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参芪颗粒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9-11-15李云霞郑丽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0期
关键词:参芪白介素补体

李云霞, 郑丽娜

(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现低龄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医学[1]认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发病机制。复方参芪颗粒是本院自制制剂,临床用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年1月—2017 年1月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 年龄2~10岁,平均(5.30±2.20)岁; 发热34例,体温37. 80~38.50 ℃, 平均(37.10±0.50) ℃; 病程3~8 d, 平均(5.90±1.10) d。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 年龄3~14岁,平均(6.40±3.40)岁; 发热35例,体温37.80~38.20 ℃, 平均(38.30±0.30) ℃; 病程3~11 d, 平均(5.50±1.70) d。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发热、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都给予退热、抗病毒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炎琥宁(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规格80 mg/支,国药准字H50021641)静滴,将10 mg/kg剂量的炎琥宁与5%葡萄糖溶液混合后静脉滴注, 1次/d, 1周为1个治疗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参芪颗粒(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制剂室配置,规格2.5 g/袋)辅助治疗,温开水冲服, 3岁及以下儿童每次半袋, 3岁以上儿童每次1袋, 3次/d, 连续应用2周。2组患儿治疗期间禁止服用其他免疫功能调节药物。

1.3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 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 以2 000转/min离心后取血清置于-30 ℃冰箱保存待检。采用ELISA法检测2组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含量,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德国德灵血浆蛋白分析仪,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以及补体C3、C4水平,试剂采用德灵原装试剂,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 果

治疗前, 2组患儿IL-2、IL-4、IL-6含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 2组患儿IL-2、IL-4含量升高, IL-6含量降低,且观察组IL-2、IL-4含量高于对照组, IL-6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前, 2组患儿IgA、IgM、IgG、补体C3、C4表达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 2组患儿IgA表达量升高, IgM、IgG、补体C3、C4表达量降低,且观察组Ig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 IgM、IgG、补体C3、C4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的比较 ng/L

IL-2: 白介素-2; IL-4: 白介素-4; IL-6: 白介素-6。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表达量的比较 g/L

IgA: 免疫球蛋白A; IgG: 免疫球蛋白G; IgM: 免疫球蛋白M。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病毒是导致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IL-2是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因子,如炎症反应、抗肿瘤效应和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等。有研究[3-4]表明IL-2的下降可导致T淋巴细胞功能出现紊乱,降低小儿免疫功能,而IL-4、IL-2均为抗炎因子。本研究发现,复方参芪颗粒联合炎琥宁可以升高IL-4、IL-2的表达量,在改善小儿免疫功能方面有一定的效果。IL -6主要在免疫应答早期发挥重要作用,高水平的IL-6将会抑制T淋巴细胞合成IL-2, IL-6与IL-2的表达量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 2组患儿治疗后IL-6水平明显降低,复方参芪颗粒组患儿IL-6降低更明显。患儿感染病毒后,可刺激B细胞产生IgM、IgG抗体,由于补体的作用,产生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随后激活补体和免疫细胞而发挥强大的免疫效应[5-7]。IgA具有抗菌、抗毒素、抗病毒作用, IgA低下者易患呼吸道疾病。本研究也发现,患儿治疗前IgA水平低下,而IgM、IgG、C3、C4水平较高,治疗后IgA水平升高,而其他免疫指标下降,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复方参芪颗粒可以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

中医学概念“正气”代表机体免疫功能,“正虚”即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8-10]。复方参芪颗粒由黄芪、白术、太子参、炒麦芽、防风共5味中药组成,是在古方“玉屏风散”的基础上加味而成。该方增强了原方补气固表的药效,同时又增加了太子参、炒麦芽2味药物,太子参有益气生津、补益脾肺的功能,可助白术健脾益气但温而不燥,补中而不腻; 炒麦芽消食导滞,能升发胃中阳气,恢复脾胃功能,因此本方在益气固表的基础上又有健脾和胃的功能。本研究发现,复方参芪颗粒可以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增强患儿免疫功能,疗效确切。

猜你喜欢

参芪白介素补体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UPLC-Q-TOFMS/MS法分析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白介素25 、33 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