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鲜肉”张宇识 说科普相声火了

2019-11-14李蕊娟

侨园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鲜肉张宇理工

李蕊娟

身为国内“理工哏”相声创始人,在微纳米、科普和脱口秀之间来回穿越的张宇识,2019年走红网络,成了各大卫视追捧的相声新秀。

“理工哏”相声创始人

今年31岁的张宇识是哈尔滨人,父亲是哈理工教授。 “小时候我常吐槽我爸,咱家没人脉、没金钱,啥也没有,就剩知识了。”在一旁的妈妈总会被逗乐。

张宇识自幼对曲艺特别感兴趣,对电台评书联播的时段了如指掌,甚至常常上课藏着个收音机偷听。

2007年,由于在多个学科竞赛中的优异成绩,张宇识被保送到北大微电子专业学习。大学期间,他曾获得美国物理联合会旗下期刊年度最佳论文提名,并在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物理、物联网、跨学科等多种学术竞赛中获奖。

读博士期间,张宇识更喜欢“折腾”——除了编相声,他还创作了三部科幻电影剧本《蓝色妖姬》《假面舞会》《黑白符》,这些剧本全部入选国家广电总局“青年优秀电影剧作扶持计划”。

此外,他还担任芒果TV科学网络剧《女生日记之做决定事务所》的编剧和唯一科学顾问,编写了剧中的两集剧本,同时客串演员。

2016年,张宇识博士毕业,进入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工作,主攻“用于生物医学的微电子机械系统”。业余时间,他成为“理工哏”相声的创始人,并注册了个人微信公众号——“玩笑实验室”,上传大学晚会上表演的原创相声视频。虽然身边朋友觉得还算不错,有笑点,但是,因缺少特色传播度低,让张宇识大伤脑筋。

于是,他开始琢磨自己的特色定位。最终,“理工哏”相声的主题给张宇识带来灵感。他开始喝着咖啡埋头创作剧本,作品创作得很快,5个作品,最长的写了两天,最短的只写了两个小时。

将深奥的知识藏在包袱中“抖”出来

紧接着,张宇识找来曾经合作过的师弟陕思宇,在没有观众的教室里,他俩在说学逗唱中过了一把科普的瘾。他们利用两个下午录制了《食物相克》《电磁辐射》《Wi-Fi安全》等5个作品,并于2016年3月11日在微信公众号首发第一期。

张宇识将复杂难懂的科学知识用相声的形式将观众逗乐。“说到朋友圈最典型的谣言,莫过于所谓食物相克。说什么维生素C会把海鲜里的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而三价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所以会中毒,但你不知道的是,想中毒得一次吃掉150公斤海鲜才成,也就是说,没毒死就先撑死了吧……”

“榴莲和芥末不能一起吃,因为我亲测过,榴莲蘸芥末,吃了会恶心。”“韭菜和大蒜不能一起吃,口气不好,妹子就不会和你亲热,容易导致不孕不育。”言毕,台下观众被逗得前仰后合。

张宇识首发的《食物相克》吐槽了很多朋友圈里的“伪科学”,这种幽默的科普备受关注。这5个原创的相声作品,被新华网、环球时报等媒体官方微博发布,单部作品最高点击量达400多万次。

2017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宇识见到了央视《谢天谢地你来啦》的编剧陶峻。他对陶老师说,自己也想到台前做喜剧演员,最好能编演一体。于是陶峻建议他来说脱口秀,并推荐张宇识来到北京脱口秀俱乐部。由于有过登台经验,2017年5月,张宇识初登脱口秀商演的舞台就一炮打响,很快成为优秀的脱口秀演员。

相比满是数据的严肃结论和复杂公式,这种哈哈一笑的科普,显然更容易让观众接受。一位职场美女说:“你只需要直接告诉我结论就好,但如果在开心之余还能学到些什么,算是额外收获。”

其实这些都与张宇识一直秉持的科学传播理念不谋而合。中科院科学家的身份,也让他自创的科普相声与观众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类比蛋糕的体量,“打脸”广告里夸大宣传的纳米新特性、吐槽老爸头孢就酒的“恶习”。他过滤掉复杂的推导过程,将科学难题掰开揉碎编成段子、抖成包袱,“让大家在欢乐中享受科学趣味”。

张宇识通常是白天在大学授课,晚上花上五六个小时写段子,“忙并快乐着”。一不小心,他“玩”成了东方卫视《今晚80后脱口秀》及网络综艺《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的编剧。同时张宇识还是北京新闻广播科普节目《照片新闻深处》科学脱口秀长期嘉宾。

张宇识背后的付出外界很少知道,为了琢磨《我爱我家》里的高级幽默,120集的情景喜剧张宇识前前后后就看了不下20遍。这也引发他的思考,简单的段子撑起的都是轻量化的表达,要想留下什么就要长期规划。

在《趣说“北斗”》脱口秀中,张宇识通过将北斗系统具有短报文发送功能,类比于台下观众手机短信的使用,以此解释新发布的北斗三代进步,显得趣味盎然。他站着讲,人多时台下观众就站着听,站着乐,不知不觉中增长了不少科学知识。

走红网络

张宇识的朋友对他的印象是,“张嘴闭嘴都是段子,随时随地都有现挂”。他最擅长把幽默和正能量相结合传播科学知识。

比如,他长期研究做眼部的微纳米器件,外界对这个领域非常陌生。张宇识在脱口秀中介绍说:“有的盲人失明是因为视网膜病变的原因,所以有人研究做了一个柔性的视网膜芯片,植入到眼球內部替代视网膜功能。但我们这个器件是贴在眼球表面的,通过电刺激产生触觉。盲人经过训练,这个触觉就会变成类似于视觉的现象,产生人工替代视觉,这个叫交叉感知可塑性原理。此外,盲人经过训练,大脑的视觉区域就会活跃。”大家一听耳目一新,觉得既神奇又有趣。

张宇识接着说:“平时我们做实验必须在超净实验室里,超净实验室的空气是经过过滤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雾霾。我们有时候做实验需要加热,在旁边等待的时候,有人就说,是不是应该在实验室里放一个跑步机?这样可以锻炼身体,还呼吸不到雾霾!”众人听了不由捧腹……

2018年7月,张宇识应邀参加上海东方卫视热播节目《相声有新人》。他的开场白就让观众震惊:“我叫张宇识,北大理学博士毕业,很多人说我是学霸,实际上我各方面都是霸,影视编剧,会三种西洋乐器,能打跆拳道,青年科学家……”

“有人质疑科学家会说相声吗?你会背相声贯口吗?相声演员会的贯口我可能会,但我会的贯口他们可不会,比如说有这么一个贯口,是门捷列夫老先生留下来的元素周期表:氢氦锂铍硼…… ” 张宇识抑扬顿挫,一口气背完自编的另类元素周期表贯口,台下掌声雷动,就连评委张国立也目瞪口呆了。

讲到现在科学谣言特别多时,张宇识不忘拿老妈调侃一把:“其实找这些素材也很容易,只要打开我妈的朋友圈就行了。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加入过一个充满谣言的微信群,叫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话音未落,观众就开始大笑。

当他表演完原创相声《我是科学家》后,郭德纲感慨地说,“这个舞台怎么净来这些个高学历的,你们这个博士行业怎么这样?”老郭还问张宇识:“你写相声有没有公式?”他从容地说:“没有公式,我是一名正常的博士相声演员!”

“最会讲段子的科学家”“全能型博士”,在这一系列辨识度极高的标签下,张宇识迅速走红网络。

此后不久,张宇识又获得了2018国家电影剧“夏衍杯”(原夏衍电影文学奖)潜力电影剧本。网友得知后调侃说:“不会写剧本的北大学霸不是好相声演员,微纳米科学家的世界我们不懂!”

2019年,张宇识成了各大卫视追捧的相声新秀,除了日常授课,每天便是飞来飞去。他说:“除了笑,我还能留给观众更多。”

猜你喜欢

小鲜肉张宇理工
有点“二”的女生也很可爱
卜梅玲、荆忠杰作品
娱乐圈神秘贵妇,拒绝刘德华后将丈夫捧成巨星
高冷理工也有呆萌专业
港台不感冒“小鲜肉”
基于CDIO的“教产结合,工学一体,一体化课程”的新型高职理工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张宇背后的大女人——十一郎
理工人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