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山西递之《醉翁亭记》

2019-11-15王文忠

安徽文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西递醉翁亭醉翁亭记

王文忠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黟县西递,位于云聚云散气象万千的黄山南麓。

去年秋天,我到西递去,沿途一览西递周围的美景,崇山峻岭,林壑优美,蔚然深秀,水声潺潺,与《醉翁亭记》对琅琊山的描写,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去西递的游人“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更胜过了琅琊古道上拥拥挤挤的景象。遗憾的是那里缺少一座醉翁亭,否则我将怀疑是步入家乡那片胜景了。

当我在古民居中进进出出,被高耸的粉墙青瓦,起伏的马头墙,“四水归堂”的天井,以及木雕石雕砖雕等徽文化经典所陶醉的时候,我走进了静谧的桃李园。园中占厅堂半边板壁的6扇胸板上,镶嵌着一副偌大的《醉翁亭记》,让我惊喜得眼前一亮。在这徽文化闪耀辉煌的风水宝地上,竟然有滁州人视为荣耀的千古名文为其增光生彩,这让我为欧阳修感到骄傲,为滁州感到骄傲。滁州和西递,山重水复,远隔数百里,也未能阻挡欧阳修独特的艺术才华;北宋与当代隔了几朝几代,时空远离,也遮掩不了《醉翁亭记》的巨大魅力。偶然间我在西递和它邂逅,似与良师益友萍水相逢,真乃喜出望外,兴奋不已。它的出现,使一种心灵的亲近感和文脉的流传感,在我胸间萦回;使眼前这片陌生的土地,像老乡邻一般走进了我的心里。

桃李园小巧玲珑,是清代秀才胡允明为教书授业而建。春来繁花灼灼,夏秋桃李累累,花与果烘托门楣上砖雕的“桃李园”三字,环境幽雅静谧,文气沁人。《醉翁亭记》溢出的清新秀色,使这座小小的院落更加生气盎然,回荡着当年园主的情思。

堂上的《醉翁亭记》,是黟县人黄元治的手迹。黄多年在外地做官,曾任西安太守,清廉节俭,大部分俸禄用来资助当地求学困难的青年,平时多食青菜度日,被百姓誉为“青菜太守”。晚年回乡,徜徉黄山之麓,房无一幢,田无一丘,借祖宗祠堂,以蔽风雨,很受乡里敬重。桃李园园主注重道德教育,仰慕黄元治的德行操守,将其聘来讲学,以望其风范在晚生中蔚然成风。

如此,黄元治便视眼前的桃李园为心中的醉翁亭。他在小院里讲述《与高司谏书》《朋党论》等书,赞扬欧阳修力主改革、两度罢职、直言敢谏的风骨;畅谈欧阳修率领文坛诸公,力矫西昆体崇尚骈俪浮华之弊,横扫其绮靡晦涩之气,使北宋的文风变得朴实雄奇。他在课堂上朗读《醉翁亭记》,动情之时,舞之蹈之,吟之唱之,大肆渲染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旷达心境,使弟子们心胸开阔,频生敬意。应弟子之请,他挥笔写下行楷《醉翁亭记》,张贴课堂,以抒发当年醉翁的风流情怀。此举使桃李园园主见之甚喜,遂将其漆雕制作,永镌厅堂板壁,使后来的讲学者求学者,观之赏之,仿而效之,在黄山翠谷里吹起一股和暖之风,荡人情怀,沁人心脾。那风里有欧阳修的倔强,有黄元治的坚毅,更闪耀着黄山人的希冀。

泉唱风清笋茁壮,欧阳风骨哺后人。从桃李园中走出来的弟子们,品行端正,睿智聪颖,仕途上春风得意,商场上得心应手。据当地人统计,明清以后,西递实授官职的115人,以及廪生、贡生、监生228人,他们中的多数都在桃李园受过教益。光绪年间,康有为与梁启超联合18省在京会试举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向皇帝呈送《公车上书》,在奏章上签名的安徽8名举人中,有3人出自西递,是桃李园培植的学子。这样的结果,原因固然很多,但与欧阳修的文采政绩人格魅力之影响不无关系,此结果也许就是他倡导改革朝政祛除时弊的一种延续。

桃李园在西递的古民居中,并不出众,出众的是它的厅堂里展示着的《醉翁亭记》,使流连忘返的游人,总比他处要多一些。西递的古民居里,中堂楹联,匾额诗画,举目皆是,多出自名家之手。黄元治与他们相比,无论是笔墨功力,还是成就影响,均显卑微。但游人们观赏其他作品,往往是边走边看,可到了《醉翁亭记》前面,总有一些人不约而同地停住了脚步。这幅漆雕,虽然历经数百年的时光消磨已经破落陈旧,但《醉翁亭记》的魅力不曾削减,还是那样令人如醉如痴。有人把摄像机架起来了,有人忙着与《醉翁亭记》合影,有人伫立文前静心默念,有人掏出了随身携带的笔和本子。格外有趣的是,几個金发碧眼的老外,他们喜笑颜开地讲着我听不懂的外语,生硬地吐出“滁州”“欧阳修”“醉翁亭”等几个字眼。由此我感慨,《醉翁亭记》不仅属于滁州,属于西递,它作为文学经典,更是受到各方人士的喜爱,应该属于全世界。

欧阳修一生未攀爬过黄山,《醉翁亭记》却跋涉千里登上了黄山,走进了黄山人心里;醉翁虽未在西递“饮少辄醉”,可谁也不能否认这里有他的许多知音;山之僧智仙也未在桃李园建造醉翁亭,但那一座令人崇敬的亭台,已在桃李园中矗立了几百年,它立在西递人心头,也立在游人心头。如今的醉翁亭,跨越地域的分割,穿过时空的界限,凭借现代科学手段,被带到五湖四海,国内国外去了。它也在被带到的地方屹立着,屹立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情愫,屹立着滁州人对欧阳修的永久思念。

责任编辑   魏尚妹

猜你喜欢

西递醉翁亭醉翁亭记
醉翁亭历代重修记比较研究
教学内容是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以《醉翁亭记》教学为例
西递雨中
西递印象
扣题而教——《醉翁亭记》教学创意
游紭琊山醉翁亭有感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滁州醉翁亭园林历史变迁及其特征探析
西递牌坊
《醉翁亭记》课后片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