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主义心理学下的《依然爱丽丝》

2019-11-15赵婷婷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电影文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莉迪亚人本主义爱丽丝

赵婷婷 路 阳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在第87届奥斯卡的颁奖仪式中,让埃迪·雷德梅恩和朱利安·摩尔分获《万物理论》(2014)与《依然爱丽丝》(2014)最佳男女主角奖,而两位主人公霍金与爱丽丝,一位在拥有完美头脑的情况下逐渐失去对身体的控制,一位则是在身体健全的情况下逐渐失去记忆,其人生都是一个自我实现,不断与病魔对抗的过程,都可以被置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视角下进行观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又称第三代心理学,它重视人类自由意志的实现,人们早已注意到其与《万物理论》之间的关联。而对于《依然爱丽丝》,人们还较少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挖掘和思考,我们有必要以此为突破点,再次构建起对电影的理解。

一、人类的需求与自身问题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马斯洛认为,人处于一种不满足状态中,每个人都有着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这五大类需求,当人类的一个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们便会开始追求下一个需求。也正是这种可贵的不满足感,驱使着人类探求着生命的价值,走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毫无疑问,生理需求是一切需求的基础,人们无法在生理需求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顾忌其他需求;而自我实现则是人类苦苦追求的至高境界,马斯洛又在自己的需求理论之上,提出自我实现理论。他的理论也被引用到了诸如管理学等实践领域中,为人们的自我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为包括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人们提供生存的动机支持。

在《依然爱丽丝》中,女主人公爱丽丝是哈佛大学的语言学教授,曾经出版过极有影响力的语言学教材,而爱丽丝的丈夫约翰则是医学专业的学者,同样在自己的领域中有所建树,夫妇二人拥有较为优渥的物质生活。在患病后,爱丽丝依然能用各种先进的设备,前往顶级的医疗机构来治疗病情,可以用苹果手机来写笔记,对自己问问题和玩拼字游戏等,即使是在爱丽丝因病失业,并且家里还要聘请一个看护的情况下,爱丽丝家依然没有经济问题。换言之,爱丽丝原本就无须担忧生理、安全等需求,且早已作为一位备受尊敬的学者满足了自我实现的追求,在各种讲台上拥有鲜花和掌声。但是,由于遗传自父亲的阿尔茨海默病,爱丽丝开始逐渐失去一切。因此,相对于普通的健康者而言,爱丽丝的需求满足是较为独特的,她的失落感和孤独感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而电影的魅力也正是在这种非主流的经历中体现出来。

电影有意设置爱丽丝的专业为语言学,而语言被认为是构成知识,及其相关网络的某种方式,在米歇尔·福柯的理论中,语言更是直接等同于权力。在历史上,广泛操控、创造语言者通常为男性,而女性则是聆听语言者,被语言描写和规训的对象,是男性凝望的客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在突破男权的拘囿寻回自我。爱丽丝正是这样的女性代表,她才智过人,专业过硬,拥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即使是在疾病刚刚出现,在演讲时忘词时,她依然能幽默地用“早知道就不喝刚才那杯香槟”来应对尴尬。这种能阐释语言,研究语言的女性,为自己争取到了权力,满足了自己的五大需求。爱丽丝在学术圈中游刃有余,黑人男学者自嘲和爱丽丝争论每次都是爱丽丝正确,在家中爱丽丝也和丈夫地位相等,无须依附对方存在。

可是在五十岁,疾病到来时,爱丽丝的需求不得不依次降级。先是在哈佛大学里慢跑迷路,随后在课堂上由于频繁忘词而得到了学生们一致的刻薄评价,爱丽丝只能对校长说实话而病休在家。让她得到尊重与自我实现的话语权被夺走。而随着疾病的逐渐恶化,爱丽丝开始担心自己成为家人的负担,不断在她记忆中频繁出现的母亲与姐姐,成为爱丽丝归属和爱的需求的一种体现。爱丽丝原本一直认为自己家庭美满,可是自己却成为家人的拖累,在三个孩子中,怀孕在身的大女儿安娜已经被明确诊断出携带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基因,未来将会病发,而肚子里的双胞胎也有一定的概率患病,这让爱丽丝自责不已。而丈夫约翰则又不愿意为了照顾爱丽丝而放弃自己的事业,答应了梅奥医学中心的邀请。而可以预料到的是,爱丽丝还将逐渐失去她的自理能力,忘记穿衣、吃饭吞咽等生存技能,因为忘记了语言也无法请求他人的帮助,最终面临生理、安全需求都得不到保障的窘境。在人类的心理欲求逐渐向上走时,爱丽丝却在步步后退,越来越找不到人生价值归属和基本生存的立足点,越来越游离于社会的主流群体之外,大大小小的问题层出不穷,令观众触目惊心。

二、人类的向上性与积极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高度重视人的地位,提倡人保有尊严与完整的人格,最终走向充分、全面的自我发展。在精神分析学派普遍将人的“自我”当成是一种知觉对象来进行研究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却将“自我”视为人的命运的主宰者和指导者。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人类是具有极大潜力的自律性存在,在日常生活中,人类能够表现出可贵的向上性与积极性,正是这些帮助着人们一点点解决人生中的问题,甚至“实现人类共有的完满的人性,包括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和创造等特性的实现”。

爱丽丝在与疾病的对抗中,充分展示出了人的尊严与力量。身为一个逻辑严谨,知识丰富的学者,她为了能够延缓记忆的衰退想出了各种办法。所有她认为重要的事情,她都会记在手机上,而一旦手机找不到她就会极为焦虑;在家里做家务的时候,她还会在墙壁上写意义没有关联的三个词语,然后把词语盖住,隔一段时间再来检查自己是否记得还清楚;自己的大事小情她也记在笔记本电脑上,并且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然后将文件夹全部拖上桌面。为了保持较为正常的人际关系,爱丽丝也没有放弃与他人交往,她依然会邀请客人来自己家做客,尽管有时连客人的名字都会忘记,在大女儿安娜生下双胞胎后,她和丈夫前去医院看望,表示自己并没有忘记应该如何抱小孩而满怀期待地要求抱抱婴儿。尽管爱丽丝的这些努力几乎全部宣告失败了,阿尔茨海默病对其记忆的剥蚀并不会因为她之前的智商、学术修养等而有所减缓,最终的爱丽丝已经成为一个懵懂的孩童,但她曾经做出的努力却是人类试图主宰自己命运的闪光。

在自我实现理论中,马斯洛提出了“高峰体验”的观点,即部分曾拥有过强烈个人经验者,会将曾经让自己产生了高度欢愉的时刻,认为是自己的人生高峰时刻,人会借助种种外力,来帮助自己重新获得高峰体验,让曾经的欢愉经验复现。当人处于高峰体验的时候,他能够对自己有最高的认同感,此时的人也最接近真实的自我。而对于爱丽丝来说,她的高峰体验无疑就是取得学术上的成就,每当她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时,她就觉得最能够把握自己与支配世界,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智能与创意。于是爱丽丝参加了一个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的演讲,将这作为自己有生之年最后一次登台发言。为了准备这次演讲,爱丽丝用了三天的时间来写稿子,并通过视频将稿子念给女儿莉迪亚让她修改,为了害怕自己忘记念到哪里,爱丽丝还专门准备了一支荧光笔决定念到哪里就画到哪里。在演讲中,她引用了诗人毕肖普的名篇《一种艺术》:“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如此多的事物似乎都有意消失,因此失去他们并非灾祸。”而她每天都在学习失去的艺术。爱丽丝自己也清楚,自己也许明天就会忘记自己的这段演讲经历,但是她站出来分享这份病魔缠身的痛苦,鼓励其他处于孤独中的人,同时也让自己再一次拥有高峰体验,这是十分可贵的,也是人类向上性和积极性的一种体验。

三、世界的自由与能动性

相对于迈克尔·哈内克的《爱》(2011),《依然爱丽丝》还是给予了观众一个更为温馨的结局。在《爱》中,安从行动不便,到言语不清,受尽折磨,于是决定绝食绝水,最终深爱她的丈夫乔治用棉被闷死了她,让她实现了解脱。爱丽丝也曾经有过自杀的打算,有着明晰的被爱被尊重需求的爱丽丝曾经给自己录下视频,提醒自己在忘记自己的名字,自己女儿的名字等一系列问题的时候,到楼上的抽屉里拿一个蓝色的瓶子,把里面的药全部吃下去,然后静静地躺着,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显然,爱丽丝想在尊严还未彻底丢失的时候,用安眠药了结自己的生命。在爱丽丝看来,当自己已经失去所有记忆时,也就不再是她自己。然而在半年后,爱丽丝在打开视频,隐约觉得自己应该依照视频中自己的话去做的时候,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记住“楼上”“抽屉”“瓶子”等信息,总是在前去拿药的路上就忘记了自己究竟要干什么。人在疾病的干扰下已经无法再为自己规划人生。但从整体上来说,《依然爱丽丝》依然是乐观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一种能充分感知世界的存在,人能凭借自己的生存经验与主观感情体会到世界自由与能动性。在电影中,最终陪伴在爱丽丝身边的并不是自己引以为傲的身为律师和医生的儿子和大女儿,而是自己一直为之担心,两个人只要一见面就要吵架的小女儿莉迪亚。爱丽丝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出发,希望莉迪亚能够和哥哥姐姐一样去上大学,学一个体面的专业,最终也能从满足温饱到走向被人尊重,自我实现,但是在莉迪亚看来,自己有表演的天赋,在舞台上表演话剧就是自己自我实现的方式,即使这种表演是自费的。在马斯洛的理论中,母女两代人的分歧,实际上就是“健康型自我实现”和“超越型自我实现”的区别,前者崇尚务实能干,积极入世,赢得世俗意义上的名利,而后者则强调自身的圆满,自己高峰体验的延长,二者是无分高下的。后来爱丽丝也逐渐理解了莉迪亚的选择,为了能够拉近自己与女儿的距离,还想找莉迪亚的剧本来看,以获得和莉迪亚的共同语言,不料她找到的却是莉迪亚的日记本,莉迪亚因为妈妈看了自己的隐私而大发雷霆。但是在爱丽丝疾病缠身,而丈夫和大女儿都纷纷忙于自己的事务无力照顾她时,是莉迪亚挺身而出陪伴在爱丽丝的身边,在自己的日记本封面上写下了大大的“没有秘密”,尽管此时的爱丽丝已经看不懂字了,并且莉迪亚给几乎已经不会说话的爱丽丝念自己的《天使在美国》的剧本。在影片的最后,莉迪亚念完了自己的角色哈珀的长篇独白,然而问母亲我刚读的你喜欢吗,是否听懂了自己在念什么,这部剧讲的是什么?通常情况下只会发出“嗯”“嗯”声音的爱丽丝却艰难地说出“爱”。这不得不激起观众更多的共鸣与感动。疾病让人们的世界变得阴暗和恐怖,但是人和人之间依然可以拥有爱,爱冲破了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界限,正是世界的自由与能动性之一。早早失去母亲和姐姐的爱丽丝始终对于家庭的女性成员有着深切的感情,而孝顺的,充满对母亲爱意的莉迪亚满足了爱丽丝这方面的情感需求。

《依然爱丽丝》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如何有尊严地对抗疾病的现实主义式的,而不乏理想化的故事,完成了对“失去的艺术”的动人诠释。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依然爱丽丝》以不乏温情和力量的故事表明,疾病固然能给人带来沉重的打击和挫折感,改变人的生存体验和需求状态,但人依然可以在逆境中迸发出抗争的向上性,感受到世界的积极与美好。

猜你喜欢

莉迪亚人本主义爱丽丝
种子向阳微笑成长
——《园丁》阅读推荐
爱丽丝的疯狂茶话会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无声告白》中主人公莉迪亚的成长历程
摆脱假面,活出自我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变大变大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