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19-11-15郭丽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郭丽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在政府工作年度报告中,“鼓励企业柔性、个性化发展,培育敬业爱岗、精益求精、严谨专注、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这一主张的提出将工匠精神升华至国家战略层面,以推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在倡导培育工匠精神的大环境下,高职语文教学无论在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方面均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有效渗透工匠精神的培育应引起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一、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旨在突出职业道德精神,是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核心,只有始终追求工匠精神,行业才能创造出令人满意的作品,社会文明才能实现不断进步。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我国转型制造强国的领航标,将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是新时代我国重要的治国理念。
长久以来,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学生技能,忽视立德树人的教育,这也是其办学目标的设立导致的,高职院校培养更多优秀的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以满足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但是,随着我国逐步向制造强国转型,高职教育就不能仅仅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还应重视培育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综合素养。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的培育将推动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强化工匠精神培育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其对未来从事的职业的热爱,培养其创新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品质。工匠精神的渗透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更优秀的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渗透工匠精神对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
(一)对教学目标的影响
长久以来,高职教育较为容易忽视语文教学,甚至边缘化该科目教学。主要是因为高职教育重视技能培训,忽视人文教育,认为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多大联系,因而没能予以重视。在培育工匠精神的环境下,高职语文教学将与学生职业发展直接挂钩,成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基础,因而,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高职语文教学实践始终存在诸多不足,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言堂”降低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教学等,导致教学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误差。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的培育意味着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就发生变化,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之间的联系将得以加强,教师教学创新意识得以强化,语文教学定位得以转变。
(三)对人文素养培养的影响
传统高职语文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忽略对其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用人需求的增大,人文素养水平将成为用人单位遴选人才的一项重要指标。人文素养的培养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内涵方面存在高度一致性,而在某种意义上,工匠精神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工匠精神的培育才能有效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实现两者的创新与发展。
三、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
(一)工匠精神渗透到教学目标中
在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应全面优化和完善教学目标,将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教学目标。针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全面把握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掌握该精神与语文教学的深层次关系,合理利用该联系,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同时开展培育工匠精神的工作。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高职语文教师应重视培育工匠精神的相关教学任务,通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引导其培养自身工匠精神。
高职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工匠精神创新语文教学内容,认识到传统教学内容以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应予以全方位的创新。融合专业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成为关键举措,有助于加深两者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意识到培养工匠精神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必要性。同时,工匠精神核心内涵中包括创新精神,这也与创新语文教学这一概念不谋而合。因而,语文教师应基于语文教材内容,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围绕工匠精神、专业知识等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工匠精神渗透到教学设计中
工匠精神的渗透培育使得高职语文教学设计也受到一定的程度的影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基于深度理解教材内容,巧妙渗入工匠精神培育内容,以抓住教学设计的核心,根据核心展开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的规划。科学的教学设计是大幅度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是实现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是高职教育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关键。
(三)工匠精神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高职语文教师应认识到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教师亲身示范,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步领悟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并注重培养自身工匠精神。如,恪尽职守语文教学活动、具备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掌握高效的课堂教学技能等都彰显着语文教师的工匠精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这些方面的展示,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未来的职场工作,感悟具备求实创新、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等品质精神对其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应多选取符合教学内容且彰显工匠精神的文学作品,详细解读,引导学生赏析文章,并结合实际案例升华文章主旨,充分熏陶学生工匠精神。同时,教师应布置学生多阅读与工匠精神相关的作品,引导其将精益求精的品质体现在文学创作与独立思考中。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当前,学生阅读碎片化、兴趣淡化问题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更多有用的知识,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并在课堂上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理性阅读、独立思考,积极讨论,更深刻感受工匠精神所传达的人文情怀。
(四)工匠精神渗透到实践活动中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教授学生实践技能,高职语文课程应充分利用课外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相较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文素养水平较低,语文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短板问题,尽力弥补其缺陷,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文学创作类社团活动,同时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剧本创作,编排课本剧,在表演中领悟工匠精神,以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教师有效结合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品质,深刻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
四、结语
工匠精神与高职语文教学的深入融合是实现两者统一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工匠精神培育要求,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教学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将工匠精神的培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以及实践活动等,以构建科学系统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培育学生精益、敬业、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