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刍议

2019-11-15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长江丛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高职幼儿园音乐

■吴 隽/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着力提升学前教育教师、保育员素质,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在园幼儿达到4500万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前移培养起点,大力培养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打通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构建科学完善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既可满足用人单位对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也是中高职学校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的需要。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策略。

一、当前中高职衔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按照2012年9月3日教育部网站信息,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笔者在给学前教育专业五年一贯制、对口高职、两年制公费师范生学生班级上音乐课的过程中发现,当前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在衔接方面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问题。中职学校由于师资、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在音乐类课程的开设上存在不规范现象,教材建设往往力度不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考试评价形式比较单一,教学管理存在某种程度上的随意性现象。进入大专阶段后,音乐类课程往往都是上大课,而学生来自不同学校,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生感到基础不牢,综合素质不强,学习吃力。有的老师反映,要改变个别中专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难度较大,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端正他们学习目的的任务较重。

二、用人单位对中高职衔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议

全面二孩政策带来学龄人口增长的新趋势,人口红利带来了更多的岗位需求,儿童的早期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视,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学前教育专业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承担学前教育中职生对接培养工作。笔者在调研过程中,用人单位提出宝贵的建议,主要包括:

(一)进一步明确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

帮助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很重要,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持有教师资格证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而且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考上公招,也有部分同学有专升本的打算。因此,这些考试要考科目的学习和文化素质的培养都应该引起重视。

(二)进一步加强学生音乐技能掌握

音乐技能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个别教师音乐技能不扎实,幼儿歌曲伴奏、歌曲演唱等能力欠缺,很少在课堂上弹琴,给幼儿做示范,而是用多媒体或者手机播放伴奏的方法替代,或者让孩子和家长到网上去学习模仿音乐,但是机器不能替代人的丰富情感和表现力,更不能和幼儿进行深入交流。

(三)进一步强化学生教育教学能力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幼儿园的音乐课程往往不单是教幼儿唱歌、弹琴等,需要与舞蹈、游戏等结合。所以,除了技能外,应该加强和相关学科的配合,注重和有关教学能力的培养。比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园主题活动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与教玩具制作》课程,就需要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四)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幼儿园教师要能歌善舞,能写会说,对于能跳舞、会表演、会唱歌、会主持,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各单位都是很抢手的。比如,《儿童歌曲即兴伴奏》、《儿童舞蹈创编》、《儿童剧目排练》、《幼儿实用美术》、《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等课程,就很接地气。

(五)进一步彰显人才培养特色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除了从事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和运营和幼儿音乐、美术、舞蹈等教育机构的教学、管理和运营外,还可以从事教玩具、图书等儿童产品的设计、开发与营销等工作。所以,要做好音乐类选修课的开设,拓展学生能力,培养一技之长。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高职衔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强调:在学前教育、护理、家政、养老、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规模。教学工作是中高职学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是中高职学校的生命线。中高职学校应当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办学一体化,让学生读好书,就好业,开启成功的人生。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分工,体现中高职衔接的层次性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是关键。应当合理分配五年的时间,中职阶段打牢基础,高职阶段提升能力,优化五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标准,稳步夯实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二)健全人才培养的体系和平台,增强中高职衔接的紧密性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中高职衔接不是说在口头上和写在纸面上,而是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路径和载体去落实落地。比如,中高职签订合作办学长期化制度化协议,共同建设精品课程,共同开发教材,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观摩,互派教师监考巡考,共同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共同申报和培育科研项目,共同组织学生参加有关活动,开展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和调研等,加深友谊,共同发展。

(三)落实人才培养的机制和保障,体现中高职衔接的针对性

中高职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存在一定差异,应当在调研的基础上,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贯通培养和联合培养,做到无缝衔接。中高职学生处在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不同。教师备课上课应该更多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形式上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的智能培养,因材施教;在教学环节上应当重视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力争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堂互动形式多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做好分类教育管理,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总之,中高职学校应当顺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大势,按照“加强基础,精练专业,突出能力,提升素质”的思路,探索1+X证书制度,打造一批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和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学生参加高层次专业竞赛,深化校企“双元”育人,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分工合作,凝练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特色。

猜你喜欢

高职幼儿园音乐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爱“上”幼儿园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音乐
想念幼儿园
音乐
幼儿园私家菜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