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薄云天范仲淹

2019-11-15

电影文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仁宗荷香范仲淹

1.三川口 日

画外音:公元1040年(北宋康定元年),西夏李元昊引兵十万,攻破金明寨,一路烧杀抢掠,进围延州。宋将刘平、石元孙引数万骑兵来解延州之围。

宋军与西夏军在延州城外激战。

危急时刻,一支精锐的宋军部队正在飞速赶往延州。带队的是宋朝名将鄜延、环庆副都部署副总管刘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几千骑兵浩浩荡荡向延州奔袭。

宋军行进到三川口,忽然四山鼓角雷鸣,埃烟斗合,番兵墙进,很快两军中午时分隔延水对峙,双方排出防守型的偃月阵。这是个适合长程弩箭发挥的阵形,大将居中,两翼可以对中间的敌军发动钳形攻势。西夏军首先开始进攻,他们涉过延水后改变阵形,变为横阵冲击队形。

刘平立即令大将郭遵和王信带骑兵半渡而击。大将郭遵、王信都是有名的勇将,得令当即杀了过去。

李元昊见郭遵一马当先,令麾下一名勇将前去阻挡,郭遵一鞭就把敌将脑袋敲得粉碎。

宋军大呼,郭遵带兵奋击,所向披靡。西夏人死伤惨重,更有近千人溺水身亡。

鄜延路都监黄德和部两千人,以及巡检万俟政、郭遵部会合,步骑万余人赶来增援,宋军与西夏军激战。

天色将晚,大批西夏军又蜂拥而至,将宋军大将刘平和石元孙俘获,三川口宋军大败。

2.宫廷 日

仁宗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大臣们分列两班站立。

一常随官:万岁,边关八百里急报,三川口大败,我军损失惨重,大将刘平、石元孙被俘,延州危机!

仁宗皇帝龙颜大怒,立身道:西夏猖獗,屡犯边境,三川口惨败,折兵损将,是我大宋之耻。虽屡屡换将,终不能了却朕的心事。各位爱卿,谁能解我大宋燃眉之急?

大臣们面面相觑,小声议论。

大将韩琦出列:万岁,范仲淹,范知州可当此大任。我愿意用身家性命担保!

参知政事宋庠:范仲淹恃才傲物,屡屡冒犯朝廷,不可不可。

宰相吕夷简:万岁,范仲淹虽有疵瑕,但为人还算正派,忠心可鉴。臣以为,非范知州不能担此重任。

仁宗:吕爱卿说得在理,准奏。即刻拟旨。

3.越州李贺故居 日

范仲淹正在组织人员修缮李贺故居,一身泥水。

宫内太监执事及宫内卫士来到:皇上有旨,范大人听宣。

范仲淹急忙整理衣冠,跪在庭院听宣。

宫内太监执事:范仲淹为人正直,治理地方有功,忠义可鉴,现拜龙图阁直学士,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同管勾都部署司事,兼知延州,钦此!

范仲淹接旨:谢主隆恩!

4.延州 日

延州郊外,旷野辽阔。寒风萧瑟,满地落叶。

范仲淹骑一匹白马,几名大将紧随其后,沿着土路向边关疾驰,身后腾起一溜烟尘。

范仲淹等人来到边关一个隘口,看见几名无精打采的士兵。一名士兵冻得瑟瑟发抖,蜷曲在地。几人下马来到士兵们面前,士兵们呆看来人,无人应声。

大将韩琦几步向前,挥动马鞭抽向蜷曲在地的士兵。

士兵抱头求饶:长官,我错了,我错了!

范仲淹伸手抓住了韩琦的胳膊,面向士兵:你没有错,是我们错了。

范仲淹双手将士兵搀扶起来,瞪了一眼韩琦:韩将军,你太过分了!

韩琦:士兵慵懒,纪律涣散,不教训他们一下,这兵还怎么带?

范仲淹:韩将军,我问你,守边防的将士们都穿得如此单薄,面黄肌瘦的,怎么有心思在寒风中保家卫国,他们的棉衣呢?他们的军饷都按时发放了吗?

韩琦:这个,这个……还得回去问一下。

范仲淹:你我都是镇守边关的大将,不关心士兵生活,不为他们的家人着想,士兵怎么会愿意效命沙场,为国尽忠呢?

韩琦点点头:对,范大人说得对。

范仲淹在几名士兵身上拍了拍:这身板在战场上能扛得住吗?小兄弟,我范某来了,今后不会让你们受苦的。

几名士兵望着范仲淹:谢谢范大人,谢谢范大人!

5.延州城 夜

字幕:庆历元年(1041)。

大帅府议事厅灯火通明,众将商议,要主动出击,寻找西夏军主力决战,报效朝廷。

众将军齐声:范大人,出战吧!

范仲淹:敌情不明,不可出战,再等等。

尹洙:范大人为帅戍边一年多来,整军备战,营田实边,安抚羌人,严肃军纪,成效显著,朝野尽知。去年,你亲率大军,首战夺回塞门寨,军威大震;再战攻破白豹城,西夏丧胆。今已探明,李元昊率兵就在延州城西不远处安营扎寨,范大人当挟白豹城大胜余威,听从众将建议,夜袭敌营,再建奇功!

张载:范大人,学生蒙恩师不弃,一年来言传身教,受益终生。恩师雄才大略,腹有雄兵百万,学生仰止。但今日为何临阵犹豫,不敢出战?学生恳请此战随军出击,马革裹尸。此战若胜,当能实现学生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尹洙:好一个为万世开太平,后生可畏,张先生日后必成大器!范大人,你的爱徒都说话了,天时地利人和,还不同意出战吗?

韩琦不屑地: 范大人在家守城即可,我愿率兵出战,败了我负责,我会奏明朝廷的。

范仲淹平静地:众将所言极是,尤其张载所言之境界,范某今生恐难以企及。但兵者,诡道也,自古哀兵必胜。那李元昊连败不久,今又主动扎营延州城外,扬言必攻城而屠之。我部当凭坚城固守待变,缓缓图之,不可出击。

韩琦大怒:范大人,我敬重你,但你我同为经略安抚副使,你不同意,我有权率部单独出击,事后别怪我不分军功给你!

任福得意地:韩大人,范大人,我愿意领兵为先锋,定能大败夏军!

传令兵:报!圣旨到!

大内主管: 韩琦、范仲淹及众将接旨!朕同意韩琦将军奏请用兵攻策,主动出击西夏,歼其主力,韩、范及众将军要同心协力,早日得胜回朝。钦此。

众将官:微臣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范仲淹一脸凝重,缓缓站起。

范纯祐:父亲大人,这下你同意出兵了吧?我也愿意随韩将军出击。

范仲淹大怒:小子无知,你已从军一年有余,凡事必有自己主见并能以一贯之,绝不能人云亦云。“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夺”,为父如何教诲你的?

范纯祐:是,父亲。

韩琦、尹洙:范大人,难道你还不同意出兵?

范仲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二位将军,我们一定要先让我军不可战胜,再等时机待敌人可战胜而胜。目前敌情不明,知己不知彼,绝不可出战!

韩琦不屑地:范大人,我可不敢抗旨不遵,众将军听令——

众人齐声:有!

韩琦:大将任福,命你引一万两千兵马为先锋,今晚奇袭敌营。

任福:得令!

韩琦:延州各将军随范大人守城,我本部兵马全部随我出击,全歼西夏贼兵!

众人齐声:是。

范仲淹急道:韩大人,不可出兵啊!

韩琦不屑地径直走出帅府,引兵而去。

其余守城将士不满地看着范仲淹。

尹洙:范大人,你这是抗旨呀!又何必呢?

范仲淹沉思良久:范纯祐听令,命你引三千精兵,紧随韩琦大军之后以做策应,确保韩将军安全,并派出足够精兵刺探军情,一个时辰派兵回城汇报一次韩、任两军战况。

范纯祐:是!

6.延州 夜

帅府内,范仲淹看书沉思。

张载:恩师,三更了,你还是先去睡会儿吧,我来当值。

范仲淹:愿上天佑我大宋……

传令兵:报!任福将军大破敌兵,火烧敌营无数,夏兵四散而逃。

范仲淹:再探,命任福将军不可恋战,尽快收兵回城。

传令兵:是!

张载:恩师,我们打胜了,打胜了!

范仲淹表情凝重,沉默不语。

传令兵:报!任福将军按韩将军命令,乘胜追击敌军,歼敌无数。

范仲淹惊疑:追到哪里了?

传令兵:报告范大人,从当前时辰和追击方向来看,应该追到好水川附近了。

范仲淹脸色大变:不好!好水川乃四战之地,必有埋伏,任福将军有难了。速转告纯祐,务必接应好任福将军和韩琦将军,收拾败兵,尽快收兵回城。

范仲淹:张载,你在帅府当值!

张载:是。

范仲淹:其他将军速随我引兵出城,接应韩琦将军。

范仲淹率一队人马疾驰而去。

字幕及画面:好水川之战宋军大败,大将任福父子及一万余名宋兵战死,朝野震惊。延州城外,天已大亮,沿路哭声震天,韩琦率残兵败将陆续回城。范纯祐亲自护送韩琦将军平安归来,范仲淹率兵迎出城外,好言宽慰韩琦,并主动承担责任,坚持同韩琦一起上表请朝廷处分。

7.马铺寨 日

画外音及画面:1042年(庆历二年)初,为扭转战局,范仲淹在西夏眼皮子下的马铺寨修筑城堡。他亲率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利用短短十天时间在平地修筑起城堡,掐断了西夏下关中的交通线,彻底改变了宋军的被动局面。皇帝钦赐“大顺城”之名。

8.庆州大顺城墙上 日

范仲淹带领一队将士踏上城墙,范仲淹长子范纯祐,大将狄青、王信,番将赵明等人紧随其后。

范仲淹眺望远山,沉思良久:你们看,西夏李元昊调兵遣将,要攻大顺城,近日必有一场恶战。

大将狄青:范大人,我们强筑大顺城,西夏李元昊如鲠在喉,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

范仲淹:西夏犯我边疆之心不死,不可掉以轻心。各位将军要加紧操练兵马,时刻准备痛击敌人。

范纯祐:是,父亲。我回去后会日夜操练兵马,加强戒备的。

番将赵明:范大人,你放心吧,我熟悉地形,叛军敢来,我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9.大顺城 日

议事大厅内,范仲淹与众将在议事。

一传令兵来报:范大人,西夏的人马从西边和南边向我们进攻了。

范仲淹:大概有多少兵马?

传令兵:探报大概有3万人,现在离马铺寨不足十里。

范仲淹:知道了。你速速发信号与韩琦将军,让他率部堵住南边来犯之敌,务必不能接近大顺城。

传令兵:是!大人!

范仲淹:范纯祐,你和赵明将军率部从城北出城包抄过去,埋伏在马铺寨附近截击敌人,挫其锐气,不可恋战。

范纯祐:得令!

范仲淹:狄青将军,你领三万兵马埋伏在柔远寨山谷两边,那是西夏兵回撤时的必经之地,你务必聚而全歼。种世衡、王信等将军随本帅从正面迎击敌人。

狄青、种世衡、王信将军:得令!

10.阵地 日

范仲淹全副武装,骑一匹白色高头大马疾驰,种世衡、王信将军及大队人马紧随其后。

宋军弓箭手万箭齐发,西夏兵将纷纷倒地。

李元昊:将士们,我们要打进大顺城,直捣汴京城!杀啊!

李元昊带队向宋军杀来。

王信将军率部与李元昊部拼死厮杀,喊声震天,哭叫声连成一片。

西夏一将军向范仲淹冲来,二人在马上展开较量。范仲淹策马迂回,一剑刺中,敌将滚于地上,被宋军擒获。

李元昊一看大将被俘,策马与范仲淹拼杀。

范仲淹:叛贼李元昊,多次犯我大宋,残害无辜百姓,你若悬崖勒马,归顺大宋,既往不咎,我保你性命。

李元昊:范老狗,大宋皇帝昏庸,你还与他卖命,不如归顺我西夏,我与你平分天下。

范仲淹:叛贼看剑!今天让你有来无回!

二人厮杀数十个回合,不分胜负,李元昊策马而逃。

战至夕阳西下,两军均有伤亡。

范纯祐引一队人马从北边而来,冲进敌营,激烈拼杀。

番将赵明引一队人马从南边杀来。

李元昊命传令兵吹号退兵,引宋兵来追。

范纯祐、赵明将军率人马追杀。

范仲淹急忙命令:停止追击,回防大顺城。

种世衡:大人,为何不乘胜追杀?

范仲淹:李元昊不败而逃,必有埋伏,他们想引我军上当,却不知狄青将军早已设下埋伏等着围歼他们呢。

11.柔远寨外 日

山谷口,李元昊领一队人马在撤退的路上。

李元昊问一名随从:宋军是否追来?

随从:宋军并没有追来,已经往大顺城方向去了。

李元昊:范仲淹太狡猾,要提防他们使诈。

随从:李元帅,咱们不得不防,不如撤回伏兵原路返回大营。

李元昊:不行,宋军狡猾,改道柔远寨返回大营。

李元昊率部前行,行至柔远寨山谷中,宋军喊声震天,向西夏兵冲来。

狄青:活捉李元昊,杀他个片甲不留!将士们,冲啊……

12.大顺城帅府议事厅 日

范仲淹坐在案边抚琴,琴声悠扬。

大将王信、范纯祐和张载等人焦急地等待消息。

传令兵:报!狄青将军凯旋。

狄青:范大人,您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啊!

范仲淹:狄将军,战况如何?

狄青:我按照您的部署,埋伏在柔远寨山谷两旁,围歼了回撤的西夏军近三万人,只有李元昊领少数亲兵逃脱。

范仲淹:狄将军辛苦了!众将军辛苦了!

13.庆州府内 夜

万籁俱寂,范仲淹正看张载的《庆州大顺城记》:皇皇范侯,开府于庆……百万雄师,莫可以前……锡号大顺,因名其川。

范仲淹在书案前沉思良久,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康定元年(1040)作于延州。

14.徐州范墉府 日(回忆)

范家堂屋内,里屋床上躺着奄奄一息的范墉。

床前,范夫人谢氏与儿子静静地望着范墉不知所措。

范墉在病床上咳嗽了一阵,谢氏急忙端水递过去。范墉推了一下,谢氏将碗放到桌子上。

范墉拉住夫人,泪水流出:夫人,我已经无药可治。我走后,这个孩子全靠你了,要让他们读书成才,我才能瞑目啊!

谢氏抽泣着:老爷,你放心,我会的。

范仲淹趴在床前:爹爹起来,您领我出去抓蝴蝶吧。

范墉:孩子,爹爹起不来了,听娘的话。

范仲淹点点头,天真地望着爹爹。

画外音:公元990年(北宋淳化元年),范墉死于武宁军节度使任上。谢氏携二岁的范仲淹扶灵柩归葬苏州天平山。

15.苏州吴县范府 夜

范家大门旁排放着纸花,门上挂上了白帐。堂屋内,范墉灵堂前,谢氏与儿子不知所措。

范墉正室陈氏的儿子仲温、仲滋戴孝在灵前大哭。

谢氏与几个孩子哭声一片。

谢氏:老爷,你撇下我们娘俩儿不管了,我们孤儿寡母的怎么活呀!

范仲淹和大哥哭喊着:爹爹别走,爹爹,爹爹啊……

正室陈氏:侧室和庶子不能进灵堂。管家,把他们拉出去。

管家和仆人将谢氏母子拉出灵堂。

谢氏大哭:老爷,老爷!

范仲淹:爹,爹!

正室陈氏:小狐狸精,都是你把老爷害死的,快给我滚出范家!

范仲温:母亲,不可以这样……

正室陈氏:你还想让他们分我们家产不成?管家,将他们轰出门外!

范府外,年幼的范仲淹和妈妈抱头痛哭。

一会儿,范仲温从家中偷偷跑出来,将一包银两塞给谢氏。

画外音:淳化三年(公元992),谢氏改嫁长山朱文翰。其后不久,范仲淹母子回到朱文翰的家乡淄州长山县,范仲淹随继父姓朱,名说(音悦)。

16.长山县朱府 日

内院,朱家老大朱煊领着几个弟弟在放风筝。

堂屋内,朱说在看书。

朱煊边放风筝边喊:朱说,你过来,看我的风筝飞得高吗?

几个小兄弟高呼:大哥飞得高,大哥好厉害!

朱煊将风筝棍子递给一个兄弟,往屋内跑去。他见朱说在读书,气得上前一下抢过书本,扔在了地上。

朱说:大哥,你怎么摔我的书?

朱煊:我就摔了,怎么办吧?小南蛮子,我喊你放风筝你为何不去?

朱说从地上捡起书本,坐下又看了起来:我还要背书呢。

朱煊上前打朱说:学什么学,还想考状元吧,痴心妄想!

两个人扭打在一起。

朱说边哭边喊:娘,娘……

朱文翰正室初氏闻讯跑出来对着朱说大喊:小兔崽子,不好好听话,还学会打架了?

谢氏跑出来打朱说,边打边哭:叫你不听话,叫你不听话……

母子俩抱头痛哭。

朱煊在旁边得意地笑。

朱文翰出房门呵斥初氏:你说的什么话,小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朱说就是我朱氏子孙。

朱文翰抱起正在哭的朱说,对谢氏说:走,我们搬去秋口住。

初氏:老爷,别走……我再也不敢了。

谢氏:老爷,别这样……

朱文翰把眼一瞪:走。

17.博山 日

秋口正觉寺外的山路上,许多香客往寺内走去。

朱说和几个好友随着众香客来到寺院,见进出寺院的人很多,就问一香客:这些人都去里面做什么?

香客:这寺庙的住持是个高人,可断吉凶祸福,也可问前程未来。

一个同学上前求签问卦,另一个同学在占卜。

朱说走到住持前求签:我将来能做宰相吗?

住持笑而不答。

朱说拜了又拜:不能做宰相,能做良医吗?

住持依然微笑:阿弥陀佛。

朱说扫兴地走出寺院。几个好友追上,问:朱说,为啥非要做宰相和良医呢?做个县太爷不是很好啊?

朱说:能及大小民生者,固惟相为然。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有也。

18.长山朱家大院 日

字幕: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

上房内,桌上摆着四碟小菜,老大朱煊在独自饮酒。

谢氏见朱煊喝得满脸通红,劝说道:老大,别再喝了,再喝就醉了。你爹娘都去世了,你就是咱朱家的当家人了。

朱煊见继母在教训自己,火气一下子蹿上来:谁让你管啊,我还要喝!

朱说听见吵嚷声,急忙走进门:大哥,酒多伤身,别喝了,好吗?

谢氏手足无措地愣在那里,呆呆地望着朱煊。

朱煊推了一把朱说:去,去,就知道读书的呆子,我花我朱家的钱,与你何干?

朱说望着朱煊发疯的样子:大哥,你怎么能这样,说的什么话?

朱说拉起母亲谢氏向门外走去:娘,这到底是咋回事?

偏房内,朱说在打点行装。

谢氏走进来:孩子,此去南都,路途遥远,娘心疼你路上受罪啊!

朱说:娘亲,家里大哥不争气,弟弟们年龄又小不能帮您,我走后,您要保重身体啊!

谢氏抹泪道:孩子,你也上学多年,在咱这里当个教书先生不是很好吗?

朱说:娘啊,我只是暂时去南都求学,等我功成名就,一定接您前去,好好孝顺您。

谢氏:孩子,娘不求大富大贵,你只要平安归来就好。

朱说背上行李走出大院,谢氏出门相送。

朱说:娘,您回吧,十年内我一定回来接您的。

谢氏哭道:去吧孩子,你要照顾好自己。

朱说挎起包袱,背琴剑,跃马而去。谢氏流泪眺望。

19.睢阳应天府书院 日

朱说坐在教室的前排,与二十多个同学目视前方在听老师讲课。

戚舜宾:同学们,正值秋阳高照,榴花似火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一批新同学。朱说是从山东长山县来的,李阳新是从山西长治来的……我们书院是当今皇上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的,是我朝四大书院之首,历年来人才辈出,名震神州。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要相互体恤,互相帮助,功成名就,效力朝廷。

李纮同学举手:老师,新同学朱说是哪两个字,你写上大家别叫错了。

戚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朱说”二字,看了一眼同学:坐下吧。

晏清举手:老师,记住了,就是猪说。

戚老师:应该读“朱悦”,不得无礼!

教室内,同学们都哄堂大笑。

朱说扭头看了一眼同学,也咧嘴苦笑了一下。

20.应天府书院宿舍 夜

朱说一个人在做饭,他从锅内盛出一碗粥放在桌上,继续在灯下苦读。

李纮与晏清敲门走进来。

朱说放下书本起身让座:两位师兄请坐。

李纮:朱说兄,我和晏清公子来看你,就是想跟你聊聊。今后咱们要互相探究学问,有什么事情尽管说。

朱说:好的,好的。

晏清看了一眼桌子上的粥:朱兄,抱歉啊,在课堂上开你玩笑,不生气吧?

朱说笑了笑:不生气。咱们是同窗,有啥开不得的玩笑呢。

李纮:朱兄,你天天这样吃饭吗?

朱说:是啊。我老父亲因病辞官回家后,不久就去世了。家中弟兄多,经济困难,能不饿着就行了。

晏清:明天你就跟我回家吃饭,我爹人很好的。

朱说:谢谢晏清兄,不用了。

21.应天府书院 晨

院内,几株槐树上落下片片黄叶,鸟儿在地上飞起又落下,一片寂静。

朱说手持长剑闪展腾挪,剑舞生风。

戚老师从大门走进来,驻足观看。

朱说左冲右刺,见到老师,忙收剑:戚老师早!

戚老师:朱说,剑舞得不错,要坚持练!

朱说:坚持了十几年了,戚老师。

戚老师:读书重要,强身健体同样重要。这本《孙子兵法》送你,我以后还要在课堂上讲的。记住,应天书院培养的学子一定要文武双全,以备国家不时之需。

朱说:老师,我记住了,我会认真学习军事的。

戚老师:我应天书院区别于其他书院之处,就在于既学文,又学武,凡学生必学兵法,懂军事。

22.应天府书院 日

朱说坐在凳子上,望着桌上的食盒发呆。

晏清提着食盒推门进来:朱兄,看我给你带什么好吃的啦?

晏清打开食盒:一盘糖醋里脊,一盆排骨汤,两个馒头,足可以让你饱餐一顿。

朱说双手抱拳:谢谢晏兄好意,但我不能吃啊!

晏清看昨天的食盒还原封不动,有些不高兴:朱兄,我见你如此清贫,又那么刻苦学习,就跟我当太守的爹爹说了。是爹爹吩咐这样做的,也是他老人家的一片心意。

朱说:我吃粥吃习惯了,过去在醴泉寺3年我都是这样过的。如今,我一旦吃上好饭,粥就吃不下了,那怎么能行呢?请你转达我对伯父的敬意,谢谢他老人家了!

晏清气愤地指着朱说:真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

晏清怏怏地提着两个食盒离去。

23.睢阳城 日

字幕:大中祥符七年(1014)。

大街上人头攒动,万人空巷。

宋真宗的车辇仪仗行走在大街上,街两旁百姓驻足观看皇帝英姿。

官兵鸣锣开道:皇上有旨,升应天府为陪都南京,在重熙颁庆楼赐哺三日。

应天书院的学生们也拥向街头。李纮和晏清在人群中观望,突然,李纮拉着晏清向府学跑去。

府学学堂上,朱说在捧书阅读。

李纮:朱说兄,全睢阳城的人都去街上看万岁爷了,你怎么还在这里读书?

朱说笑了笑,仍然在读书。

晏清:刚才我和李纮在街上没有看到你,就跑来找你。走吧,咱也一睹皇上的丰采。

李纮:朱兄,走吧,为何这样固执呢?

朱说:谢谢两位兄台好意,皇帝是要见的,但不是现在,等以后再见也不迟。

李纮和晏清怏怏地扭头向街上走去。

24.睢阳城李府 日

悠扬的琴声似战马奔腾,一会儿又似泉水叮咚,在李府的院中萦绕。李纮循声走进院内,来到东厢房门外。

厢房内,一名娟秀的少女在聚精会神抚琴。

李纮走进屋内:屏妹,弹得好啊!

李湘屏抚琴道:紘哥,不要取笑小妹。

李纮怔怔地看着李湘屏翻飞的手指,听得入迷。

琴声渐止,李湘屏起身给李纮倒水:哥哥,你不在学堂念书,怎有空来妹妹这里?

李纮:屏妹,我有个好友名叫朱说,是从山东长山来的,在我们学舍读书两年有余,特别能吃苦,且勤奋上进。他为人耿直,是我们学舍中的佼佼者。(竖拇指)真是这个啊!

李湘屏:哥哥,为何给妹妹说这些,他优秀不优秀跟妹妹有什么关系呢?

李纮神秘一笑:哥哥说有关系就一定有关系。

李纮从袖中拿出一幅字,大声念道:

睢阳学舍书怀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李湘屏听完不觉低声说:好诗好诗。这一句“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最好。真是个才子!

李纮:妹妹,哥哥说得不夸张吧,哥想让你们认识认识。

李湘屏:纮哥,你在取笑妹妹吗?

李纮:屏妹,哥不是取笑,我是要他成为我的妹夫。

李湘屏的脸红了:纮哥你坏,你坏。

25.睢阳应天府书院 日

学舍内,学子们端坐在凳子上听讲,吉甫老师在大声讲课:今天我们还讲《论语》。大家打开“颜渊第十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段话,是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人君应该有人君的样子,人臣应该有人臣的样子,父亲应该有父亲的样子。

晏清举手提问:老师,要是都像圣人说的那样,国家就不需要治理了吗?

吉老师看了一眼大家:晏清,现在我们就是达不到圣人的要求,大家才来到这里学习的。都按圣人的要求做到了,朝代也不会更迭了。朱说同学,你说说对圣人这段话的理解。

朱说站起来:圣人的话是至理名言,他的意思是,不管你是君,还是臣,还是父或子,都要有一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个人都做到应该做的事了,国家就好治理了。

吉老师:朱说分析得很正确,我们学《论语》不能只学字面上意思,还要在入仕后活用到治理国家的实践中。

26.书院宿舍 夜

朱说的屋内亮着灯光。

朱说立在桌子前,手执毛笔在沉思,然后挥笔在纸上写下“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李纮进门站在朱说身后,看到朱说停笔,击掌道:好个“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佩服,佩服!

朱说一愣:李兄,你吓我一跳。深夜来此,兄一定有要事相告。

李纮点一点头说:朱兄,前天我从你这里拿了一首诗,有人看后想与你见面切磋。

朱说:李兄,我随手一写,被你看到拿走,谁会看到,还要与我切磋?我是不会去的。

李纮:实话跟你说吧,是舍妹。

朱说:我们素昧平生,为何要见她?

李纮:舍妹家后院有几十株腊梅,这几天正在吐蕊,你不是喜欢梅花的高洁吗?何不跟我一睹芳容。

朱说:好啊,就依李兄好意。

27.睢阳城李府 日

后花园内,雪后的太阳泛着白光,瑞雪像白羊绒铺在地上,数十株梅花烂漫开放。李湘屏手拿一本诗书,坐在石凳上低吟: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李湘屏起身望向前方。

“屏妹,我们来也。”李纮高声喊道,与朱说来到园内。

李湘屏低低浅笑,眼睛瞄向朱说:哥哥,来了。

李纮用手一指朱说:屏妹,我把朱兄给你请来了。

朱说:那里是请啊,我仰慕梅花的高洁,是欣赏来了。屏妹有劳了!

李湘屏:朱哥哥,咱们边看边聊吧。

朱说:屏妹说的是,边看边聊。

李湘屏头前走,李纮二人随后,边走边品味着。

朱说走到池边的一株梅花旁,审视良久,低吟道: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好诗,好诗!”李纮拍手道。

李湘屏微微一笑:哥哥,是唐朝白居易先生的《新栽梅》吗?

朱说:是的。这首诗与眼前的梅花特别应景,所以就拿来一用。

李纮:朱兄是大才子,今天游园,还是写首好诗让大家欣赏吧。

28.书院宿舍 夜

朱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闪回)李湘屏家西楼,闺房内,朱说坐在外边客厅,与李纮对坐。

李湘屏倒了两茶盅水放在桌上:两位哥哥喝点热茶暖暖身子,陪妹妹赏梅,脸都冻红了。

朱说:谢谢!能一睹寒梅风采,赏心悦目,冻点没有关系。

李纮:屏妹,朱说兄的古琴弹得非常好,还不趁机学习一下。

李湘屏微微一笑:那就请朱哥哥弹一曲,让小妹领教一下。

朱说点一下头,坐在古琴边,聚精会神弹了一曲《凤求凰》。

李纮和李湘屏在鼓掌。(闪回完)

朱说一下坐起来,掀开被子,下床点燃油灯。他拿起毛笔沾墨,沉思一会儿,提笔而写。

赏梅赠湘屏

寒梅料峭花中君,

为洁雅韵何惜身。

疏影横斜一心远,

天涯共赏后池春?

朱说审读一遍,在宣纸上落款“朱说题赠”,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29.睢阳城李府 日

西楼走廊上,丫鬟张荷香在给盆花浇水。

李纮从楼下走来,张荷香一见急忙施礼:少爷好!小姐在房间绣花呢。

李纮点了一下头,直接走进李湘屏的房间:屏妹,又忙啥呢?

李湘屏:纮哥,急急忙忙地找妹妹有事?

李纮:啥事没有。就是当个信鸽。

李湘屏:二少爷也做下人的活儿?

李纮从衣服内拿出一个信封递上:为了屏妹的幸福,哥哥当一次红娘。

李湘屏展开信纸,默默地读着,脸上一片霞红。

李纮:屏妹,朱说可真是栋梁之才啊!我们老师都说他必成大器。

李湘屏:真有你说得那么好?

李纮:绝对的,哥能骗你吗?

李湘屏把在手绢上字看了一眼:紘哥,朱哥写诗赠我,咱得还礼吧。妹妹绣了四个字,你转交给他吧。

李纮:妹妹真是才女,我一会儿就去学舍送给朱说。

30.书院宿舍 日

朱说在抚琴,优美的琴声在飘荡。

李纮来到门外高喊:朱说,你看我给你带来什么啦?

朱说:不会是从家里给我带来好书了吧?

李纮:就知道读书,你看这是什么?

朱说接过李纮递来的手绢,打开看:李纮,李妹妹的手艺真是一绝啊!这竹子绣得跟真的似的。

李纮:梅兰竹菊,四君子啊!妹妹把你当成正人君子啦。有戏,有戏啊!

朱说:什么有戏啊?这不是梅兰竹菊吗?

李纮推了一把朱说:呆子,这是我妹妹芳心暗许了,你们可以天涯共赏春了。

朱说抱拳:有劳李兄了,多谢!

李纮:客气什么呀,我们快成一家人了。

31.应天府衙 日

后院,李纮和朱说走到门房前与守门人打招呼,老人领着二人走进屋内。

门房:晏大人,有两位学子来找少爷。

晏殊坐在太师椅上,将书放在桌子上。

李纮和朱说施礼:见过晏大人,晚生有礼了!

晏清从内屋出来:李兄、朱兄来了。爹爹,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李纮,这位是朱说,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晏殊:你们既然是清儿的同窗,又是好友,不要拘礼,来,坐下说话。

丫鬟端来茶水放在桌上,退下。

李纮:晏大人,我家就在城内北关街上。

晏殊:知道了,李家可是名门望族,在睢阳城数一数二的人家。朱说家是哪里的?

朱说上前施礼:我家是山东长山,家父生前是朝中的秘阁校理。晏大人,您多次让晏清同窗给我带去好吃的,今天当面谢过!

晏殊:清儿经常提到你,学习刻苦,奋发有为,家贫不坠青云之志。我喜欢这样的年轻人。

朱说:谢谢晏大人抬爱,我会成为一个对朝廷有用之人,把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

晏殊:我朝正需要你们这样一批有抱负、有作为的年轻人啊!

32.应天府书院 傍晚

一轮明月照在书院的桂花树上,院内一片寂静。

朱说宿舍内,李湘屏与张荷香坐在凳子上,朱说给她们倒水。

朱说:李小姐,我这里条件不好,委屈了。

李湘屏:不要客气。俗话说,寒门出贵子,朱公子的勤奋是不会白费的。

张荷香打开提来的食盒,把四个菜碟放在桌子上,并拿出一壶酒、两个酒盅和一包月饼。

张荷香:朱公子,你坐呀。今天是中秋佳节,小姐念你离家遥远,不能与家人团聚,就吩咐我去“得来福”酒楼要了酒菜和月饼,来陪你过个快乐的中秋节。

朱说:谢谢李小姐好意,也谢谢荷香的操劳。时值中秋,朗月晴空,咱们边赏月边对对子如何?

李湘屏:就依李公子美意。你出上联,我对下联。

朱说:那我就出上联了,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李湘屏:好,那我就对下联了,游子思乡他乡苦故乡甜。

朱说举杯:李小姐对得工整。来,我们喝一杯吧。

李湘屏喝了一杯酒:我出上联,玉兔月中望西楼……

朱说看了一眼李湘屏与张荷香:嫦娥扁舟戏东荷。

李湘屏:应天书院书应天。

朱说:南都学舍学南都。

张荷香激动地拍手:好,对得好,喝酒喝酒!

朱说和李湘屏二人举杯对饮。

33.睢阳城范府内 日

画外音:大中祥符八年(1015)春,28岁的范仲淹以“朱说”之名考中进士,而后,出任广德军司理参军。1017年迁集庆军(亳州)节度推官,上表复范姓,名仲淹。1019年在亳州除秘书省校书郎,同年在应天府与李氏结婚,李家陪嫁城内一宅院安家,这里便是范仲淹一生唯一的家。相继接母奉养。1024年,李氏生长子纯祐。

丫鬟张荷香在水井边洗衣服,李湘屏在屋内晃着摇篮哄孩子,范母谢氏在为孙子做衣服。

李湘屏:娘,你眼神不好,就不要做衣服了。祐儿睡了,我来做吧。

范母:娘能干动,你哄孩子吧。屏儿,佑儿他爹也该回来了吧?

李湘屏:娘,他来信说,最近要回来看您,您别急。泰州离这里挺遥远的,在路上走也得好些天吧。

范母:不急,不急。一去都半年了,也该回来歇歇。

34.睢阳城范府外 日

大街上,范仲淹骑着一头大青马行走在人流中。

范仲淹来到院外,正在扫地的张荷香看到了范仲淹:老爷,老爷回来了!

范仲淹:荷香,老太太身体好吗?

张荷香帮着范仲淹拿东西进屋:都好,都好!都想老爷了。

范仲淹:娘,我回来了,您老身体可好?

范母:好好,屏儿孝顺着呢。

李湘屏抱着儿子,走上前:老爷,路上辛苦了。

范仲淹上前抚摸了一下熟睡的祐儿:不辛苦,有咱家“青儿”代步,我权当是游历山川美景了。

张荷香:老太太,老爷给您买的南关盐水鸭,还有枣糕,还有布料。

范仲淹:布料是给你们做衣服的,每人都有。

张荷香:老爷真好,我这个下人也有新衣服穿了!

35.范府 夜

范仲淹住室内,床上夫妻二人拥衾而坐。范仲淹看着儿子熟睡的笑脸,亲了一口:夫人,我一去半年,你照顾儿子,还要伺候老母,真是辛苦你了。

李湘屏:这都是分内的事,说不上辛苦。倒是你一人在外,让人牵肠挂肚的。

范仲淹:其实也不要担心我,毕竟府衙内有人负责料理吃饭等杂事。只是泰州西溪这个地方经常遭到海水上潮的威胁,灾情不断。我上书朝廷,修复捍堤堰,事有凑巧,工程刚刚开始,就遇到了特大风雪,海水汹涌。我亲临一线与滕宗谅等一块儿指挥民工撤离。但无情的海水还是吞没了上百民工。这一来,被那些修堤堰的人抓住了把柄,有人请求罢修。多亏府衙张大人支持我,朝廷才同意修复捍堤堰工程。

李湘屏:夫君,你为百姓受苦受累了!

范仲淹:食君之禄,就得忠君之事。为了当地百姓,我是不敢懈怠啊!

36.范府 日

厨房内,范仲淹一身平民打扮,腰系围裙。旁边药锅里冒着白烟,范仲淹吹吹热气,看着熬药。

张荷香:老爷,这活咋能让您干,这都是下人的活儿。

范仲淹:在咱家没有上人下人的。你不懂药性,还是我看着放心。

张荷香:老爷会当官,还是个好大夫呢。

范仲淹把药锅上的黄表纸拿开,慢慢将药倒进碗里:我在书上看过,懂些药理。

范仲淹端药到堂屋内,送到母亲面前:娘,这是我从泰州带回的草药,是个名中医给抓的药。

范母:我是老胃病了,人老了吃啥药也不管用,别乱花银子了。

范仲淹喝了一口药:娘,这药不热也不凉,喝了会好的。

范仲淹给母亲喂药,张荷香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地呆望着。

37.朱家大院 日

破落的朱家大院内,朱煊一个人在屋内喝闷酒,桌子上放着一盘花生米和一瓶酒。

家丁手拿一封书信急急递给朱煊:老爷,是小少爷的信。

朱煊:这小子还知道给我来信,一走十年没有音信,是问我借钱的吧?不看不看。

家丁:老爷,你就看看吧,说不定小少爷发达了呢?

朱煊拿过书信一看,眼睛放光,嘴巴张大:哈哈,这小子还真的发达了,当了县太爷了。他说让我带家人去宁陵封地,有几百亩地呢。

家丁:小少爷成县太爷了,这是咱朱家的大喜事啊!

朱煊倒一杯酒递与家丁:来,陪老爷喝一杯,今天我高兴。

朱煊与家丁碰杯,二人一饮而尽。

朱煊:明天咱们就收拾行装,去睢阳城找少爷去,大哥要沾沾小弟的光。

38.泰州城外 日

海风狂吼着卷起浪花,撞击着堤岸,发出阵阵涛声。东海沿岸,成千上百的民工在往大堤上抬土。

一群衣衫褴褛的少年,有的往筐里装土,有的两个人抬筐吃力地往大堤上攀登。突然,一个抬筐少年脚下一滑,从堤上滑下,另一个少年也随筐滚落到堤下。

一个满脸横肉的监工看到两少年的情景,快步走来。他骂了一声“小捣蛋鬼,不好好干,想偷懒啊”,手举皮鞭往一个少年身上抽。

少年的衣服被鞭子抽烂了,发出了呜呜的哭声。

另一个少年转身就跑,被监工截住。皮鞭狠狠地抽在少年的头上。

少年抱头辩解:大人,是我们不小心脚滑了,不是偷懒!

监工:还敢抵赖!上午不准吃饭,饿你三天,看还敢偷懒吗?

几十名民工围上来,看着少年被打,没有人敢上前劝阻。

39.泰州捍堤堰 日

一条小路上,一队快马飞速而来。范仲淹骑着一匹白马,挥鞭催马前行。

范仲淹等一行十多人在工地前下马。监工正在教训着两位少年。

范仲淹紧走几步喝道:你给我住手,住手!

监工看到官府的人来了,愣了一下,还想抽打少年,见范仲淹走来只好扔掉皮鞭:大人,我在教训这些毛孩子,他们想偷懒……

范仲淹:他们还是孩子,你也忍心这样对待他们?

监工退到一边,见范仲淹上前拉一个少年起来,急忙把另一个少年也扶起来。

范仲淹拉住少年的手问道:孩子,今年多大了?

少年:十三岁啦。

范仲淹:为啥要来这里干活呢?

少年:家里穷,没有饭吃。

范仲淹:这里能吃饱吗?穿得暖吗?

另一少年:我们都吃不饱,穿不暖。

范仲淹狠狠地瞪了一眼监工:回去找你算账!

范仲淹对跟随的人喊:把东西都卸下来吧。来,老乡们,这是犒劳大家的。

一百多名民工都放下手中的家什,围住了范仲淹等人。

随从们把食物分发给大家。而后,每人一件棉衣也发了下去。

一个年龄较大的民工高喊一声:弟兄们,给范大人磕头啊,谢谢范大人吧!

一百多名民工齐刷刷地跪在地上高喊:谢谢范大人,谢谢范大人!

40.宁陵县城外 日

画外音:天圣四年(1026),谢氏病逝于应天府家中,范仲淹回家丁忧。初葬于应天府宁陵县范公封地。此前,范仲淹已接朱氏兄弟来宁陵封地生活多年,共孝母亲。

阳驿村一片树林里,一座坟茔立在那里,碑上书有“母亲大人之墓”。

小路上,范仲淹一身重孝,手提竹篮,带着纸钱向前走去。后边,李湘屏、朱煊等朱氏三兄弟、张荷香随后走来。

范仲淹将供品摆好,燃起纸钱,一串火鞭“噼里啪啦”炸响。

范仲淹:母亲,儿子不孝,来晚一步,我们竟然阴阳两隔,永不相见。我对不起您啊!

李湘屏:老爷,是我没有照顾好娘,我也后悔呀!

范仲淹拉起李湘屏:夫人,这么多年都是你照顾母亲,替我行孝,你没有错,都是我的错啊!

朱煊:母亲大人,孩儿以前不懂事,惹您生气了!

朱煊跪地磕了三个头。

范仲淹拉起朱煊:大哥,别难过了,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今后宁陵封地由你管理,家和万事兴啊!

朱煊等三兄弟泪眼婆娑地点点头:好,我们都听你的。

41.睢阳城范府 夜

字幕:天圣五年(1027)。

范仲淹的书房里亮着灯光。

范仲淹手挥毛笔在宣纸上奋笔疾书:上执政书。

字幕:盖闻忠孝者,天下之大本也。其孝不逮矣,忠可忘乎?此所以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

张荷香端着一碗莲子汤走进书房:老爷,夜深了,我给你送来一碗莲子汤,清热去火的,你喝了吧。夫人这几天该生了。

范仲淹接过碗,一口气喝完,将碗放到桌子上笑道:夫人生孩子也没这封上书重要。

范仲淹随后写:正在乎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也。

管家婆上报:老爷,大喜,二公子(范纯仁)出生了!

范仲淹急忙放下笔,拿起上书,与荷香一起跑出。

卧房里,范仲淹握住李氏手:夫人辛苦了。

李湘屏:不辛苦,倒是老爷深夜还在为国家着想,为百姓操劳。

范仲淹:夫人,我朝官员弊端很多,骄奢淫逸,百姓受苦。如果朝廷不选好地方官员,任何事情都是不能办好的。官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百姓的幸福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啊!

李湘屏:老爷,你冒哀上书,会得罪朝廷里的官员的,还是为孩子多考虑考虑吧。

范仲淹:夫人,想我十多年寒窗苦读,就是为有朝一日能报效朝廷,为百姓尽责。看目前的情景,我是忧心如焚啊!

42.应天府衙 日

后衙内,晏殊正与范仲淹对坐在茶桌旁谈心。

范仲淹:恩师,今天您叫我来是为何事?

晏殊:今天让你来,一是给你说一下你冒哀上书之事,二是咱们应天府学的事。

范仲淹:恩师,我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一股脑儿写下来,是非任人评说,没有一丝杂念。但愿我皇能采纳建议,早日整顿朝纲,改革弊政。

晏殊:你冒哀上书朝廷,洋洋万言的《上执政书》在朝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宰相王曾尤为称赞,其他官员也拍手叫好啊!你能看到民间疾苦和官吏的腐败,直言上书,精神可嘉!

范仲淹:恩师过奖了。朝廷内外真的反响很大吗?我也是很担心上书不被重视,被束之高阁。

晏殊:是真的。你出掌应天府学一年来,成绩也很大呀。

范仲淹:我也是很愿意为母校多做些贡献,为国家多培养良才。

晏殊:好啊,由你在府学授课掌学,我是放一百个心的。

43.开封皇宫内 日

仁宗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常随官侍立一旁。宰相王曾和一大臣在与仁宗商讨国事。

仁宗:两位爱卿,范爱卿《上执政书》提出的六项十八字方针,朝堂之上也议论了,我想听听你们的真实看法和对策。

王曾:范仲淹提出的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切中我朝利弊,特别是对州县官的选择,微臣以为,庸官太多,不做实事,根基就不稳,民怨就会很大。

大臣:微臣以为,范仲淹这是在挑战皇威,无中生有,应该予以制裁。

仁宗:范爱卿的万言书还是用心写了的,也不是无中生有,制裁不稳妥。

王曾:微臣以为,万岁新政就应该有新气象,应该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以利国家社稷。

大臣:我朝文武百官也是为社稷安危,百姓安乐日夜操劳,范仲淹有点危言耸听。

仁宗:两位爱卿的意见相左,今天就议到这里吧。王爱卿,你就辛苦些,找出治国理政的新路子。

王曾:谢万岁!

王曾和大臣退下。

仁宗伏案沉思。

44.应天书院 夜

学舍内,几十名学子在夜读,书声朗朗。

画外音——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范仲淹手拿经书在学舍内巡查,不时有提问者,范仲淹耐心解答。

范仲淹来到后边一排,见有一空位,问:这个学生呢?

一学生道:回老师的话,他在宿舍休息了。

范仲淹生气地走出学舍。

45.书院宿舍 夜

范仲淹走到宿舍门前,猛地推开了木门,门“哐当”一声开了。

范仲淹走到靠墙角的床边,一下把被子掀开。一个学生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呆望着。

范仲淹:别人都在夜读,你为什么偷偷回宿舍睡觉呢?

学生:老师,我背会了,有些困了,就先回来了。

范仲淹:就寝之前读何书?

学生:读《论语·雍也篇》。

范仲淹:那你背一遍第三章。

学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孔子对曰……对曰……

范仲淹:平时不好好学,还偷懒,怎么得了?

学生:我错了,今后不敢了,老师。

范仲淹: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能记住吗?

学生:记住了,老师。

范仲淹:念你是初犯,罚你在庭院站半宿,下不为例!

学生:谢谢老师。

46.商丘范府 日

范仲淹躺在床上,不停地打喷嚏,李湘屏坐在床边:荷香去请郎中了,一会儿就回来。

范仲淹:夫人,我这是感了风寒,不碍事的。

李湘屏:你整日在府学操劳,又为国事担忧,就是不顾自己的身体。

范仲淹:我是朝廷的人,拿着俸禄,不能不操心国家的事。晏大人让我执掌府学,我更不能懈怠啊!

张荷香领着郎中从外面走进屋内:夫人,郎中来啦。

李湘屏:郎中,你先坐这里,给他看看是怎么了。

郎中坐下给范仲淹号脉:伸舌头,我瞧一下。

范仲淹伸出舌头。

郎中:范大人是长期熬夜,风寒侵袭所致,吃几服中药就会好的。

张荷香:郎中,范大人脸色通红,怪吓人的。

郎中:不要紧的,你跟我取药去吧。范大人好好歇息吧。

范仲淹目送郎中走出屋门。

47.商丘范府 日

范仲淹在书案边收拾东西,他在桌上桌下找寻:荷香,我昨天写的文章你收起来了?

张荷香:老爷,那个我叠好放在柜子的下边了,我来拿。

范仲淹:桌上的都是需要用的,不要收起来。

张荷香:好的,老爷。是这个吧?

范仲淹:是的。我去书院了,中午不在家吃饭了。

张荷香夺下了范仲淹手中的布包:那怎么行呢,你还没有好利索呢,我不让你去。

范仲淹:我在家好几天了,该给学生们讲课啦,你别闹。

李湘屏领着孩子走进来:荷香,就让老爷去吧,他看府学的那些孩子比自己的孩子重要。

张荷香:我不让老爷去书院,累病了还得我去抓药。

范仲淹:我没有事了,放心吧。

范仲淹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走出院门。

48.应天书院 日

讲堂内,范仲淹坐在讲台上,几十名学生在给老师行礼。

范仲淹:同学们,都坐下吧。我因病耽误了大家的学习,今天咱们就补课,讲我写的《君以民为体赋》——圣人居域中之大,为天下之君。育黎庶而是切,喻肌体而可分。正四民而似正四支,每防怠堕;调百姓而如调百脉,何患纠纷?先哲格言,明王佩服,爱民则因其根本,为体则厚其养育。胜残去杀,见远害而在斯;劝农勉人,戒不勤……

一同学站起来举手:老师,您的文章有些高深,请给我们讲解一下。

范仲淹:同学们,国家的英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就像身体与四肢一样。君主要以民为本,多为百姓着想。百姓不懈怠,勤于耕种,农人富裕了,国家的根基就稳固了。

49.应天府衙 日

内厅,晏殊和范仲淹在谈话。

晏殊看着范仲淹递来的《代人乞奏王洙充南京讲书状》。他看后对范仲淹赞道:高论,高论啊!你说的三代盛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材,陈正道,使其服礼乐之风,乐名教之地,精治人之术,蕴致君之方,然后命之以爵,授之以政。的确应如此啊!

范仲淹:济济多士,咸有一德。列于朝,则有制礼作乐之盛;布于外,则有移风易俗之善,育人材正在此矣。

晏殊:三年来你精心培育栋梁,为我朝集聚人才立下汗马功劳,也让应天书院名扬天下,老夫在此谢过了!

范仲淹:范某在应天成才,也多得恩师恩惠,多亏您的举荐,我才能为书院效力,学生实在应多谢晏大人!

晏殊:那好,老夫就把这个奏折呈于朝廷,请我皇御览。

范仲淹:多谢恩师!

字幕:天圣六年(1028)十二月,守丧期满的范仲淹被召为秘阁校理,即将进东京开封任职。

50.商丘范府 日

一家人围在桌前一起吃饭。

张荷香从厨房内端来一盘糟鱼:老爷,这是太太安排给您买的北关糟鱼。

范仲淹:来,荷香,你也坐下吃。

张荷香:哪有下人坐下吃的道理,我在厨房吃就行了。

范仲淹:没有那么多规矩,咱们家没有下人。明天我就去京城赴任了,荷香,你要多多帮夫人做些事,我走了也放心。

张荷香:好的,老爷,你就放心吧。

李湘屏:荷香在咱们家几年了,也是大姑娘了,该考虑给你说个婆家了。

范仲淹:是啊,夫人多操心。荷香出嫁时,嫁妆我们家出。

张荷香:老爷、夫人,我谁也不嫁,我就跟着你们过日子。

范仲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嘛!

张荷香:不嫁就是不嫁!老爷、太太是不是烦我了?

李湘屏:好好好,不嫁就不嫁,跟着老爷,也不会让你饿着。

51.开封皇宫后宫内 日

字幕:天圣八年(1030)。

刘太后坐在椅子上,宫女侍立两旁。

宰相丁渭和王曾从宫外走进来,向刘太后施礼。

刘太后:两位爱卿,平身。

二位大臣:谢太后。

刘太后:丁爱卿,边境情况如何?西夏是否又觊觎我朝的疆土?

丁渭:回太后,北部边境还算稳定,只是西夏亡我之心不死,还是有不少兵丁骚扰边民,掠我财产。不过,都一次次被我边防将士击退。

刘太后:既然是这样,本宫也就放心了。但朝廷要嘉奖守城的将士,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

丁渭:是的太后,我这就安排人去办。另有一事,还望太后准奏。

刘太后:但说无妨。

丁渭:太后,目前我皇继位多年,是不是该让万岁临朝理政,历练历练呢?

刘太后面有愠色:丁爱卿,哀家日夜操劳,也是为了国家社稷,难道我是为了自己吗?

丁渭:太后辛劳了!微臣只是按照先皇遗训,别无他意啊!

王曾:太后,丁大人说的让皇上临朝理政为时尚早。微臣以为,皇上还小,慢慢历练几年,再理政也不晚。

丁渭用手一指王曾:王大人这话是说,先皇的遗训就束之高阁了吗?

王曾:丁大人,皇上那么年幼,军国大事怎么能够处理?我也是为朝廷着想。

刘太后:二位爱卿,此事不要争了,以后再议,你们退下吧。

王曾、丁渭:谢太后!

52.开封鸿运酒楼 日

顾客盈门,人声嘈杂。

一个包厢内,满满一桌子美味佳肴,范仲淹、晏清、李纮三人围坐在一起把酒言欢。

李纮:晏兄,我们三人又聚在了一起,真是天赐良机。想想在书院时的情谊,让人感慨时光易逝,华发早生。今天,我做东请二位大人,一定要喝个尽兴啊!

晏清:李兄可是我们同学仰慕的高才,在朝中也是风生水起,国家的栋梁。

范仲淹:多谢兄长美意,我先干为敬。

说完,范仲淹举杯一饮而尽。

李纮:晏兄,咱们也陪喝一个。

二人干杯。

晏清:十几年来,范兄在地方做官,颇有建树,深得民心。你的《上执政书》名震朝野,令人敬佩。

范仲淹:晏兄过奖了。食君禄,就应该分君忧,保民安,我只是尽责而已。

李纮:我朝官员碌碌无为,贪图享乐,腐化严重,让人痛心。

范仲淹:我皇打算亲率百官在会庆殿为皇太后祝寿,下令起草上寿的仪式。朝中群臣对此议论纷纷,都认为不能这样做,但没有人敢说话。更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这真是我朝的悲哀。

晏清:范兄说得对,哪个臣子敢忤逆太后?那可是株连九族之罪。

李纮:是啊,我们人微言轻,不敢冒昧上书。

范仲淹:奏章我已写好,明日早朝我要面奏太后。

晏清:范兄要三思而行。

李纮:以我之见,还是不要出这个风头,以免殃及全家性命。

范仲淹站起来,喝了一杯酒,激动地:皇上这样做,亏君本,损君威,不可为后世师。宁愿不做官,我也要直言相谏!

李纮、晏清:三思,三思啊!

53.东京皇宫 日

仁宗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刘太后垂帘坐在后边。

朝堂内,文武大臣分列两班站立,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仁宗:众爱卿平身。

众大臣:谢万岁!

仁宗:王爱卿,会庆殿为皇太后祝寿的仪式都准备妥当了吗?

王曾:回万岁,一切准备就绪了。

仁宗:为太后祝寿是我朝的一件大事,哪位大臣还有本奏?

众大臣面面相觑,在私下交流。

范仲淹出列:万岁,微臣有本奏。

仁宗:有本就奏。

范仲淹:启奏万岁、太后,万岁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微臣以为,万岁可以率亲王、皇族在内廷给太后祝寿,行家人之礼。如果万岁率百官在殿前跪拜,给太后祝寿,那是亏君本,损君威,不可为后世师的大事,决不可以这样做。

常随官从范仲淹手中接过奏章,递给刘太后。

刘太后看后大怒道:大胆!皇家之事也是国事,你岂有越权言事之礼!这事交给丁爱卿、王爱卿定夺,你们退朝后再议。

丁渭、王曾:是,太后,您息雷霆之怒,别跟下臣一般见识!

众大臣退朝散去。

54.东京秘书阁 日

范仲淹在案前整理文案。

丁渭和王曾从外面走进来。

范仲淹:二位大人,怎敢劳大驾亲自来这里,有事下官到府上听训导。

丁渭:范大人,你真是锋芒毕露,忠心可鉴啊!前天在朝堂,你是差一点没有把天捅破。

范仲淹:丁大人,我是按照大宋律例上奏,没有什么不妥吧?

王曾:范大人,你是按大宋律例而奏,我们也都赞同你的奏章。但你考虑皇家的威仪和脸面吗?你考虑这烫手山芋放到我们手上该怎么处理吗?

范仲淹:刘太后把持朝政多年,皇上就是傀儡,难道满朝文武都这样不顾大宋律法,任由太后摆布吗?现在皇上要率百官参拜太后,这符合常理吗?

丁渭:范大人,给太后庆寿的仪式、物品都准备停当了,难道就这样不办了吗?

范仲淹:皇上率家人给太后庆寿,无可厚非。但率文武百官行跪拜礼,我是不能苟同的。

王曾用手一指范仲淹:跟你说不通,说不通!丁大人,我们走。

丁渭和王曾拂袖而去。

范仲淹:二位大人慢走。

55.后宫 日

内廷,刘太后伏案在看奏折,两宫女侍立一旁。

太监:太后,这是从宰相府丁大人处转来的奏折,请过目。

刘太后接过奏折,打开观看,脸色大变:又是这个范仲淹,还是让还政与皇帝,他是吃了豹子胆了,处处与哀家作对!

说完,刘太后将奏折扔到地上。

太监:太后,范仲淹在朝中受到大臣们的赞许,背后肯定有人支持他。如何处置,请您三思。

刘太后:如何处置?那就依他自请河中府好了,贬黜京城,外放河中府通判。

太监:遵命。

56.范仲淹官邸 日

范仲淹手拿圣旨在屋内踱步,没有察觉到李纮从院中走进来。

李纮:这下你如愿了吧?范兄。

范仲淹苦笑了一下:李兄,请上坐,泡好茶!

李纮哈哈大笑:我成了你的贵客了,其他人都退避三舍了吧?

范仲淹:到任河中府前,我想回一趟应天府家里看看孩子,至宁陵朱氏兄弟那里,给母亲上坟,安排家事。

李纮:我也该回家看看了,我与你同去。

范仲淹:太后真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她把持朝纲十多年,我让她还政与皇帝有错吗?第一次上奏折她不理睬,我又上了第二道奏折要她还政,不然,我请求外放任职。

李纮:你的事满朝文武都知晓了,也不用在这里唠叨了。但是,晏大人对你上两道奏折,是非常不满意的。他怕连累他的官位,累及他的家人。

范仲淹:我也听说了这事,他是我的恩师,我有必要跟他解释一下,我这样做是为国家社稷,不是为我个人着想。

李纮:解释一下也行,不要得罪恩师就好。

范仲淹:放心吧李兄,我会跟他沟通的。

57.东京晏殊官邸 日

晏殊站在案前挥笔在写字,家院从外面进来:老爷,范大人拜访。

晏殊:好,请他进来吧。

范仲淹走进来施礼:恩师,我来看您了。

晏殊:坐吧。上茶。

侍女端茶奉上。

范仲淹:恩师,我最近就要去河中府去任职了,临行前想听听您的指教。

晏殊:你是知道的,你来任馆职是我推荐力保的,近来你接连上书,祝寿和还政之事满朝文武哪个不明白?就你上书反对,你知道这多严重吗?这样不仅累及老夫,也会累及你的妻儿。

范仲淹:恩师,我很感激你的推荐,正因为这样,我才时刻担心有负于您。可我没有想到,因为我的忠直会得罪你。

晏殊:我推荐你,并没有让你感激我。但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推荐人着想。你这两次上书,差点害了老夫啊!

范仲淹:恩师,我觉得做一个正直的官并没有什么错。如果差点害了您,我向您赔罪了。

范仲淹欲跪,被晏殊搀扶住,他生气地: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范仲淹:学生告退,惹您生气了!

范仲淹气咻咻而去。

58.后宫内 夜

刘太后在与太监密谋,宫女在一旁侍立。

刘太后对宫女:你们下去吧。

宫女退下。

刘太后:孙公公,你都看到了,范仲淹多次上书想置哀家于死地,哀家怎么能放过他呢?

孙公公:范仲淹在朝中支持者众多,要是办事不利索,会对太后不利。

刘太后:孙公公,你是个明白人,该怎么做不用我教你了吧。事成之后,赏你黄金百两、锦缎十匹。

孙公公:我让禁军刘统领找江湖上的人办最稳妥。太后放心,我一定让姓范的一去不回。

刘太后:就看孙公公的了,等着领赏吧。

孙公公:遵旨,谢太后!

59.应天府范仲淹府邸 日

庭院中,范仲淹在舞剑。

屋内,李湘屏与荷香在收拾行李。

张荷香:夫人,我们这次还跟着老爷去河中府吗?

李湘屏:老爷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这样也好照顾他些。

张荷香:是的,老爷走到哪里,我也跟到哪里。

范仲淹走进屋内:你俩在议论去与不去河中府吗?我的意思是,去河中府路途遥远,你们和孩子们还是留在应天府家里吧。

张荷香:老爷,为什么不让我们跟着你了?

范仲淹:我几次上奏折让太后怀恨在心,你们跟着,我恐怕遭遇不测,丢了全家人的性命。

李湘屏:老爷,你今后就不能变通一些,万一太后降罪于你,我们全家不就完了吗?为了这几个孩子,你要周全些啊。

张荷香:老爷,你说得吓人,不会路上有人要害咱们吧?

范仲淹:我觉得这次太后不会放过我,我也不想连累你们。

李湘屏:老爷,你说怎么办呢?快想个办法。

范仲淹:我先找一辆车装上东西,我骑马随后,我范某吉人自有天相。

李湘屏:这样最好,老爷,你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60.东京禁军刘统领府 日

刘统领在与孙公公密谋。

孙公公:这次是太后密旨,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刘统领:我安排宋副统领带六名高手,化装成百姓模样,隐藏在他出城的必经之路上,他范仲淹就是插翅也难逃。

孙公公:宋副统领是否可靠?下边的人也要精心挑选。

刘统领:都是自家兄弟,跟随我多年,忠心耿耿。

孙公公手一扬:把东西送上来。

一名小太监手托一个箱子放在桌子上。

刘统领:孙公公,这是干什么?太后的事就是我的事,你还是拿回去吧。

孙公公:这是太后安排的,你千万不要推辞,一定要守口如瓶,不得外泄!否则,后果你是清楚的。

刘统领:是,是,听孙公公的。

61.应天府范仲淹府邸 日

一辆车上装满衣物和生活用品。年轻的仆人牵着拉车牲口的缰绳走出庭院。

范仲淹安顿好家人,骑一匹白马,身上挂宝剑背负琴,跟在车后行走。

不远处,有两个穿着黑衣的蒙面人跟随在范仲淹的马车后。

62.野鸡岗 日

在应天府与开封府交界处,有一个叫野鸡岗的地方,那里树木繁茂,乱草丛生,是去河中府必经之地。早有几个蒙面人埋伏在这里,手里拿着钢刀。

范仲淹骑马跑到车的前面,快到野鸡岗了,树林里忽有惊鸟飞过。他警觉地四处张望,勒马回头对车夫说:前面如果遇到不测,我自能应付,你只管尽快赶路就行了。

车夫:老爷,你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

63.野鸡岗树林 日

车夫驾着马车哼着小曲在行走,四名蒙面大汉挡住了去路。

一大汉:车上拉的是什么人?停车,停车!

车夫赶着马车继续行走,眼看就与前面的人撞在一起。这时,另外两人拔刀刺向车内。

车夫一鞭子抽在马身上,马车向前冲去。几人一闪躲开疾驰的马车,随后追去。

范仲淹突然从后面策马赶来,用剑刺翻一名大汉,又与其他三人激战。

几个人围住范仲淹乱刺。马受惊扬蹄,范仲淹渐渐不敌三个黑衣人。

危急时分,跟随在范仲淹后边的两个侠客打扮的人,打马赶来,用刀砍翻了另两名黑衣人。另一名黑衣人爬起来跑进树林内逃走了。

范仲淹对两位侠客抱拳道:多谢二位出手相救!

两个人抱拳道:范兄保重!改天一起喝酒!

说完,侠客打马返回。

范仲淹对着地上的三个受伤的黑衣人:我就是范仲淹,你们知道刺杀朝廷命官该当何罪吗?我今天还要去赴任,你们家中也有妻儿,我饶你们不死。你们是谁派来的我也知晓,回去告诉你们主子,多行不义必自毙,好自为之吧。

三人齐抱拳:多谢范大人不杀之恩,容当后报!

范仲淹拿出一锭银子扔在地上:拿去疗伤吧,我走了。

范仲淹骑上白马向前飞速而去。

64.刘统领府 夜

刘统领和孙公公坐在大厅内喝茶闲聊。

一名黑衣人跌跌撞撞地跑进来,一下跪在地上:我……我……我回来了。

刘统领:做成了吗?范仲淹的首级呢?

黑衣人:统领,范仲淹的首级没有拿到手,我们的首级差点被他砍下……

孙公公:你们这是什么大内高手啊,就是纸糊的人儿!

刘统领:他们几个人呢?人呢?

黑衣人:我们几个人分开两拨埋伏,在一片树林边上,眼看就能擒住范仲淹的,突然后边两匹快马赶来,他们三个被刺伤了。不过范仲淹没有要他们的命,还扔到地上一个银锭,让他们回去看伤。

刘统领:你这是编故事呢?来人,拉出去砍了!

黑衣人:大人,别砍头,我还有话说。

孙公公:刘大人,让他说完再砍他的头也不迟。

刘统领:说吧,留你一条狗命。

黑衣人:范仲淹还说了,刺杀朝廷命官罪不能赦。还说了,他知道是谁指使的。

孙公公:他们招供了吗?这帮蠢蛋。

黑衣人:他们没有招供,估计他们都散伙了,不会再回来了。

刘统领一招手,两名士兵将黑衣人架了出去。

65.东京后宫内 日

刘太后半躺在床上,一个宫女在给她喂药。

孙公公在一旁说:太后,您老人家千万别上火,万一……

刘太后:什么万一呀?你咒我死吗?

孙公公:奴才哪敢呢。

刘太后:那个事情没有办好吗?

孙公公:是的,太后,差一点要了范仲淹的狗头。可来了两个侠客,把我们的人打伤了,就回来一个人。

刘太后:这次算他命大,下次范仲淹再敢顶撞本宫,衰家就降旨砍了他的头。

孙公公:去的这些人,刘统领会派人统统让他们见阎王。

刘太后:你去办吧。

孙公公:奴才这就下去。

66.东京后宫内 日

黑场字幕:三年后。

画外音: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死,仁宗开始理政。这时,因谏太后还政而被贬河中府的范仲淹,此时早已转任陈州通判,奉诏回京,任右司谏。从此,范仲淹有了直接向皇帝进言的资格。

仁宗与几个妃子缠绵在一起,有人在给他按摩肩膀,有人在给他捶腿,仁宗舒服地搂着一个妃子淫邪地笑。

一太监:万岁,右司谏范仲淹的奏折。

仁宗:放到案子上吧,朕方便了再看。

常随官领着四名西夏舞女走进来:万岁,夏竦将军俘获的西夏女子,送进宫为万岁助兴。

仁宗:那好吧,看看西域女子的风采,也是一桩美事。

常随官做了请的动作,四名女子手拿乐器边弹奏边舞蹈。

仁宗和几个妃子在观看表演。

几名西夏女子的舞姿让仁宗瞪大了眼睛,起身就要前去亲热,被一名妃子拉住:万岁,西域女子像烈性的马匹,弄不好你会受伤的。

仁宗:常随,西域女子的表演尽善尽美,朕开心,赏黄金五十两、锦缎十匹。

常随招手让宫女呈上来,两宫女将黄金和布匹送来。

四名西夏女子做个谢的动作,带着赏赐离去。

67.东京皇宫御书房 日

仁宗皇帝坐在御案前浏览奏折。

两名妃子带宫女前来。

妃子作揖:见过万岁。

仁宗:爱妃平身。

张妃:臣妾给万岁做的甜点,带过来请您品尝一下。

仁宗离案,坐在茶几前品尝甜点。

常随官:万岁爷,右司谏范仲淹在宫外候旨。

仁宗:让他进来吧。

范仲淹来到书房内跪地:见过万岁,右司谏范仲淹有急情要奏。

仁宗:范爱卿平身,但说无妨。

范仲淹:万岁,今年京东、江淮一带大旱,相继遭受了严重的蝗灾,微臣心急如焚,请皇上拯救灾民,安定民心。

仁宗:范爱卿的折子我看过了,不会是危言耸听吧。

范仲淹有些着急地:万岁,宫中如果半日不食将会怎样?现在江淮、京东各路的百姓没有饭吃,灾民苦不堪言,我们怎么可以置之不理呢?

仁宗:原来下边的灾情那么严重。范爱卿,你的本朕准奏,烦劳你前去赈灾如何?

范仲淹:谢万岁!微臣明天就去灾区,带去皇上的恩典,以挽救灾民于水火。

仁宗:去吧,越快越好!

范仲淹:谢万岁!

范仲淹一揖后离去。

仁宗望着他的背影,欣慰地点头。

68.庐州 日

街头,一些灾民穿着破旧衣衫,有的倒在路边,有的聚集在街口。

一个年轻的妇女领着两个孩子,孩子哭闹着:娘,我饿,我饿,我要吃馍馍。

年轻妇女:孩子别哭,你爹去找吃的了。

这时,一名衙役拿着一个锣,边敲边喊:钦差范大人开仓放粮了,钦差范大人开仓放粮了——

范仲淹和庐州官员坐轿来到官府粮仓前。

范仲淹大声道:皇上恩典,开仓放粮!人人有份。

衙役们打开粮仓,分发给灾民。

年轻妇女领着两个孩子也来领粮食,范仲淹看到接过袋子,帮助她领粮食。

年轻妇女跪地:谢谢范大人,是您救了我们全家四口人。来,孩子,给范爷爷磕头。

范仲淹:不要谢我,是我皇让开仓放粮的,要谢谢皇上才是。

年轻妇女:谢谢皇上万岁爷!谢谢范大人!

69.太平州 日

崎岖的山间小路上,范仲淹和随从一行艰难地行走着。

一随从:范大人,我们都走了快一天了,咱们歇歇脚吧。

范仲淹:大家累了,可以歇歇脚。这个地方的百姓连饭也吃不上,靠乌昧草保命,咱们要摸清人数,不能漏掉一户人家。

范仲淹一行来到山脚下一户人家,两个老人颤抖着要给官爷叩头,范仲淹搀住老人。

范仲淹:老人家,种上一年的地,口粮够吃吗?

老人:平时是勉强够吃的,只是天灾了,粮食只够吃半年多的,余下日子,就是吃山里的乌昧草了。

范仲淹进屋内打开锅盖,一股气味刺鼻:老人家,就是吃这草生活吗?

老人:官爷,我们不吃这草就得饿死。

范仲淹抓了一把草,亲口尝尝:这草苦涩,但为了活命还要吃……

范仲淹示意随从:你们也都尝尝吧。

随从们都在吃草,几个人吃到嘴里后又吐了出来。

范仲淹:老人家,你家里还有多少乌昧草,我全都买了。

老人打开地窖:全在这里了。

范仲淹对随从说:你们几个把乌昧草全部装起来,我们用一袋米给老人家换。

随从将草打成捆放在马背上,并将一袋米放在老人屋里。

老人见状,忙磕头谢过。

范仲淹:老人家,不用谢我,要谢皇上。我还要谢谢您。官府的救济粮马上就会发下来,你们不会饿着了。

70.东京金銮殿 日

仁宗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

常随官:各位大臣,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范仲淹:万岁,我从京东、江淮一带赈灾回来,有本要奏。

仁宗:范爱卿,辛苦你了!说说赈灾情况,现在灾民都能吃上饭了吗?

范仲淹:万岁,这几个州县我都带人巡查一遍了,灾民现在都能吃上饭了,百姓都感谢圣恩,高呼万岁,给你叩头呢。

仁宗高兴地站起来:范爱卿真是劳苦功高,赏黄金百两、锦缎百匹。

范仲淹:谢万岁隆恩!我不敢贪功,只求万岁能免除灾情严重的庐州等地的折役茶和江东丁口盐税。

仁宗:范爱卿真是高风亮节,一心为百姓着想啊,这个准奏!

范仲淹双膝跪地:谢谢皇上,我代表当地百姓谢谢万岁!

说完,范仲淹叩头行礼。

仁宗:范爱卿,平身。

范仲淹:万岁,微臣还有一事要奏。

仁宗:上奏。

范仲淹一挥手,两名太监抬出一个装着乌昧草的大筐,放到了大厅内。

范仲淹:万岁啊,这是江东太平州一带老百姓平时吃的乌昧草,希望万岁能让百官尝尝,也让后宫和皇亲国戚都尝尝,体谅一下民间的疾苦,力戒奢侈。

仁宗:范爱卿真是用心良苦,千里迢迢从江东带来,朕也要体味一下民间疾苦。常随拿上来。

常随官拿了几根草递给仁宗,仁宗接过来就吃起来。

仁宗:各位爱卿,朕尝尝这草,味苦确实难以下咽。百姓能吃,我们也都尝尝吧。

朝堂上的臣工们面面相觑,范仲淹拿了几棵草吃起来,其他人勉强拿来乌昧草吃了,表情各异。

71.东京后宫 日

仁宗皇帝坐在茶桌后面,皇后、妃子、皇亲国戚二三十人坐在茶桌旁。茶桌上摆放着乌昧草。大家互相看看,不知皇帝何意。

仁宗:今天在座的都是家人,可能大家不知道朕让你们来的意思。我们皇家向来讲究排场,每天吃喝玩乐,铺张浪费。直到昨天范爱卿从江东一带带回来一筐乌昧草,朕才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朕昨天亲尝了,希望在座的都尝尝,体会一下民间的疾苦和艰辛。

一亲王:这个范仲淹真是无法无天,敢拿来喂猪草戏弄皇家的威严,皇上何不将他斩了。

一妃子:我们皇家人都是金枝玉叶,富里生,富里长,哪吃过这东西。我是不吃,谁愿意吃谁吃吧。

没有一个人拿草吃。

仁宗有些不高兴地对大家说:朕昨天在朝堂之上就亲尝过了,文武百官也都亲尝了,今天朕还要吃一吃的,看哪个敢例外?

仁宗拿草吃了一口,看了大家一眼。

亲王不情愿地拿了一根吃了,想吐也不敢吐。

其他妃子也拿起乌昧草吃起来,样子像吞下一条臭虫。

仁宗:大家都体会到了百姓的不易了吧?从今以后,皇家的供应要减三成。

亲王:这个范仲淹总爱跟皇家过不去,这还得了!

一妃子:皇上,你就降旨把他贬黜京城呗。

仁宗拍了两下桌子:都给我住嘴!朕怎么做,还要你们教吗?散了吧,散了吧。

其他人慢慢离去。

72.皇宫御书房 日

仁宗坐在御案前批阅奏章。

常随官:吕夷简大人、范讽大人到。

吕夷简和范讽行礼:吾皇万岁。

仁宗:吕爱卿、范爱卿,朕今天有事商量。

吕夷简:万岁请讲。

仁宗:朕想废后。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范讽:万岁,为何废后呢?

仁宗:昨日,郭皇后与尚美人斗嘴,郭皇后用手打尚美人,被朕拦阻,结果她打在了朕的脖子上了。你们看可气不可气!

吕夷简:太可气了!正好找个理由将她废了。东汉光武皇帝就废过皇后。

仁宗:其他大臣会不会有意见?

范讽:郭后立后九年无子,应当废。

吕夷简:废后也是我朝大事,怕右司谏范仲淹及孔道辅等人不会同意。

仁宗:这该如何是好?

范讽:万岁,这也是皇家脸面之事。谁要出来反对,就把他罢黜朝廷,外放地方。

仁宗:这样是不是会引起朝野震动?

吕夷简:这事也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社会混乱。

范讽:万岁,如果有人出面阻止此事,就是跟皇家过不去,大可以杀一儆百,以绝后患。

常随官走进来:万岁,右司谏范仲淹大人、右谏议大夫孔道辅大人的奏折。

仁宗接过一览:果然是反对朕废后的折子。宫外是怎么知道的?

吕夷简:宫内有人走漏了风声。

范讽:万岁,你这次要铁腕治吏,不能姑息。

73.皇宫垂拱殿外 日

右谏议大夫孔道辅、右司谏范仲淹、侍御史蒋堂、殿中侍御史段少连等10名谏院大臣侍立殿外候见。

宰相吕夷简从殿内走出来施礼道:各位同仁,吾皇身体不适,让本相代为解答,有何建言,老夫代奏。

孔道辅:吕相爷,微臣想知道吾皇废后的理由,你给诸位臣工言明。

吕夷简:废后,自古就有先例,吾皇废后,自有道理。

范仲淹:皇后乃一国之母,决不可以随意废掉。这样会引起朝野上下一片议论,造成社会混乱,人心不安。

吕夷简:废后既是吾皇家事,又是国家之事。吾皇与皇后不和多年,望诸君理解吾皇苦心。

蒋堂:吕大人所言甚是,既是国事,谏臣就有义务谏言,不可随意废后。

吕夷简:吾皇的决议,吾等能够挽回否?

范仲淹: 吕相是吾皇身边权臣,理应为朝廷着想,应该谏言阻止才是。不会是你进言废后的吧?

吕夷简用手一指:你胡言乱语,污蔑本相!

孔道辅:谏院十位臣工要求面见吾皇,请吕相禀报皇上。

吕夷简作揖:诸位请回,等本相禀报皇上,再做定夺。

说完,吕夷简急匆匆回到殿内。

74.皇宫待漏院 日

孔道辅、范仲淹、蒋堂、段少连等十多人往金殿走来。

孔道辅:今天一定面见皇上,言明利弊,设法劝阻。

范仲淹:废后是国之大事,谏官就得不怕掉脑袋,也要劝阻废后。

蒋堂:我们力量薄弱,还要联合其他大臣才能更有效。

常随官从殿内走出,后面跟着两个太监。

常随官:各位臣工,皇上谕旨,范仲淹、孔道辅听宣。令范仲淹出知睦州,孔道辅出知泰州,钦此。

范仲淹、孔道辅: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75.睦州路上 日

字幕:景祐元年(1034)正月。

范仲淹出守睦州。一条土路上,几辆马车向前行进。

第一辆车内坐着范仲淹、李湘屏和长子范纯祐,张荷香和其他四个孩子坐第二辆车。

李湘屏:老爷,这次贬黜京城,你一直郁郁寡欢,好在还有官做,就不要懊恼了。

范仲淹叹了一口气:夫人,吾皇不听忠言相告,只听奸佞谗言,他的偏执和昏庸,是要付出代价的啊!

范纯祐:爹爹,你只要做好你分内的事情,不能总管皇帝的家事,这两次被贬黜,都是因为你的做法让皇家难看。

范仲淹:祐儿呀,人生的道路就是坎坷的,遇事要泰然处之。不论什么情况下,既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能消沉败志。

李湘屏:老爷,话是这么说,上次被贬黜京城,差点全家丧了性命,这次也是因为管皇帝的事被贬,你要小心才是。

范纯祐:爹爹,你就听娘的话呗。

范仲淹:好孩子,爹爹是一心为天下百姓好,没有半点私心。

李湘屏:为百姓好,也要为这个家好。

76.开封吕相府 夜

富丽堂皇的吕相府内,相继有几十名官员进出,礼盒摆满了院子。

偌大的客厅内,摆了六桌,桌上有珍稀佳肴,泥坛美酒。

吕夷简:各位同仁,老夫今天五十六岁大寿,特别高兴。有不少官员不远千里而来,带来了厚重的礼品。为表示感谢,老夫先干为敬!

吕夷简说完举杯畅饮。

一官员:我提议,为吕相爷五十六岁大寿干杯。祝相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各桌的官员同时站起来,举杯庆贺。

77.皇宫御书房 日

字幕:景祐二年(1035)。

十月,范仲淹从苏州任上被召回东京任国子监,进吏部吏员外郎。

仁宗皇帝在书房练书法,他写了一幅“勤政爱民”,觉得不满意,扯下扔在地上。太监慌忙捡起来放入一个筐子里。

另一个太监将一张宣纸铺开,研墨,请仁宗继续书写。

仁宗运运气,挥笔写下“天下清德”字样。

常随官报:万岁,吕大人到。

仁宗看了一眼门外:进来吧。

吕夷简作揖道:万岁的书法作品,当是我朝佳品,大家学习的楷模。

仁宗:吕爱卿,来宫里不是夸朕的字吧?

吕夷简:万岁,臣以为,范仲淹在朝廷担当礼部员外郎有点屈才,还是让他临时掌管开封府吧。

仁宗:范爱卿是个忠义耿直无私之人,这一年来也是尽力尽心的,为何又让他去执掌开封府?

吕夷简:开封府是天子脚下,事务繁杂难以治理,只有他能够胜任。

仁宗:吕爱卿,范爱卿的吏部员外郎不变,就依你让他权知开封府吧。

吕夷简:谢万岁!这样,范仲淹忙于繁杂事务,也就不给朝廷添乱了。

仁宗瞪了一眼吕夷简,没有说话。

78.开封府衙 日

范仲淹坐在大堂之上,两班衙役手执水火棍和刑具分列两旁。

范仲淹一拍惊堂木,大喝一声:带原告、被告上堂。

衙役押常颂恩和常爱花、沈氏来到大堂。

范仲淹仔细观察了三人后,提笔在三张纸上画了三个圆圈,令衙役每人发了一张,让他们各站一处,静候审理。

范仲淹:带被告常爱花。

常爱花被带到大堂一会儿,见范仲淹端坐堂上,衙役个个横眉立目,吓得低下了头:大老爷把我带到大堂为什么不审问?

范仲淹:我也不用问了,你按照我给你的东西老实回答。

常爱花拿着画了圈的纸,看了又看:大老爷,看来世上真有弄不清楚的事呀!你画的一个圈一定是一眼井,我常爱花今日冤沉井底,永远也别想跳出来了。

范仲淹:将她带下去吧。传常颂恩上堂。

常颂恩跪在大堂,一直没有被审问,急道:大老爷为何不审问我?

范仲淹:你按照我给你的东西如实回答就是了。

常颂恩:这个圈好比我这个家,我家三口人,一个是我的亲妹妹,一个是我的家里人,我整天总是围着圈转,也真没有好办法带好这个家啊!

范仲淹:将他带下去。带沈氏上堂。

沈氏被带到大堂上,范仲淹一拍惊堂木:跪下!

沈氏跪下后,东张西望,目光一会儿看看范仲淹,一会儿看看威严的衙役们,浑身打战,慌忙低下了头:大老爷,将我带上堂来,怎么不问我话呢?

范仲淹:我现在不问你,是给你时间考虑,想清楚就如实承认吧。

沈氏看了看严肃的范仲淹。

范仲淹又一拍惊堂木,大喝一声:沈氏,还不快快承认,免得受皮肉之苦。

两班衙役水火棍捣地:威武!威武!

沈氏:大人,我招,我招!你画的圈,好比我们这个事。这事是我摆的圈,我想叫我妹妹爱花往里跳。原因是,她经常来我家借钱借粮,我怀恨在心,编了这个圈,一来想要回她借的钱粮,二来是阻止她再来借东西。我的金戒指是我藏起来的,我有罪,请大老爷宽恕。

范仲淹:既然沈氏已经承认了,让她签字画押。并让她给妹妹常爱花赔礼道歉,免于处罚。退堂!

79.皇宫御书房 日

太监在为仁宗皇帝递茶水,常随官报:万岁,范大人到。

范仲淹向仁宗皇帝施礼:万岁,我朝进阶升官之事应立个规矩,不能由丞相一人说了算,人事要由万岁您亲自掌握。

仁宗:这些要按我朝制定的律法办事,范爱卿所言极是。

范仲淹从袖中拿出《百官图》呈于仁宗。

仁宗一看大怒:吕相任用私党,想乱我朝纲纪,朕要找他面谈此事。

范仲淹:现在满朝文武都在吕相控制之下,如不及时制止,将祸乱朝纲,贻害百姓!

仁宗:范爱卿,你是我朝谏臣,朝廷栋梁,人才难得,你献的《百官图》,朕会调查。

范仲淹:谢万岁!臣告退。

80.金銮殿 日

仁宗皇帝端坐,大臣们行叩拜礼。

仁宗:各位爱卿,平身。

大臣们:吾皇万岁万万岁!

仁宗:枢密院季爱卿,《百官图》之事你查清楚了吗?如实报来。

季鹏:万岁,百官任用是宰相职责,选人用人不存在任人唯亲一说。

吕夷简:万岁,范大人执掌开封府,无权越职言事。他荐引朋党,离间君臣,是诬陷本相,请万岁明察!

韩渎:万岁,侍御史韩渎有本奏。

仁宗:韩爱卿,有本准奏。

韩渎:请求万岁公布范仲淹乱搞朋党,以诫百官越职言事。

范仲淹:万岁,吕相爷多年把持朝纲,居心叵测,他拉拢亲信,为己所用,排除异己。如不整治官吏,整肃朝纲,我朝危矣!

吕夷简:范大人这是危言耸听,败坏朝廷,污蔑当今圣上,罪当诛!

欧阳修:万岁,范大人忠君爱民,德高为范,没有像吕相爷说的污蔑圣上之说。

朝堂内群臣一阵骚乱。

仁宗看着争议的群臣,有些无可奈何。

吕夷简:万岁,本相以为,应削掉范大人官职,宜去知饶州。

仁宗:吕相说得在理,朕就依你。

81.范仲淹官舍 夜

会客厅内,范仲淹正与李纮、王质对饮。

范仲淹:李兄和王兄敢冒“朋党”之罪名前来给我送行,范某非常感激。

李纮:目前朝廷内外气氛十分紧张,许多人躲都躲不及,生怕被连累。

王质:我久病在家,朝中的大臣都劝我不要前来,免得招惹是非。我说,范大人是我朝难得的好人,如果真的把我牵连进去,我会感到无上的光荣。

范仲淹:你们冒险带着好酒来我这里,让我感到人间是有真情在的。来,我敬两位老兄一杯。

三人同时碰杯,一同饮下。

李纮:范兄此行千里遥远,屏妹身体欠佳,路上也多小心,需要什么,尽管跟我说吧。

范仲淹:谢谢李兄一直以来的照顾和担忧,当年太后派人追杀我们全家,是你和晏清鼎力相助才逃过一劫。

李纮:原来你知道是我和晏清去帮你。当年,是一个太监走漏了消息,我和晏清才化装前去,幸好帮到你了。

王质:无情未必真豪杰,李兄才是仁义君子。

范仲淹:其实我当时就猜出了是你们帮我,不然谁会知道我那天出行。这次虽然是吕夷简占了上风,皇上终究会明白谁忠谁奸的。

王质:范大人,英雄自有用武之地,皇上会重新起用你的。

范仲淹:谢谢王兄吉言,我不会消沉的。来,咱们再干一杯酒,等我回到京师后,咱们再把酒言欢。

三人的酒杯碰在了一起。

字幕:范仲淹一家人1036年8月至饶州,李夫人病重,1037年初病逝于饶州官舍,一生与范公生育三男二女五个孩子。范公1038年移知润州,1039年知越州。(回忆结束)

82.庆州范仲淹军帐中 夜

字幕:庆历二年(1042)。

书案前,范仲淹从往事中回过神,他看一眼《庆州大顺城记》诗,连同在庆州就已写成的词《渔家傲·秋思》一块儿收起,又提笔沉思立就,赋诗一首《城大顺回道中作》:

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

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

张载悄悄入帐看诗:恩师范大人,好诗呀!你想家了吧?

范仲淹抬头一笑: 你的诗不错,在做学问上一定会超过范某。

张载:不敢,不敢!

传令兵急入帐:报范大人,韩琦将军紧急书信到!

张载大惊:莫非有重大军情?

范仲淹:不会,应是我家属之事!

张载急看信后喜形于色:恩师,喜事!韩琦将军派人已接来四个孩子和张荷香,韩将军亲自护送,近日即到庆州,韩将军说要喝你喜酒啊!

范仲淹:荷香跟我十余年,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大顺城战前我去信应天府安排后事,告诉荷香平定西夏后若能生还应天府,回家定娶她为妻,不想她竟带孩子从应天府来前线了。哎,战事凶险啊!

张载:恩师,你要理解张师母呀,家人团聚毕竟是好事,胜仗加婚事,双喜临门!大师母已走六年了,你也该续弦了,就让我给您办个“昏礼”吧。

83.庆州军营 日

范仲淹、张荷香婚礼现场。

军营内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婚礼按应天府风俗布置。

范仲淹一身戎装,佩剑,外裹红绸缎,骑白色战马,英气逼人,他把新娘子迎入军帐。

新娘子张荷香楚楚动人地含羞微笑。

张载总体安排,忙前跑后。

主婚人韩琦欢迎来宾:狄青将军前来贺喜!种世衡将军前来贺喜!王信将军前来贺喜!羌人首领前来贺喜!当地百姓自发前来贺喜者百余人……

主持人韩琦: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84.庆州军营新房内 夜

范仲淹掀起红盖头,张荷香娇羞而幸福。

范仲淹:荷香,这些年委屈你了……

张荷香:老爷,荷香做梦也不曾想有今日,能跟随老爷,虽万死而无悔!

范仲淹:我范某一生最愧对的就是家人啊!

张荷香:大人,三日后,我即带孩子们回应天府,家里事你不用挂心……

范仲淹惊愕感动:荷香,谢谢你!

张荷香:老爷……

两个人相拥在一起。

范仲淹:今夜我要去查营,防止夏人偷袭。

张荷香:快去吧,老爷,快去快回。我等你!

张荷香替范仲淹整好戎装,送他出新房。

画外音:1042年,结婚后不久,张荷香即带四个孩子回应天府,同年底于应天府家中生一女,为范仲淹三女儿,第六个孩子。1043年8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庆历新政开始。

85.东京天章阁 日

石桌上摆着御用茶具,仁宗在品茶。常随官宣:参政知事范仲淹觐见。

范仲淹来到阁内,向仁宗施礼:万岁,宣臣何事?

仁宗:范爱卿,坐下喝杯龙井茶,咱君臣商议一下国家兴革之事。

范仲淹:谢万岁。

范仲淹落座。

仁宗:范爱卿,你是朕的谏臣,能说真话,办实事。今天,朕让你在这里亲笔写下国家兴革的意见,以便尽快实施。

太监急忙拿来笔墨纸砚,另一太监在研墨。

范仲淹:万岁,臣已经对我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吏治等做了全面的了解,深感有些亟待解决的弊端,不能再这样迁就下去了,要痛下决心改正。臣曾冒哀上书的改革意见,到目前还没有实行。今天臣是知无不言,请圣上鉴谅!

仁宗:范爱卿,你就大胆地去改,朕不怪罪你。

范仲淹提笔在手,不停地书写,仁宗在一旁观看。

字幕:《答手诏条陈十事》,一、明黜陟。即改革过去那种不问政绩好坏,只凭资历的官员升迁制度,严格审查考核现任官吏,大胆撤换那些不称职的和有罪恶的贪官污吏,破格提拔一批德才兼备和政绩卓著又受百姓爱戴的官吏。二、抑侥幸。即限制大官员的恩荫特权,防止那些纨绔子弟窃据馆阁要职。三、精贡举。即改革现行考试制度,把原来偏重诗赋改为侧重策论。四、择官长。即认真考查州县两级官员的政绩,认真推荐,严格审查,防止此滥。五、均公田。即改革各级官吏职田分配悬殊的现状,确保低级官吏的合法收入,以防贪赃枉法。六、厚农桑……

仁宗:范爱卿真是奇才,分析得那么精辟。朕要诏令全国实施,改革弊端,利国利民。

86.东京按察院 日

范仲淹正在和枢密副使富弼一起批阅各路按察使送来的报告。

范仲淹:富大人,各地按察使都送来了报告,我们要把那些只拿俸禄不干实事的,只知游乐享受不顾民众疾苦的,和那些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一律撤掉和法办。同时提拔一批德才兼备能干事的人,充实到州县衙门。

富弼:范大人的这种做法,富某非常赞成。不整治官员,天下就会大乱。

范仲淹手拿朱笔在一个个贪官、庸官名字上划叉。

富弼半开玩笑地说:你一笔勾掉一个很容易,可你这一笔划下去,就会使一家人哭呀!

范仲淹用笔点着这些贪官污吏的名字,气愤地说:一家哭总比一路百姓哭好吧?

87.御书房 日

画外音:庆历新政的实施,得到了杜衍、富弼、韩琦、余靖、欧阳修、王尧臣、蔡襄、章岷等一大批正直官员和朝野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新政实施后,全国出现了清除恶吏,改革弊政,扶植农桑,减轻徭役,兴办学校的热潮,很快便呈现出“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局面。

御书房内,几名宫女在为仁宗按摩,仁宗很享受地在与宫女们嬉笑。

常随官:万岁,夏竦大人和蓝元震求见。

仁宗:进来吧。

夏竦、蓝元震上前施礼。

夏竦:万岁,范仲淹一贯结交朋党,12年前的那伙朋党又全部回来了。用不了多久,他们将会把持朝政,误朝迷国。

蓝元震:是啊,万岁,富弼、范仲淹等人哪里是搞改革,这暗地里是跟朝廷作对啊!

仁宗起身,示意宫女们退下:两位爱卿,范仲淹搞新政一年多了,的确做出了不少成绩,你们为何说他们跟朕作对呢?

夏竦:我和蓝大人都密切关注这些事呢,臣会找出证据的。

仁宗:蓝爱卿,你发现范仲淹哪里做得不好吗?

蓝元震:万岁,我和夏大人、智宗亲王等一批大臣才是您的左膀右臂。

仁宗丧气地低着头不说话。

88.东京夏竦府 夜

一间密室里,一名清秀的女子在临摹,地上扔满了废纸。

夏竦悄悄地走进来,看着女子在那里专注的练习书法。

女子扭头看到了夏竦:老爷,你看一下,我临摹的石介的字像吗?

夏竦:像,太像了!

女子笑了一下:谢谢大人夸奖!

夏竦:不是夸奖你,我还要奖励你。

夏竦从身上掏出两个金元宝放在桌子上。

女子说:老爷,我不要钱。

夏竦:我今天要你做一件大事。

夏竦说着掏出一页纸,上面有文字:你按照上面写的,多抄几篇,这些金子就是你的了。

女子一看内容:老爷,这不是诬陷人吗?

夏竦一把从后边搂住了女子:诬陷?我不诬陷他就得完蛋了。你按我说的做,事成后,我纳你做妾。

女子有些不好意思:老爷,你说话要算数,我这就给你抄写。

89.按察院 日

范仲淹和几名官员在翻看卷宗,一名官员急匆匆地走进来。

范仲淹:户大人,为何慌慌张张的?有什么急事让你如此失态?

户侍郎从袖内取出一封信:看一下就明白了。

范仲淹展开信纸一看,大吃一惊:这是诬陷,诬陷!石介先生怎么能写密信与富弼,要废掉皇帝呢?

几名在场的官员也惊愕地望着范仲淹。

户侍郎:据说有很多这样的信在传,我是从一个朋友那里得到的。宰相府的人已经在暗查了。

范仲淹:这是有人蓄谋已久的事,是改革新政触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是想扼杀新政啊!

90.皇宫金殿内 日

仁宗坐在龙椅上,朝臣列两班侍立。

常随官:哪位大人有本要奏,快快奏来。

夏竦:万岁,有人要谋反,应查出法办。

仁宗:夏爱卿,宰相已经派人查明,这是有人无中生有,不足为信。

范仲淹:万岁,微臣改革不力,多有弊端,请求罢免本人的参政知事。

仁宗:范爱卿功劳是有的,罢免朕不准。你去宣抚陕西、河东等地吧。

范仲淹:谢万岁!

仁宗示意常随官宣读圣旨:令富弼宣抚河北, 余靖、章岷、蔡襄、杜衍、欧阳修、韩琦等人罢职外调,另有任用,钦此。

富弼、欧阳修、杜衍、蔡襄等人出列:谢主隆恩!

91.邓州百花书院 日

字幕:庆历六年(1046)。

范仲淹知河南邓州,建百花书院。同年,贾黯状元及第归乡谒范公,二人在书院中谈笑风生。

贾黯:范大人,晚生受您教育良多,今初入官场,特来请教大人。

范仲淹:官场自古多风险,然忠君爱民为其根本。老夫今天赠你两个字“不欺”。若是赠一字,就是“义”。

贾黯:晚生愿闻其详。

范仲淹:所谓不欺者,不欺吾心,不欺吾君,不欺吾民。道义情义仁义均不可偏废。纵观老夫一生,也仅唯一“义”字而矣。

贾黯:吾得于范公者,平生用之不尽,晚生谨记。

92.邓州府衙内书房内 日

范仲淹正在看书抚琴。

差役来报:范大人,滕子京大人送来书信一封和《洞庭秋晚图》一卷。

范仲淹看书信:滕宗谅重修岳阳楼,让我写一篇记文呢。重修岳阳楼,真是大功一件,光照千秋,励志后人。

管家急急来报:范大人,范大人,夫人生了,生了,是男孩……

范仲淹哈哈大笑:想不到我范某58岁又得一子……就取名纯粹吧,老来得子啊!

差役、管家:恭喜范大人了!

范仲淹:管家,快先回去照顾好夫人和孩子,我随后就回。把《洞庭秋晚图》打开。

差役、管家:是,范大人。

范仲淹看图自语:像,很像,与我那时在安乡县洞庭湖畔读书的景象一样。拿笔墨来。

几人将笔墨纸砚放到桌子上。范仲淹望着眼前美景,回忆万千,欣然而写。

出字幕: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尾声

范仲淹抱孩子,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喝满月酒。

范仲淹1049年由邓州移知杭州,1051年移知青州,皇祐四年(1052)正月知颍州,行至徐州病重,同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

猜你喜欢

仁宗荷香范仲淹
流淌在心中的荷香
宋仁宗好色
范仲淹词的传播与接受
关于范仲淹的称谓
且与荷香伴流年
范仲淹教子俭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