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CA125、CA199联合脂联素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2019-11-15耿宇宁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良性内膜子宫

侯 英 张 蒙 耿宇宁

近年来,糖类抗原类检测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中被广泛应用,且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是常见的两种肿瘤标志物,常被用于上皮性恶性肿瘤的诊断[1]。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1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敏激素,有研究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2]。本研究主要是对血清CA125、CA199联合APN检测应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6例为恶性组,均符合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且经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52.39±15.42)岁,病理类型:子宫内膜腺鳞癌1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47例,透明细胞癌3例,浆液性乳头状癌17例;FIGO分期:Ⅰ期48 例,Ⅱ期20例,Ⅲ期11例,Ⅳ期7例。选取同时期收治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者54例为良性组,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9.98±13.18)岁,疾病类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0例,绝经后出血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1例。另选取同时期在我院健康体检妇女69例为对照组,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51.62±10.29)岁。3组受试者年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受试者均自愿参与研究,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恶性组与良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对照组在体检时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应用离心机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5 min进行血清分离,留取血清保存在-20 ℃冰箱中备用。血清APN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A125、CA199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试剂盒购自北京金辉智诚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1.3 阳性判断

APN:以超过健康组均值判断为阳性,肿瘤标志物以超过正常值判断为阳性,正常值:CA125<35 U/ml,CA199<37 U/ml,当多种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时,以上任意1项为阳性,则可以判断为阳性。

1.4 观察指标

对比3组血清CA125、CA199及APN水平,分析CA125、CA199及APN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分析CA125、CA199及APN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CA125、CA199及APN水平对比

3组受试者血清CA125、CA199及APN水平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恶性组与良性患者的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恶性组患者的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APN水平明显低于良性组(P<0.05),见表1。

表1 3组受试者CA125、CA199及APN水平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为P<0.05,与良性组对比,#为P<0.05。

2.2 CA125、CA199及APN水平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子宫内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水平随着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APN水平随着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降低(P<0.05),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及APN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CA125、CA199及APN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分析

注:与低分化对比,*为P<0.05,与中分化对比,#为P<0.05;与Ⅰ~Ⅱ期对比,△为P<0.05。

2.3 CA125、CA199及APN水平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3组受试者中单独检测APN诊断为阳性者71例,单独检测CA125诊断为阳性者75例,单独检测CA199诊断为阳性者73例,3个指标联合检测诊断为阳性者84例。各指标单一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PN、CA125、CA199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见表3。

表3 CA125、CA199及APN水平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法有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性刮宫[3]。其中影响学检查对没有引发子宫内膜显著增厚的微小病灶难以查出,极易造成漏诊,而对于出现子宫内膜增厚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却难以与子宫内膜增生患者进行区分,导致误诊[3-6]。诊断性刮宫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子宫内膜癌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其检查具有盲目性,对于位于宫角的病灶或者微小的病灶极易出现诊断过度或漏诊的情况,并且不能够对病变范围作出准确评估[7-8]。因此,寻找1种诊断子宫内膜癌更为有效的方法,对临床筛查和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大多研究显示,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9]。CA125是1种与上皮性恶性肿瘤相关的糖类抗原,有文献显示,CA125的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诊断及转移等具有显著相关性[10],叶辉霞等[11]研究中也显示,CA12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升高,提示CA125对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一定的价值。CA199是1种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抗原,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也会显著升高,近年来,有学者已经将CA199的检测用于辅助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显示其与妇科恶性肿瘤的转移和组织浸润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12]。脂联素能够促进癌细胞的凋亡,对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抑制作用,是机体的1种保护细胞因子,能够患者肿瘤的进展。本研究结果显示,恶性组与良性患者的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恶性组患者的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APN水平明显低于良性组,说明CA125、CA199、APN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多存在异常,提示随着CA125、CA199、APN水平异常程度的增高,患者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增大。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子宫内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水平随着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APN水平随着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降低,提示CA125、CA199、APN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恶性程度存在相关性,能够为临床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和手术病理分期提高参考。在诊断价值分析中显示,APN、CA125、CA199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检测,提示APN、CA125、CA199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联合检测可有效避免因单项检测带来的漏诊或误诊,避免的假阳性率高的状况。

综上所述,APN、CA125、CA199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升高,且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有关,APN、CA125、CA199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良性内膜子宫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