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结合临床路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11-14陈文
陈 文
(三明市永安总医院,福建福州366000)
冠心病发病率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呈上升趋势,随着疾病恶化,还可诱发心肌梗塞、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不仅可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还可直接危及生命安全,对此还需配合相应护理指导工作,从而降低再次住院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心功能改善[1]。而本文在面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运用了不同护理方式,如下文所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此次试验均在2017年4月12日至2018年4月12日期间完成。入选标准:(1)患者存在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劳力性呼吸困难等典型慢性心力衰竭症状;(2)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且经心功能、体征评估,发现存在慢性心力衰竭现象;(3)患者各项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排除不适宜进行本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2)排除病情不稳定患者。
观察组平均年龄(67.48±3.62)岁,冠心病病程(15.36±5.43)年,心力衰竭病程(18.36±4.12)个月;性别:男性33例,女性27例;NYHA心功能:25例III级,35例II级。对照组平均年龄(67.52±3.39)岁,冠心病病程(15.42±5.89)年,心力衰竭病程(18.44±4.56)个月;性别:男性34例,女性26例;NYHA心功能:24例III级,36例II级。两组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工作。
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联合临床路径干预,主要措施:(1)临床路径干预:①入院第1天:在患者入院后,需评估患者当前心理状态和病情恢复情况,为患者介绍医院周围环境、医务人员各项资料,尽可能缓解患者陌生感,对于需进行检查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告诉患者检查室方向;②入院后第2-9天:做好原发病护理、排痰护理、基础护理,开展一对一健康知识宣教或开展健康讲堂会,加深患者对冠心病预后、发病机制、运动指导、饮食规律、用药方法、自我情绪调节方法等知识了解度,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拉近彼此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2];出院前一天:在患者出院前一天,便需做好健康教育,叮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不可擅自停药、换药、增加剂量,遵医嘱服药,必要时,可为其制定个性化健康食谱[3]。
(2)健康式护理路径:①入院第1天,教育内容:介绍住院环境、责任护士、探访制度、辅助检查注意事项、入院及健康评估;教育方式:医务人员需制作一张医患联系卡发放给患者,全程实施微笑服务;②入院第2-3天:指导合理饮食,介绍冠心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病因;教育方式:提问、个别指导;③入院第4-6天:坚持八项守则:平稳降压、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知识、生活规律、心胸开朗、戒烟戒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均衡饮食;讲解冠心病治疗原则:心理治疗、病情监测、运动治疗、饮食治疗、药物治疗;教育方式:检查、集体讲解、板报宣传、个别指导;④入院第7-9天:教育内容:介绍服药依从性、遵医行为重要性、生活要有规律;教育方式:提问、集体讲解、个别指导。
(3)集束化护理:①排痰护理:为了提高患者依从性和配合性,还需介绍排痰重要性,教会患者正确咳嗽方式,对于咳嗽无力者,可通过敲打或机械拍背,促进痰液咳出,必要时,还需配合雾化吸入治疗;②康复护理:在康复第一阶段可配合短距离行走,主要在室内活动,注意中途休息,在患者适应后,可延长步行时间和距离,一旦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出汗、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停止训练,后期可鼓励患者在院内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保持良好心态;③体位护理: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通畅,还需首选半卧位或端坐位,将床头调至患者舒适高度,让患者感受到放松感和舒适感[4~5];④心理疏导: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年龄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主动表达内心感受,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和不良嗜好,且告知患者负面情绪的疏泄方式,以免患者长时间累积负面情绪,诱发应激反应,升高儿茶酚胺,加重心功能负担;⑤饮食指导:有效的饮食方案,能够预防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对此可嘱咐患者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足够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少食多餐制度,减轻心脏负担,且需避免刺激性食物摄入,主要以面类、粥类、植物油、牛奶、芹菜、胡萝卜、紫菜、黄瓜、番茄等食物为主;⑥病情护理:a用药指导:耐心为患者介绍各项用药的作用机制和用法方式,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让患者明白按时服药的重要性,提高依从性;b氧疗:可选择无声无味装置的氧疗,加强鼻腔护理,以免引起鼻粘膜出血、受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遵医行为、意外事件发生率、LVEF、LAd、LVSEd、LVDEd、生活质量(包含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各项评分值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6]。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2.0软件统计学处理,数据值存在差异时,用P<0.05表示。
2 结 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观察组心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表1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
表1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6 0 6 0社会功能(分)9 5.6 5±1.4 2 8 1.0 3±1.7 9 1 2.3 5 6 8<0.0 5物质生活(分)9 6.3 3±1.7 8 8 5.2 9±1.5 4 1 5.3 6 9 8<0.0 5躯体功能(分)9 4.2 2±2.5 4 8 6.2 3±1.7 3 1 7.5 2 5 8<0.0 5心理功能(分)9 5.3 9±1.4 2 8 2.1 3±1.5 3 1 8.5 3 2 6<0.0 5
表2 两组心功能对比(±s)
表2 两组心功能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6 0 6 0 L V E F(%)5 4.5 3±3.5 1 4 8.8 9±2.2 5 1 2.5 7 8 8<0.0 5 L A d(m m)3 8.2 8±2.6 4 4 0.4 3±2.5 8 4.5 4 7 8<0.0 5 L V S E d(m m)2 9.6 2±1.1 9 3 5.5 8±1.5 6 8.5 4 7 4<0.0 5 L V D E d(m m)4 2.5 1±2.2 8 5 0.5 5±2.6 3 1 2.8 4 4 5<0.0 5
表3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n(%)]
3 讨论
冠心病主要诱发因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随着疾病恶化,还可诱发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病死率高、病残率高、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若干预不及时,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直接性威胁,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病情恶化,还需配合相应的护理指导。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因护理不当或不及时,诱发各种心血管事件,对此还需加强护理指导,本次联合了两项护理服务,即集束化护理、临床路径干预,其中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规范各项护理流程,以免护理人员工作的盲目性,且对护理要求更加细致、全面化;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避免心肌缺血诱因发生,最大限度上去除引起心力衰竭的诱因,全方面减轻患者心脏负荷,让患者更好恢复病情。通过两种护理模式的联合更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控制疾病发生,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降低并发症,提高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促使各项护理、治疗工作顺利进行,从而形成良好循环。
本次研究中,进行了集束化护理联合临床路径干预能够有效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护理水平,增强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护理路径模式和细节化重点护理,能够控制疾病恶化,提高患者防病、治病的积极性,且通过稳定情绪,能够利于后期治疗、护理工作的进行,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联合式护理指导工作能够有效避免长期卧床诱发并发症,提高左心室射血能力,提高肌肉耐受性,进而改善心功能,促进病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集束化护理联合临床路径能够避免因急性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提高生活质量,稳定当前情绪,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