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11-14苏友娣
苏友娣
(邵武市立医院,福建南平354000)
随着我国近年来脑血管病发病率不断上升[1],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成为了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进一步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对我院选取的20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现将报告叙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脑血管病患者200例,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实施“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设置每组100例样本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该研究均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及患者家属签字同意。对照组:男/女=60/40,年龄 60-78(61.30±8.56)岁;观察组:男/女=57/43,年龄 60-77(61.45±7.98)岁。两组资料结果对比,P>0.05,可进行研究和对比。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肝肾功能障碍及精神障碍患者。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检测各项生命体征、按医嘱用药、说明相关注意事项等)
1.2.2 观察组 实施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若要顺利实施人性化护理,必须要求医护人员建立起人性化护理理念。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角度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树立主体地位,在满足病人护理需求的同时保证护理的工作质量。鉴于此,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培训,学习有关人性化护理知识,掌握护理技能,并进行全面探讨和深入交流,以便在护理工作中能够更好的运用好人性化护理理念。
(2)人性化护理程序建设。自患者入院开始就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一直延续到患者痊愈出院,才算完成护理工作。入院前,护理人员需充分了解和调查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手术类型及家庭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入院后,全面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心理压力、身体状况及其他疾病,方便实施日后的护理工作。在入院1d后,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拟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同时根据病情的恢复情况及变化情况在主治医生和护士长的帮助下随时进行调整,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此方案进行优质护理,并定期评估患者的护理效果。在入院2d后,护理人员需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治疗措施、护理方案及相关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家属正确使用相关医疗设备的方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3)提供人性化医疗环境。由于大多数脑血管患者会合并其他疾病,从而造成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延迟患者的住院时间,影响治疗效果,导致心理状态受到一定影响。鉴于此,了解患者内心真正的心理感受,并进行评估,之后实施心理护理,缓解内心焦虑等不良情绪,并不断鼓励患者,通过讲解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医护人员可通过布置病房,如放置鲜花、盆景等,营造一种舒适、温馨的氛围,进一步缓解紧张气氛。同时还可通过播放音乐及电视节目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保持患者心情愉悦。
(4)建立人性化沟通机制。在日常活动中,将沟通作为矛盾的前提,可以消除一切障碍,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可知,良好的沟通能够提升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双方信任。这样,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沟通从而了解患者内心深处的护理需求,而患者可以通过交流与沟通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做到彼此互相理解,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5)日常生活的人性化护理。针对患者的实践病情和生活习惯,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告知患者可以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和高营养的“三高”食物,并告诫患者住院期间禁止抽烟、酗酒等不良行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纠正不良生活行为,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时间。
1.3 观察指标
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率,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率,评价其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评分,运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进行评价,分值高说明生活质量好。
护理满意度,运用满意度量表对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其中>90分表示非常满意,80-90(一般满意),<80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对比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率指标
在平均住院时间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1所示。
2.2 对比生活质量指标
在各项生活内容评分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 对比护理满意度指标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中,满意率为97.00%,其结果相比对照组的结果(83.00%)统计学对比明显(P<0.05)。如表3所示。
表1 对比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率(±s)/[n(%)]
表1 对比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率(±s)/[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n)1 0 0 1 0 0平均住院时间(d)1 4.7 0±1.5 5*2 1.3 0±1.7 0健康知识知晓率6 6(6 6.0 0)5 5(5 5.0 0)
表2 对比各项生活内容评分(±s)
表2 对比各项生活内容评分(±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n)1 0 0 1 0 0心理功能5 0.0 3±5.2 0*4 6.6 7±4.3 2躯体功能4 6.9 8±4.0 4*4 2.4 8±3.8 8物质生活4 6.2 2±4.1 0*4 2.7 8±3.6 8社会功能6 0.0 8±4.8 8*5 6.9 8±4.7 6
表3 对比护理满意度指标[n(%)]
3 讨论
脑血管病是一种临床疾病,主要发生在脑部血管中,发病原因是由于血液循环障碍,从而造成脑组织受损的疾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2]。临床常表现为头痛、头晕、智能和意识方面的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失语、偏瘫、尿便失控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疾病治疗和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提升医院护理技术及护理服务水平,要求全体护理人员用心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真心为患者考虑,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3]。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强调要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在提升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患者心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从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到人性化护理等五大方面进行开展,不仅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还提高了医院整体综合素质水平,对日后展开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中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指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明显,P<0.05。
总之,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效果显著,有效提高脑血管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