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西大学农科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11-15黄玲黄中文陈向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0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黄玲 黄中文 陈向东

摘要:梅西大学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基础农业产业和市场需要展开,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都充分体现岗位需求与学生培养的一致性,学生对农科类专业认同度较高。以《土壤肥料与环境》为例,从课程教学、课程学习、课程考核、数字化平台等方面,介绍梅西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法和集约高效的数字化平台,有效地保障和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对我国农科类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梅西大学;农科专业;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0-025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大学的人才培养应从“以专业为中心”的提供教学转向为学生自主发现和建构学问的环境创造上来[1]。通过参加梅西大学为期半年的高等教育法课程的访问学习,经过课程观摩、教学法学习,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全方位的接触,对该校的本科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有了深刻认识。本文以《土壤肥料与环境》这门课程为例,介绍该课程教学、实践、考核等方面的情况,以期为国内的农科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启示。

一、农科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课程导入

梅西大学的Stream平台是一个具有交互性的在线学习环境的数字平台。学生选定《土壤肥料与环境》课程后进入Stream平台,看到承担该课程的教师信息、课程介绍、内容安排、学期测验、在线提交作业等。主讲教师会把课程讲义、讲课视频和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材料及时上传至网络,并规定完成相应课程内容的作业和测验提交时间。通过课上、课下学习环节的无缝衔接,学生可以在Stream平台完成自主学习和考核任务,并对教师提供合理化建议。

(二)课程理论教学

《土壤肥料与环境》的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方式实现,包含12个模块,每个模块安排分专题目标、学习目标、学习材料(课程预习、实验安排、阅读延伸)等部分。如减少氮素损失和肥料污染模块,教师将牧场里的草场施肥、奶牛养殖与排泄、草场土壤氮素循环以图示、视频和案例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初步分析农场土壤氮素流失的原因,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Overseer系统的农场氮素营养指标,提出农场氮素流失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辅导课上,教师通过解答和讨论解决学生提出的专业问题,用来巩固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延伸。

(三)课程实践

梅西大学十分重视教学基地建设,学校配备强大的实践教学团队、完善的实验平台和基地支撑,用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土壤肥料与环境》课程实践主要是关于Overseer管理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新西兰95%以上的农场使用Overseer软件进行生产管理。学生通过土壤养分数据在Overseer中测算农场氮、磷和其他营养元素的流失情况,进行土壤养分的预算,计算保持土壤肥力的肥料使用量,提出合理的农场土壤养分管理方案和缓解养分流失的措施。

(四)课程考核

学期开始前,教师在Stream平台里就考核内容的题目、要求及参考资料做了详细介绍。《土壤肥料与环境》课程考核体系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三部分:Overseer系统的参数计算输入、土壤分析报告、牧场或农场营养管理、期末考试。各部分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10%、10%、20%和60%。从课程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上看,出发点都侧重于实践与运用。

二、农科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设思考

(一)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

梅西大学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紧紧围绕基础农业产业和市场需要而展开,每个专业设置都充分体现岗位的针对性与培养学生的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优先提取本校特色课程、社会影响力大的课程及社会急需并已经形成广泛共识的课程[2]。社会中与农业相关的所有环节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都纳入农学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体系,从而使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多元化的就业选择,而非集中在农业科学单一领域。

我国农业院校本科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在学生入校前,不同专业已经设置好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的安排理论课时占比较大,课程内容过于强调专业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相对薄弱,影响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后也很难适应职业发展实际需求。

(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梅西大学教师所采用的推广应用基于问题导向来学习,“问题”是选取学生感兴趣、紧扣教学内容的主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层层深入,而且答案是开放的。教师提出好的問题,给出学生框架,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3]。教学过程中,会大量运用反思和反馈手段充分激发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理解与交流机制的形成,更有利于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等教学理念。

国内高校教学要求系统性、科学性,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同时还要求讲解透彻,教与学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结构、课堂组织和课程评价以教师为中心[4]。学生一般没有充分的时间在课堂上思考,而是通过课后作业、期中期末考试等手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我国有些高校引进了诸如“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方式,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入式教学依然普遍存在。虽然也引入了“探究式”、“讨论式”、“主题式”等教学方法,但由于学时和教学内容的相互制约、学生之间基础知识积累和学习主动性的差距,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相对偏少。

三、结语

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即教学方法改革必须关注学生,关注课内外结合以及学习结果与过程的结合。因此,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需求同步。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基于问题导向式、启发式、合作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掘有效的学习方法,主动探究知识、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通过不断反思与总结,提高创造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殊.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基于梅西大学农业经济和教学法课程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6)下旬刊:6-7.

[2]李继东.新西兰梅西大学农科类实践教学特点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7,(6):124-127.

[3]纪薇,石静,李桂荣,等.基于中国与新西兰教学差异的我国农林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以山西农业大学和梅西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19):253-254,262.

[4]汤勇.梅西大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实施实践及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借鉴[J].宜春学院学报,2017,39(1):108-112.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现代学徒制视野下汽修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