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策略下综合性表演的小学音乐课探究
2019-11-15刘晓雅集美大学音乐学院
■刘晓雅/集美大学音乐学院
一、多元策略与综合性表演
多元策略则是从核心素养的育人出发,研究学生的实际的学习可能性,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音乐核心素养是让音乐课程是立足于人的音乐发展,强调着在不同领域以及不同学科之间必不可少的紧密联系,综合有机的结合要素促进学生整体发展。音乐课程不仅仅是授予学生基础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而是在学习的道路上促进人的综合素养,以至于达到立足“全人发展”为目的课程。
在新课标中综合性表演属于四大领域中的“表演”的范畴,作为“表演”的一个子分支,综合性表演分为两个阶段包含小学阶段的身体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儿童歌舞表演等,以及初中阶段的乐曲创设下简单的表演情境或形体动作、表演简单的歌剧、音乐剧、京剧和其他戏曲、曲艺片段等方面。课标中多次强调“综合”二字,例如在课程基本概念中提出“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这里的综合指的是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包括音乐课程不同的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这与综合性表演的概念有所差异。其实综合性艺术表演就是以音乐为主线的一种多元素的艺术实践,渗透着其他表演形式的相关知识,利用多元素表演形式的结合更好的理解音乐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多元策略与综合性艺术表演的性质与目标都是立足学生在音乐素质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综合性表演在小学课堂现状
综合性表演是一种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语言,并形成良好的音乐协调感,在此基础上发展肢体动作配合音乐主体内容的更深层次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整体团结协作意识和增强音乐表现欲望。然而,当下的教学现状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个性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低中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烈的表演欲望积极参与表演,而高年级的学生在进行综合性艺术表演的时候出现害羞低调的的心理,往往让课堂的中的教师出现课程环节无法顺利进行的尴尬现象。例如在上三年级《顽皮的杜鹃》老师在结尾的编创音乐剧的环节的时候,老师拿出杜鹃的头饰作为角色扮演的装扮,同时布置了草地、小河、等歌词中出现的场景,让几个学生歌曲旋律中场景出现“布谷”的地方出来扮演杜鹃欢雀的样子。在师生互动的小型音乐剧下,三年级的学生表现非常积极参与表演互动。
另外,在上五年级《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欣赏课的时候,教师在播放二小的剧情视频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加体会王二小当下的一个英勇精神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扮演二小与敌人的角色,然而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处于性格波动的转换期学生产生的害羞心理导致他们不敢表演出敌人的凶狠的一面与王二小勇敢的戏剧冲突,导致课堂出现尴尬的教学环节。
(二)情境性教学搭建不完整
情境教学法在综合性艺术表演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有情绪色彩的且具有生动形象的场景,学生通过对场景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例如通过游戏、角色扮演、朗诵、体操、舞蹈律动等等方式,说明情境教学法的主要方式与综合性艺术表演的主要内容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二者结合相得益彰。由于情境渲染基本以教学环节的开头为主,综合性艺术表演则在教学环节中间以及编创环节为主,二者可以搭建承上启下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结构有利于较少教学痕迹,是学生完全沉浸教师创设的教学过程之中。然而当下的教学现状出现情境与表演脱节,未搭建统一体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上人音版一年级下册《数鸭子》时,在课堂的开头以创设一个小女孩看到家门口的小桥流水下鸭子在水中嬉戏玩捉迷藏,但由于天黑路上小鸭子要回家了,这时恰巧遇到来接小鸭子的老爷爷但是由于小鸭子太多了,老爷数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只小鸭子,不知道有没漏掉哪只迷路的小鸭子呢?让学生帮忙数鸭子的场景。但在后面编创音乐小舞会的环节却只是简单的让学生用双手搭建小桥其他学生扮演小鸭子随着走路律动的样子,但并没有与开始的创设的捉迷藏、遇见老爷爷、数鸭子的场景结合。导致了教学搭建架构不完整,前后内容无法完整呼应。另外,在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甜甜的秘密》中,教师在开头创设了一个魔法的情境,用一个类似于阿拉丁神灯的水壶画上许多礼物的图片,并告诉学生里面藏有还多小秘密,老师敲敲水壶,动画播放飞出一个小精灵手里拿着小橘子,并告诉学生现在他要把橘子藏起来,小精灵布置游戏任务让学生找找小橘子到哪里去了。但通过中间的过渡教学环节,来到了音乐歌舞会的环节时,教师只是让学生跟着音乐律动学习老师的舞蹈动作和演唱,以及加入打击乐演奏,并没有巧妙结合之前所创设的游戏任务、找橘子等任务,只是围绕音乐的教学任务进行一些编创的拓展,同样形成了教学结构前后未与综合性艺术表演完整结合 。
(三)综合性艺术表演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花俏”
综合性艺术表演在教学过程中固然占有重要的比重,但却不可忽视音乐的本体内容,为了丰富教学环节而加入过多的“花俏”的内容,只会使得教师上课时间不够用,学生也没有掌握教学难点和重点。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中容易出现如此现象,由于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简单,教师为了丰富40分钟的课堂,加入许多“花边元素”丰满自己的教学过程。在例如,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师从第一次播放的部分开始加入了藏族舞,并让学生一起舞蹈,但学生并不知藏族舞律动的韵
律,只是模仿老师的动作,导致课堂秩序躁动。在第二部分出示谱例的地方,教师带领学生先打节奏,让学生区别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同时加入的二声部的训练,一组学生打击非洲鼓“BO”另一组打击“BTT”带学生配合两次后加入旋律跟唱音名,而后将四句歌词又配上了不同的舞蹈动作,但学生不知游戏规则学生充满疑惑模仿。在第三部分教师举办了一个“小型藏族歌舞会”,让学生模仿视频中的藏族舞蹈,感受藏族人民的风土人情,但在舞会之前教师未说清楚纪律,同时由于舞蹈视频的动作过快,学生无法跟上视频节奏,导致出现了混乱的课堂秩序。教师而后再次进行了踢踏舞的拓展,分为演唱、舞蹈、非洲伴奏三组。三组的配合由于没有在前面的完整的铺垫导致最后的歌舞出现配合不协调,同时未能进行课堂总结上课时间就到了,出现课堂教学不完整等总总现象,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将综合性艺术表演放在最终的位置而忽视了音乐教学本体的内容,“花俏”的填充表演的教学环节,表面呈现多姿多彩的教学气氛,然而学生真的掌握学习的重难点了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老师一番考量。
三、综合性表演的教学建议
(一)构架完整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展现自我的欲望
在综合性表演当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一部剧好不好看,要看导演如何编排这出好戏,就是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将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拓展,布置构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将表演与构建下的情境相统一,更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丰满的时候,就是教师激发孩子表现力的好时机。
(二)巧用鼓励的教学评价语言,树立学生的表演自信心
教师作为教学环节的施教者,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巧妙的教学评价语言的运用与上课的质量成正比,“积极的暗示”的语言会在孩子心中形成激励的力量,要尊重不同年纪孩子心理特征的差异性,高年级的学生,容易羞怯不勇于表现自我的情感,比如孩子不敢表演人物形象教师可以说“你是一个舞台上的主角,今天你的表演一定很精彩,老师相信你的能力,能够胜任这个角色。”等鼓励式的语言激励孩子表现力,同时也帮孩子树立信心。
(三)以音乐主体为主,以综合艺术表演为辅
音乐课程就是要突出音乐学科的本体内容,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为主要方向,利用综合性表演的特色,辅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容。不要过渡增加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但却忽视音乐学科主体的内容,教师在课前应对上课内容进行详细的教材分析,在适当的表演环节加入舞蹈律动、音乐剧、游戏等,不需要过度方式调节课堂氛围,否则会造成“画蛇添足”的课堂教学。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因为有了综合性表演的参与,才有五彩缤纷的课堂呈现,教师和学生的两个角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教师积极引导、气氛渲染、展开联想、尊重差异,鼓励和提供学生充分的表演的机会和舞台,让学生在表演的环节里面绽放异彩。所以我们要重视和巧用综合性表演的特色与作用,发挥它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