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

2019-11-14

长江丛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基础培育价值观

一、前言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作为我国未来发展建设的接班人,对于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十分关键。在高校教育活动开展中,即需要能够积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通过科学措施的应用做好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使其在形成良好价值观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培育意义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实现的重要任务。作为祖国发展的未来与希望,大学阶段可以说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即需要能够从校园入手对学生的生力军作用进行发挥。在现今主流价值不断弘扬的过程中,部分反社会主义、错误的思想随之出现,不同价值观在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的情况下,在大学生中也因此出现了信仰危机以及思想困惑,进而导致诚信缺失情况的发生。在该种情况下,对于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则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通过科学培育实践方式的应用,保证学生在多元价值观中能够更好的明辨是非,为其未来的更好成长打下基础。

三、培育策略

(一)增强政治认同

对于政治认同来说,其体现为国家认同、理想认同以及政党认同,是团结大学生组织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对大学生成长、进行激励促进,使其为国奉献的重要思想基础。在政治认同增强的过程中,即是要对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问题进行鉴定,在使其具有更强理论、文化、道路以及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将核心价值观形成精神层面的信仰。

在实际教育培养过程中,要想使学生自觉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科学的教育引导以及理论诠释十分关键,也正是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感进行增强的关键方式。在此过程中,也并非是将相关的教育内容以及理论进行单纯的灌输,而对需要对学生成长发现期待与需求进行满足,在因时而进的情况下避免出现“填鸭式”以及“灌输式”教学,对教育引导与理论诠释的本质进行把握,在将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把握教学对象差异化以及环境复杂化特点,在同学生成长基本规律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善,积极开展案例式、专题式、主题式以及行动导向式教学,从教学方法更新维度使学生在核心价值观理论方面能够更好地入脑、入耳、如心。同时,也需要能够对价值观的行为外化引起重视,积极做好价值观教学的现场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扶贫帮困”、“三下乡”等活动,在这部分实践活动当中使学生能够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形成深刻的领会,实现从理论内化向行为外化的转变。

(二)增强情感认同

对于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认同,且需要能够将价值观树立在情感体系当中,在从情感上进行支持、赞成的情况下对价值观的践行自觉以及行为外化目标进行实现。在教学载体选择方面,需要能够对多样化特点进行凸显,通过多样化教学媒介的应用与学生知识获取需求进行对接,以此实现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感认同的提升,这也正是对教育主动权进行把握,提升教育主动性的关键方式。需要能够对舆论对人的引导作用进行发挥,积极做好核心价值观宣传,始终从学生生活角度出发,通过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保证相关内容在媒体上具有全校覆盖的特点,积极应用广播站、宣传展板、校园校报以及校园网等方式贯穿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更好的宣传效果。在现今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也需要能够加强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对核心价值观宣传中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发挥,通过微信、QQ以及微博等方式开展思想传播,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精神力量的培养。

(三)增强理论认同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其正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发展与丰富,也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灵魂与本质。要想增强学生的理论认同,即需要能够增强感染力与说服力,在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更深了解以及内在信服的情况下使其成为学生成长中坚定不移的信念。具体来说,需要能够充分结合高校思政课程同其余课程,在学校的全部课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在增强德行浸润的基础上形成教育合力。要对思政课程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进行发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中思政课程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在思政课中融入核心价值观当中国家、社会以及个人这几部分的内容。同时,需要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当中的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在文化优势基础上对共产党领导革命与改革的成果进行树立,实现高校思政课同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从历史、现实以及未来这几个方面对价值观内涵形成深刻的理解。此外,也需要能够对学生的专业教学实际进行充分结合,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开展中,即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进行始终贯穿,从不同的维度、视角讲透、讲实核心价值观内涵,在对价值观培育说服力进行提升的基础上做好良好学理支撑的提供。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其通过话语形态进行表达,最终目标即是能够说服人。在具体高校价值观培育工作中,即需要能够对“怎么说”的问题进行解决,在对话语逻辑进行理顺的基础上做好话语体系构建,保证学生都能够具有坚定的理论自信特点。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在高校价值观培育中,即需要能够做好话语体系的构建,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武装头脑,在做好实践指导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做好前进方向的把握。

(四)增强文化认同

在民族发展中,文化是重要的血脉与家园,形成文化认同也正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与前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也正是我国革命文化、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正是高校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培育的关键方式。要想切实地对学生文化认同进行增强,即需要能够从高校的校园文化入手,对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进行创造。人同环境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学生价值观教育环境情况也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价值观内心认同以及思想接受的程度。在该情况下,即需要能够从建设校园优质文化入手,有效结合校园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形成良好环境的基础上对期望的文化涵养效果进行达成,在提升价值观文化认同力的情况下使学生在精神层面能够获得成长。具体来说,需要能够在工作中做好以下方面工作:第一,做好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形成敢于创新、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对于高校来说,其是精神、创新与文化场所,要将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文明、自由、和谐以及平等特征融入到高校精神建设中,以此对共识、共鸣的校园文化进行形成;第二,做好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良好的制度是保证教育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也是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保证,在具体制度文化建设方面,需要始终将精神的培育作为重要目标,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将核心价值观的民主、公正以及法治等内容融入到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教育公正,积极引导学生能够参与到高校治理工作当中,在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行实现的基础上对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进行营造。

四、结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高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工作开展中,即需要能够将其作为高校教育的重点工作看待,以科学培育方式的应用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基础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