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基本逻辑

2019-11-14周威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新生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政治

周威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一、以人民中心:社会发展的人民力量

"人民"这一概念拥有非常丰富的政治内涵,深深地嵌入中国的政治实践之中.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203次,超过了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出现的频次.报告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人民观的新内涵.

在西方的政治话语中,"人民"的词源是populus,指共和国中的平民群体.而随着现代性的来临,平等自由的理念成为政治价值基础,曾经的"贵族道德"在民主社会中衰落,大众道德开始占据主导,没有身份、没有等级的平等价值使得"人民"开始占据一定的地位,法国大革命在整个现代世界的影响使得"人民"的意义也开始发生变化,人民的正当性也就逐渐被升华为特殊的政治激情以及极高的政治美德意志.人民成为现代政治最具有合法性的宣示,成为现代政治建构的核心词汇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所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强大动力,并对西方政治中的人民理念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针锋相对地指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从而形成了关于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的科学结论.马克思实际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得"人民"在时代的大潮中获得了独立的自我意识和历史主体地位.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民群众观,用"人民"一词来把那些能够把革命进行到底的确定的成分连为一体,从而在实践中丰富和拓展了人民群众的范围,并且从革命和人民的关系角度肯定了人民的重要地位,由此,"人民"不仅被赋予了现代政治的合法性根基,同样也和阶级政治相联系.

"人民"概念在中共话语体系中一直占据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性地位,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民主体思想.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和现实实际,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到了党的工作中,"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毛在界定"人民"的概念时,既展现出了"人民"的可靠力量,也展现出了"人民"所特定的阶级性.在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建设的需要"基础上的人民内涵得以恢复,另一方面,人民在现实政治世界中的被动地位被打破,人民变成政治体系的积极主动地输入者,政治建设的行动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这一概念所蕴含的内部张力,使得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抽象化的概念如何能够在实践中得到保障和安放同样成为了当下政治问题.人民在社会发展中处于决定性的地位,并反映着社会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在中共十九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代表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民的主体性",以发展为目的,以人民的需求为中心,并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毛泽东同志坚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提出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全党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用以检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效果.习近平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他在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出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可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民心向背决定着国家的治乱兴衰.正如习近平所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正所谓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高度概括了历史兴衰的规律.马克思曾在论述民族精神时指出,民族精神就是"精神存在于群众这一主体并展现出来的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体现着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中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受到人民的拥护、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地前行,正是因为始终坚持着"扎根于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执政时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并代表着人民的利益,肩负起为人民谋利益的责任.人民立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一方面表现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立场,另一方面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立场就要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就要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和主体地位,就要坚持把人民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人民为实现当家作主,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体性,而现阶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及国家和政府的"人民公仆"还是为人民谋幸福、谋利益、谋权利的主要力量.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就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人民的评判是衡量党的工作成效的主体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就是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要顺应人民意愿来实施政策和推行改革,就要坚定不移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论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深刻的经验总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顺应人民的意愿来规划发展,解决人民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矛盾和问题,谋求社会关系的变革,满足人民需求,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高质量的物质诉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民的民主政治诉求、精神文明诉求、美丽生态诉求等方面的内容."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妙的概念,而是要体现在各个发展的环节,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目前而言,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现实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执政价值理念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殷切期盼这两方面相互交融、互为一体所呈现出的愿景.

三、顺应民心:改革开放的人民本色

中国的改革开放,有着其深刻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哲学及其所决定的改革出发点和推进逻辑.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是带有人民本色的改革 是顺应人民的需求的改革,是实现从"政治的经济"向"经济的政治"转变的改革 是注重增量的改革,是把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目标的改革 是渐进式的改革,是注重把改革成果逐步与人民分享的改革.

改革开放是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了从"政治的经济"向"经济的政治"转变的社会主义改革.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经济具有强大的反作用,这种决定作用和反作用构成一种"合力".亦即经济的决定性是在同政治形成交互作用中进行的.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在一个相当的历史时期内,比较重视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即"政治的经济",比较忽视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即"经济的政治".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才由邓小平提出并实现这种转移.党和国家重心的转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从"政治的经济"转向"经济的政治".所谓"经济建设"和"经济的政治",就是实现社会自身的发育.政治任务可以暂时性地凌驾于经济任务,但不可以永久性地取代经济任务人民可以响应人民代表的号召和动员,但归根到底,政治本身就是人民自己的事,人民的主体性不容忽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与他们的根本的经济利益是一致的,只有通过社会的成熟与发育,并进一步由人民参与政治生活,才能维护、保证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是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增量并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改革既定目标的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之初,并没有一个总体的蓝图,但是其根本的出发点却十分明晰,那就是邓小平所说的"三个有利于".即使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这个改革取向也仍然是服从生产力、提高国力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同时,改革具有增量的性质,不过早的涉及存量的调整,因而不会伤害到传统体制下的既得利益群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坚持了增量的原则,适度保护了大部分普通居民的利益,这说明党和国家重视降低改革带来的社会风险和人的代价,把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下,改革、发展和稳定成为了一个有机地整体:改革为了发展,同时要以稳定作为前提,而发展的好坏是检验改革的标准,稳定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改革开放是以人民为中心,采取渐进的方式以确保人民逐步共享发展成果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渐进的性质,既是为了改革过程中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是为了不伤害到大部分普通居民的既得利益,更是为了逐步把改革的成果分享给全体人民.改革由解决农业中的低效开始,逐步扩大到私营部门.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就业的扩大化和劳动力需求的增加,这打破了城乡之间的壁垒,使得农业人口向非农业就业岗位转移,首先提高了城市的经济增长,活跃了城市的经济,将改革的成果分享到城市 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增加,国家逐步提高了农民工的收入和待遇,实现了新一轮的发展成果的分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要把改革的成果分享到全体人民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实践,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的政治主体性和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以人民为中心",是新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执政、党领导改革开放推进的根本逻辑和伟大经验.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立场所在,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精要所在,这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初心所在.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政治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