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主体生成的日常生活实践逻辑

2019-11-14张丽娟

学理论·下 2019年10期

张丽娟

摘 要:蕴含着心灵、现实和超越三个维度的日常生活是经济交往、人际交往、文化交往的生活场域。文化自信主体的生成依赖于微观日常生活的实践性展开,日常生活成为文化自信主体生活的基础实践平台,是人的主体性自信的彰显产生、创造和维护的前提,文化自信主体生成的日常生活理路对于现代社会文化自信形成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日常生活世界;文化自信主体;生活哲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10-0013-02

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实践生成的活的关系世界,具有时空交错的非普遍性特质,蕴含着心灵、现实和超越三个层次的生活场域。通过日常生活,现实的个人之生存、生理、心理、情感、社会认同、理性认知、精神超越与终极关怀等多维度需要得到满足和提升,同时也正是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个体生命关系、婚姻关系、家庭关系、交际关系不断得以生成、重复、延续、变迁与重构。晚清以后,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所构建的乐天安命、知足保守的生活世界无法解释和适应现实而被解体,五四时期,梁启超、李大钊提出“静生活”与“动生活”二元生活观念冲突论,他们认为传统的道德生活理性都可以“随着生活的变动、社会的要求而有所变革”[1]。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又一次经历大的转变,传统道德生活随着商品经济、市场逻辑和自由主义等人文思想的渗透进一步消解,在文化自信主體的系结构的构建过程中,群体和个体的微观日常生活领域的生存性自信是文化自信主体生成的基础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不自觉的生活意识的自觉自信的提升对文化自信主体的产生、创造和维护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一、文化自信主体生成的日常生活根基

日常生活是个体生活和再生产的感性活动,是依据传统、习俗、经验、常识等思维惯性不自觉地实现个人价值的实践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零散性、重复性和个体性等特征。日常生活是现代个体文化自信主体形成的真实实践场域,对文化自信主体的品质塑造具有现实性的建构价值。文化自信主体的生成是以人的目的性为出发点,通过不断实践达到主客体内在辩证统一的过程,是一种改造人自身的自觉自为的精神和实践活动,体现了人通过对生活世界的不断认识和品质追求以达到对世界、对人自身的能动把握。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在全球文化逻辑的背景下,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培育和创造的中国文化自觉自信,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的当代伟大实践。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文化自信主体的生成离不开日常生活自信实践,日常生活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维度。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理论界一直过分注重理性自觉和意识形态的作用,忽视历史和文化建设的日常生活维度,因此,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定义为现实的人及历史的科学,其实质在于寻求历史逻辑中的日常文化实践的哲学现实。工业化导致的分工与领域分化,促进日常生活个体的自在性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日常生活总体性提出新的价值要求。就是要在全球多样文化与价值逻辑塑造新日常生活自由个体过程中,重新定位共同性特质的日常生活总体性,进而实现宏观总体性非生活与微观的日常生活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指出:“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3]。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途径是多层次的,既有非日常生活层面的诸如国家和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上层建筑的强制和引导等,更有日常生活层面的生存独立自信性的精神创造,它是政治、思想、文化、制度创造性的基础和根基。

二、文化自信主体生成的日常生活理路的现实困境

首先,文化自信主体实践性旨趣与文化自信主体的“学术化”理论研究价值取向的差异。现代社会文化自信主体的生成,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主体生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主体的发生和发展的结果,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事实和实践证明了中国制度、中国理论和中国道路的自信。就文化自信而言,它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不会自行产生,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交往、客观现实逻辑成熟条件下的长期建设培育而产生的自信精神和力量。对此列宁有明确的判断,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乃至经济、制度建设的成就只代表了无产阶级政权取得了政治、经济、制度的成功,并不代表取得了文化上的领导权和成功或自信。他也根据当时的历史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和解决途径,如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占领大学讲台、占领和巩固无产阶级教育阵地、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等,这些主张都是非日常生活领域的文化建设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下的改变“世界”和文化创造,不是脱离人的现实生活关系的“抽象世界”。依照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之逻辑,人的世界既包括由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国家关系等诸多社会关系构成的非日常世界,也包括现实的个人生存于其中的活生生的、重复性的、琐碎的日常生活世界,而日常生活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关系和文化关系产生的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日常生活维度研究的滞后,影响了文化自信主体的生成。文化不断生成和创造的世界从价值层面不断模塑着日常生活世界。漫长的历史发展和社会传统积淀下的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是以日常生活世界为基本寓所和根基的,正是“文化所包含的习惯传统、价值意义等规则蕴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思维惯性、日常交往等活动深处,形成人类既定的知识储备、文化先见、价值取向、非客体化的规则体系、传统习惯等等。”[4]如以“理性化”为特征的现代性文化力量塑造了现代西方社会的日常思维和行动方式等。

深入系统地研究和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日常生活理论,对于深层次将文化自信主体嵌入日常生活领域和解决中国当代人存在的现代性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文化自信主体生成的日常生活逻辑理路

当代的中国日常生活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化自信实践只有下降、切入日常生活,才能使文化自信主体在日常生活中得以生成。同时,日益纷杂、多元的日常生活领域也需要文化自信实践提供内在的、支撑性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构建起基于日常生活领域的精神文化自信之家园。

首先,现实生活是一个整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之语境颠覆传统日常生活世界,以实践性、历史性、生成性的方法论立场对日常生活世界进行重构,更新日常生活理念和思维,树立与现代社会主义实践相一致的日常生活价值思维,赋予生活世界以新的内涵和精神品质,以探究和构建中国文化自信与日常生活实践结合的未来合理样态,形成有利于文化自信主体生成的现实根基,即新的日常生活逻辑的形成过程就是文化自信主体的实践性生存情境的历史性敞开和布展。

其次,从生活的微观基础层面探究与把握当代中国日常生活转型的过程中人的生存状况、日常生活的物质与精神品质、自由与发展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面对个体、群体存在境况的急剧嬗变,诊断其人生观、价值观、交往观以及伦理观等多向度特征,为人们走出生存自信性困境提供指导,以彰显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现实生命力,并在批判与重建现实日常生活领域生存性的自由与发展、权利与义务、价值与尊重等实质性问题上为文化自信主体的生成提供客观语境。

最后,针对现实日常生活世界中存在的诸如传统腐朽观念和思维方式、受商品经济影响导致的异化现象和封建社会遗留的落后迷信文化,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进行深刻的批判,消解当代价值错位与意义失落的症状,重塑马克思主义生活意义世界,为文化自信主体的形成树立深厚而现实的微观日常生活世界根基。

总之,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自信的构建,是在深刻切入当代中国个体生存结构的历史变迁中,更加透彻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实践性与生活性,从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哲学关系和现实问题研究中显示出文化自信主体在中国的深度开展。但要强调的是,注重日常生活中文化自信主体的构建不能只是单方面的,它是一个既包含日常世界也包括非日常生活世界的开放的有机统一体,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参考文献:

[1]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2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3]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3.

[4]衣俊卿,欣文.日常生活批判:一种真正植根于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衣俊卿教授访谈录[J].学术月刊,2006(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