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直播在戏曲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2019-11-15

剧影月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扬剧戏迷剧场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空下的信息通讯和传输模式进一步升级,有着数以千万计客群的自媒体就是其中的一个明证。得益于自媒体的飞速发展,现场直播已经不再只属于电视、广播等传统的媒体,我们能在各大门户网站看见内容更为丰富、范围更加广泛的直播节目,相关的社交媒体APP甚至能以个人为最小单元,支持相关的直播互动节目。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一时间此类的“互联网+”思维如雨后春笋般的进入了我们的世界、走近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作为国有艺术团体的戏曲推广者、作为演出一线的文艺工作者,我时常会有机会和戏迷进行交流。从真切的话语中既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于传统戏曲的热爱,也能从他们的言辞中体会到对更全面、更细致、更及时视听享受的种种期待。如何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戏曲的传播和普及,戏迷朋友更是提出了众多的真知灼见。事实上,不论是为了更好的履行戏曲传承的义务,还是从戏迷观众的更好体验出发,我们都应该与时俱进的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戏曲的推广和宣传。在日常的工作中,在剧团负责人的支持下,我对此也付诸了一定的思考,也进行了诸多的尝试,进行演出实况的网络直播就是其中之一。基于此,本文余下的部分,试对目前炙手可热的网络直播技术如何应用于戏曲的传播进行些许探讨。

一、开展戏曲网络直播的历程回溯

1.剧目选取

将舞台演出进行网路直播,对于戏曲艺术来说这毕竟是“舶来品”。因此,在目前处于先行先试的阶段,剧目的选择尤为重要。我认为应该选择那些更具亮点、更有特色、更能代表剧团艺术发展水平的精品剧目,借以产生让观众“先入为主”式的“一炮而红”。2018年,扬州市扬剧研究所为刚刚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的首届扬剧本科生精心创排了新编剧《七巧环》。不论从扬剧研究所的历史传承角度看,还是从这些青年演员的成长角度去分析,这部戏的意义都是不比寻常的。另外,按照精品剧目去投资的舞美、服饰、灯光等,更是让该剧平添了诸多璀璨的光芒。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戏既代表着扬剧的希望,也能代表同年龄段目前的最高艺术水准,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该剧的上演是在工作日,很多观众因为忙于手头工作而无暇赶赴现场。因此,如果适时进行网络直播,也能最大程度弥补观众未能现场观看的遗憾。综合这些方面的考虑,我就将该剧首演时同步进行网络直播的想法跟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汇报。征得同意以后,相关的准备工作便开始正式展开。

2.事前准备

既然决定开展直播,那我们就应该让更多的观众收看到,这样才算是实现了网络直播的初衷。进行剧场演出的网络直播,就好比是搭建了虚拟的座席,成倍扩大演出的观看人数,让那些或因时间或因地域限制而不能进入现场的观众有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为此,我们主要依赖于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扬州扬剧网、同城门户网站等线上工具的推送报道,以及全体演职人员、热心戏迷等对相关亲戚朋友的线下告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获得者、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所长、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校长李政成更是数次在他的朋友圈中进行了宣传,在扬剧范围以外赢得了众多的圈粉机会。此外,为了更好的达到宣传效果,我们还特意制作了创排时的花絮小视频以及数张精美演出海报,讲述上古时期与《七巧环》一剧有关的真实历史故事、介绍彭楷仪、游佳琦、赵倩等剧中主要演员的成长经历,从而让观众知晓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结、让观众切身感受到剧中演员蓬勃向上的青春气息。虽然仍有可值得改进的方面,总体而言《七巧环》一剧的演前宣传可算是成功的,整场直播累计共有5000人次观看。

3.事中直播

演出当天,我们早早的就赶赴剧场,将相关的移动设备和参数调整完毕,保障直播不卡顿。为了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在同事的帮助下,我们对剧场的灯光、舞美、乐队的声响、演员的耳麦等环节进行了仔细的校对,也在专业摄像师的指导下对镜头的选取、镜头的切换等专业操作进行了再一次的演练。与此同时,对于不断进入直播间的戏迷朋友,我们也安排了专人进行聊天的互动和答疑。虽然是虚拟的时空,大家却也是其乐融融,对于将要开始的演出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当然,如何进一步活跃直播时的交流气氛、特别是如何引导戏迷以更专业的角度去看戏、品戏,进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这一方面我们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接下来的尝试中,我们拟进一步邀请我所的专业演职人员在他们没有演出时,加入我们的网络直播空间,一边看戏一边为戏迷朋友进行实时的演出解读,进而强化观众对扬剧更为深入和专业的认识,从而让戏迷能够进一步看出扬剧的“门道”、品出扬剧的“味道”。

4.事后总结

舞台演出谢幕之时,与该剧有关的网络直播大部分工作事实上也就结束了。但与直播有关的总结和反思工作恰恰只是刚刚开始。首先,我们应该仔细翻阅戏迷观众的留言,对于他们所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分析,对确有可行性的一定要在下一次的直播时千方百计的实现。其次,我们自己应该回看直播实况,特别是对于整体的视觉呈现、声响的把控、关键场次和主要演员之间的镜头的切换等方面进行仔细的推敲。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总结的经验得失落实到下一次的直播中去,最终形成一整套成熟完备、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步骤。

二、对戏曲网络直播的两点认识

戏曲网络直播,这是我们对当今高科技发展的一项运用,也是我们践行“互联网+”思维的一种实践,是与时俱进的一种推广创新。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戏曲网络直播的开展虽然有很多的益处,但也需要我们去客观理性的认识、去正确妥当的对待。对此,我有以下四点想法。

首先,它是戏迷现场观看演出之外的一种补充观摩形式。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年代,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能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每场演出都进入剧场是很困难的。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走进剧场时,网络直播就派上了用场。但如果有时间、经济条件也跟得上,为了追求最佳的观摩效果,那么最佳的方式还是置身于现场。与体育赛事、与歌星的演唱会一样,现场观看和通过实时直播观看,这是两种不同的观摩感受。置身现场的氛围、热情和视听共鸣,这个是直播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我认为网络直播只能是一种观摩形式的补充,适用于外地的戏迷、适用于无暇走入剧场的戏迷,但最佳的观摩方式依然是走进剧场、在现场感受戏曲艺术的本真之美。

其次,它是一种“普惠”式的戏曲宣传推广形式。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有一个备受戏迷观众喜爱的《空中剧院》栏目,主要内容就是对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等知名剧场的实况演出进行现场直播。没有想到的是,十几二十年后的今天,只要有相应的移动设备和网络支持,原则上我们个人也能将所观看的演出对外进行直播。对于国有剧团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崭新的推广工具,特别是对于年轻观众而言,这样的观摩体验符合他们的认知和习惯。如果宣传得当,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戏迷加入到网络直播中,年轻观众也将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戏曲艺术的美感和质感。如上文所说的那样,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严守质量关,把那些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作品推上直播的平台,使得观众能够对戏曲有一个完美的第一印象。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是当前的戏曲直播是一种“普惠”式的宣传推广形式,是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又一次“装备竞赛”。如果能够顺利推进,我们是完全有机会争揽到更多的观众、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可。对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需要认真对待、也需要仔细思考。

再次,开展网络直播将加深操作人员对剧目的把握和认识,完成自身综合能力的升华。从目前的情况看,剧场的网络直播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直播的镜头基本固定,第二种是根据剧情的发展,适时进行镜头的切换。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主要采用的第二种,即与《空中剧院》类似的电视直播形式。为了做好这样的工作,我在正式演出之前数日就开始研读剧本,对不同场次的人物构成、不同人物之间的主次之分进行详细的分析,有时甚至与演员一道参与导演的说戏环节。另外,对如何切换镜头、怎样进行全景的安排有了一定的思考。我认为,通过这些工作的积累,直播操作人员事实上也就是剧场的另一位导播、另一位现场导演、另一位艺术监督,很显然,这将加深对所演剧目的认识,极大的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

最后,开展网络直播与保证票房收入之间其实并不会产生太大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同时也是许多院团很关注的一个方面。我认为,网络直播对票房收入没有任何瓜分这也是片面的,但这样的影响也不是特别的大。这是因为,开展网络直播的主要目标群体是外地的戏迷和因种种原因不能前往剧场的戏迷。事实上,资深戏迷、铁杆戏迷对于网络直播和在现场观看之间的视听区别是很清楚的,他们不会为了节省戏票的钱也选择将就。即使有少部分观众因为种种原因不去剧场,而选择在家中观看现场直播,我认为国有艺术团体也有这样的义务给基层百姓送文化、送精神食粮。无形之中,我们确实没有取得来自这一群体的演出收入,可无形之中赢得了口碑,彰显了大团的风范。当然,我们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这样的人群占比的确很客观,那么我们也应该研究是不是在直播环节收取一些费用。还是以《七巧环》的直播为例,当次虽然进行了网络直播,可是剧场的上座率还是超过了九成。就扬州市扬剧研究所而言,应该说网络直播对票房收入的影响并是不特别大。

“互联网+”,让扬州扬剧更加贴近百姓、让扬州扬剧能够走出扬州走向全国。这是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在新时代开启的一段全新征程,作为集体的一员,这也是我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网络直播的开展就是切合这一主旨所开展的尝试与革新。今后的工作中,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我将对网络直播在戏曲演出中的应用付诸更多的探索,为扬州扬剧的繁荣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猜你喜欢

扬剧戏迷剧场
扬剧艺术风格的地域特点分析
走进扬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张春华:为票友组建民间“戏迷之家”
一场别开生面的开放日
扬剧艺术风格的地域特点
开心剧场
丁洋澜??《小戏迷》
越剧戏迷角,几代人的爱恋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