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反倾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6-12-26郭涵洋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5期
关键词:贸易保护反倾销对外贸易

郭涵洋

摘要:伴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对外贸易迅猛增长。但与此同时,自加入WTO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对我国频繁进行反倾销调查,我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最大受害者,对外贸易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通过分析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现状,阐明反倾销调查对我国出口的贸易破坏效应,并总结我国遭受国际反倾销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反倾销;对外贸易;贸易保护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5.021

1引言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历经艰难谈判,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入世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中国在入世15年以来的表现非常出色,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进口国。

在贸易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面临着国际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据统计,中国一直是贸易救济调查的最大目标国,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各国在经济困境中出于经济目的或政治目的考虑,纷纷提高了对于本国产业的保护,这期间,中国作为最大出口国,中国商品频繁地被进行反倾销调查,并课以高额的反倾销税,对于相关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2中国遭受国际反倾销的现状

2.1总体状况

中国历年遭遇反倾销调查的数量及在全球反倾销调查中的占比总体呈波动上涨趋势。

1995-2001年间(入世之前),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在全球的平均比例为13.75%;2002-2014年间(入世之后),这一平均比例上升至27.78%。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即在2006-2009年间,我国遭遇反倾销在全球比重达到35%以上。截止2014年,全球反倾销总调查数量为4757起,我国总计遭遇反倾销调查1052起,占全球总调查的22.11%。

由此可见,中外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我国成为国际上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目标国,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形势严峻。

2.2国际比较

根据WTO公布的1995-2014的反倾销数据,统计计算得到,1995-2014年中国反倾销措施实施率高达72.15%,反倾销调查排名第二的韩国实施率为6103%,而美国为60.90%。中国与韩国、美国不仅在反倾销调查总数、反倾销措施实施总数相差悬殊,而且中国反倾销措施实施率比韩国美国高出约10个百分点。国际对华如此之高的反倾销措施实施率进一步反映了我国遭受国际反倾销的严重局势。

3国际反倾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国际反倾销调查对我国的贸易破坏效应会使我国相关产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反倾销调查会影响我国贸易伙伴进口的积极性,使我国出口产品不得不从国外市场退出,而设法转移至其他市场,但频繁的反倾销调查会极大地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以及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信赖以及信心,进而造成连锁反应,使我国在其他市场出口受挫。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极易引起其他国家的搭便车行为,试图也对我国进行反倾销调查,损害我国出口产业的利益。

4我国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及存在问题

4.1原因

第一,从全球角度来看,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遇到多次危机,包括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及随之席卷而来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多次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经济处于低谷,因此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导致全球进入“国际贸易摩擦时代”。

第二,从国家发展角度来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利益分割的不一致,使得国际分工并不能有效开展。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会轻易放松本国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一旦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相关产品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欧美发达国家就会进行一系列诸如反倾销的贸易调查活动,以遏制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三,从“市场经济地位角度”来看,我国在入世议定书被以“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对待,长达15年,对我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确定倾销价格与倾销幅度时不考虑我国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是选定的替代国的产品价格。这就导致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率高,败诉率高,反倾销措施实施率高,反倾销税率高。

4.2问题

第一,从外贸发展角度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出口依存度高,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易引起贸易摩擦;出口结构过分集中和单一,集中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压力下,这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非常强烈,反倾销手段的使用也非常地灵活和隐蔽;出口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竞争力,进一步导致我国出口产品极易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

第二,从我国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我国外贸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低价竞争导致出口秩序混乱,法律监管力度不够,行业协会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最终导致产品频遭反倾销。

第三,从应对反倾销调查有效性来看,企业未能建立长期有效的贸易壁垒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自我防护意识差,应对反倾销调查的战略战术还需进一步提高。

5结论及对策

5.1结论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我国经济发展成果举世瞩目,在国际上地位越来越重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也成为必然。我国历年遭遇国际反倾销调查强度高,对相关行业发展及产品出口造成严重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连锁反应,因此我国政府以及企业都应认识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应针对国内国际市场制定相应的政策,在充分利用WTO规则与机制的条件下,把握国际市场赋予中国的机遇,也要更好地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

5.2对策

第一,从国家层面,我国政府需建立长期有效的贸易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完善系列法律法规,加快相关立法并与国际接轨,完善我国的外贸管理机制;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本国企业正当利益;培育优秀的人才,增强应诉专业能力;扩大我国内需,调动企业积极性。

第二,从企业层面,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产品差异化,促进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以质取胜”战略,避免低价竞争;组织行业协会发挥行之有效的协调作用,保证行业科学发展、有序发展、稳定发展。

第三,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高国内经济规则的国际化程度。今年是我国履行入世议定书第15年,我们要敦促欧美等国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摒弃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一系列不合理的替代国测定办法,摆脱我国在应对反倾销调查时的被动局面。

第四,我国应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国家实力与国际形象,推进区域合作建设,转变我国在国际规则中的局势,积极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完善,以维护我国利益并谋求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周灏.中国遭受反倾销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救济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2]解俊贤,张瑛.世界贸易组织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

[3]沈国兵.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现时格局与贸易效应[J].985专栏,2009.

[4]胡俊文.国际贸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

猜你喜欢

贸易保护反倾销对外贸易
国外对华贸易救济措施发展趋势研究
探究反倾销措施中的价格承诺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