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董秘岁月:印象最深刻的是场景
2019-11-15马宁
马宁
接到协会的传奇董秘评选邀请推荐函,才惊觉自己的董秘生涯已20年有余。
时代洪流滚滚,百年泥爪留痕少。个人在时代面前微末尘埃,时代却影响、左右着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回看这20余年的职业生涯,我从老东家南方摩托出发,一路学习、成长,转战湖南投资,不断沉淀、成熟,虽不是历史的推动者,却见证了两家公司的许多历史时刻,倾听了许多投资者的人生悲喜,亲历了中国股市的风起云涌,20年如一日地坚守董秘岗位,切实履行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与广大投资人之间的桥梁作用,当好上市公司的发言人、监管要求的执行人、广大投资者的知心人。我担任两家上市公司董秘期间,没有发生过一起信息披露事故,两家上市公司均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开展各项工作。也算是对我20余年从业生涯的最好肯定吧。
IPO: 困难面前总会找到办法
航空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毕业、出身工科的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工作。机缘巧合,1997年,我参与到由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的南方摩托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南方摩托,证券代码000738)IPO项目组,也由此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董秘生涯。
1997年注定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年份。这一年,香港回归、邓小平逝世,世界瞩目的两件大事,一大喜、一大悲。而中国股市由跌停到涨停,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则直接决定了无数投资人的悲欢。彼时IPO准入制度实行审批制,采取的是额度管理,需先由国务院证券主管部门确定一定时期内发行上市的企业家数,然后向省级政府、各部委和行业主管部门下达上市额度指标。定价制度则实行行政定价,由证券监管机构定价,而不是现今的询价制度。
航空部首批有两家下属公司申请股份制改造,一家是我所在公司南方摩托,另一家为西飞国际。航空部当时批复给南方摩托的是8500万股额度,我们须在这个额度范围内制定上市方案。当时的发行审核主要是行政审批,我们的方案需先经航空部批准,后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资产评估确认后发文,再报证券主管部门审批。期间涉及大量的协调工作。为了确保IPO少走弯路、顺利通过,这就要求事先既要做到对审批流程熟悉,又要与各部委间保持密切联系,还要掌握高超的沟通技巧。我记忆中,整个上市过程主要涉及三大难点。
第一是公司改制。由于南方摩托前身为大型国企,属于“一五”期间156个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之一,要实现从国企改制成股份制企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一是资产剥离整合。因为企业体量大、行业种类多,资产剥离涉及军工资产和民用资产剥离、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剥离、主业资产和辅业资产剥离;二是随着资产的剥离,相应财务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三是人员的安置;四是与控股股东的相关服务关系的确定等。这着实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只能一方面抓紧熟知改制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改制方案,同时在会计、评估、法律等中介机构的配合下,加紧组织方案的实施。“白+黑”“5+2”的工作模式是家常便饭。
第二是国有资产评估的确认。因为实行的是审批制,我们的改制方案先后要报经航空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相关部委的审核和批准。由于当时国企改制上市尚处于初始阶段,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家对大型国企的资产评估和最终批准管控非常严格,要求企业的改制方案中关于国有资产的作价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为兼顾法规和企业实际,使企业资产评估结果得到确认,我在北京呆了近两个月,与国有资产评估确认部门沟通不下十余次,一面向审核人员做好请示汇报,一面组织评估机构根据反馈意见认真整改和完善。白天汇报沟通,晚上通宵整改已司空见惯。
第三是发行审核。发行方案最终需证监部门审核批准。要使发行真正获得成功,既要保证企业在财务和法律等方面符合上市的所有要求,又要尽可能多地募集到企业所需要的发展资金。由于当时发行数量是既定的,要想募集更多资金,只能通过提高由证监部门最终批准的发行价格来实现。为此,我们一方面向证监部门积极陈述企业对资金需求的可行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组织承销商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最终确定了市场接受、监管部门认可的发行价格,实现了市场和企业的双赢。
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南方摩托于1997年6月26日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这也带给我一个信念:困难面前总会找到办法解决!南方摩托IPO成功了,我个人也构建起了一个涵盖财务、证券、法律、公共关系管理、金融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体系,为今后的董秘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1年,中国入世。A股市场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國内掀起股市大讨论:中国股市究竟向何处去?是年初,我离开南方摩托,就职湖南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湖南投资,证券代码000548)。适逢湖南投资增发新股项目开展,我迅速投入其中,带领团队有条不紊开展增发路演及信息披露等工作,从业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0年董秘:可信可靠可亲
董秘,一个称呼,两大目标,三重职责。
20余年里,我始终致力于落实监管部门监管要求,严格把关信息披露,着力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在三重职能间无缝切换,致力于做到“三可”,为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为信息披露的把关人,要做到可信。我深感,要当好新闻发言人,必须十分严谨、万分当心,一字一句不能马虎。在信息披露之前,要准确解读监管要求,要精准把握公司动态,要确保所披露信息既符合信披要求,又真实、客观传递公司经营讯息,以便投资者及时、准确掌握公司经营状况。
作为监管要求的执行人,要做到可靠。我深知,市场瞬息万变,要跟上监管要求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学习,持续学习,全面学习,深入思考,既要从纵向上及时掌握监管动态,实时跟踪国际国内时政信息,又要在横向上密切注意同类型同行业公司动态、经营状况的搜集分析,还要不断拓宽思路、创新思维和方法,为董事会提供决策参考。
作为公司形象的展示人,要做到可亲。我深觉,董秘作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桥梁,个人形象关乎公司形象,言谈举止传递企业文化,一言一行都应谨慎。在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中,既要给予投资者充分的尊重,认真解答投资者疑惑;又要体察投资者的所思所想,善于共情,建立良好的互信互动关系;更要恪守职业道德,把握分寸,谨守公司秘密。
20年晨跑:已融进我的血液
20余年的董秘生涯里,我的办公室里永远存放着一只行李箱,方便我随时出差;我的办公桌上永远摆放着一本笔记本,以便我随时记录重要信息;我的着装永远是衬衣+西装,便于我随时接待来访。如果说这些是作为一名董秘最基本的职业要求,那么,伴随着20年董秘生涯的,还有持续了20年的晨跑,则是我对自己从业的另一项要求。
正如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所说的那样:“在跑步时不需要交谈,说话,只需眺望风光,凝视自己便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如果说一开始,跑步只是因为工作长期缺乏适度锻炼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的不得已而为之,那么持续了20年以后,跑步则已经成为融入我血液的一部分,一种对自律人生的追求和承诺,既让我在奔跑中获得了健康的体魄、清醒的头脑,又让我在独处时检视了自身,并让我可以始终提早一个小时到达办公室着手工作。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0年里,必定经过风雨,见过彩虹,然而当我坐下来仔细回想,发现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一句一句审文字、一个一个核数据、一条一条读新闻的场景。
因为,这是我们全体董秘人的必经之路。
整理:谷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