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佛教对日本文学无常观的影响
2019-11-14樊晓婵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樊晓婵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19
一、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
日本的原始宗教是神道教,神道教是自然与先祖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宗教组织,也没有一般宗教那样非常系统和完善的理论思想,它以大和民族的神话为核心,间接吸收其他氏族的神话,最终形成自己所特有的神道教体系。佛教传入日本之时,神道教早已发展壮大,外来的佛教自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与之抗衡,后来统治阶层看出佛教是维护中央集权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才受到日本上层社会的重视。早期的代表人物是圣德太子,他大力弘扬佛法,对佛典进行注解,在此期间大量的佛教寺庙也开始修建。到了平安朝时期,佛教在日本开始普及,最澄与空海二人作为遣唐使学成归来后,将佛教教义与当时的日本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加上平安朝时期“神佛习合”的缘故,佛教被广泛传播到贵族各个阶层。镰仓时期是日本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原因是镰仓时期日本战乱频繁,下层人民急需心灵安慰,与此相适应产生了新派佛教,新佛教用朴素易懂的观点传授佛教教义,因此得以迅速巩固自己的地位。佛教有着系统的来世思想,宣扬因果、强调轮回、淡化现实生活、追求彼岸真实、祈求来世福报,它主张“念佛往生”,只要心无杂念,虔诚的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今生罪孽即可得到化解,往生极乐净土,这对当时的日本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个逃避现实生活的最好的办法。经过长时间的继承与融合,最终佛教发展成为与日本神道教有同等地位的日本宗教派别,渗透到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日本的文化、文学以及审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无常观”审美意识的形成
“无常观”主要是指世事无常,包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也就是所谓的“三法印”【1】。这种“无常”的思想之所以能够与传统的日本神道教思想相融合,一方面与当时日本的社会局势有关,佛教的传入,让长年处于战争之中的日本人民看到了希望,特别是以佛祖释迦牟尼为代表的一系列涅槃重生的故事,以及佛教中讲述的各种各样的前世今生故事,使得日本人开始相信彼岸的幸福人生,这种外在的政治因素使得佛教宣扬的“无常观”开始进入日本人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日本自然条件恶劣,火山地震频发,死亡随时威胁着他们,这就为“无常观”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同时,日本独特的地理与气候造就了自然风光的绚丽多姿,许多日本人认为“只有神的国度才有如此美景,认为日本的山水万物都是神的灵气幻化所致,万物皆有灵气。”【2】然而,自然环境不像人类社会那样发展比较稳定,它有四季更替,再美的东西最终也会在世界上消失,这种突然的转换在日本人心里产生了巨大的落差,自然风物触发了他们的联想,由瞬息万变的自然想到了人生的无常,因此在日本人的内心之中,始终有“好景不长”的感叹之情。这些日本人特有的历史、地理、自然与民族心理,使日本人继承并发展了佛教中否定今世,希冀来生的“无常观”,将其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使“无常观”审美化,最终形成了以佛教“无常观”为中心的日本美。他们推崇虚幻,认为与生相比,死才是最高的艺术,这种对生死无常的看法观念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形成了日本文学的独特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既不同于中国,也不同于西方社会,中国文学多描写“大团圆”故事,文人才子受儒家文化影响,讲究入世之道,就算是有悲剧色彩也强调“哀而不伤” 注重大气与悲壮之美是西方文学想要达到的美学理想,所以西方文学注重塑造典型性格与英雄人物。日本人虽然也认同完美,欣赏完美,但他们更加追求的是一种不圆满之美。换句话说,日本人更倾向于去追求一种“遗憾美”,这种思想在历朝历代的著名作品中,都能找到。
三、日本文学中的“无常观”
日本人追求的“诸事无常”的审美特性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在一些著名作品中,这种审美意识体现的最为明显。不论是古代作品,还是近现代作品,其“无常观”思想是一以贯之的。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古代诗歌(和歌)总集【3】107,其中有大量描写四季景色变化的诗歌,而在对四季的景物描写中,秋天绝对是放在首位的,万物凋敝的深秋总是诗人感叹,抒发感情的对象,在中国的诗歌中,秋天常常与诗人的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如“秋风秋雨愁煞人”、“自古逢秋悲寂寥”等诗句屡见不鲜,而日本人对秋天的态度恰恰与中国相反,在《万叶集》中,描写秋天的诗歌大约有140首,而纯粹描写“悲秋”的诗歌几乎没有,而是对秋季给予了极大的赞扬,如“红叶秋山茂,将来落叶时,正因将落叶,更遇见秋姿”,还有“红叶今来矣,秋花似落霞”等大量赞美秋天美好景物的诗歌。除了诗歌之外,《万叶集》中还有大量作品含有悲剧色彩,主要表现的都是生死离别、老病苦穷等主题,这都是与他们内心深处的“无常观”意识密不可分的。
平安朝时期佛教仍然属于上层贵族阶层,而平安时期的文学又充满了浓重的贵族色彩,相应的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品都有着强烈的“无常观”思想,尤其是《源氏物语》,这部作品不论是内容还是主题,都带有平安文学的无常观思想。源氏从出生到最后的遁入空门,一直笼罩着浓浓的哀愁,源氏一生下来便失去母亲,这就使他在波云诡谲的政治斗争中失去了强大的外援,最终由风光的皇子降为臣籍,流放到须磨,在流放期间源氏饱尝世情冷暖,之后虽然重回高位,但好景不长,源氏身边众多女性相继遭遇不幸,更让他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在《源氏物语》中这样写道“源氏对她们说‘我此生所喜荣华富贵他人无法可比。谁料所遭恶运却胜于他人。想是佛菩萨要我感悟人生无常,世事多艰之理,故赐我此命吧。”【4】284本居宣长在《紫文要领》中将《源氏物语》的主题解释为“物哀”,这种“物哀”感,很大一部分来自“世事无常”、“四大皆空”的佛法义理,无独有偶,长谷川泉也认为,日本传统文学的主题有两个:一是爱情 一是无常。这两者在《源氏物语》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到了镰仓时期,佛教从贵族阶层走向了大众,迅速在日本社会发扬壮大,在冰冷的社会现实面前,出家遁世等风潮盛行。镰仓时期最为著名的两种文学类型主要是战记物语和随笔文学。在所有的战记物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当属《平家物语》,《平家物语》主要讲述的是平氏和源氏这两个日本大家族的斗争故事。作为曾经的统治者,平氏享受过的荣华富贵恰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在《平家物语》里,作者对平氏一族曾经的辉煌着墨并不是很多,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平氏一族的消亡过程,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荣华富贵是虚无缥缈的,不断更替是永恒不变的。《平家物语》可以说充满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之情,传达了“我命由天不由我”的理念,如开头的“诉说世事本无常”、“恰如春夜梦一场”、“好似风中尘土扬”【5】26等句子无一不是佛教“现世无常”的体现。随笔《徒然草》对后世的影响较为深远,全书看似是吉田兼好随意而成之作,但其中却饱含着作者对佛法义理的深刻理解。吉田兼好本身就是佛门弟子,他对佛法的了解自然比其他文人更加深刻,《徒然草》从各个方面阐述了佛教的诸行无常,如生死无常,繁华无常,居所无常等。“徒然”这一名字本身就有人生徒劳、现世无常的意思,文中的“往昔繁华之处如今却沦为无人居住的野地,宅邸虽是旧有之貌却易了主人”,“人的记忆是十分模糊的,昨日之日就像昨日之梦,想起来的只是其中被自己的意识美化了的部分。人心的无常,就像金刚经所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6】30等句子都直接反映了吉田兼好作为佛家弟子的无常感受。
到了江户时期,市民阶层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适应他们欣赏要求的文学形式应运而生,如浮世草子与净琉璃。虽然其中有大量的肯定现实生活的内容,但也隐约透露着作家的无常感受,无论是井原西鹤的浮生意识,还是近松门左卫门感叹无常的审美意识,都属于日本人的诸行无常的人生观【7】10,如井原西鹤在《日本永代藏》中写道“人之寿命,看起来长久,也许翌日难待。”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琉璃大都是讲述的是一些男欢女爱的爱情悲剧,这也体现出浓厚的无常色彩。
日本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佛教虽然不像前代那样发展迅速,但其无常观的思想早已作为一种传统的美学思想,融合在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拿文学来说,川端康成曾多次表达过自己对佛教的认识与感悟,在他的代表作《雪国》中,男主人公岛村在现实的驹子和非现实的叶子之间徘徊不定,始终难以抉择,最后以悲剧收尾,这恰恰反映了人生始终是难以捉摸的,活着的人们便都是明知无常,明知人生的空虚,而仍然在追求非无常的永恒,所以驹子明知与岛村没有结果,仍然爱恋着岛村,最终对于岛村“无偿的爱”变成“无常的爱”,岛村对于叶子的迷恋也是一种无常的徒劳的迷恋,最终叶子在大火中成为永远的幻象,更不用说《雪国》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车窗玻璃上倒映的人脸,朝生暮死的秋虫,虚无缥缈的银河,这些无一不是转瞬即逝的。在川端康成心目中,从小浸染的佛理成为了展现他自己古典美与虚无美的不尽的源泉。
四、结语
总之,佛教从5世纪传入日本后,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与融合,早已与日本社会融为一体,最终表现为一种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这种由佛教“无常观”所引起的审美意识渗透在日本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因而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文学渗透着诸事无常的悲愁美,追求的是幽玄美以及虚幻美,宣扬的是作家自己对世间万物的无常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