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2019-11-14陈科宇

新生代 2019年1期
关键词:倡议全球化一带

陈科宇

成都七中 四川成都 610041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时代潮流、适应时代发展规律,得到国际社会及沿线国家积极响应,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1.“一带一路”倡议产生的背景

1.1 丝绸之路与中国历史上的兴衰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足迹,南海沉船“南海一号”揭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岁月尘埃。“一带一路”的“带”和“路”分别对应历史尘埃的“丝路”和“瓷路”,承载了中国对外贸易最为久远的历史,成为东西方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交流的主要桥梁,成就了我国丝绸和瓷器的历史辉煌,因此古代中国被罗马人叫做丝国(塞里斯)、被西方国家叫做瓷国(支那)。“丝路”和“瓷路”打通了中国与欧洲和世界的联系,成就了中国唐宋明等朝代的繁荣,成为连接着地球上各民族和各大陆最重要的情感之路。

1453年奥斯曼之墙中断陆上丝绸之路的同时,也阻断了欧洲与中国之间的交通连接;而明清的海禁政策彻底割断海上丝绸之路,造成中国逐渐与世界的隔绝和脱轨,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圈”,特别是清代闭关锁国,重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使中国近代逐渐落后于世界。可以说,丝路和瓷路的命运也左右了中国的命运,重开“一带一路”对中国崛起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正如挪威探险家斯文赫定所言:“中国人重开丝绸之路之日,就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复兴之时。”

1.2 世界性大国的崛起与全球治理模式

500年间世界性大国崛起历程,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治理模式。15世纪,葡萄牙作为最早的民族国家,在命运自决后才将注意力伸向大西洋;16世纪,西班牙在宗教大旗下,成为与葡萄牙分庭抗礼的基督教大国,将普世价值传播向它的殖民地;17世纪,荷兰是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公司的力量下,成为了叱咤风云的海上马车夫;18-19世纪,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经济,积累大量原始财富,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建立了统治1/4个地球的殖民体系;20世纪,美国通过商业资本与自由民主思想,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些国家要么重视科学和教育,要么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政治经济制度,或者提出了引领世界的全球方案,超越了前任大国。特别是“地非大、物非博”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能成为引领全球的政治大国、军事强国、经济富国,这非常值得一些地大物博国家的反思。德国和日本在国家力量的主导下,以创新创造为主体,但缺乏引领世界的政治方案和思想,无法成为世界性大国。中国要和平崛起成为世界级的国家,也必须提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的全球化治理方案,为人类社会贡献中国方案。

1.3 世界面临着逆全球化的困境

随着全球化导致的世界分工体系的调整,驱使全球要素资本连通在一起并产生全球大对流,就像物理试验中U型管两边的水一样,直到所有要素价格水平持平。这一对流过程,也就是“发展中国家渐进繁荣、发达国家渐进衰弱”的过程,资源殖民化、经济殖民化会越来越少。这一对流也会导致世界权力中心重新回归到欧亚大陆,弱化美国对全球的控制,未来美国可能成为全球化的“钉子户”。这一对流过程,对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比较有利,通过引入西方的高技术和资金实施经济快速发展,现在则是向全球输出中国技术和资金。这一对流过程也会导致文明的边界被抹除,不同的文明开始对流、冲突和激荡,导致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情绪高涨,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加剧。特别是美国特朗普上台后,带头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大力推进“制造业回流”、“本土化制造”,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等一系列措施,掀起的一股“逆全球化”思潮,导致西方主导的全球化陷入困境,迫切需要新型全球化方案。

2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型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2.1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主导的、世界认同的新型全球化方案

在丝绸之路重启的新时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迅猛发展,全球化面临着新挑战、人类命运面临着新抉择,肩负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中国,必须提出自己新的全球化思想与全球化方案。直到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和2017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横空出世,我们才真正有了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时代方向、满足各方根本利益的全球化治理方案。

“一带一路”倡议借助高铁技术促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使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能够快速“通”达全球,足不出户就可知晓世界大事;“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在“通”的基础上让人类的命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实现政策沟通、文化融通、民心相通,共建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2 “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化做出了新突破、新贡献

早期的经济全球化具有“单赢”特征,具有经济殖民化、资源殖民化的特点,即发达国家通过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占有关键资源,不断“剪”发展中国家的“羊毛”,使发展中国家不断失血、越来越穷,这一时期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积极、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伴随国际生产分工体系的调整,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制造业逐步流向要素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时期的经济全球化呈现出“多赢”的特征,但由于以跨国资本、跨国公司的利益为核心,不注重各国之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分享与平衡,不关注民生问题,一方面西方国家产业“空心化”使中下阶层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环境被严重污染,加之不同文明的冲突加剧,使全球化陷入困境。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则更加关注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建设,弥补西方主导全球化的不足,被誉为新型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首先是更具普惠共赢的新型全球化,解决全球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失衡问题,夯实全球化合作共赢的基石。新型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又要注重分“蛋糕”。“一带一路”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一体化区域,包括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做大这块“蛋糕”,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为世界共同繁荣带来新机遇。“一带一路”的发展重心定位在“互联互通”上,力求优先改善沿线国家的发展硬件,建设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更加注重照顾弱国、小国利益,着力解决就业难、生活贫困等民生问题,让沿线国家及普通民众都能享受“一带一路”发展带来的红利,扭转原有全球化造成各国利益分均问题;并通过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机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资金空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其次是构建更具包容平等的新型全球化,化解“逆全球化”思潮下狭隘民族主义、宗教主义,夯实合作共赢的思想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中国古代“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大同思想为基础,继承和弘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超越了狭隘的民族国家视角,是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核心的新型全球治理。这也是千年丝绸之路传统友好精神的传承,强调文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国家不因文化、民族、宗教、意识形态的差异而被区别对待,推动包容平等的新型全球化环境。

其三是构建更加开放共享的新型全球化,破解不顾他国利益的贸易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夯实经济全球化的合作基础。通过构建平等开放、互利共赢的全球经济新秩序,沿线各国要坚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带动自身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破解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与贸易保护政策。特别是在保护主义盛行时期在上海召开了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让世界各国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充分表明了中国主导的新型全球化与西方主导的全球化的显著不同,并非假借开放之名谋一己之私,解决中国产能过剩、传统产业转移升级等问题,推动新型全球化朝着世界各国利益共享的方向发展。

全球化仍是国际社会的主流意识,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50%,他们正积极加大开放力度、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发达经济体的德国、日本等仍然致力于推动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是顺应了世界经济格局与全球治理格局相统一的需要,夯实了合作的时代基础。

3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对外开放与中国和平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

3.1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

40年前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融入国际生产分工体系,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生产力获得了长足进步,已从跟跑者变成了引领者。这一时期参与国际分工调整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使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未能参与国际分工,特别是传统丝绸之路上的西部地区,仍为欠发达地区。这一时期中国主要还处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承担着生产车间角色,科技创新与引领能力仍不足,并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一带一路”则将中国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纳入改革开放的前沿,实现了更大区域的对外开放,可解决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支持沿线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和基础设施互联,使我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投资人、全球创新中心转型,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化解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因此,“一带一路”标志着中国从重点对外开放向全面对外开放转型,从被动开放向主动开放转型,从低水平开放向高水平开放转型,引领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开放。

3.2 “一带一路”倡议是支撑中国和平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带一路”是大国和平崛起的新模式。中国的崛起不能走以往大国崛起的老路,这是因为时代主轴已从零和博弈转变为合作共赢,陈旧的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思维已为时代所抛弃,“一带一路”就是中国创造的和平崛起之路。这是因为中国的崛起不同于农业大国的崛起,对海外市场没有需求;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大国的崛起,可通过帝国主义殖民化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和市场;也不同于当今的美国,可通过全球性军事打击、金融打击能力控制全球资源和市场。中国崛起只能依靠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采取主动融入国际社会、合作共赢的策略,类似“孙悟空钻到牛魔王肚子里面”,崛起的过程是和平融入现行国际秩序的过程,这与历史上的任何大国崛起都不同。“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就是要把欧亚大陆联通起来,将中国的崛起与全球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既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助于沿线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梦想,并惠及全世界。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和平崛起的战略支撑。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对美国的潜在威胁也越来越大,美国积极通过“亚太再平衡”等战略来打压中国,并开始与欧洲合作形成对中国战略包围圈,严重压缩中国的生存空间。“一带一路”就是要与欧亚大陆上的主要国家构建战略伙伴关系,化解这些战略危险,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模式来平衡美国军事上的围堵和遏制战略,为中国创造继续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发展环境。同时,通过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可促进沿线国家和平发展、经济繁荣,从而获得沿线国家理解和认同,化解周边国家的疑虑和敌意。

4.结论

根据世界岛理论,欧亚大陆是世界的地理中心、人口中心,经济全球化一定会进一步带来权力重组,使欧亚大陆重回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21世纪的中国如果想要接过世界交响乐团的指挥棒,就必须将欧亚大陆--人类活动的真正中心串联起来,实现欧洲与亚太经济一体化,并将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经济繁荣联系起来。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则可有效联结接欧亚大陆,拓宽中国的国际生存空间和和平发展环境,共同对抗美国的霸权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大同思想为指引,推动中国的和平崛起、世界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造福全人类。

猜你喜欢

倡议全球化一带
全球化时代的数字纪念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Happy Afternoon Tea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上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