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矩形为背景的折叠问题
2019-11-14胡洋洋
胡洋洋
【摘 要】图形折叠问题核心实质是轴对称性质,也是中考考查轴对称性质的主要题型,内容涉及求线段长度、角度、面积、三角函数值等,本文主要以矩形为背景,来寻求折叠问题的解题策略。将从低阶思维转向高阶思维,让学生参与变式、自主归纳解题方法策略,从而激发思维活力。
【关键词】折叠;全等形;点的对称性;模型思想;方程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71-01
一、设计说明
1.学情分析。
笔者所教班级学生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多数学生思维较活跃,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强,但也有少数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应用上尚存在一定不足。
本节课的复习重点是理解轴对称的性质,掌握以矩形为背景折叠问题的解决方法。难点在于能够灵活选择解决矩形为背景的折叠问策略方法。
2.设计思想。
折叠问题的实质是轴对称变化,而轴对称是几何图形变化的重要内容,在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在历年中考中多次涉及。
复习目标确定为通过折叠活动,发现折叠的实质,通过几个矩形折叠问题寻求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形成解题模型。
二、范例设计
1.课堂引入。
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矩形纸片,在BC上找一点F,使AB沿着AF折叠后,B点恰好落到边AC上。
折好后:(1)向同伴说说你是怎么找的?
(2)试着在草纸上画出你得到的图形。
说明:学生解答本题可能更多的通过动手操作来判定,在肯定学生思维正确的基础上,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现象看本质:折叠的实质就是轴对称变化。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轴对称的性质:1.图形的全等性;2.点的对称性:对称点连线被对称轴(折痕)垂直平分。
2.例题讲评。
例1(原创)通过引例,我们能得到如下的图形,如果AB=6,BC=8,你能求出BF的长吗?
思考:(1)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求BF的长吗?
(2)你还能求出哪些量?
说明:本例题设计的目的在于巩固轴对称的性质1——图形的全等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折叠问题关注全等形,寻找BF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由形想数,彩笔标注相等的量。对于能做出一种方法的同学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代数法(前两种)和几何法(后两种)。
(1)寻找折叠后余下的一个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线段BF的长度。
(2)利用三角函数。
(3)寻找折叠后余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利用相似(ΔADC≌ΔCEF)建立方程。
(4)等面积法(求ΔACF的面积,可得CF·AB=EF·AC)
不管学生利用哪种方法,都要提醒学生关注图形变化中的不变量,用不变的量去求解变的量。思考(2)重点关注面积,三角函数值、角度的求值。
本例题以矩形为背景,引导学生发现关键三角形(折叠中“余下”的一个或多个三角形),从不同角度(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面积)通过建立方程求线段长,体现生长性,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同时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体会方程思想在求折叠问题中的价值,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变式:引导学生变出类似于例1的题目
说明:通过变式教学强化对“折叠”是一种轴对称变化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轴对称的认识,使学生能够自觉从数、形两个层面对“折叠”这类操作性问题进行分析。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活动经验,可能会画出一两种,老师补充一些常见的折叠图形。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除全等形外,原矩形“余下”直角三角形个数,进行分类。
“余下”两个直角三角形:
考虑几何法(K型相似)
“余下”一个直角三角形:
考虑代数法(勾股定理建方程)
没有“余下”直角三角形:
考虑构造K型相似
通过变式和分类的过程中,学生知道寻找解决这类题的基本支架——找到折疊“余下”的直角三角形,从不同角度建立方程,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活动中,估计学生会因为对相关图形的对称性的应用不太熟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概念和性质的再梳理,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应及时的引导、点拨和总结。在解题思路寻求思路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想到的?”“为什么这样想?”“从哪个角度思考?”等问题。对于例1的变式,个别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能会想到一两种折叠图形,教师应及时鼓励,但是大部分学生会遇到困难,教学时,应及时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等活动尝试,学生不可能想到所有的情况,教师应及时补充。
本节设计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解决折叠问题的基本策略,在课堂小结环节应重点强调,折叠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全等形,一个是点的对称性。不管从哪个方面都要寻找直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时都是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两个直角三角形利用相似建立方程,只不过前一个是K型相似,后一个是斜A型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