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李安电影

2019-11-15■李

长江丛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李安好莱坞全球化

■李 豫

“我们生活在一个普遍地被理解为‘美国及其生活方式的全球胜利的时刻’。亨利基辛格甚至说‘全球化实际上是美国主导性角色的另一个名称。’”好莱坞电影是美国在文化产业上扩张的典型成功代表。好莱坞电影之所以可以取得全球性的成功是因为他们热衷于拍摄全球性的题材,吸纳全球的人才,将电影面向大众和多元文化。当《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以超高票房席卷全球时,去除华丽的特效和商业运作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关注人与自然,诠释人类之间共同的思想主题和情感。

李安电影的成功,同好莱坞电影一样,有着全球化的视角,擅长于把持跨文化题材。当然这与李安的背景是分不开的,身为东方人,在西方学习电影,李安将自己身上经历过的两种文化,完全融入进了自己的骨子里。其电影抓住了最基本的人类情感的共鸣,融合了中西方社会的文化。

《喜宴》和《饮食男女》是李安最早打入西方电影圈的作品。这些作品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都讲述了中国人最看重的“家庭”。家庭中充斥的矛盾与冲突是李安着重想探讨的主题。在这些家庭里,主人公们无惧年龄、性别、国界的差异,都勇敢的追求爱。拍摄手法是东方的含蓄,而矛盾的冲突确是东西方共同存在的,李安试图用家庭系列电影,去解放那些同样受着传统禁锢的人们。武侠电影是中国传统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安用《卧虎藏龙》构建了一个传统的武侠世界,但实际上李安想探讨的是人性的自由、道德、欲望和束缚,这是东西方社会都会存在的冲突。因此传统的中国武侠电影才可以引起西方人的共鸣。那些在竹林拍摄的,男女主角唯美的在竹间穿梭的中国轻功画面令西方媒体的影评人大呼惊奇,那就像“就像芭蕾”。在《断背山》里,李安再次运用东方含蓄、压抑、深沉的表达方式讲述了一个美国的恋爱故事。中国大陆可能很难接受这类非主流的爱情故事,但观看影片后,人们却能理解他们的爱情。因为李安描写的是人的自然欲望和天性,与社会规约抗争的个体令世世代代同受压抑的读者产生共鸣。这都是因为李安成功的运用了全球化的电影语言,东方的情怀,西方的表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让李安再度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是世界电影界对他的认可。派在海上长达200多天的漫漫漂流中,困惑、绝望、挫败,但支持他的是他的信仰,和对大自然的敬畏,这些都是东方的元素。电影将人和自然,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表达的淋漓尽致,直通人性共通的领域。李安擅长于使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来演绎好莱坞的故事,用东方的眼睛,捕捉引起世界共鸣的内容。他的电影是拍给全球观众看的。

李安的电影事业的另一个成功因素在于他整合了电影制作的全球资源,吸纳了全球人才。“鲁佩特默多克引用了《泰坦尼克》拍摄期间被无形中雇佣的欧洲工人的数字‘这种跨越国界的文化合作不是管制的结果,而是市场的力量,正是有了全世界转移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自由,才增加了价值、激活了疲软的市场、创造了新的市场’”这种全球化的文化劳动的国际分工,让电影的制作与创作的各项环节需要国际合作链来完成,利用全世界的资源来完成作品。这时,他的国际价值才能够产生。李安运用了他在人才利用方面的优势,吸引了海内外优秀的创作团队去共同完成一部电影的制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用全球资源去完成了一个有信仰的主题。何平说,这部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印度,小说是由加拿大作家完成,而电影是由美国公司投资的,然后选择了一个华裔导演,动用了27个国家的制作团队。因此它不是某一个国家的电影。”除了执导电影,李安也是《卧虎藏龙》和《少年派》的制片人。与夏姆斯等人的合作,使李安充分了解好莱坞模式,了解电影市场,了解如何制作西方人看得懂的电影。李安对全球资源的利用,对他的电影的成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总的来说,李安电影的成功,是因为有着全球化的视角,擅长于把持跨文化题材,并且整合了电影制作的全球资源。

注释:

①Miller,Toby(ed). A Companion to Cult ural studie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②Miller, Toby(ed). A Companion to Cul tural studie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Murdoch, Rupert. Presentation Prepared for the European Audiovisual Conference,Birmingham, 1998.

③毛俊玉.做强华语电影 需整合全球资源[N].中国文化报,2012-12-08.

猜你喜欢

李安好莱坞全球化
青梅竹马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全球化陷阱
全球化战略必须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