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相关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
2019-11-14吴高举
吴高举
(大田县均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三明366100)
高血压病是常见性慢性疾病,患者心梗、脑卒中、心衰等并发症常见,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影响明显。针对高血压疾病,除改善生活方式外,需以药物治疗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安全性[1]。老年人是高血压疾病主体,社会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病率递增表现。针对老年高血压单一用药改善血压水平一般,而联合用药效果更佳[2]。为了了解不同联合用药方案、预后效果,本文就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为例进行实验比较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总计84例。纳入标准:(1)满足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2)>60 岁患者;(3)患者自愿参与,有配合能力;(4)患者无试验用药禁忌。排除标准:(1)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3)试验用药禁忌患者;(4)合并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老年高血压患者分组,各42例。参照组:男24例,女18例;老年患者年龄61-80岁,年龄均值(71.2±2.5)岁;高血压病程1-6年,病程均值(4.2±1.3)年。联合组:男23例,女19例;老年患者年龄61-78岁,年龄均值(70.5±3.1)岁;高血压病程 1-7年,病程均值(4.5±1.0)年。参照组与联合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参照组 清晨口服氢氯噻嗪(12.5mg)+培哚普利(4mg)/d,每周进行血压检测,用药4周后血压值>150/90mmHg需增加培哚普利给药量,连续治疗8周。
1.2.2 联合组 清晨口服培哚普利(4mg)+苯磺酸氨氯地平(5mg)/d,每周进行血压检测,用药4周后血压值>150/90mmHg需增加培哚普利给药量,治疗时间与参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记录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不良反应情况(头痛、头晕、干咳等)以及 K+、Cys-C、UA 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计算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指标数据。计数指标(血压达标率、不良反应)以%形式表示,行χ2检验;K+、Cys-C、UA 水平以±s形式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指标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计数指标比较
联合组、参照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以及血压达标率情况见表1。组间血压达标率比较,P<0.05。
2.2 计量指标比较
联合组、参照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K+、Cys-C、UA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改善情况见表2。治疗后,组间Cys-C水平比较P<0.05。
表1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组间血压达标率与不良反应对比[n(%)]
表2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组间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对比(±s)
表2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组间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对比(±s)
?组别例数(n)K+(m m o l/L)C y s-C(m g/L)U A(μ m o l/L)联合组参照组t值P值4 2 4 2治疗前4.7 0±0.7 5 4.7 2±0.8 0 0 1.0 0 0 0治疗8周后4.5 5±0.7 0 4.6 8±0.7 2 0.8 3 8 9 0.4 0 3 9治疗前1.4 0±0.6 2 1.4 2±0.5 8 0.1 5 2 6 0.8 7 9 0治疗8周后1.0 6±0.4 5 1.3 9±0.5 0 3.1 7 9 2 0.0 0 2 1治疗前3 1 1.0 8±8 8.0 5 3 1 1.1 0±8 9.0 2 0.0 0 1 0 0.9 9 9 2治疗8周后2 8 3.0 1±8 0.5 0 2 9 1.0 2±8 5.0 5 0.4 4 3 2 0.6 5 8 7
3 讨论
当前,老年高血压发病率升高表现明显,尚无彻底治愈药物方案,治疗以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低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主。针对高血压以培哚普利等钙离子阻滞剂以及氨氯地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治疗为主,培哚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Ang-Ⅱ的形成抑制缓激肽在机体降解起到降压作用,氢氯噻嗪是噻嗪类利尿剂,可以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氨氯地平有稳定、安全、有效性优势,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3]。沈正,刘兴德,陈云,熊国宝研究指出,培哚普利+氨氯地平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预后效果更佳[4]。
实验结果和郑峰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实验组血压达标率93.3%高于对照组80.0%,治疗后血清胱抑素(1.12±0.64)ng/L 优于对照组(1.36±0.66)ng/L,P<0.05[5]。
综上所述,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比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更具优势,是优选联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