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的几点思考

2019-11-14

长江丛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育人

一、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现状

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1]教育部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2017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指导文件指出:“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把辅导员队伍逐渐引领向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发展”。[2]

思政课是具备政治性、广普性征的课程,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主力军,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传授者,需要其对思政教学内容有深刻认识,对课堂教学模式有充分的实践、对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有较高的水准。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配合学生处、所在教学单位积极开展大学生德育思想教育工作,一般以德育班会、班级党团建设、班级思政教育传播通道建设等活动来开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思政工作相较于课堂思政教学更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但也存在思想教育凝练性不够、效果周期长等不足。总的来说,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路径上的重要引路人。

新时期,许多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职业院校等高校在贯彻执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中相继探索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双向兼任”教学育人模式,让辅导员队伍与思政教师队伍进行创新性、探索性的融合,结合思政专任教师与辅导员两者之间的优势,更好推进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坚持把思政教育思想贯穿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努力实现 “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标。

二、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教学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教学工作,思政部一般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形式与政策等课程的兼课安排,其中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兼课为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思政课尤其是辅导员兼职思政课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1)课时数量较少,尤其是形势与政策课程课时安排;(2)课堂人数较多,一般是大班上课;(3)上课时间一般是在下午以及晚上,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效率相对偏低;(4)教师授课模式传统、单一,一般以“讲-授”授课形式教学,但信息化时代,学生可获得的信息知识的渠道非常丰富,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不能满足学生对该课程的需求;(5)授课内容与教材结合度较低,一般采用专题授课模式,会出现专题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度不够,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等问题;(6)学生对思政教育理论基础差,对思政理论教育存在一定偏见,存在思政课不重要的偏激观念;(7)为了满足课程要求以及便于课程组织管理,教学内容、方式逐渐程序化、固化,教师队伍教学改革创新意识不足;(8)思政课程资源不足。但就目前而言,思政课的数字资源、包括电子教案、电子版课件、授课视频等都还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利用率偏低;同时对于辅助教学的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版权意识等问题也还是有待提升。

高校辅导员兼任思政理论课程尤其是行策课程时会发现整体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满意度都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来说,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除了课堂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能力以及学习主观能动性之外,还应该考虑思政教学环境以及高校关于思政教育方面的顶层设计问题,加强对思政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着力在细分思政教学教研组,打磨思政课程设计、打造思政精品课程与全面普及思政课程相结合等方面提高思政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日常思政教育工作机制不成熟、思政教师的辅导员意识不足

就目前而言,高校对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方面都还没有较大的突破。(1)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整个队伍偏年轻化;(2)职业需求大部分还在关注教育方法、教育效果阶段,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还不够;(3)对日常思政管理的方式方法还停留在学习模仿阶段,结合实际有效创新的能力还需培养。其次,部分高校探索把思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班主任制或者辅导员制,但专任教师工作管理模式与辅导员管理模式不统一,分管领导不同,工作开展难度较大;思政教师兼职辅导员一般是在第二课堂中进行指导,很难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等方面;专任教师的日常思政工作可能会流于形式,对辅导员的责任意识不强;没有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思政教师兼职辅导员工作没有能够真正的达到辅导员队伍思政教育理论专业化的目的。

三、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教学育人工作中的建议

(一)思政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

高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思政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要素。一方面,对于思政教育第一课堂也就是课堂教学而言,需要结合各自的实际进行教学改革,自上而下重视思政理论教育教学,建立辅导员兼任思政课程教研组,统一辅导员在思政教学板块的管理,有组织、有统筹的推进相关的思政课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化教学安排,教师间建立良好关系,助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打造精品思政课程,合作推进教学数字化资源管理。另一方面,把辅导员日常管理经验案例融入思政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中来,以辅导员作为思政教师和学生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来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好感度,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辅导员可以把思政教育知识与党团建设、班委培养、社团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相关的内容进行融合,建立思政实践课程考核机制。从各个方面传播思政教育思想。

(二)思政教育平台优化,提升“线上+下线”传播效果

高校辅导员兼任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身兼两职,工作任务多,但教师队伍有限,如何改善思政教育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是推进高校辅导员思政化的重要因素。优化交流分享平台,打通“线上+线下”思政思想传播的渠道,对辅导员思政教育传播路径与思政教师的传播路径进行兼容。一方面对辅导员工作和思政教师工作进行量化和数字化管理,把理论教学任务中的实践教学任务与日常德育教育融合并通过共享技术及时、快速、准确的传播到更多学生群体中,其次,把思政教学的内容融入日常思政教育中,通过传统的例会,茶话会,民主生活会,室内素拓等线下活动模式,以及论坛,聊天室,QQ群,微信群等线上网络的形式联动展开传播。把传统的教育内容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处理进行数字化存储和传播,为后期思政工作的开展积累教学资源,同时也加大了对日常思政教育的传播力度。另一方面,把日常德育工作中的教育思想同思政理论教学结合,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学生对网络授课模式以及网络思政教育模式,兴趣浓厚,并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之间形成双向互动,获得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满意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授课节奏,提升课堂质量。结合互联网加高效、便捷的信息传播渠道,打通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关系,形成结合线下课堂理论教学与线上课堂实践教学的双轨道模式。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