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中的呐喊
——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Op.23 No.5》的表象性符号与二度诠释
2019-11-15上海师范大学200235
( 上海师范大学 200235)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1873-1943),是二十世纪享有盛誉的俄罗斯钢琴家、古典音乐作曲家、指挥家。拉赫玛尼诺夫的代表作众多,其中《24首钢琴前奏曲》是他最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之一。拉赫玛尼诺夫一方面作为浪漫主义晚期的代表,另一方面又与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他的作品自成风格且具有浓厚的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晚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前奏曲Op.23 No.5》创作于1901年,这一时期正是国家动乱,遭受沙皇专制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年轻的拉赫玛尼诺夫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并对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而表象性符号,正是作者创作的切入点,通过表象性符号与历史叙事之间的联系,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观照二度诠释。
一、《前奏曲Op.23 No.5》的表象性符号与历史叙事
(一)表象性符号
对于表象(向)性符号,苏珊·朗格这样进行定义:将情感这种主观体验性的东西,运用表象性符号(此指代音乐符号)的方式直接呈现,以供观照相关的“意(向)象”叙事。1这种符号就是音乐语言符码,即单元符号形成系列所依赖的内在规律。在作品中体现为音乐元件(意指单一的音乐符号,如:音列,音调,节奏型,动机等)的组合与呈现。2
本节将从曲式结构、表情记号、力度变化三个层次,对音乐符号的具体表象性特征进行细致研究。
1.曲式结构
整体调性布局上为g小调-D大调-g小调,按申克分析法也可看为g小调的I-V-I,是典型的三部曲式调性构造。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作品的三大部分的音乐表现显示出“动—静—动”的情态特征。
2.表情记号
作品中最主要的表情记号有三处,分别是第1小节的Alla marcia(进行曲式的风格),这里的节奏型采用了俄罗斯民间舞蹈的典型节奏动机——前八后十六音符。第二处是第35小节的 un poco meno mosso.(稍放慢的),作为乐曲的中部的“静”部分,与部分快速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形成对比,展现出连贯、柔美的音乐效果。第三处是第52小节 poco a poco accelerando e cresc.al Tempo 1(随着音乐的进行逐渐加快速度与加强音量),最后至58小节Tempo 1回原速。
从表情记号的变化可以看出,乐曲的整体速度与“动-静-动”的情态特征相符合,表情记号服从音乐表现。联系当时的历史语境,我们便可以想象作曲家运用进行曲速度表现出俄罗斯的民间生活(美好的表象),进入中部时,则展现出作曲家在艰难情境下的冥想,接下来逐渐与命运挣扎,最终决定于命运做抗争的发展脉络。
3.力度变化
本作品力度运用大致在p-ff的区间段内,且力度分配较均衡,作品情绪变化较多。乐曲的开始1-16小节,由整体力度平均在p,大致呈现出一种“缄默”的状态。4-49小节,乐曲力度出现较小范围内的起伏,尤其中部延绵不断的琶音进行,似乎在暗示“暗流”的涌动,显现了“暴风雨前的寂静”。50-86小节,乐曲由 ppp上升至fff最后回到pp,显现了力度变化幅度之大,情节激烈,情绪波荡起伏,可以看出作者经历了内心的“暗流涌动”之后,终于将情绪喷发,如火山似的喷发到了顶点。最后在左右交替的分解和弦中,逐渐冷却。
作品的力度变化方面进行符码解析可得出,无论是首部,中部,还是再现部,乐曲的力度变化始终是跌宕起伏,变化多端的,带领听众聆听作曲家由缄默—挣扎不安(“暗流涌动”)—喷发—冷静的内心转变。
(二)历史叙事
本作品调性主要为g小调,旋律忧郁悲愤,首部的旋律呈现出大跳的样式,力度波动较多,动机复杂,跳跃,速度较快;中部的旋律呈现出级进的样式,力度波动较多,伴奏织体灵活,速度较慢;再现部的旋律回到大跳的样式,力度波动比首部主题更加明显,跳跃性更强,速度由慢至快。
结合作者自身在1901年的历史语境,在被沙皇统治制度的压迫下,全身心不得不笼罩着压抑感。但这并不能阻止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所以作品的首部与再现部呈现出明快的俄罗斯民间风格的旋律与动机;中部的“暗流”以及全曲的力度变化,呈现出作者矛盾的心理活动,这也从侧面描绘出作者在作品中呈现的“悲情性”。
二、《前奏曲Op.23 No.5》中表向性符号对二度诠释的观照
二度诠释指作曲家创作的基础上,由演奏者对于乐谱进行演奏,以便通过演奏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进行诠释。根据笔者对此作品音乐语言(编码)以及表向性符号的分析,作品的总体韵律较为明确,呈现出动—静—动的趋势,在此基础之上,笔者对作品进行了语言描述,将编码进行解读,将作品设计成以下三个意向:
(一)A(1-34):假象之缄默
在演奏首部a+a1(1-16)的过程当中,根据力度的指示,开头是p的力度,所以需要维持住手指的弹奏幅度,将作者在“美好的假象”(看似幸福完美的俄罗斯)中,被统制却不敢发声的缄默感展现出来。乐曲的b+b1(17-34),力度由f—ff—p—sfz—ff—dim—p—dim,在这里,乐曲的力度变强,随后变弱,这里呈现出作者“第一次”对社会现实黑暗的呐喊,而后又进入了缄默。
(二)B(35-49):内心之挣扎
在B(35-49)中,作者在呐喊之后,虽然进入了缄默,但是内心仍然“暗流涌动”,旋律声部呈现出“疑问”动机,似乎是作者自身也对甘愿接受命运的统制产生了质疑。所以在诠释的过程时,低声部的琶音进行,需要快速跑动,半踩踏板,将“暗流”轻柔地流过,而高声部则将动机进行拆分,拆分成两个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的动机形式,呈现出作者内心一次又一次的质疑与挣扎。
(三)A¹(50-86):命运之反抗
再现部(50-62),在“暗流”涌动之后,作者又要重新找回呐喊的声音,慢慢在黑暗中找到自我,所以从ppp开始,轻轻地将首部的动机进行呈现,力度逐渐增强,达到ff的力度。乐曲主题的再现+尾声(63-86),此时力度比首部材料呈现时更强,为了呈现出与命运做抗争的意向,手腕的力量需要逐渐增加,呈现出力度层层递进的感觉。最后在尾声中,反抗的声音逐渐淡出,命运的抗争远未结束。
笔者对作品进行了音乐语言(符码)的分析,表象性符号背后的语义解读,以及意向的描述,得出了以下的结论:此作品的表象(向)性符号与20世纪的历史叙事有间接的联系。作者的“悲情性”离不开时下沙皇统治的压迫,这也从侧面凸显出作者身处在困境中,由于没有足够的勇气起义,只能在社会的缄默中发出最真诚的呐喊。
在进行二度诠释的过程中,笔者根据乐谱的符号提示,将作品的力度与表情记号呈现得更为凸显,将作者缄默,挣扎与命运反抗的内心活动扩大化,让听众有更加透彻的聆听体验。
注释:
1.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1月.
2.林华.音乐审美的符号操作与艺术解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