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版画的传统异化研究

2019-11-15罗文茜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张贴皮影戏皮影

■罗文茜/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颜色有大红、槐黄、桃红、二墨(淡墨)配合。红与绿、黄与与紫、黑与白(画面空白)原色对比,很少用间色,由此产生色相上的对比。如《蝴蝶杯》、《满堂富贵》人物服饰和鞋袜全身上下不用一色或接近色渲染而成,大块原色相互对比,画面特别鲜艳、强烈而又和谐。群众最讳的年画色彩灰暗而不鲜,称为“自来旧”。艺人在年画口诀中说:“远看搭眼,近看有味,搭眼靠色彩和构图,有味靠人物神气和表情。”最后在构图上,强调饱满、匀称。饱满并不是画面的繁琐、堆砌和肿,面是更充分发挥画面对物体的衬托作用。匀称是采取大的布局关系,局部稍加变化,这样,既照顾了整体的装饰美,而又注意到局部的变化,以求得画面的整体和稳定的艺术效果。如门画中的《鹿鹤同春》等作品。

凤翔民间年画,具有主题鲜明突出、造型简洁概括、色彩对比强烈、构图丰满匀称的特点。它吸取了汉唐壁画、石刻,古代绣像,插图,秦腔戏剧的表现手法以及民间姊妹艺术的某些特征,并和群众的爱好、审美情趣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加工、创造,逐渐形成了凤翔年画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年画汉中,古属楚地,也是西汉刘邦政权的发祥地。秦取汉中后,设立汉中郡,为历代陕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间艺术蕴藏极为丰富,特别是民间年画以门画著称。

年画源流及发展,据当地经营年画数辈老艺人口述;民间年画始于清代中叶(公元十八世纪)盛行于民国初(是否更早无史料可考)迄今约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其产地以汉中市最早,逐渐发展到洋县、城固、南郑、安康等县十余处城镇农村。但汉中市主要分布在城内的中山街和东关两处,并有长年画店,如4永龙祥”(后改为“庆福成”)、“永兴龙”、福春成”、和记”等九家。平时出售纸张为业,中秋节后至年底开始年画生产,仅汉中市每年参加年画生产的工人不下四、五十人,发行数量达百万份以上,除本地销售外,还运销川北、甘南、背海和关中一带,颇受群众欢迎。其盛况可观,因此成为陕南地区民间年画中心。贫,又用墨线(松烟)勾勒。五种原色(有时增添雪青)相互对比,造成画面鲜明、艳烈、浑厚、沉着的效果,增添喜庆节日的气氛。加之使用的颜料和纸(粉光纸)多系当地艺人沿袭古法自制的、色浓典雅,纸质洁白柔韧,更能衬托人物的色彩美,给人感到淳朴、亲切和富有浓厚的乡土味道。在构图上,人物在画面非常高大,顶天立地,布置得没有大空间。疏密关系处理得很妙,给人的感觉画面很完整,既丰满而不拥挤,既对称而不死板,造成一种整体稳定的画面效果。

自沿汉中门画,它吸取了汉唐石雕的雄大、深沉,以及汉画像石的线刻艺术装饰纹样等特点,经过历代艺人继承、充实和完善,逐渐形成汉中门画的凝重、浑厚、古朴、粗犷和装饰性的艺术格调。

最后说说陕西民间年画的规格和张贴场所。由于年画是逢年过节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因而艺人在创作年画时,考虑得很周到,用不同的开张大小,不同的内容色调,来适应不同的对象、地区、场所的需要。在旧社会大车门最大,张贴整张的《秦琼、敬德》(也适应于群众住家大门,但开张要小,系对开,)并称为正门神,一般商店和敬祖的堂屋门上,张贴对开大的《天官赐福、万福来朝》;商店帐房门上,张贴四开的《刘海戏金蟾》;读书人的门上,张贴六开的《状元插花(也适应结婚新房门上);新媳妇和闺女房门,张贴四开大的倩女寻梅(媒)》或《穆桂英》,新房窗扇,张贴六开大的《麒麟送子》;新媳妇炕头,张贴四开的《莲生贵子》;新媳妇炕围和顶棚上,张贴斗方形的凤凰戏牡丹》或《五蝠捧寿》的团花,公婆房门,张贴四开大的《公婆抱孙》;槽头(牛马房)门上,张贴四开的《弼马瘟》、《马武、姚琪》或《六畜兴旺》猪圈门上,张贴六开大的《焦赞、孟良》粮仓上,张贴四开大的《连年有余》或斗方形的《五谷丰登》厨房锅台上,张贴六开大的带农历图的《灶画》,谷雨时的大门上,张贴对开大的《鸡报平安》,在有丧事第一年过年时大门上,张贴对开大的《秦琼、敬德》称为素门神,(仅印黑、黄、绿三色)。总之,刻制年画的艺人,是明确各种年画的实用场所和社会效果以及按照美的法则而进行创作的,就是封建迷信的灶王爷,艺人也注意到《大头灶》(又名历头灶),《双钱灶》,《全家灶》(八人)《双印灶》(四人)所盛行的不同地区,而区别对待进行创作。可惜,现在我们搞年画的同志,却不大细致考虑这些问题。

综观上述,由于我省是周、秦、汉、唐十一个封建王朝建都之地,是古代文化的摇篮,虽然陕西的民间年画有着不同流派,但都在这块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壤上,不同程度地受到古代艺术的薰陶和人民的耕耘哺育,因而都具有秦人敦厚、淳朴、刚毅、豪放的艺术风格。陕西民间年画是我省历代艺人千锤百炼、加工创造的艺术结晶。

不论在内容上和技法上都有一整套完整的艺术规律,因而同样是我国民族绘画遗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很好地继承它的优良传统,取精去,提高质量,使它对于我们创造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族绘画起作用。但是这个土生士长生气洋溢的民间年画,在旧社会常被统治阶级所歧视,斥为“俗品”、“匠画”难登大雅之堂”“不能流传千古”。因此艺人的生平事迹、经验、口诀等,无人记载,作品不入史册。多少艺人饥寒交迫、自生自灭;多少精品,也毁损散失,极为可惜。解放后,民间年画获得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关怀,我馆曾多次深入到全省生产年画地区,抢救、收集、整理、研究这宗民族遗产。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花,在社会主义文艺的百花园中开得更加绚丽多姿。

夏间开演于北城莲湖公园(后移南大街);二为江东皮影社,开演于南院门《白日演愧儡戏》,二家每日售票皆在七、八之谱上述情况足证近代陕西皮影之盛,仍于全国各省份为首屈。究其因,便因为这里是我国皮影戏起根发苗的摇篮,故。但齐如山、顾颉刚先生的这倡论,在建国后的艺术学界似乎一直沦为沉响。陕西皮影戏虽无系统史料记载,但在艺人传说及皮影戏的现实情况中,资料却十分丰富。以笔者历年来所积累的情况材料,可为齐、顾二先生之论再作些补充修正:(1)陕西近代皮影戏之盛,重点不在城市而在广大乡村乎遍及陕北、关中、陕南各个角落。一种是乡绅官第家蓄影,就中相当于顾先生所举大荔县价值二万元者,恐当以十计数。例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编印之大幅画辑《皮影》,有猴王、象车、台阁、蜜蜂、瓜田、官殿、庭园等十三顿占据该书幅页一半以上,即是从泾阳县安吴堡吴氏一家所藏选出的星点。吴家为大族富户,清时专为家族节日演唱而聘请名流技师,精工绘制,所以张片特别大,功夫也比较深,其全套箱底价值恐顾氏所赞称的大荔县某皮影箱底亦不足相抗。

另一种是散布在农民中间的小型戏箱,说他们小,却也相当齐全,每个班子总能凑出数十乃至上百出戏。一九七六年礼泉县为审批颁发民间皮影戏的演出证书,曾进行了一次民间小戏汇演,参加演出的弦板腔皮影戏班竟达四十一台;一九八三年再次进行审批登记,调整合并了三台皮影戏,共有皮影班社三十八台正式成为农村半农半艺的皮影班社组织。象这样的皮影班社其它各县荷腔皮影戏的改革发展推动最力,在表演技巧上也作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据说演出时挑签者双手掌竿、以作人马的各种动作,文场身段动作与生人无异;武戏跃打厮杀、上马下马极为生动。由此可见陕西影戏腔调流派纷繁,不仅有古老传统,也有后代的创新滋蔓。前引颜氏谓陕西皮影戏不与本地盛行之戏曲近,而反与昆曲近”者疑即就碗碗腔一支而言,以偏概全,大家之偶然失察。就其总的发展情况看,影戏与本地流行戏曲相近是自然合理的事,惟须看到是皮影孕育了戏曲,而绝非戏曲派生出皮影,在皮影的故乡陕西,这是证据凿凿的了。

猜你喜欢

张贴皮影戏皮影
有趣的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中国年画
“拒绝民进党”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皮影的来历
人小鬼大狄仁杰
皮影世家
老皮影渐显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