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影视作品中女性角色分析

2019-11-15姜佳宁大连财经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潘多拉

■姜佳宁 李 岩/大连财经学院

一、中国影视作品女性角色的转变和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绵长的文明古国,其社会发展形态更是历经了各个阶段,女性的形象也从原始单一的模式发展成各个不同的阶段,逐渐变得多元化了起来。近代中国以后,“男女平等”的主流价值观也将“男尊女卑”的思想所替代,随着这种民主、平等的社会意识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以来,女性也扛起了“自由、独立”的旗帜,自我的意识开始成熟化。

在早期的影视作品中,女性角色大体符合传统保守主流的概念——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男性当道,女性永远都依附于男性,且屈居于男性的权势之下,是男性的陪衬和附属品。直到20世纪70年代大众文化的普及后,西方的民主开始盛行并传播到东方,女性的社会地位便有了全新变化,女性不再过多的受男性权利的限制,而是有了和男性平等的权利,拥有了专属于女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立的人格,女性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意愿选择生活,成为了多重角色的承担者和号召者,同时召唤着观众对女性的重视。

电影是生活最好的记录方式,生活中女性角色的转变也被镜头所无一例外的扑捉下来,从中国具有代表性和社会影响价值的众多作品中,可以提炼出女性形象在不同阶段、不同视角下的完美蜕变。

二、男性立场下的女性角色

(一)《渴望》——为家庭选择牺牲自我的传统女性

电视剧渴望发生在90年代市场经济浪潮时,为人们塑造了一位极具有奉献精神、自我牺牲的贤良淑德的女性角色。

年轻漂亮的女工刘慧芳在面对两个追求者时迟疑不决。一个是车间主任宋大成,一个是来工厂的劳动者大学毕业生王沪生。她渴望爱情,但是,前者有恩于她,后者身处困境,需要帮助,这使她左右为难。在各种千回百转和阴差阳错之下,刘慧芳选择了后者,而王沪生却只是一个不成熟且软弱的丈夫。他像一个儿子般需要处处被呵护照顾,却又无时无刻不急于表现出他的权威和独断专横。在这种本身就不健康的男权主义和缺失男性色彩陪伴的家庭中,她不断的忍受和退让,以及她为儿女所做出的牺牲更是体现出了刘慧芳宽大博爱,无私奉献,甘愿被家庭消耗且失去自我的传统女性形象。

她为家庭牺牲了全部,被人们歌颂称为完美女性的标本和代名词,与近乎于“完美化”的慧芳相比,另外一位王亚茹则成为冷漠、孤僻、傲慢的对立面。事实上,在以现代女性标榜的“独立”、“个性”等角度上看,慧芳这一形象看似无可挑剔,其实她完全放弃了自我,而王亚茹则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强烈的进取心,勇于表达自我。而最讽刺的是,刘慧芳这样的女性形象,竟成为了工人阶级时以此为荣的代表,最典型和深刻的范本。而她的对立面,则是人们排斥和憎恶的潘多拉。

(二)《菊豆》——“潘多拉”般违背常规,背叛道德的美

所谓“潘多拉模式”,首先要有个“女性美”和“灾难情节”的背景和基垫。随着90年代初大众文化的普及,以诱惑为特点的潘多拉女性在影视剧中频频出现和传播开来。讽刺的是,女性要通过“美”,才能以此来建立出自己的存在意义,彰显出自己的地位,却也从未实现过。这是一件一直被人们不断怀疑、恶意揣度的时期,因为女性之美从来都是不可言喻,更不能当作评判标准的。一旦这种“美”被镀上了某种利益关系和深厚的价值后,在我看来,女性再次被作为了一种符号手段和等价公式,它只能由男性命名和创造,按照男性的经验去模拟,实验和规范。这不仅体现了男权主义对女性美貌的征服欲和一种无法言说的另类的恐惧,似乎男性对这种美也缺乏了自信,在深层意义上,这必然象征着其走向毁灭的必然结果。

电影《菊豆》就是如此,作为一个被买来当作繁育子嗣机器的女性,因为无法忍受长期的精神虐待和肉体摧残,和其儿子在这种畸形、不伦的关系中长大,最终在万念俱灰下选择了弑夫,最后在熊熊烈火的大染坊中选择了结束了自己这不幸的一生。这样一个及热烈、美丽、与野性与一身的女子,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潘多拉”的魅力,表达了一种特立独行、不断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她的内心深处一直都是威武不能屈的,自由且完整的,她时时刻刻都在拯救自己,她一直都在反抗金山,又在挑逗天青,敢于突破旧时代封尘的观念,突破牢固的体制,在那样一个闭塞的社会,显然是无法包容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女性,于是在故事的最后,菊豆用最悲壮也是最自由的方式选择了却这些烦恼。她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独特的魅力,谱出自由的生命篇章的潘多拉女性,她会用最强烈的方式去追求心之所向,即使是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她不再是逆来顺受的欲望客体,她渴望爱情,并且向往自由,她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女权主义者”,而这种不顾一切,使她走向幻灭,当然也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女性主义只是徒劳和枉然幻影。

三、女性导演对女性角色的解读

(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现代独立女性的生命新篇章

女性导演在对女性独特的内心情感的把握上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不仅促进了中国的电影事业的发展,而且在电影事业中,给大众增添了新的文化视角,普及了新的价值取向和新的观念。

电影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讲述了女性暗恋、自恋的心里路程,整个影片的色彩基调以复古的黄褐色贯彻始终,影片一开始的背景音乐就以中国古典古筝的弹奏曲为开篇,轻柔悠缓,宛如透露着丝丝的忧伤,仿佛在宣泄着女人的点点心事。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徐静蕾是以现代女性的角度,来剖析当代女性在一段爱恋中的自我意识,它描写的是一种一厢情愿、死心塌地的原始的感情和欲望,没有苛责和欲加之罪,没有自愿自艾,没有虚度时光,而是勇敢且自信的面对着自己的感情,积极地感受着为其所付出的精神和肉体的痛楚。不推卸、不逃避其带来的后果和责任,展现出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现代女性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形象。

(二)后宫甄嬛传——女性角色多元化开始被主流文化所认同

甄嬛传中角色众多,在如今消费文化盛行的新媒体多元化时代,僵化固定不变的人物性格早已经惹人生厌了,尤其是在这样一部人物众多,故事情节十分复杂、千回百转的历史剧中,如果想让角色丰满,必须对其性格进行全方面多方位的立体塑造,此时,角色多元化便开始被认同。

皇后乌拉那拉氏是某种意义上的贤妻,她为皇帝协理六宫,给予厚望于养子三阿哥,但是,直至影片后端,她那隐藏于阴暗深处的歹毒和自私才被放大,所有看似的美好德行和贤良淑德,都是为了追寻终生的荣华富贵。

华妃则明艳动人,披金戴银,顾盼生辉,她则是诱惑与欲望的化身,如同“潘多拉”的代名词。她刁蛮无理,跋扈狠毒,但她却是在与皇帝的感情中最奋不顾身的那一个,最后却只落得一把匕首和一展白绫的下场,其结局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安陵容,从初入宫中的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到与皇后为伍,后者只把她当作自己走向荣华的一颗棋子,她却为此付出了一生,只为得换来一个“鹂妃”的代号。鹂,她终其一生,不过当了最爱的那个人院子里的一只黄鹂。

甄嬛初入宫中的初生牛犊,单纯可爱,把皇帝当成自己的夫君一心一意的侍奉着,为保住腹中的孩子,竭尽全力设计重新博得皇帝的宠爱。她及年轻、貌美、聪慧于一身,一步一步攀爬于权利的至高层。可她却无心于此,满心沉溺于与皇帝的爱恋之中。待到幡然醒悟时,她才终于恢复了女性独立的身份,在后宫中勇于斗争,保全家人,孩子和自己。只是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逃离男权社会,就好像四阿哥登基时对其权利的忌惮和勾心斗角的掌控。甄嬛虽从此荣华在手,却也落寞在身。

四、不同角色解读下所体现的人文观念

在新世纪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发生了巨大的蜕变,这与女性主权意识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女性主权意识的增强,女性都希望在影坛上有自己的话语权,可以发出属于女性自己的声音。女性希望影视创作能够深入女性的内心,去了解女性的内心情感,抒发女性情怀,而不是作为男性的附庸品,通过塑造男性形象烘托出女性形象。电影也直接唤醒了人们的女权意识。

五、结语

只有改变社会中落后的封建男权思想,不断加强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和对女性权益的保护,电影行业作为社会现实的反馈,才会更加健康的发展,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才能更有一个广阔的创作天地。

猜你喜欢

潘多拉
潘多拉的盒子 andora’s Box
潘多拉的盒子
在线支付平台贝宝(PayPal)与潘多拉媒体就字母“P”纠纷达成和解
“潘多拉”:故事论颗卖
“潘多拉”:故事论颗卖
潘多拉手链的“消费引导设计”模式
潘多拉:故事论颗卖
科技的“潘多拉”
潘多拉何以风靡全球?
潘多拉手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