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椎牵引联合颈痛颗粒及针灸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9-11-15柏杖勇李文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0期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颈部

柏杖勇, 李文杰

(1.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 陕西 宝鸡, 712003;2. 西安双运阁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雁塔中医诊所, 陕西 西安, 710061)

颈椎病为临床多发病,根据患者病变及组织受累部位的差异,可将其分为颈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等多种类型[1], 其中神经根性颈椎病(CSR)发病率占所有颈椎病59%~72%[2]。CSR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患者多表现为颈部疼痛、肢体麻木等神经根功能障碍症状[3]。目前CSR的临床治疗多采用脊椎牵引等非手术方式,以纠正患者颈椎结构病理改变,提升颈椎功能,预防复发[4]。中医理论认为CSR多因湿邪入侵、肝肾不足所致,治疗多采用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等方法并配合中医针灸以调和阴阳、扶正驱邪[5]。本研究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CSR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接收的136例CSR患者,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68例,男41例,女27例,年龄37~82岁,平均(59.81±12.36)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1.95±0.42)年; 研究组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38~83岁,平均(60.14±12.29)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1.86±0.38)年。

纳入标准: ① 患者均存在患侧上肢麻木、疼痛等典型根性症状, X线片及压颈试验、臂丛牵拉试验结果为阳性,符合文献[6]诊断标准; ② 无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受损或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③ 入组前半个月内未接受其他方案治疗; ④ 均知情同意; ⑤ 确诊后未接受其他治疗方案干预者。

排除标准: ① 既往存在严重颈部外伤、外科手术史患者; ② 颈椎畸形、椎体骨折脱位者; ③ 妊娠、哺乳期女性; ④ 符合CSR手术指征或手术治疗者; ⑤ 伴有严重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结核疾病者; ⑥ 伴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顺利接受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行脊椎、颈部牵引治疗。指导患者保持端坐位,为其正确佩戴枕颌牵引套,并合理调整坐位屈度; 对于颈部生理曲度变浅患者,将颈椎向前微屈10~15 °牵引; 对于颈部生理曲度变直、反张患者,进行垂直牵引,牵引质量控制在7~15 kg, 以患者无明显不适或症状缓解至最小为宜; 牵引最大力度不超过患者体质量20%, 力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牵引时间控制为20~30 min/次,每日牵引治疗2次, 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颈痛颗粒及针灸联合治疗,颈痛颗粒(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91024, 4 g/袋) 1袋,加入温水冲服, 3次/d, 连续用药4周; 同时取患者风池穴、太溪穴、太冲穴、足三里、三阴交、风府穴等为主穴,取太阳穴、天柱穴、合谷穴、大椎穴等为配穴,使用提、插、捻、转等方法施针,结合患者病症情况以平补平泻手法针灸患者颈夹脊穴、风池穴,每次针灸时间20~30 min, 1次/d, 2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治疗后指导患者休息2 d, 随后进行下个疗程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共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采用颈部残障指数(NDI)评估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恢复情况, NDI主要从疼痛强度、生活情况、集中注意、睡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共50分,分值越高表示残障程度越严重。

1.3.2 观察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颈椎功能恢复情况,评估临床疗效。显效:患者颈部疼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颈部活动完全不受限制,颈部功能恢复正常,可正常进行劳动、工作;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仅在过度运动、劳累后出现轻微症状,颈部功能明显恢复;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见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3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 SF-36包括一般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机能、精力等多项内容, SF-36总分=各项得分之和/8, 总分共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组治疗前VAS及N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研究组VAS及N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 显著高于对照组86.76%(P<0.05), 见表2。2组治疗前SF-36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 2组SF-36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 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1 2组治疗前后颈部疼痛及颈部残障情况比较 分

VAS: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NDI: 颈部残障指数。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分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炎、颈椎间盘脱出症等病症总称,患者多以颈背疼痛、行走困难、四肢无力、手指麻木等为主要症状[7-8]。CSR作为颈椎病常见类型[9-10], 其发病机制复杂,多因颈椎部肌肉组织长期劳损而致肌肉痉挛、颈椎稳定能力失衡导致,同时多伴有颈椎生理曲度异常[11], 若颈椎后方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骨质增生或相邻椎体间关节松动,对脊神经根造成压迫,更易导致患者出现颈部疼痛、肢体麻木等一系列症状[12]。

CSR传统治疗中手术方式及物理按摩、牵引的非手术方式均可有效缓解患者颈部症状[13]。手术治疗因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医疗费用高等因素,多数患者愿意采用活血化瘀药物、理疗推拿、颈椎牵引等非手术方式治疗,并取得一定效果[14]。在中医中, CSR属“痹症”范畴,多因长期姿势不良、静脉虚弱或年老体虚等因素,使得患者颈部肌肉过度劳损,气血不畅,加之受风寒湿邪入侵,使得机体气机不利,营卫失养,经络闭塞[15-16]; 此外,若颈部遭受外伤,亦可使经络受损,致使离经之血瘀滞经脉,气血阻痹,淤血内结致病[17]。中医干预多以止痛行气、活血化瘀之法综合施治,以促使患者经络通畅,起到消炎止痛、提高颈椎功能作用,通过中西医联合干预可进一步缓解颈部疼痛,提高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VAS及N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 显著高于对照组86.76%(P<0.05)。分析原因发现,牵引治疗为现阶段治疗CSR公认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主要是借助颈部牵引、提拉促进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恢复,促使椎间隙增宽、椎管容积增大,进而缓解颈部肌肉痉挛,降低神经根压迫程度,更加有助于突出物水肿、充血病变消退,并可进一步松解神经根粘连,降低神经根刺激压迫,有助于神经根炎症消散,降低颈椎小关节刚度、应力,进而有效抑制颈椎退行性病变[18]。本研究对照组在行牵引治疗后患者颈部疼痛得到明显缓解,颈部残障情况也明显改善。研究组中在牵引治疗同时联合中药制剂颈痛颗粒口服治疗,方中以川穹、三七为君药,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功; 威灵仙、延胡索等药物为臣药,可提升川穹、三七行气活血功效,并具有除湿邪、祛风寒之功; 白芍等为佐药,可濡养静脉、缓解麻痹之症,可养血柔阴,亦可避免辛燥过剩,伤及阴气; 葛根可有效缓解肌肉痉挛,并可调和诸药,提升药物效果; 以上诸药联用可共奏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19]。

针灸为中医治疗CSR常见方法,主要是针对患者风池穴、太冲穴、足三里、风府穴、天柱穴、大椎穴等诸穴进行高效刺激,其中刺激风池穴可祛风除痹,通利血脉,有助于阳气升发;针刺颈部夹脊穴可贯通督脉,疏通膀胱经气,发挥补肾壮骨、散寒通络之功;针刺合谷穴可活血止痛、祛风除痹;针刺大椎可振奋督脉阳气;刺激诸穴以促使患者穴位疏通,起到散风祛寒、疏通经脉、行气活血之功,可有效缓解患处组织缺血、缺氧情况,改善酸、麻、胀、痛症状[20-21],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CSR患者行中西医牵引、颈痛颗粒及针灸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颈部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颈椎病颈椎颈部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