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9-11-15朱启航
朱启航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恰到好处地解决了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以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丰富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教师应重视语文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注重不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相互渗透与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体来说,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推动语文课堂的改革与发展,为语文课堂带来活力。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误区
1.过于依赖多媒体,缺乏师生互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是为了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涵,加深学生的情感认知。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观念上的偏差或自身能力的局限,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多媒体,过多播放PPT或相关素材,没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忽视了引导与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2.过于依赖多媒体,形式化严重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以至于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导致进行多媒体教学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教学方案的设计普遍缺乏新意,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多媒体技术真正的效用;第二,部分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不重視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件设计中过于追求视觉效果,缺乏实质性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很难抓住重点,不利于教师实现教学目的。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策略的思考
1.注重以“境”激“情”,陶冶学生的情感
“情”是通过“境”来衬托的,而“境”又为“情”的抒发创造了条件,因“境”而生“情”,语文教师应该认识这一规律,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建悦耳、悦目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情。信息技术为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它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如在教学《鲸》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使从未见过鲸的学生产生好奇心。然后,教师再介绍并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有关鲸的知识?”这时,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始终置身于愉快的教学氛围中,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究,不仅掌握了课文知识,还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2.注重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
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方法一旦符合学生的情绪和意志,且符合学生的精神需要,就一定能够发挥其高效的作用。”信息技术具有处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的能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形象化的信息,将静态的文本资料变成动态的动画素材,实现了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这种转化有利于学生快速地感知课文内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3.注重拓展思维,促进合作与交流
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特征,学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材料,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展了空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归纳相关资料,再开展合作学习,不断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教学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运用与拓展信息技术,还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扩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升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龙回祖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