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2019-11-15王蕊蒋静玉徐文博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智能合约区块链商业银行

王蕊 蒋静玉 徐文博

摘 要: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业务低效率和高风险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区块链技术能够为有效解决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思路。分析区块链技术的内涵和特点,在剖析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基于区块链的商业银行征信体系运作的可行性,提出基于区块链的信贷管理流程优化思路以及构建运用智能合约创新银行信贷方面的应用场景,基于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区块链 商业银行 信贷管理 智能合约

[HJ2mm]传统信贷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得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中面临诸多困难。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信息透明公开、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特点,能够为有效解决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思路。本文基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块链技术特点,分析将区块链技术嵌入到银行征信系统的可行性,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改善信贷管理流程的思路,创新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信贷模式,以此解决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区块链内涵、特点及发展现状

(一)区块链的内涵

区块链的概念最早由中本聪于2008年提出①

。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该数据库由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区块有序连接而成,区块中包含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无法被篡改的数据记录信息,这种记录一旦生成便不可篡改和删减,并且不易受个体控制(长铗和韩锋,2016)。

(二)区块链的特点

1.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核心的特征。该特征下,全网节点的权利与义务均等,所有节点共同维护系统数据,并且每一节点必须遵循同一密码算法,每次数据更新需要网络内其他用户批准和审核,因此,区块链模式下不需要第三方中介机构或信任机构背书。

2.信息不可篡改。数据加密签名机制和共识算法两大关键技术,使得区块链上的数据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数据一旦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系统后将无法被篡改。

密签名机制通过私钥或公钥以及哈希算法,使得数据确认输入后具有不可逆性;共识算法是保持全网用户数据一致、准确的基础,甚至可以抵御恶意攻击(长铗和韩锋,2016)。

3.开放透明。区块链对所有参与者平等开放,并且数据记录及其更新对全网节点是透明的,故任何人都可以查询区块链的数据记录(具有特殊权限要求的区块链系统除外)。因此,任一参与者都可以以监督者的身份追溯每一项数据信息做到逐笔验证(龙璁,2017)。

4.智能合约。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一个能够自动执行合约条款的计算机化的交易协议,由计算机科学家加密

大师尼克·萨博于1994年首次提出[ZW(]由尼克·萨博在其1994年发表的《智能合约》论文中提出。[ZW)]。概念提出后,因为缺乏

能够支持可编程合约的数字系统和技术,该理论未能得到实践。由于区块链技术支持可编程合约,并且智能合约的应用过程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自带的共识算法、使得该问题得到解决。

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及其局限性

(一)商业银行信贷管理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来源。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受信方(债务人)未能按照与商业银行(债权人)所签订的合同偿还所欠债务时,给信用提供方造成潜在损失的风险。由于提供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活动,贷款质量与银行的损益情况和生存能力直接相关,因此,甄别和控制信用风险、提高贷款质量是银行信贷管理的核心环节。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分为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三部分(见图1)。首先,客户提出贷款申请,并提供个人有效信息;然后,银行通过中央征信系统获取客户信用信息,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和风险评价;之后,商业银行在进行实地调查、贷款审批、签订合同、发放贷款;最后,进行贷款回收管理。在贷前管理阶段,商业银行根据搜集的有关信息资料对贷款者进行信用评价,来做出贷不贷款的决定,事前控制不良贷款的源头。在贷中管理阶段,银行采用溢价抵押物策略来降低风险,即不动产抵押或有价证券质押(Rose and Hudgins,2012)。同时根据贷款成本、违约风险、预期利润等指标进行贷款定价,保证贷款的安全。在贷后管理阶段,商业银行也需要跟踪客户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以此判断客户贷款的安全性。由此可见,真实、可靠、及时、全面的客户信息是贷款的三个环节管理的关键。

(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存在的局限性

1.不良贷款问题。客户信息数据的获取、甄别、分析和使用贯穿整个信贷管理流程,而信息不对称使得商业银行面临不良贷款问题。如何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话题,构建征信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传统中心化征信系统下,若干权威征信机构搜集、处理和发布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风险,但该系统还是存在数据不安全、不全面、不准确、有时滞性、可追溯性差等问题(解黎和姚世坤,2018)。

2.信貸结构问题。合理的贷款结构能够满足经济增长对资金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庄毓敏,2014)。然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主要集中在信用等级高的大中型企业,而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不足,贷款结构严重失衡。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社会公信度不够、缺乏足够的抵押品,这使得许多高质量、低风险的中小企业无法全面展示他们的信用质量(Wang et al., 2019)。

3.信贷规模问题。伴随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网络融资平台层出不穷,这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缩小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与传统商业银行贷款相比,这些网贷融资平台具有低门槛、低成本、快捷方便、个性化等优点。此外,网贷融资平台还拥有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信用评估体系,从而有效地解决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分析和交易成本。

4.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商业银行通过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来甄别和控制信用风险、提高贷款质量、保证贷款安全,然而当前的信贷管理手段仍存在诸多不足。在贷前调查阶段,客户提供的相关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在贷中审查阶段,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信息验证成本高,从中央征信系统数据存在不准确和可追溯性差等问题;贷后管理中,风险预警机制不够及时,财务信号获取存在时间滞后。由此可见,整个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存在诸多可优化空间。

三、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信贷中的应用

(一)利用区块链技术形成新的信用机制

在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信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目前,商业银行主要依托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为中心的征信模式。该模型下,商业银行将主体信用信息主动报送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对数据合并整理后,对外统一提供数据服务(解黎和姚世坤,2018)。但是,中央征信系统上的数据大多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二手数据,每个商业银行提供数据的时间也不一致、数据的传输环节繁杂,且这些数据仅限于与银行产生过业务的个人或机构。这就导致征信系统数据存在不准确、可追溯性差、具有时滞性、不安全、更新慢、覆盖不广等缺点。而基于区块链的新信用机制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第一,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性的特点构建信息机制,能有效解决传统征信系统存在的问题,从而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银行信贷管理效率(Peters and Panayi, 2016)。具体来看,每个分布式节点可以将在一段时间内接收的事务数据封装到时间戳数据块中,并通过特定散列算法和Merkle树数据结构链接到当前主区块链,每个块连接形成从创建块到当前块的最长主链,从而记录数据的完整历史并提供数据可追溯性和定位功能。因此,通过使用区块链的个人或企业的资产,资金等的交易可以准确地记录在块上,既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时性,也防止了贷前调查阶段客户提供虚假资料问题。此外,区块链数据的上传、处理到查询这一过程,与传统商业银行征信系统相比,缩短了征信业务链条,减少信息生成的时滞,使得贷后管理中信息获取不及时的问题得到改善。

第二,基于区块链的信息机制可以打破传统征信模式的信息“孤岛”现象。商业银行可以加密形式存储和共享该组织中客户的信用信息。当客户申请贷款时,贷款机构在获得授权后可以通过直接检索区块链上的相应信息数据来获取信用信息,而不是向中央银行查询信用信息。因此,每一笔交易记录都可由参与节点查询到,打破了传统征信模式的信息“孤岛”现象。此外,区块链还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公开透明地收集和共享数据,这样就可以将散落在私有部门及公共部门的“全部”信用数据充分地聚合起来,取之于信息主体而用之于信息主体,促进数据的开放共享与社会的互联互通(见图2)。

第三,基于区块链的信息机制可以实现即时、动态的信息储存和更新。商业银行可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建立动态信用评级,随时掌握借款人的动态变化,同时还可以追踪贷款去向,查看贷款资金是否用于申请时所诉用途,一旦发现企业或个人不遵守贷款合约,将资金用于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则及时控制,有效降低道德风险。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共享基础上,一旦企业或个人违反合约,该违约信息将传送并发布给所有访问区块链的银行和企业,通过增加客户违约成本,激励客户还款,以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第四,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传统的银行信息系统基本都是以央行为中心的网络系统,只要一个节点被恶意攻击即可破坏整个系统。而在一个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系统中,需要掌握控制超过51%的节点才有权篡改和控制其他节点。因此,去中心化可防止黑客的侵入和恶意篡改,维护了系统安全又降低了维护系统中心服务器的成本。

(二)区块链技术优化信贷管理流程

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三个阶段中都能发挥作用以降低运营成本和信贷风险。贷前调查环节,商业银行利用基于区块链的征信系统,在客户授权情况下,查询客户以往的记录,对于企业可查询其真实可信的交易记录、资金来往记录、财务信息数据以及同业竞争等数据;对于个人可查询其水、电、税缴纳记录、购物浏览、网络交易记录,甚至是其社交软件数据等,以此来分析客户的信用状况。贷中审查环节,利用区块链技术共享透明特点全面了解客户,可辨别查证客户担保物的真伪,是否存在多头贷款问题,并且可以实时监控抵押品的转移。贷后管理环节,利用区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因此能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周瑞欣,2018)。区块链记录、传递及核实在信贷业务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全流程真实、透明、可溯源的信息,不仅可以避免受主观因素影响造成的结果偏差,还减少了基于真实有效的信息流的重复验证工作,提高了业务处理的效率,有效地防止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杨力菲,2018)。

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流程上的改善还为优化信贷结构提供了可能。在传统信贷体系中,商业银行出于控制风险目的,不愿意贷款给信息不充分的中小企业,这就造成一些优质中小贷款企业面临融资难困境。在区块链征信系统下,中小企业的任何数据都被加密存儲,企业的资产、盈利状况和投资状况在不同时间以块记录。利用区块技术的透明公开化特点,商业银行可以在授权情况下共享其数据,了解中小企业资产、规模状况。因此,即使在中小企业在没有抵押品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也可以实时跟踪企业所有情况,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缓解传统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Wang et al., 2019)。

(三)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模式创新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能够为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模式创新提供可能。相较于新兴网贷平台,商业银行具有长期积累的信用优势,把智能合约嵌入贷款业务中,不仅可以解决新兴网贷平台信息不对称和信用评级体系缺乏导致的信用风险、挪用中间账户导致的操作风险以及担保缺失产生的流动性风险,还可以提高自动化交易水平,降低商业银行贷款人工成本,抵抗互联网金融冲击。

猜你喜欢

智能合约区块链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应用探讨
智能合约的特点及其在债券市场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区块链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