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工制造业的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分析

2019-11-15杨胜军

时代经贸 2019年31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制造业动态

杨胜军

一、前言

在加工制造企业中,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成本管理,而加工制造业中的成本是以特定规律保持动态变化的。再加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决定了加工制造企业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来迎接挑战,比如完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做好动态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

二、加工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的内涵

一般来讲,加工制造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由融资,采购,加工制造,销售服务等构成,加工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的收益,控制企业的生产、销售、人力等成本。这就要求加工制造企业从企业运行的各个板块出发,从根本上编制好成本目标并得以实施。其中包括编制成本在各个经营环节中的核算工作,以及在每个环节中动因成本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并在后续的管理工作中进行弥补式的改进。从而保证动态成本管理贯彻与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使得管理者能根据真实的成本数据信息作出相应决策。也就是说,加工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的内涵就是从管理出发到管理任务结束的整个过程中,使用相应的管控手段和方法,来保证企业成本花费按照成本编制的大轨道进行。加工制造业的成本编制与实际成本构成了动态成本管理的整个体系,企业在这一内容体系中进行动态的调控监督与管理,就是加工制造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

三、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建立的主要原则

(一)合作原则

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制造业企业要通过材料供应商和商品流通以及产品研发等相关企业一起建立成本管理体系的共赢管理机制。只有这样,加工制造企业才能从成本方面提高竞争优势。同时也要注意,一味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获取市场认可是不可取的竞争行为。只有建立在长期发展、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制造企业才能实现产品市场化,成本管理科学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加工制造企业才能突破更高的目标去实现合作。

(二)激励原则

企业员工在动态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即是其运行的主体,也是影响其运行的客观因素。因此,企业管理应该从员工的需求出发,积极调动员工参与动态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从全局建立企业对外服务的目标原则,提高企业员工对成本控制的自我能力,从而实现加工制造企业长远的成本规划。员工是动态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执行者,员工自我成本控制能力在某一层面上说决定了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水平。那么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就显得相当重要,当然员工成本控制意识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了解员工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物质奖励与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柔性原则

为了适应于企业管理的相关需求,企业的资源配置应满足柔性原则,从而使得在动态成本管控方面表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加工制造企业的成本编制,成本管理制度,短期目标的计划等等都应具备相应的应急手段,以备不时之需。

(四)预测原则

加工制造业应根据企业自身规模的大小,以及产品的结构形式。从资金筹措手段开始,规划好企业产品的走向。这既是实现成本目标的过程,又是为达到长远的成本规划做铺垫。加工制造企业不能一味降低资金筹措的标准,而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积极做出改善。创造顾客就是创造利润,就是有效的成本管理策略。加工制造企业的产品应与优质的服务进行捆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顾客满意度,才能实现产品的成本管控,改善好成本管理模式。

四、加工制造业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分析

(一)加工制造业动态成本管理现状

1.企业对动态成本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目前,很多加工制造业企业管理者对动态成本的管理意识不够,片面关注生产产量,以求获得更高利润,而忽略了动态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以及多方面因素制定,若因为企业管理者人为因素的主观判断,而减少对动态成本的重视,就直接造成企业财务部门对成本费用的监督不力等现象。另外,部分加工制造企业对动态成本管理受传统管理观念的过多干预,以为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就是做好了动态成本管理工作。但企业产品质量与安全需要引进新的设备或工艺,来满足不断改变的市场经济环境要求。当产品质量与服务无法跟上市场的快节奏,将被残酷淘汰,那么动态成本管理就失去了意义。

2.企业太过注重短期的经营利益

加工制造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应该长久服从依赖于企业的战略方针。而现实中很多加工制造企业片面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长期的规划安排,造成企业管理粗糙不合理。比如,有的加工制造业企业片面通过提高产量来增加利润,而忽略减少生产成本来提高竞争力。将造成产品堆积,滞留等现象,不符合企业长远的战略安排。另外,现今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呈现新奇多样化。单纯只靠加工来获取利润,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市场,加工制造企业还需要从研发,销售等环节来加大对动态成本的管理,进而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使企业保持长足发展。

3.成本核算不够全面

目前,成本核算体系不够全面,是加工制造企业管理的通病。企业的动态成本既包括显性的人力成本,材料成本,生产及销售成本。还包括立足于市场环境不得不增加的研发成本,竞争成本等等。这些成本的核算管理需要通过同行业竞争选手的深入分析,以及加工制造的产品生产效率等来进行。因此,加工制造业动态成本管理包含多方面因素信息,若核算不够全面,将影响企业管理者根据核算的数据信息进行决策。

(二)加工制造业动态成本管理模式的改进分析

1.提高企业动态成本管理意识

科技不断进步与市场经济竞争的作用下,加工制造企业管理者应提高动态成本管理的重视度,加强对动态成本管理的理解,把企业各个环节中的动态成本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时时紧密贴合,把企业动态成本管理实施成企业的日常管理,纳入到企业的价值文化观中。

2.进行针对性的动态成本管理

加工制造企业应摒弃传统管理理念,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迷惑,应注重从企业的长期经营有利的方面来发展。不断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从技术上突破,以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进行研发。从隐性的销售、研发、人力成本方面入手,完成成本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针对性的财务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切不可因暂时的利益而破坏企业的长远发展。

3.建立全面的成本核算体系

加工制造企业建立全面的动态成本核算管理体系,首先要明确好各部门的权责义务与工作范围,保证企业的组织架构科学合理,动态成本核算部门与监管部门务必分开,切不可一人身兼数职,要保证动态成本管理的每项工作从核算到监管都有专门的负责人,保证奖惩公正公平。另外加工制造企业应制定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不能让制度浮于表面。比如:生产部门的成本核算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供应需求,以及工艺水平是否提升来进行,尽可能的减少动态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距。若在执行时,出现不合理或者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及时更正。由于管理原因执行不到位的,应严格按照奖惩处罚条例来进行,保证管理的大环境能促进动态成本管理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制造业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国内动态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动态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