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对华反倾销原因及对策

2019-11-15刘锦芳梁宵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反倾销印度

刘锦芳 梁宵

摘 要:印度频繁对我国采取反倾销措施,严重伤害了中国出口商的利益,成为中印两国经贸合作推进的突出阻碍。印度对华反倾销原因在于两国对外贸易结构相似、印度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不积极,以及市场经济地位不被认可等。我国应从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完善反倾销应对机制、合作共赢寻求发展三个方面予以应对。

关键词:反倾销  印度  市场经济地位

一、印度对华反倾销现状

(一)立案数量高居榜首

中国自1995年入世以来,一直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再加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商品来源国。2018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9027亿美元,且印度贸易逆差增长至572亿美元,中国已位列印度第一逆差来源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印度是使用反倾销措施最频繁的一个国家,中国贸易救济网数据显示,1995年至今,中国共遭受反倾销诉讼1368起,其中来自于印度的反倾销诉讼案件总计227起,占总数量的166%,居于首位。如图1所示,中国已经连续23年成为遭受印度反倾销立案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总体而言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印度对贸易救济措施的频繁使用,对中印两国双边贸易的开展极为不利。

(二)涉及行业日益广泛

我国向印度输出的商品数量和种类随着中印双边贸易的合作加深而不断增多,因而印度向我国提出的反倾销诉讼所涉及的行业也愈发广泛起来。据中国贸易救济网公告内容显示,1995-2005年期间,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调查主要集中在机电、化工和钢铁行业,80%以上的反倾销调查都属于这三个行业。在这之后的2005-2018年间,〖JP3〗印度对华反倾销涉案行业除化工、机电和钢铁以外,塑料制品工业、医药工业、电子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和化纤工业也参与其中,总体占比也超过了80%。由此可见,印度对华反倾销的行业范围在不断扩大。〖JP〗

(三)涉案金额持续攀升

对外贸易,不仅让出口企业获得了可观的利润,也是助力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与印度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源源不断出口至印度,市场份额不断在扩大。2004年之前印度对华涉案金额每年不到1亿美元,这尚不足以威胁到中国的出口贸易,然而自2004年起,印度对华反倾销案件的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不断攀升,不得不引起中国政府的重视。2008年,印度对华反倾销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已达到17亿美元。2012年,印度商工部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其影响力不容小觑。随着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印度对华反倾销涉案金额也将不断增长。

二、印度对华反倾销原因

(一)两国对外贸易结构相似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出口结构,类似的出口结构更容易引发两国间的贸易摩擦。我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具有相近的生产力水平、对外贸易结构与资源优势,导致两国之间贸易竞争性较强。中印两国主要出口产品都属于化工及轻工业产品,贸易摩擦也集中于此,由于中国产品较之于印度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对印度本土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为保护本土企业发展,印度频繁对我国使用反倾销手段。

(二)印度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中国不但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商品来源国,也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如图2所示,2008-2018年十年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持续上涨,从1122亿美元增长至5787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4157%。2018年我国对印度出口额达7374亿美元,印度对我国出口1653亿美元,贸易逆差高达5787亿美元。中印贸易间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使印度成为了近年来对中国进口商品采取限制措施最大的国家。

(三)我国对反倾销应诉积极性不高

印度反倾销法规定,涉案企业无法及时提供应诉所需材料或拒不参加应诉的,反倾销调查总局有权力直接根据其所掌握证据进行裁决。而我国对印度出口企业主要为中小型企业,由于缺乏行业协会组织、无力承担应诉费用、法律意识淡薄、存在“搭便车”心态等原因,应诉态度并不积极。例如,2017年6月16日,印度工商部对中国纯碱发动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并明确规定涉案企业需于立案之日起40天之内向调查机构提供相关信息,但是中国涉案企业并未在40天期限内提交问卷,从而未被接纳为应诉出口商,直接影响了我国外贸企业的利益。

(四)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不被认可

《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5条规定,世贸组织成员应于2016年12月11日,也就是说中国入世满15年时,停止对中国使用“替代国”价格方法。时至今日,全球已有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瑞士等81个国家认可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印度仍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印度更是以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地位为借口,发布歧视性禁令,频繁使用反倾销手段,不利于中国进一步打开印度市场,阻碍了中国与印度的友好贸易往来,更不利于中印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

三、我国应对印度反倾销策略

(一)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企业应对印度反倾销频频败诉的一大原因在于印度并不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甚至对中国外贸企业设置门槛,采取歧视性措施,这严重损害了中国外贸企业利益。

为有效解决印度对中国的不公平反倾销裁决,中国政府需要采取积极手段来推动印度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首先,积极推進中印两国双边谈判,以建设性、合作性和互利性的态度积极解决双边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强贸易往来,做到互利互惠。其次,正确理解和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重视其作用,学会以此维护中国企业的切身利益。第三,中国政府应学习WTO成员国的先进经验,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

与此同时,要积极推动全球互联互通。针对印度对中国不断提出的反倾销诉讼,中国应将多元化战略运用到对外贸易之中,优化对印度出口商品的结构,这样不仅能使中国企业的切身利益既得到保护,也能够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至于中国对印度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可采取以下措施:政府部门应与行业协会协同共进,合作共生,以发挥其在印度对中国反倾销调查中的正面影响;在法律法规方面,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性文件,倡导良性竞争,对于企业的发展给予正面引导,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印度对中国提出反倾销诉讼,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提升中国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我国反倾销应对机制

首先,建立反倾销预警体系。印度频繁的反倾销调查对于我国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对此,中国可以通过建立预警机制进行预防,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协调,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信息和监测系统为出口企业发出预警信号。例如欧盟针对产业损害预警的“进口监测快速反应机制”和美国对外贸易壁垒信息跟踪调查的“扣动扳机机制”等。二是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对于消极应诉的企业施以一定的惩罚,而对于积极响应的企业则应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和技术支持,以减少“搭便车”行为。三是建立反倾销宣传学习机构。提升企业的法律意识,让涉案企业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积极面对反倾销。

其次,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体系。虽然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等相关法律,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可改善的空间。我国应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立法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如完善代表第三国的反倾销诉讼制度、司法审查制度、增加我国反倾销调查程序的透明度等。

第三,深入研究印度经济法规,密切关注印度贸易政策变化。反倾销的标准大多依据制裁国国内既定标准而制定,因此,在保护我国出口企业利益方面以下两点就尤为重要。一是要提高本国商品标准,向输入国靠拢。对输入国的检验要求和商品标准进行研究,再据以进行商品的设计与生产,以更有效的规避可能出现的反倾销等问题。二是钻研印度相关法律。法律是实施反倾销的重要依据,我国企业是否会受到反倾销调查取决于印度反倾销法律所要求的立案条件。

(三)合作共赢寻求发展

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是经济合作和经贸交流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我国应与印度加强各方面的交流与沟通,深化友谊增强互信。例如2015年中国与韩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中韩两国对对方90%以上的产品取消关税。据测算,中国GDP将增长1%-2%,韩国GDP将增长2%-3%,有效的带动了两国经济发展。中国应在经贸、人文等方面增加交流与对话,促进战略合作,相信中印自贸区的建设也会提上日程。

此外,我国应积极参与印度经济建设。我国企业应抓住印度经济发展的机遇,把握印度政府接纳外商投资建设的好机会,在印度进行投资,建立生产基地或开设工厂。这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把握市场需求,降低税率,规避反倾销调查风险,也能为印度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印度经济发展并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王晰印度对华反倾销行为的驱动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0).

[2]鲍晓华中国是否遭遇了歧视性反倾销?——兼与其他出口国的比较[J].管理世界,2011(03).

[3]于津平,郭晓菁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经济与政治动因[J].世界经济研究,2011(01).

[4]叶俊,张华容对华歧视性反倾销的历史背景及动因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6).

[5]燕峰促进中俄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6

[6]王孝松印度对华反倾销:行业分布与成因探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6(06).

[7]张燕,车翼发展中國家反倾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以印度为例[J].世界经济文汇,2018(01).

[8]宋利芳WTO背景下的韩国对华反倾销及应对建议[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22).

猜你喜欢

反倾销印度
印度总统定了
如果可以去印度
国际反倾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欧盟钢材反倾销对酒钢(集团)公司出口影响的调查
探究反倾销措施中的价格承诺
中国货如何面对“反倾销”
最高警察
印度数字
印度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