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建设

2019-11-14贵州医科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思政

■魏 鸣/贵州医科大学

一、紧扣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师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

新时代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核心在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历史课题,立足的根本任务在于如何立德树人,核心关键在于高校思政教师如何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就需要加强高校思政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建设,旗帜鲜明且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目标

新时代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是党和人民、国家和社会、历史和现实交付的历史重任,因此,这样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意识形态工作开展都应将为谁培养人作为核心任务和根本目标。

(二)“培养什么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要求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主动地适应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积极地加强自身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不仅力争以培育具有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人民服务和奉献社会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人才,还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信仰,以及思想道德素质达标和法治素养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提升思政教师自身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核心要求。

(三)“怎样培养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环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创新“知行合一”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新模式,这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环节,意识形态工作不是流于表面的理论认知或认同的问题,即不仅只是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的问题,而是高校思政教师所涵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否足够深厚的问题,想必只有理论足够深厚,才能以理服人;其次,就是思政教师如何通过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方法,解决行为示范的问题,只有实事求是的调查和实践,才能事实胜于雄辩。

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的精神支柱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是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除符合“四有”好教师的基本标准的基础之上,还应具备的核心关键素养,即既“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以及有仁爱之心,”同时还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助力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一)“四有”标准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价值遵循

“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不仅是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基本素养的要求,这还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好做足意识形态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首先,思政教师应具备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信念信仰;其次,应具备较高尚的师德师风,坚守职业道德操守和完善人格魅力,坚定立德树人的情怀;再次,具备扎实且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足够丰富的教育理论修养和教学实践经验;最后,有教无类的仁爱之心是教师为师之道应当具备的核心修为。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核心价值标准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该论述完全切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要害,这才是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法宝和关键所在,也唯有如此才能扣好大学生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信仰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始终立足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应符合的核心价值标准,如若脱离或偏离该核心标准,意识形态工作将可能无功而返且起反作用。

三、奋力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尽本分

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明确强调:“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是衡量一切教学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而“高教之本,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也意味着本科教学的根本性、决定性和关键性的地位和作用。也明确强调高等教育要“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以及回归梦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着“不忘初心,回归本分。”坚持立德树人,坚定理想信念,扎实修炼内功,创新改革教学,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一)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问题是一个关乎个人、家庭、社会和民族国家价值导向的问题,一个国家和民族欲发展强大,须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思政教师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是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这就须思政教师自身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即致力于通过思政教育助大学生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坚定崇高的信念,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1)精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意涵融入和贯穿在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体反映,是先进阶级的道德观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也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将其始终贯穿并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体现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引领作用。

(2)准确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思政课理论教学中并指导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而党的教育事业也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3)正确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联系结合思政课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始终将其作为教学实践指南。党的十九大以来,从治党、治国、治军到内政、外交、国防,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最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要增强理论功力,防止能力和本领恐慌,不断修炼内功,将理论自觉积极主动地转化为一种行动自觉。

(二)扎实修炼内功

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和思想道德和法治的人文修养是思政教师如何对大学生“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以言传身教和“以理服人”的基石。若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样的思政教育是没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所以思政教师需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力的修养,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及时检验和提炼有宜经验,探索“学科理论扎实同社会实践深入”的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做到“以理服人的同时,还要以德服人,最后还要用事实说话,”这样的思政课教学不仅理论味道十足,也十分具有人情味。

(1)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蕴含的深厚理论的时代意义,将其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阶段结合起来,为大学生科学准确地把握国际国内大势,用经典的理论语言有效答疑释惑,帮助大学生在强大的理论感召力下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白马克思主义才是足够科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才是足够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足够先进的价值理念。

(2)多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发展史,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规律,以史为鉴,以史为证,通过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历史观、国家观和民族观和人类社会观,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投身人类解放事业。

(3)多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大道,认真梳理改革开放一前一后我国发展的轨迹,有足够的底气向大学生阐明国家发展的道路的正当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从而深入对新时代的发展要义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引导。

(三)创新改革教学

新时代,特别是大数据时代,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学科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改进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键在于“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重点在“学生学得怎么样,”教是为学服务的,同时教也要为学负责,如果没有将教学改革进行到底,那么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率的,如果没有将教学创新同时代进步教学理念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和说服力的。

(1)幕课的实践是开启网络大学、共享大学的先手棋,这也是教学技术革命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新要求,如何在幕课时代有效把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和主动性,就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下功夫。

(2)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通过教学技术改革服务更有效的教学,还应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知识性通过教学技术改革更有效的呈现出来,将思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和创新推向新的高度和水平。

(3)思政课教师应主动调节以适应世界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思政课教学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符合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标准,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作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浅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