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2019-11-14崔轶凡
曹 娟 崔轶凡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otriosis,EMs)是妇科常见疾病,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常见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月经异常、不孕等症状[1]。临床对该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因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各种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有一定的不良作用,手术治疗也存在复发率。中医药治疗本病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中医治疗据“瘀血阻滞胞宫、冲任”之病机,予“活血化瘀”之法,同时依据辨证结果辅以理气、温经、补肾、益气、凉血等法,以达到止痛、消癥、调经、助孕等目的。因此本文研究分析活血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以来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实验室、B超、腹腔镜等检查确诊,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标准[2],排除腹部包括超出5 cm、巧克力囊肿及其他肿瘤者。将此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年龄在23~42岁,平均年龄(36.5±0.05)岁,包括27例I~II期患者,53例III~IV期患者。2组的一般资料(年龄、病程、孕次等)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A组:口服孕三烯酮(国药准字H19980020),2.5 mg/次,2次/周,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服用,3 d后服用第2次(每周服用时间相同) ,连续服用3个月。B组:给予活血逐瘀汤,基础药物如下:丹参15 g,益母草15 g,鸡血藤15 g,当归12 g,五灵脂10 g,延胡索10 g,三棱10 g,莪术10 g,蒲黄10 g,柴胡10 g,香附10 g,浙贝母10 g,川芎9 g。同时,根据患者兼证,加减应用理气、温经、补肾、益气、凉血等药物,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经期停服。
1.3 疗效评定1)治疗结束后60 d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疗效评定标准:完全缓解:经治疗,患者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通过检查,盆腔内未发现肿物;部分缓解:经治疗,患者疼痛症状显著改善,检查后盆腔内无肿物或肿物明显缩小;未缓解:经治疗,患者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复发:经治疗疼痛复发,且盆腔内结节触痛加剧[3]。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2)不良事件情况: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月经不调、精神抑郁、潮热盗汗、阴道干涩、失眠、便秘、口干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经临床治疗后比较,B组疗效优于A组,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研究发现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A组明显低,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 (例,%)
3 讨论
中医学无“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病名,其记载散见于“不孕”“痛经”“月经不调”“癥瘕”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外邪入侵、情志内伤、素体因素或手术损伤等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冲任损伤,气血失和,部分经血不循常道而逆行。随经血流溢及种植入盆腔的子宫内膜可认为是“离经之血”。离经之血即是瘀血。当瘀血阻凝冲任气血运行,则出现《血证论》指出的“瘀血或壅而成热,或变成痨,或结为癥,或刺痛”和《医林改错》所描述的“少腹积块疼痛、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满痛”等症状[4]。这些症状描述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性交痛、盆腔痛性结节、巧克力囊肿等临床表现相似,故离经之血形成瘀血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重要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因人和病变部位的不同而不同,症状特征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有25%的患者会无任何症状表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有下腹痛和痛经、不孕和性交不适,40%~50%的不孕症与子宫内膜内异症有关,疼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以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明显,受异位的子宫内膜侵犯,卵巢实质组织被破坏,使激素代谢受影响。不仅如此异位的子宫内膜可以引起盆腔粘连,输卵管运行障碍,受精卵只有在局部种植发育,导致异位妊娠的概率增加。
西医学中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异位内膜的来源认识主要存在3种学说:1)种植学说;2)体腔上皮化生学说;3)诱导学说。子宫内膜发生异位后,是否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还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炎症、在位内模特性等因素有关。临床诸多医学专家深入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发原因,认为该病病发由于血瘀所致静脉阻滞,其中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药用评价进行分析,发现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方案不同,但是有着相同的临床治疗原则,通常以补肾益气、活血化瘀以及清热化湿为主。西医学临床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发密切相关炎症介导标记物有IL-6、Th2、TGF-β。目前,临床一般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使具备生殖功能的子宫内膜产生萎缩、出血、剥脱等情况。但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西药治疗,一般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盗汗、潮热、易怒、抑郁等不良事件。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日益凸显,以活血化瘀为主,结合患者的体质特点予以随证加减,可以达到止痛、调经、助孕等目的。本研究在此理论指导下,选用活血逐瘀汤为主方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从研究来看,活血逐瘀汤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孕三烯酮治疗组。文献资料亦证实活血逐瘀汤可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卵巢功能并能提高妊娠率[5],以及其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上的价值[6]。但瘀血内阻并不能完全概括其病机,肾虚在发病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冲任之本在肾”,肾虚影响冲任、胞宫的功能是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因此,补肾活血也是治疗该病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未缓解分别有15例、21例、4例,总有效率为90.00%,而A组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未缓解分别有11例、23例、6例,总有效率为85.00%,所以2组存在显著差异。也证实了活血逐瘀汤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有显著疗效。且结果显示B组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活血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有效降低多种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治疗月经不调、失眠、盗汗等,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活血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且能显著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