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哪吒之魔童降世》对经典的时代重构
2019-11-15张安华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张安华(南京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2019年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哪吒魔童》上映第26天票房突破42.4亿元,最终票房高达49.7亿元,成为中国动画影史票房第一、中国影史票房第二的影片。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哪吒魔童》取得的高票房仍属于偶然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经典IP数不胜数,但获得商业成功的寥寥无几。经典的“存在方式应当是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伴随着历史的行进和人类认识的深化,其具体作品中确实已被印证的受制于产生条件的那些僵化的形式和内容,是可以被改编乃至被解构的”。[1]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需要塑造不同的经典形象,每一个经典形象应当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哪吒魔童》的商业成功便是如此,该片取得商业成功得益于角色设计对传统形象的继承性突破、故事内容编排对原著的颠覆性重构以及采用普适性的价值观等因素。
一、角色设计对传统形象的继承性突破
《哪吒魔童》的角色设计是基于剧本需要、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突破。片中哪吒、敖丙、李靖、太乙、申公豹等角色塑造和行事逻辑完全迥异于观众所熟知的模样,而李府家丁、结界兽、女声大汉等配角又借鉴了中外优秀动画电影的诸多元素。可见,该片人物塑造既有继承,也有创新。
(一)继承中外动画经典
国家广电总局2004年出台《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国动画要强化精品意识,着力表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鼓励借鉴、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动画创作理念、制作技术、研发方式和运营模式。[2]《哪吒魔童》角色设计就借鉴了很多国内外优秀动画作品。
第一,致敬传统经典。《哪吒魔童》就将1979年《哪吒闹海》中的李府家丁、海夜叉造型进行3D化处理直接挪用到影片中。另外,《哪吒魔童》还引入大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比如结界兽灵感源自三星堆青铜器;太乙酒瓶来自马家窑彩陶器。第二,拼贴港片元素。《哪吒魔童》中很多角色造型、场景桥段都是对香港周星驰喜剧电影的“戏仿”。究其原因除了商业的考虑,更主要是因为该片编剧兼导演饺子是一个80后,周星驰无厘头影片是80后一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无厘头”大众文本源于对已有精英文本的模仿、反写或改编, 它致力于打破经典情节模式。“无厘头”大众文本人物更多是“小人物”,常表现出一种搞笑、戏谑、嘲弄、讥讽的喜剧文本风格。[3]这些特征在《哪吒魔童》中也得到了呈现。第三,借鉴国外动漫。如果说《哪吒魔童》前半段借鉴了周星驰喜剧,那么影片后半段让哪吒面对命运的反叛高潮则来自日本热血动漫的影响。红蓝配色的哪吒和敖丙更像是日本动画《火影忍者》中的鸣人和佐助。而《哪吒魔童》中“妖族”“神族”和“人族”泾渭分明,这在好莱坞奇幻电影中是司空见惯的。
(二)与传统认知形成反差
《哪吒魔童》上映前,大众普遍认为哪吒是神通广大、扬善除恶的神将英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79年国产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中敢于牺牲自己拯救百姓的少年英雄哪吒,该片符合了很多人对哪吒形象的想象。《哪吒魔童》却摒弃了人们的固有印象,将哪吒设计成妖气十足的小魔王:黑眼圈、锅盖头、蒜头鼻、鲨鱼牙配上邪魅坏笑,“丑”得让人惊悚,完全颠覆了神将的英雄形象。正所谓不破不立,时代呼唤动画作品造就全新的哪吒。从审美现代性角度说,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艺术功能出现深刻变化。传统社会艺术是服务于特定社会权威和价值体系的意义生产,现代艺术则要复杂得多,它往往呈现出暧昧、对抗和颠覆的取向。[4]
除了主角哪吒,片中很多角色设计都出人意料。龙三太子敖丙一反常态变为一袭紫发、帅气逼人的美少年。此外,哪吒父亲李靖也从冷酷的封建家长转变为只为孩子健康成长考虑的慈父;太乙真人则变成一个讲话带四川口音、骑猪好酒的胖仙人;经典反派申公豹虽然长相阴狠,讲话却会结巴,反差“萌”经常闹笑话……这些角色都是对传统形象的彻底颠覆。
二、内容改编对原著故事的颠覆性重构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选取传统题材特别是经典神话故事改编,是近年较成功的几部国产动画电影给予的启示。如何将耳熟能详的故事讲出新意,赋予作品新的时代特征,是这类题材动画电影改编面临的最大难题。《哪吒魔童》融入魔丸转世、父子情深、反抗命运等主题,演绎一个完全不同于原著的全新故事,可以认为是哪吒故事在新时代的颠覆性重构。
(一)魔丸与灵珠的设定
哪吒形象源自宗教,最初是一位印度佛教神。伴随佛教中国化,其形象不断本土化,后衍生为道教神。在古典文学作品《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两部小说中都有关于他的描述。特别是《封神演义》更详尽,原著中哪吒是灵珠转世,拜师太乙,曾大闹东海、误射石矶、割肉剔骨、莲花化身,后兴周灭纣,屡立战功,肉身成圣。随着时代变迁,哪吒故事不可能一成不变。
《哪吒魔童》的故事完全颠覆了原著,角色设计的突破是为了服务剧情发展。该片进行大胆的故事设定,让哪吒阴错阳差成为魔丸转世,生来便是众人眼中的“妖怪”,他以愚弄百姓为乐,“他们把我当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瞧瞧”,内心却无比孤独,“天劫咒”更让他背负了“命运”枷锁。原著中被哪吒剥皮抽筋的龙三太子敖丙却代替哪吒成为灵珠转世,他同样不被世俗认可,因为即使拥有帅气的外表也掩盖不了他是“妖”的身份。由此,魔丸哪吒与灵珠敖丙成为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命运的捉弄带来秩序的颠倒,于是善与恶的边界变得模糊。魔丸不一定恶,灵珠不一定善,影片取消善恶分界的安排体现了当代社会人性的复杂,这比非黑即白的正邪交战更能直击观众心灵。
(二)父子情深的时代表达
在《哪吒魔童》之前,很多影视作品角色中都出现过哪吒与李靖,但没有一部作品完全规避父子二人的矛盾。《哪吒魔童》对哪吒与李靖这对父子关系的处理堪称该片最具人情味的改编——将李靖刻画成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生命解救儿子的慈父。
一方面,哪吒父子关系的改编是和当今社会主流家庭价值观相匹配的。新时代的哪吒不需要再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哪吒父亲李靖不再是严肃威严的封建家长,而被还原成一位满含对儿子深爱的父亲。另一方面,哪吒从喜欢恶作剧的魔童向解救百姓、敢于与命运抗争的英雄转变也需要一个合理的助推器,这便是亲情的力量,特别是父亲无私的爱。即使哪吒是魔丸转世注定会遭受天劫咒,李靖也从未想要放弃他。李靖毫不犹豫地选择用替死符以身相替的情节编排体现了一个平凡父亲对孩子不求回报的爱。当哪吒知道真相后,决定与命运抗争到底,背后的精神支撑是来自父亲的爱。
(三)反抗命运的核心主题
《哪吒魔童》的主题体现了对人性的批判:“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成见是造成众多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成见关乎每个人,是个体和群体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现。这种固有的错误判断在每个人成长中都可能遇到,他们被误解,内心却渴望被理解。正如哪吒被认为是妖怪,百姓见到他都唯恐避之不及,所以他表面不服管教,常常戏弄百姓,其实他的内心却极度脆弱,希望被认可,渴望拥有朋友,这些经历和当下独生子女一代成长经历十分相似。
除了哪吒,影片中很多角色都是社会偏见的受害者,比如拥有灵珠与龙族双重身份的敖丙不敢以真面目示人,身为豹精的申公豹不管多努力也不受师父器重。由此,反抗命运不公,从周遭的偏见中寻找改变自身命运的路成为引爆观众心中的“燃点”。影片结尾让魔丸哪吒的自我意识觉醒,用一种不信命的态度来打破命运的束缚:“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最终,哪吒用行动为自己正名,改变了世俗的偏见。从反抗父权变成与命运抗争,是《哪吒魔童》基于现时代精神诉求对传统的全新演绎。
三、价值观念对观众需求的普适性观照
《哪吒魔童》除了人物角色和故事内容创新外,还打破了传统动画针对低幼受众群的年龄限制。影片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观众的观影需求。该片的视觉精美、特效逼真,给不同观众以审美享受。影片让笑点与泪点并举,使人泪目的同时切身感受片中传递的普世价值观。
(一)视听体验吸引观众
不得不承认,技术一直是影响国漫崛起的重要因素。《哪吒魔童》作为首部国产IMAX版本动画电影,在技术上可以认为是目前国漫标杆,从其打斗处理以及场景设计中可以看到国漫技术的长足进步,该片的视听特效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
据统计,参与《哪吒魔童》的制作人员达1600人,全片最初有5000多个镜头,是普通动画电影的3倍,后精选留下2000个。成片中特效镜头1318个,占比高达80%,参与特效制作的公司多达20家,仅“江山社稷图中四个人抢笔”的场景草图就做了两个月,总耗时4个月。[5]不仅是山河社稷图中的抢笔打斗,影片开端太乙和申公豹合力收复混元珠、哪吒制服夜叉等打斗场面的处理同样令人炫目。此外,《哪吒魔童》的场景特效不仅充分考虑了观众的视觉体验,片中的场景也是契合剧情需要的。将龙宫处理成深海炼狱,面目狰狞的龙王让人触目惊心,与原版充满奇珍异宝的水晶龙宫形成反差。炼狱般的龙宫其实是龙王心中积怨的真实写照,这样的画面与剧情相得益彰。
(二)普适价值引发共鸣
电影《哪吒魔童》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是基于影片融入普适价值和回归人性的真实表现。该片俨然是一部裹挟在神话故事外衣下的合家欢现实生活电影,体现了现时代的人物命运。家庭亲情、成长教育、身份认同等话题和当下社会生活不谋而合。搞笑、恶作剧、叛逆的情节设计能够唤醒观众的童心。虽然片中有些搞笑桥段略显低俗而刻意,但不可否认,大多数观众还是愿意选择来影院体验这种搭配爆米花的欢愉。影片中的哪吒一家更像是一个普通的现代家庭。父母出于工作需要,整天在外降妖伏魔、辛苦打拼,鲜少有空回到家陪伴孩子。但他们却深爱着自己的孩子,默默为孩子付出,甘愿为他牺牲一切。孩子哪吒整日独居“结界”,感到无比孤独,渴望有父母的陪伴,喜欢和母亲踢毽子,希望有朋友。面对乡邻的偏见,偶尔会搞恶作剧,是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很多人喜欢魔童哪吒,正是因为看到了自己与父母、孩子相处的影子。
必须承认,作为一部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魔童》无疑已经成为中国动画影史的一座新高峰。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新的哪吒,经典形象的塑造需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影片通过借鉴中外成功动画创作经验,塑造了全新的哪吒角色,其对故事内容的世俗化改编虽然具有颠覆性,但表达亲情、友情、命运等的主题是契合时代发展的。影片用精美的视觉特效、悲喜剧的形式搭建了成人与儿童沟通的桥梁,堪称一部老少皆宜的合家欢影片。当然,在为《哪吒魔童》取得的票房奇迹欢呼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产动画电影整体发展艰难的现状并没有改变。中国动画电影如何更好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时代发展结合,突破传统经典,重塑新时代经典,再现“中国学派”的辉煌,是中国动画电影创作人需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