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基层文物保护的路径研究
2019-11-14钟媛
钟媛
摘 要: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的遗址和遗物,而这些遗址和遗物大都坐落于村镇中。文物的不可再生性使文物保护工作处于重要位置。但从基层文物保护现状分析来看,保护意识低下、执法不严格、经费欠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文物的价值,并对其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新时期下基层文物保护的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推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文物;保护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党和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具体说明。
1 文物的价值和作用
文物的价值是与生俱来的。总体来讲,文物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就是文物价值的体现。文物不仅是科研的主要资料,还能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作用,可以说,文物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物的价值和作用有必然联系,但又有所区别。人们对文物价值的肯定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认识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科学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的。而文物是否产生作用,则和文物价值的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可见文物的作用也会随着人们认识的提升而逐渐增强。即便是同样的文物,所属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它们体现的价值也是千差万别的。而这种改变不是降低了文物本身的价值,而是人们赋予了其新的价值。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特定的情境中。文物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所有的文物都充满了当时时期的特色,因此都具有历史价值。不同类型的文物,从各个方面放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各种类型文物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日后的变化,都深刻体现着社会科技、经济以及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总体来讲,文物是人们追溯历史的重要依据,在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文物成了解读历史的重要依据。
2 当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现状分析
2.1 执法力度薄弱
《文物保护法》是基层文物保护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有效的执法力度可以打击一切破坏行为,当前薄弱的执法力度就是文物破坏者的帮凶。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我国执法力度薄弱主要体现为缺乏一支有力的执法队伍,很多偏远地区不仅没有设立文物局,而且工作人员根本没有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甚至一些县级地方根本没有文物执法部门,执法不严、有案放置的现象普遍存在,只要没有上级领导的批示,文物执法部门就形同虚设。
2.2 存在严重的文物安全隐患
我国当前的基层文物保护中存在很多漏洞,主要表现为文物管理人员没有较强的保护意识,随处可见脱离岗位、吸烟区域不明确等问题。甚至一些基层文物单位偷偷使用超负荷的电器,这大大提高了火灾的发生几率。此外,一些文物保护单位的灭火器年久失修,甚至一些文物都没有配备相应的灭火设备。以上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2.3 文物保护体制不完善
体制不完善,各部门没有明确的分工,出现问题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互相推卸责任。正是由于责任不明确,进而导致基层文物管理部门担负着管理和执法两项工作,管理、保护、执法等全部落在了基层文物单位身上。基层文物单位工作不明确,而且复杂、沉重,工作人员身兼多职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使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没有系统性的管理,成为一盘散沙。
2.4 文物保护宣传不到位,社会参与意识低下
当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力量主要来自于政府,民众、社会等的参与意识低下,很难形成规模性的保护力量。随着文物经济利益的不断提高,人们将罪恶的双手伸向了历史文物,偷盗、倒卖等情况一再发生。长时间以来,我们做的仅仅是文物保护,并没有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导致广大民众对文物保护没有深刻的认识,这也间接导致了文物的破坏。
2.5 缺乏專业性的人才
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支技术过硬、专业性强的队伍。但是在基层文物保护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高素质人才缺失,并且从事基层文物保护的人员配置也不合理,很多人由于文物保护知识薄弱、业务能力差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不规范,从而导致文物破坏。不合理的人员配置很难满足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基层文物保护大都采用拆旧建新的方式开展,这样不顾后果的行为势必会对文物造成巨大破坏,并且因为资金投入的不到位,许多文物保护工作并未得到有效的开展。
2.6 基层文物开发和保护失衡
对文物的开发和利用是体现文物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人们关注程度的不断提升,电视媒体等“鉴宝”节目的火热,文物也在这种形势下被逐渐炒热。而对文物的过度开发也为文物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造成了困扰,基层文物开发和保护并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导致失衡情况的出现。此外,地方政府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完全忽视了对文物的保护,导致大量文化遗产被破坏。
3 新时期基层文物保护的路径研究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八个字凝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工作意义的认知,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各地考察、出国访问时常常对文物保护工作提出要求,并身体力行推动保护文物工作。在人类历史不断发展中,大量珍贵的物品被保存了下来,其中一些历史物品被埋藏在了不明显的地方,通过对这些文物的分析和研究,可以追溯以往的历史,它们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为此,我们要提高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文物保护就如同建造一座高楼大厦,没有稳固的根基,很难走得长远。同时,文物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势必会影响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做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有利于社会的稳步前进。
3.1 明确责任,加强各部门协调,形成文物保护的机制
《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政府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提出了文物保护工作要纳入到政府的日常行程中,并作为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所以在明确主体责任的情况下,公安、城建等部门要形成文物保护的机制,并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一是严厉打击破坏文物的行为,通过对偷盗、挖掘文物等违法案件的处理,联合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形成威慑力;二是地方政府和国土部门要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质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五纳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三是构建省、市、县、镇、村五级保护体系,并逐渐落实监管责任,最终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全员参与的文物保护机制。
3.2 建立一支专业的文物保护人才队伍
专业性不强、队伍老化、人员不足,这些是当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一大现状。面对此种情形,政府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方面积极引进应届毕业生,为文物保护队伍注入新鲜活力,优化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定期开展员工的培训工作,通过高校、在职教育等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一支年轻化、专业素养过硬的的文物保护人才队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要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还要动员社会的力量,依托高校等一同为培养文物专业型人才而努力。
3.3 做好基础工作,推进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文物数量大大增加,在新增的文物中,很大一部分是不可移动文物,很多文物遗址面临保护的问题。为此,在文物保护中一定要加强这部分文物的管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快建立这些文物的管理机制,在这些文物被逐渐利用的基础上,实现文物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与此同时,对于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可以采用分级管理机制,并做好文物的保護工作。对于文物点比较集中的市、县等要建立专项的保护机制,并纳入当地的建设中去,以保证文物点的完整性。
3.4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要想保障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意识是关键,只有人们的意识增强了,才会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是基层政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基层部门要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不断提高认识,并将文物保护纳入政绩考核中。同时,基层政府还要认识到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发,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基层政府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将文物保护纳入到经济发展中来,形成本地的发展特色。二是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让文物保护意识深入到群众中去。很多群众并未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地方政府要利用报纸、电视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为文物保护营造一个人人有责的氛围。三是提高文物保护单位人员的专业能力,从思想上转变人们的意识,从行动上为文物保护做出努力。文物保护管理人员要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文物保护工作,将本职工作落实到位。
3.5 依法执行,加大执法力度
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并加大执法力度,主要从几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明确执法人员的具体职责,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涉及面广,在执法前,执法人员可以进行合理的划分,明确自身的范围,并向公众提供举报电话等相关联系信息,一旦发现破坏行为及时举报。二是健全法律法规,《文物保护法》是文物保护的基本法律,一切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都要依此法进行,而当地政府部门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符合本地的意见,并在不断的工作中总结问题,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发展。三是设立奖惩制度,通过物质奖励的方式,调动群众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给予奖励的时候,一定要严格保密举报人的各项信息,保证其人身安全。四是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出现矛盾时,一定要树立文物保护第一的意识,对一些基层政府未按规定执行的行为,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保证城乡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协调发展。
3.6 加强管理,加大对文物保护的扶持
文物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文物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对文化的传承。所以,在文物保护中一定要加大财力、人力、物力的支持。第一,政府要给予资金支持,文物管理部门可以申请文物保护的专项费用,用于基层文物的保护。此外政府也要拨用专项资金用于文物的保护,并将文物保护的经费纳入政府预算中,拨款经费也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经费要妥善保管,防止出现挪用的现象。第二,基层政府要做好文物保护的规划,尤其是一些文物资源丰富的乡村一定要做好规划工作,并根据文物资源的实际情况及时申请保护经费。第三,广开渠道,筹集文物保护资金,文物保护不能单纯地依靠政府,社会大众也要积极参与进来。政府可以通过广开渠道,联合政协委员建立文物保护组织,向企业、个人等筹集资金,用于文物的抢修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新时期如何做好基层文物的保护工作是政府当下最为重要的工作。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不仅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基层政府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当前基层文物保护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通过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促进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任曦.新时期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丝绸之路,2016(18):63-64.
[2]陈菲菲.新形势下基层文物保护现状与应对措施研究[J].长江丛刊,2018(22).
[3]潘黎明.新时期泉州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设路径探析[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5).
[4]于善金.新形势下基层文物保护现状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7(9).
[5]李凤珍.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神州,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