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实验艺术创作课程的融合教学
——以影像为例
2019-11-15鲁婷婷
鲁婷婷
在全球化的当下,在地文化的强调与融入成为了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而影像的介入成为了非遗转化需要渗透入光电传媒及新媒体技术(以获得形式转化)的重要表达方式。实验艺术中有两个方面需要非遗文化的转化支撑,首先是国家的文化特色形象,如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每年都具备的民族主义倾向,特别是亚非南美国家,更倾向于使用本生文化形象进行叙述,在2017 年(57 届)威双上,中国馆更是直接邀请民艺大师进行创作,以皮影影像呈现了传统技艺,同年的卡塞尔文献展上,《亚特兰斯碎片》(艺术家Theo Eshetu)将非洲土著面具投影重合在巨幅柏林博物馆展览招贴的巨大缪斯女神雕塑图像上,站在非洲的角度,以欧洲神话调侃欧洲中心主义与殖民主义的悖论。数不胜数的国际展览中的民族主义倾向通过非遗文化表现出来,虽然艺术家个人创作充斥着乌托邦的幻影,但国家馆的非遗特征不能忽视;其次便是当今艺术的在地属性必然要求具有非遗特点——这里谈到的非遗并非只是指登记在册的文化遗产,而更广义地包含了更加无形的在地精神气质,口述记忆,承续性传说,民间隐性风俗,以及被遗忘的某种文化的发现等等。当今实验艺术的维度已经走出展厅,弥漫到了乡野,城市空间,公共艺术节,驻留计划等-回到在培养艺术家的本科教学阶段,在地与非遗的文化研究与视觉转化至关重要。
西南作为中国非遗文化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不仅有记录在册的各级非遗,还有不少遗落民间的传统文化,作为艺术教育,如果以这些文化为窗口,窥向过去及未来,发现其艺术价值,是教育与创作的珍贵财富。传统以来,四川地区的非遗创作,以设计、建筑等实用性为契机,帮助原生地人们发展技艺,找到出路,但不可忽视的是,实验艺术作为艺术的探索性领域,亦能使得人们重新发现,甚至赞叹原生文化的升华之美。
在教学方法上,非遗文化+实验艺术创作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追、返、转”展开,是一个相对来说非常复杂的认知系统。该文的内容将从美术院校实验艺术专业2017-2019 年的《命题创作》《实验动画》及《毕业创作》几门课程的教学展开。
以4-8 周的教学时长为例,第一步,“追”,意为追问自身(文化身份+知识背景)。首先学生应该端正态度,确定自己是在一个文化现象包围的当下,这个现象包括历史传续,未来可能性,与当下的不确定性。在这个前提之下,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发现,通过一节课的班会研讨来转化思维,研讨包括两个可能的主题:自由创作或拟定地点题目。自由创作方面,邀请学生们说说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以及年幼时期经历过哪些文化现象,有哪些现象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以及阅读过哪些和在地有关的神话传说,游历过哪些古老地点。有时候,童年在草丛中发现一尊佛像的记忆,亦能成为学生思路的钥匙。拟定题目方面,需要学生课前做一定的文献工作——查询地点志,网络搜索地点传说,文化特点等。
第二步,课堂讲授(贯穿第1、2 周),以图像的思维创意转化为主要内容,贯穿近年来国际大展中的作品案例,其中影像为重点内容。其中包括:1.图像基础知识(概念,渊源,非遗艺术品中的图像);2.图像的联想方法(创造性原则,同一主题在不同影像中的表现,思维联想方法——以非遗模拟场面,利用非遗形态相关触发联想,相反及因果创造悖论,逻辑产生“奇观”,非遗材料的通感性使用,艺术的“有用”及“无用”,最新的图像制造方法,图像修辞法,以上全部方法论在影像中的表现);3.图像的具体操作——影像方法(解构,同构与联合)。
第三步,“返”,返回当地。在上述步骤的讨论下,学生能基本确立自己的创作定位并非自娱自乐式的创作,而是具有文化态度和发现意识的艺术创造,但仍然很难拟定个人主题,此时需要课程安排学生回乡或在题目拟定地点进行在地收集素材。通常来说需要四天时间,贯穿了整个第1,2 周专业课以外的时间,约两次,共计8 天。第一次调研广采信息,于第三周课堂讨论方向,第二次针对性地收集材料、拍摄影像资料,及寻访对应遗迹。
第四步,第三周,“转”,转化创作。如何将现成的非遗传统转化为方案,需要运用到通感、模拟、修辞、排比等各种修辞方法,在前述第二步中具体讲授。课堂讨论确定方案,采取一对一方案讨论,及影像素材推敲。
第五步,第四周,作品落地制作阶段,采取分组轮流上课,到教室辅导进度。在教学区域制作的装置等作品在分组之外。此阶段可以据课程长度延长至第六周或者第八周,以此类推,作品规模与工作量根据周数进行对应调整。
第六步,教学最后一天教学展,要求每位同学严格布展,并讲述作品在图像联想上使用的方法,灵感触发的方式,以及完成效果本身。
通过该课程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对于在地文化深度的理解,有许多同学在本来沉迷于新式生活灵感的语境下,转化为了也适当地关注了在地文化,并对生存环境,自身生命史,家族及区域文化,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观念转化与深入。
在《实验动画3》课程中,本质上是对于人工影像的创造性开拓——包括时间性的媒介转化维度,所以学生作业往往是结合影像、装置、摄影灯综合媒介作品。其中《猴子》系列作品具有较高辨识度。“猴子”是一种西南地区的民间布艺技艺,为红身黑肢的药草填充布艺,通常3 到5 厘米大,为端午节缝制并别于幼儿衣物上作辟邪之用,近年来发生了多元化改变,出现了“猴子背猴子”“花色猴子”等商品,但仍由摊户手工缝制,该组同学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以探访“猴子”渊源与制作方法,以纪实影像,文字文献作为主要内容;第二组以猴子的拓展方式-装置影像的方式呈现。该作品以民间技艺的维度,发掘了家乡已没落的手工艺,与节庆文化相关的美好祝祷,该方向已由这几位同学作为毕业后的创作方向持续研究,这无疑是教学的重要价值。
在2019 年实验动画班的毕业创作中,数件作品针对家乡失落记忆为出发点,探索群体记忆、口述历史、现实之间的有机关系。如《梦祭》以山峡水库建设时被淹掉的丰都小城为背景,探寻了当地人在淹没前一天的集体梦境——龙穿山而过,以“龙”的古老图腾作为影像符号,在游动中牵引出回乡调研采集的当初当地的各种民间描述;另一件作品描述了家乡从“青山镇”变为“红钢厂”的村镇进化历史,而这历史通过口述的方式描述,以纪录片动画的方式娓娓道来,感人至深;《鬼神外衣下的理性》以民间巫医的祝祷过程为图像模板,透过图像的皮影形式,窥到了民间迷信背后的祈愿、愚昧、以及希望,以非科学的方式发出的近乎科学的逻辑系统,独立的神学系统,行为艺术化的“问诊”方式,以及形式背后的理性。
在2016 级《命题创作》课程中,亦有对于家乡非遗摞戏的地理学挪用,也有对特定村镇丧葬文化的思维转换——丧葬路线进行盲画法的灯光影像表达,还有对于村镇口传故事的抽象化影像表达。
以上的所有对于民间拾遗与非遗表现的根源地点都在西南。西南作为发达-发展中的充满人文矛盾有趣现象的地点,传统与现代化的不断对抗间,产生了如此多的奇妙悖论,使得参与此项创作的同学都能获得极有价值的素材。而就非遗如何在实验艺术中运用的教学来说,地理上的先决条件决定了教学得以顺利开展和持续,并取得有价值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