游人数与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规模正相关,贸易双方间的贸易距离与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规模负相关;贸易双方间的消费差距与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规模负相关,表明当前跨境电商出口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应优选贸易伙伴,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从硬件上改善市场的通达性,从软件上提高市场的同一性;创新跨境电商贸易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强化个性化、多样化生产,促进中国跨境电商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跨境电商;贸易潜力;产业内贸易;市场规模;贸易距离;消费差距;新兴市场

中图分类号:F752.62;F71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9)05-0085-08

一、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跨境电子商务正在重塑中小企业国际贸易链条[1]。跨境电商借助互联网革新传统贸易方式,基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有效实现商品跨区域流通,在打开国际市场的同时将产品推向海外,积极抢占国际市场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2]。近年来,跨境电商在中国迅速发展,与传统对外贸易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新生力量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3]。《2017年度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报告》(http://www.100ec.cn/zt/17zgfz)显示,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交易规模达到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5%)。

尽管小批量、多层次的跨境电商贸易打破了传统对外贸易形式,为对外贸易注入新活力,但从2013年起中国跨境电商的出口贸易增长率却逐年下降(见图1)。中国跨境电商贸易中出口量远高于进口量,但是近年来出口额与进口额之比逐年下降,由2012年的7.75倍下降至2017年3.58倍。同时,目前中国跨境电商主要出口到欧美等成熟市场,但近年来增长速度放缓;而在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增速较快,市场发展潜力较大。那么,怎样进一步挖掘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潜力?应进一步立足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成熟市场,还是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首先需要明确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在不同市场上的潜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目前,专门针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研究文献不多,而关于跨境电商的众多研究也是定性的多、定量的少。引力模型是定量研究国际贸易的主流分析模型之一,但运用引力模型对跨境电商贸易的研究相对薄弱。国外的文献多针对欧美国家,如Blum和Goldfarb(2006)运用引力模型对美国跨境电商非实物商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4];国内的相关研究很少且数据样本较小,如姜宝等(2017)选取2012年中国跨境电商实物商品进出口贸易截面数据,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引力模型适用于跨境电商领域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5]。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2012—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拓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估算中国对主要贸易国(地区)的跨境电商出口潜力,并分析影响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规模的主要因素,以此明确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

二、模型构建与理论预期

1.贸易引力模型的拓展

本文的基本引力模型为:Tit=A(YitYjtZit)/Dit。由于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状态,为使变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形式:

lnTit=α0+α1lnYit+α2lnYjt+α3lnZit+β1lnDit+ui+εit

其中,t表示年份,Tit为t年i国(出口国)对j国(进口国)的出口贸易额,Yit为t年i国的GDP,Yjt为t年j国的GDP,Zit为可能影响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Dit为i国与j国间的商品运输成本,μi为个体异质性扰动项,εit为随个体和时间而改变的扰动项。

在传统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的市场需求、空间距离、基础设施建设、关税等直接影响贸易流量。在国际贸易引力模型中,两国的经济总量和相互距离是最基本的解释变量。在此基础上,众多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进行拓展,不断将相关因素纳入引力模型,如贸易政策、国土面积和国土接壤、文化差异、贸易管制、人口等变量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6-11]。相较于传统国际贸易,跨境电商使得各国的对外贸易更便利、交易更灵活,影响跨境电商贸易的因素也较传统国际贸易发生了一定改变,其中,互联网使用人数和入境游客数等变量的影响日益增强。

基于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重点考察市场规模、贸易距离、消费差距、贸易开放程度等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并分别构建总体引力模型和3个维度的引力模型:

(1)ln Yt=α0+α1ln GDPit×ln GDPjt+α2ln DISjt+α3ln ITjt

+α4TOIjt+α5ln Interjt+α6ln TOUjt+μi+εit

(2)ln Yt=α0+α1ln GDPit×ln GDPjt+α2ln DISjt+α3ln Interjt+α4ln TOUjt+μi+εit

(3)ln Yt=α0+α1ln GDPit*ln GDPjt+α2ln DISjt+α3ln ITjt+α4ln Interjt+α5ln TOUjt+μi+εit

(4)ln Yt=α0+α1ln GDPit×ln GDPjt+α2ln DISjt+α3TOIjt+α4ln Interjt+α5ln TOUjt+μi+εit

模型(1)用于贸易潜力的估算(总体引力模型),模型(2)用于分析市场规模和贸易距离的影响,模型(3)用于分析消费差距的影响,模型(4)用于分析贸易开放程度的影响。其中,Y为中国对进口地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百亿美元);GDP为国内生产总值,反映市场规模,由于出口存在显著的母国市场效应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12],本文采用贸易双方的GDP交互项来反映双方市场规模对贸易的共同影响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13];DIS为贸易双方间的贸易距离,多数文献中距离用不变航运距离表示,但其不能反映不同时间运输成本的变化(原油价格、人工费用等),且在固定效应模型中不能被识别,因此本文采用贸易双方间的绝对距离与国际原油油价的乘积来表示贸易距离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14];IT为贸易双方人均GDP之差的绝对值,反映双方需求水平的相似程度,即“重叠需求”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15];TOI为进口地的贸易开放程度,用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来衡量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16];TOU为进口地到中国旅游人数(万人),反映进口地消费者对中国文化和产品的兴趣度和认同度;Inter为进口地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亿人),反映进口地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各變量影响跨境电商出口规模的理论预期

市场规模:跨境电商出口市场属于卖方市场,出口规模取决于出口方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受制于进口方的有效需求。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市场规模与贸易规模是正相关的。因此,本文预期市场规模变量的系数符号为正,即进出口双方的市场规模与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正相关。

贸易距离:距离是跨境贸易的主要物理阻碍之一,运输成本越低,越有利于双边贸易交流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17],双边贸易流量与运输距离成反比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18]。因此,本文预期贸易距离变量的系数符号为负,即贸易双方之间的贸易距离与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负相关。

消费差距:本文用人均GDP之差的绝对值来反映贸易双方需求水平的相似程度及贸易紧密程度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17]。消费水平相差越大,则产品差异程度越高,产业竞争越小,从而有利于产业间贸易。同时,随着消费水平差异程度的降低,双方需求容易形成替代关系,进而会促进产业内贸易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19]。因此,消费差距对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影响与贸易领域有关,若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则消费差距与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正相关,若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则消费差距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负相关。

进口地开放程度:开放程度反映贸易壁垒的高低,开放程度越高市场贸易自由度越高,贸易成本越低,越有利于进跨境电商发展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20]。因此,本文预期进口地开放程度的系数符号为正,即进口地开放程度与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正相关。

进口地互联网使用人数:跨境电商的交易方式是消费者借助互联网进行跨国线上购物,因而互联网的普及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本文预期进口地互联网使用人数的系数符号为正,即进口地互联网使用人数与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正相关。

进口地到中国旅游人数:相似的文化利于商品贸易,文化距离对贸易有抑制作用[21-22]。境外消费者入境旅游反映出其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从而有可能购买中国产品;同时,也使其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产品,更有可能通过跨境电商购买中国商品。因此,本文预期进口地到中国旅游人数的系数符号为正,即进口地到中国旅游人数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正相关。

三、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潜力估算

根据《2017年度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报告》,本文选取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较高的8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东盟、巴西)

这些国家和地区是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重要市场,且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其数据较为完备。2012—201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出口贸易额数据来源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易观智库、艾瑞咨询、中国产业信息网等。其他变量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旅游研究院等,为克服数据总量较小且部分数据存在缺失的问题,运用线性插值法对缺失数据进行补充。

借鉴刘青峰和姜书竹(2002)的研究方法,用实际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与引力模型模拟的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之比反映贸易潜力,并把贸易潜力分为三个级别:潜力巨大型(实际值/模拟值≤0.8),说明在现在的贸易条件和模式下还存在较大的贸易拓展空间;潜力开拓型(实际值/模拟值在0.8~1.2之间),说明贸易潜力还未达到峰值,仍具备一定发展潜力;潜力再造型(实际值/模拟值≥1.2),说明贸易增长空间有限,需要创新贸易模式或开拓新的贸易领域才可能实现贸易增长[23]。利用模型(1)的分析结果见表1。

美国和韩国的实际值与模拟值之比为1.267和1.337,属于潜力再造型市场;其余六国实际值与模拟值之比均在0.8~1.2之间,属于潜力开拓型市场。从实际值与模拟值的比值来看,中国对日本的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潜力最大(0.930),印度次之(0.933),第三位为俄罗斯(1.036);从贸易规模看,实际值与模拟值的差值也是日本最大(-0.233),第二位为印度(-0.124),第三位为俄罗斯(0.143)。

对于潜力开拓型市场,应稳固和完善当前的跨境电商贸易模式,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潜力市场,并将跨境电商出口的市场重心向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倾斜,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国。对于潜力再造型国家和地区,要努力消除影响跨境电商发展的障碍,并进行贸易模式创新和贸易领域拓展,从而进一步增强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动力。同时,无论从实际值与模拟值的比值,还是从贸易规模来看,相较于美国、欧盟等成熟市场,中国对印度、俄罗斯、巴西、东盟等新兴市场的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应更加积极地开拓新兴市场,拓宽中国跨境电商发展路徑。此外,相较于欧美,日本的贸易潜力较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成熟市场中,贸易双方之间的距离以及贸易壁垒等也是影响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

四、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

进行模型检验之前,本文使用方差膨胀因子(VIF)考察变量间是否存在严重共线性,结果显示,各变量间的VIF值均小于10,说明各变量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具体检验结果略,备索);同时,采用“取自然对数+稳健标准误”的方法消除异方差对Z值的干扰。对4个引力模型进行LM统计量回归检验,结果均拒绝使用混合效应假设。进一步用Hausman检验进行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的选择,检验值均小于0.1,不拒绝选用固定效应;但由于固定效应下模型(2)和(4)的解释变量P值显著性较差,最终对模型(1)和(3)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检验,对模型(2)和(4)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见表2。

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各变量的系数符号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市场规模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显著正相关,表明进口地的市场规模越大(需求越大),越有利于跨境电商出口规模的扩大。贸易双方间的贸易距离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显著负相关,表明降低贸易运输成本有助于跨境电商贸易发展。进口地与中国人均GDP之差的绝对值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负相关,即贸易双方间的消费差距越小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越大,表明目前中国的跨境电商出口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进口地贸易开放程度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正相关,表明贸易壁垒是影响跨境电商贸易的主要因素之一。进口地到中国旅游人数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正相关,表明境外消费者对中国文化习俗的了解越多越愿意通过跨境电商购买中国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进口地互联网使用人数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负相关,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不符,其原因可能是互联网使用人数对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在时间或空间上具有异质性(如存在门槛效应等),当然,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结论与启示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交易效率快速提升,并带来跨境电商贸易的高速增长。目前,中国跨境电商贸易的增速远高于对外贸易增速,跨境电商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动力ADDINNE.Ref.{59F4FEE8-7BC5-444B-A610-447BC6A770A8}[24]。本文以中国跨境电商的8个主要贸易国和地区为样本,运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发现:(1)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潜力看,美国和韩国属于潜力再造型市场,欧盟、俄罗斯、日本、印度、东盟和巴西属于潜力开拓型市场;相较于成熟市场,中国对新兴市场的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2)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看,和传统国际贸易一样,进口地的市场规模、贸易开放程度及其到中国旅游人数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正相关,贸易双方间的贸易距离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负相关;贸易双方间的消费差距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负相关,表明当前中国跨境电商出口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优选贸易伙伴,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分析表明,进口地的市场规模越大则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越大,这说明跨境电商出口的增长并不能仅仅依靠提升本国产能,还需要选择优质的贸易伙伴,贸易伙伴的选择成为影响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25]。因此,应积极与经济发展前景良好的国家和地区开展跨国电商贸易,进而有效促进跨境电商出口规模的稳步提升。虽然,目前中国跨境电商主要出口到欧美等成熟市场,但分析表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在新兴市场上的潜力更大。因此,应做好市场转向准备,多渠道、全方位开拓新兴市场,促进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增长。

第二,从硬件上改善市场的通达性。分析表明,贸易双方间的贸易距离越小则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越大。因此,应不断优化和完善跨境基础设施体系,有效缩短贸易距离。在国家层面,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兴建和完善跨国、跨区域运输通道,提高交通运输能力,打造互联互通的物流网络,为跨境电商提供良好的远距离运输环境;在企业层面,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整合跨境物流体系,建设和完善跨境电子口岸,构建境外物流仓储网络,形成信息更新快、调配路径优、运输成本低的跨境电商销售体系,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商品交付效率。

第三,从软件上提高市场的同一性。分析表明,进口地贸易开放程度越高、到中国旅游人数越多则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越大,这说明贸易壁垒同样也是阻碍跨境电商贸易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旅游和文化交流可以促进跨境电商贸易。因此,应扩大贸易开放程度,优化跨境电商贸易政策,消除贸易壁垒。完善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互惠政策,建立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贸易互惠体系,通过降低关税、区域通关一体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等提高与贸易方市场的融合度。同时,应积极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鼓励世界各地人民来华旅游,增进境外消费者对中国文化和产品的认同,促进跨境电商的多层次发展。

第四,创新跨境电商贸易模式,抢占国际市场新高地。目前,中国跨境电商行业中多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能力差、受市场波动影响大等劣势,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较弱。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引导并提供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应发挥中小企业转型快、经营灵活、适应力强的优势,避开成熟市场的过度竞争,选择新兴市场开拓业务。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国对美国和韩国的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潜力较小,但其市场份额较大,不能放弃。要在保持跨境电商贸易稳定、有序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型跨境电商贸易模式,开发新的市场领域,以尽快实现“潜力再造”,增强跨境电商贸易发展动力,提高跨境电商贸易质量。

第五,注重产品质量,强化个性化、多样化生产。随着网络消费和电商运营模式的逐渐成熟,质量低劣、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越来越不被消费者认可。因此,要实现中国跨境电商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重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上,打造优质品牌产品,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为跨境电商贸易提供质量屏障。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上升,跨境电商扩展了人们的消费时空,个性化和多樣化的特色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同时,跨境电商贸易也多为产业内贸易。因此,跨境电商企业应充分了解贸易伙伴的居民消费特征、消费水平,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行针对性的产品贸易布局,以有效促进我国跨境电商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1]林玉贞.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机遇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326-327.

[2]杨宁.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机遇、潜力与建议——“一带一路”视角下[J].商业经济研究,2019(4):81-84.

[3]韦斐琼.“一带一路”战略红利下跨境电商发展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3):62-70.

[4]BLUM B,GOLDFARB A. Does the internet defy the law of gravit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6,70(2):384-405.

[5]姜宝,王震,李剑.贸易引力模型在中国跨境电商中的实证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17(10):32-34.

[6]LINNEMANN H. An econometric stud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s[J]. The Economic Journal,1967,77(306):366-368.

[7]LEE J W,PARK I. Free trade areas in East Asia:Discriminatory or non-discriminatory?[J]. World Economy,2010,28(1):21-48.

[8]ZHOU M. Intensification of geo-culturalhomophily in global trade:Evidence from the gravity model[J]. 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11,40(1):193-209.

[9]CROZET M,MILET E,MIRZA D. The impact of domestic regulation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Evidence from firm-level data[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16,44(3):706-718.

[10]GEETHA R,MARIE S. The gravity model and trade efficiency:A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of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potential trade[J]. World Economy,2014,37(5):690-704.

[11]王领,宋熙晨.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2):22-28.

[12]梁琦,吴新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拓展引力方程的实证检验[J].经济学家,2016(12):69-77.

[13]林玲,王炎.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实证检验和政策含义[J].世界经济研究,2004(7):54-58.

[14]蒋殿春, 张庆昌. 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引力模型分析[J].世界经济,2011(5):26-41

[15]师博,单豪杰.重叠需求、能源禀赋与双边贸易成本——基于上海合作组织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2(4):41-45.

[16]孙瑾,杨英俊.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贸易成本的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6(5):94-103.

[17]张亚斌,马莉莉.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关系、影响因素与发展潜力——基于CMS模型与拓展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5,31(12):72-85.

[18]陈乔,程成.海上通道对中国—东盟贸易潜力的影响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1):34-46.

[19]金缀桥, 杨逢珉. 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及潜力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5(1):81-90.

[20]王娟娟,郑浩然.“一带一路”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问题研究——基于跨境电商视角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4):57-65.

[21]BO C,YAO L. Analyzing bilateral trade barriers under global trade context:A gravity model adjusted trade intensity index approach[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4,18(2):326-339.

[22]WHITE R,TADESSE B . Cultural distance and the US immigrant-trade link[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4,31(8):1078-96.

[23]劉青峰,姜书竹.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J].浙江社会科学,2002(6):17-20.

[24]刘志中.外贸“新常态”下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15(12):40-44.

[25]安春生,高玉海.基于模糊关系矩阵的跨境电商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7(3):70-79.

Study on Cross-border E-commerce Export Trade Potential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 Empirical Test Based on Extended Trade Gravity Model

ZHANG Yi-feng1,2, WANG Chen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264005,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Cross-border e-commerce trade model has become the new engine of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analysis by using extended trade gravity model shows that, in eight main markets of Chinas cross-border e-commerce export trade,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Korea belong to potential-reconstruction-style market, European Union, Russia, Japan, India, ASEAN and Brazil belong to potential-development-style market,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export potential of China to new emerging market is bigger than that of mature market. Just lik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market scale, trade openness extent and the number of inbound tourists of import place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ross-border e-commerce export trade scale, however, the trade distance between the trade partie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ross-border e-commerce export trade scale, and the consumption gap between the trade partie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ross-border e-commerce export trade scale, which indicate that present cross-border e-commerce export mainly takes intra-industry trade. China should select trade partners, actively develop new emerging market, improve market access from the hardware, boost market homogeneity from the software, innovate cross-border e-commerce trade model,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strengthen individualized and diversified production so as to boos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cross-border e-commerce.

Key words: cross-border e-commerce; trade potential; intra-industry trade; market scale; trade distance; consumption gap; new emerging market

猜你喜欢

新兴市场跨境电商
新兴市场下创业企业商业模式构建机制研究
竞争度、集中度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
“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