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途径探究
2019-11-14程璐
程璐
【摘 要】“二胎时代”来临,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也成为了幼儿教育工作者需深入思考的问题。在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发展,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重大转变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幼儿教育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对此,本文探讨了现代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优化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幼儿教育;问题;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37-01
加强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以及正确的三观,是现代幼儿教育工作的重点。然而,当前的教育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幼儿园教育侧重于文化课教学,出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而家长们也更注重幼儿物质生活的满足,却忽略了幼儿的精神需要,对幼儿过于保护和宠溺,未能对其进行正确合理的教育,致使现代幼儿教育中出现了多种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一、现代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育方面。
当前的幼儿教育很多已开始涉及小学教学内容,过多开展文化课教学,统一对幼儿进行学科知识施教,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学日渐提上日程,这种重视文化知识学习而忽略幼儿良好习惯与生活能力培养的教育有悖于幼儿的成长规律,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教师应认识到,幼儿教育应以能力和习惯培养为主,切忌“揠苗助长”。此外,很多幼儿教师会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幼儿的能力与水平,当幼儿达到教育教学要求时,教师会给予一定的表扬或奖励,反之,则会受到教师忽视,或人为贴上“差”的标签。实际上,幼儿受成长环境以及家庭教育影响,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多以发现的眼光发掘幼儿的兴趣爱好与优点,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帮助改正,实施差异化教育,而非采取统一教育的方式。
2.家庭教育方面。
当前家庭中,孩子数量一般较少,大多数家庭仅有1-2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看得较重,多采取“保姆式”喂养方式,孩子的一切事情家长都亲力亲为,包办完成,这使得孩子缺失了自己动手的机会,很多孩子逐渐养成了依赖他人、懒惰等不良行为习惯。此外,很多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和放纵,不分好坏地一味满足幼儿的各式要求,尽力讨好幼儿,致使幼儿逐渐形成了自私自利、骄横等心理,难以与其他幼儿和睦共处。家庭的不合理教育会使幼儿缺乏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难以自如地适应社会生活,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现代幼儿教育的优化途径
1.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科学施教。
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且还处于对玩乐充满兴趣的阶段,活泼好动,更愿意参与游戏活动,而难以端正地坐于教室听教师讲授科学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认识到幼儿学习的特点,科学引导其探究问题,体验探究的过程,并于娱乐游戏中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一方面,教师应基于幼儿的直接经验进行知识的教学,如在“交通安全”教育中,可引导幼儿模仿红绿灯路口过马路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幼儿的认知经验,进而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反复积累、反复认知的过程,教师应将教育活动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全过程,通过多方渗透巩固幼儿对知识和行为的认知,科学施教。
2.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幼儿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这受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这种差异性会使得幼儿在心理、能力、兴趣爱好等多方面表現出不同的特点,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这种不同进行差异化教学,并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以保证每一位幼儿皆能实现个性化发展,获得能力的全面提升。一般而言,从幼儿课堂表现来看,幼儿大致可分为积极互动型、表现平平型以及调皮捣蛋型等三类。对于积极互动型的幼儿,教师应多加关注和引导,为其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促其能力更好地发展;对于表现平平型幼儿,由于这类幼儿不太喜欢表现自我,教师应善于发现其优点,鼓励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其更为自觉主动地表现自我;而对于调皮捣蛋型幼儿,教师应分析其捣蛋的原因,了解其心理特点,加以激励与引导,及时纠正其问题。如此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3.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全面施教。
家庭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其对幼儿的影响极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切不可忽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的作用,应积极联系幼儿家长,共同探讨幼儿教育中的问题,联合家长制定系统化的幼儿教育培养方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衔接,让幼儿获得同步、全方位的完善且系统的教育,实现教育由校内向家庭的延伸。对此,家校之间可共建交流平台,如微信群、QQ群等,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实现幼儿教育的全面开展。
三、结语
总之,现代幼儿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第一步,幼教工作者应重视工作中的问题,探究最优解决方案,为现代幼儿教育事业之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雅.关于现代幼儿教育的问题研究[J].情感读本,2018(3).
[2]马海霞.现代幼儿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未来英才,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