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的多维关系
2019-11-15刘宗元刘玥辰
刘宗元 刘玥辰
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没有巨额的投资,也没有庞大的明星阵容,上映期间在其他影片的夹击下,加之不高的排片量、观影人数少等因素造成票房惨淡。然而,它却获得了极好的口碑,成为当年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的唯一华语片,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大大小小14个奖项,得到了观众与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本文从影片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等多重关系的透视中,解读影片如何展示兄弟二人在未知的旅程里遭遇的困境和冲突,以及如何折射出了辽阔自然的雄奇与悠久历史的兴衰。
一、人与人:兄弟间的对峙和冲突
爱作为人类歌颂的永恒主题,在众多影视作品中皆有体现,此片中着重强调父母之爱,血浓于水的兄弟之情,并通过兄弟之间的对峙与冲突来描绘这一主题。哥哥阿迪克尔出生不久后母亲再次怀有身孕,因为游牧生活的漂泊与生活的困难,父亲将其送往爷爷生活的城镇和因奶奶去世不久而倍显孤独的爷爷做伴。父母的做法,在阿迪克尔看来却是一种抛弃,弟弟巴特尔则成为此事的根源,从而与其产生隔阂并在内心埋下了怨恨的种子,这也造成了他冷漠傲视的性格。弟弟自小便跟随父母在草原放牧,只是上学以后才来到镇上哥哥就读的学校,二人虽然同在一所学校,却形同陌路,兄弟情谊一直处于紧张的气氛当中。
阿迪克尔和巴特尔矛盾的根源正是对父母爱的一种贪婪,双方都想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和爱,但是因对方的存在而感觉这种爱被无情地瓜分了。父亲来镇上看爷爷时,在路上捡到的玩具盒子是给哥哥的,即便后来带着他们兄弟俩前往集市,父亲也只给哥哥买新衣服,并告诉弟弟可以等哥哥替换下来再穿;弟弟就算通过哭闹摔东西来反抗也无济于事。这些举动其实是父母对哥哥阿迪克尔爱的一种弥补,但对弟弟巴特尔而言却是难以理解的,而哥哥也将所有的矛头指向了弟弟。爷爷去世后,暑假来临,父亲没来接他们,哥哥就一直住在爷爷生活的房子里,弟弟去找他一起回家看生病的母亲却被晾在了门外。最后哥哥虽然和弟弟一起踏上了寻乡之路,但大部分时间却处在对峙和冲突中,甚至拒绝弟弟的关心和帮助。当有着长期跋涉旅途经验的弟弟告诉哥哥少喝水时—一来多喝也无计无事,二来旅途漫长需要节约用水—哥哥却不以为然,甚至发脾气质问弟弟凭什么要听他的,故而导致了旅途中兄弟二人的一场争吵和打斗。极度愤怒后得以冷静的哥哥来到一座寺庙,寺庙中的老喇嘛指给他看那幅以宣扬儒家的孝亲思想为题材的《报父母恩重经变图》画轴,告诉他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父母对子女的爱,没有偏心之说,只有无私奉献,“恐依门庭望,归来莫太迟”,而做子女的却未必能完全理解。哥哥因寺庙喇嘛的言语开始为生病的母亲祈福,并担心弟弟的安全。随着旅途的继续,弟弟告诉哥哥虽然他不在父母身边,但是母亲却时时刻刻惦念着他,家里什么东西总是给哥哥留一份。母亲说她接生的每一头小羊都是阿迪克尔的,父亲接生的都是巴特尔的,最终兄弟二人冰释前嫌,心渐渐走到了一起。
影片将兄弟间的对峙与冲突以及对故土的深情眷恋刻画得如此真实,特别容易让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导演以阿迪克尔和巴特尔这对血脉相连的亲兄弟为视角,通过他们一路骆驼骑行寻找家园为主线,将二人原有的矛盾与冲突以沿途所经历的一切来逐渐化解,亲人之间复杂而又温情的感情羁绊如此质朴感人,以此来歌颂爱—人类之间最真挚的情感基础。与此同时,兄弟二人的成长环境也分别被赋予城镇的浮躁功利和农村的朴实隐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人与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变迁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电影也通过镜头来记录环境污染的真相,环保成为电影叙述的重要主题。生活在蒙古草原的牧民,家自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然而在该影片的一幅宣传海报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在黄色荒漠中的一艘孤船,并没有看见诗歌中所描述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因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过度放牧与开垦等因素造成草原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沙漠化问题严重,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变迁,也成为本片所关注的另一大主题。
如果没有亲眼目睹,环境破坏在我们的脑海里也许仅仅是一个词语。草原沙漠化到底有多严重,片中通过大量的细节予以展示,如兄弟二人路途中所见到的废弃的村庄,干枯的河流与水井,林立的烟囱等等。在草原生活了一辈子的爷爷则更是深有体会,他既是草原生态破坏的见证者,也是受害者。影片中,爷爷请来的打井师傅在门前钻井,师傅说以前钻几米就有水冒出来,而现在钻下20多米却依然没有发现水源。打井师傅在叹息中离去,而爷爷则默默地将打井处用沙土覆盖上。当爷爷卖掉自己养的羊群,看着汽车远去的方向,唱起了那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以此怀念草原曾经的水草丰茂。弟弟的骆驼在一觉醒来后不知去向,在哥哥骆驼的带领下,他们在小时候曾经放牧生活的黄金牧场夏日勒达找到了奄奄一息的骆驼。在弟弟的记忆里,这里微风拂过绿油油的草地,一家人在草地上平静地生活,而今,当年的黄金牧场却早已满目疮痍。在寺庙里,哥哥问老喇嘛可不可以给自己的骆驼喂一些水,老喇嘛说庙里的喇嘛每天喝水都是限量的,怎么会有水给牲畜喝呢?他们也正是因为水源的匮乏,明天就搬到镇上的寺庙,而这座寺庙也将会被废弃。常言道父母为亲,无母不生,无父不养,可是现如今“像母亲一样的河流已经干枯了,像父亲一样的草已经枯萎了”。
兄弟二人要去水草丰茂的地方寻找游牧的父母,而父母就是因为不愿意在城镇过定居的生活从而坚持前往远方寻找茂盛的草原。然而,当兄弟二人历尽千辛万苦找到水源,以为水草丰茂的家园就在前方时,看到的却是在河边淘金的牧民,他们苦苦寻找的父亲也是其中一员。父亲那顶红色的头巾在人群中是如此扎眼,将兄弟俩的寻乡之梦碾得粉碎。影片的最后则是父亲带着孩子一前一后朝着烟囱林立的工厂走去,牧民的生活改变了,而等待孩子们的也将会是工业化的生活。至此,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不过是生活在草原的孩子们的一种天真理想,是现实中的乌托邦。工业文明的发展取代了传统的游牧文化,带给兄弟俩的是茫然与不知所措,展现给我们的则是逝去的文明之殇,这份失去的怅然表达得让人有些措手不及而又寒彻心扉。
三、人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消逝
电影的开头简述裕固族的兴衰演变,作为回鹘人的后裔,裕固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上他们的祖先因饱经战乱而流散于河西走廊地区,聚居在祁连山北麓,这里广袤无垠且草质优良,草原就是他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并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裕固族在此长期过着“无边绿翠凭羊牧”“卧唱敖包待月明”的游牧生活。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蚕食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个世代生活在河西走廊地区的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地理与人文环境正在被淹没,文化的传承与消逝构成了影片的第三大主题。
独居的爷爷与寺庙的喇嘛在片中虽然镜头不多,却被赋予裕固族文化传承者与守护者的身份,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各自坚守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爷爷在草原生活了一辈子,目睹了几十年来草原的发展变化,为环境的破坏感到无奈和惋惜。他懂得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天性,坚信万物都是有灵性的,知道骆驼临死之时会回到出生的地方,笃信“牧民的家应该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爷爷做着最后的坚守,卖掉羊群后留下一撮羊毛,与孙子讲着本民族的语言……在他的影响下,孙子历尽千辛万苦也要找寻回家的路,回到那水草丰茂的家园。寺庙的喇嘛在孩子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最真诚的帮助,告诉他们要尊重选择在草原上继续游牧的父亲,提醒哥哥为生病的母亲祈福……爷爷与喇嘛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人,是荒漠中的指南针,也是传统文明对现代化社会的一种抗争。爷爷的离世与喇嘛的迁移更像是老一辈人最后坚守的分崩离析,暗示着传统文化的消逝与原本生活的坍塌。
千百年来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随着王朝的更替几经兴起与衰落,最终通过书籍中的记载和石壁上的壁画得以直接地延续。在旅途中哥哥因为好奇进入一个破旧的山洞,这里曾经是一座繁盛的寺庙,如今已经破败不堪。导演借助哥哥手电筒的微弱之光,通过墙上残存的壁画为我们展示了河西走廊辉煌的过往,无数历史的碎片犹如一面面镜子将我们带入曾经的历史现场。纵使身在荒凉的沙漠,残旧的壁画,斑驳的光影还是让人感受到昔日丝绸之路的繁华与壮美。自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到苏武牧羊,再到北宋时期的“澶渊之盟”以及清代与科尔沁部联姻的历史,这些史实细节都通过一幅幅的壁画予以重现,似乎在一个孩子的面前诉说着远古文明的辉煌与灿烂。它们承载历史的同时也在暗讽着当今时代的疯狂与悲怆,一个民族的孤独感和忧郁感随着壁画迎面扑来。哥哥在壁画前的凝视与弟弟的多次不知方向的远望相互辉映,使得哥哥在残埂断壁中看见曾经璀璨的历史,而弟弟在漫无目的眺望中憧憬过往的美好以及对未来的迷茫。透过爷爷和喇嘛的坚守以及阿迪克尔和巴特尔兄弟二人的目光,导演将文化的传承与消逝这一沉重的主题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传达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焦虑。
结语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整部影片因亲情、环保、传统文化等多重主题的映现而略显压抑,巴特尔失去家园之苦与裕固族文化难以传承之苦,让人心生痛惜的同时却感受到影片所蕴含着的某种凄凉的美感。导演希望通过两个孩子的视角来看待工业化进程对西北游牧民族生活的改变,以此揭示当今社会的众多问题。虽然两个小演员的表演略带生涩,寺庙喇嘛的对话也有生硬之感,且儿童视角的直观性与客观性使得许多问题不能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与见解,但导演却将成人思考的问题通过两个儿童的旅行经历予以展现,充满现实气息的言语对白与波澜壮阔的镜头画面相互交叉,在浓烈的失落感之中夹杂着对自然与文化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