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主体获得感探究

2019-11-14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思政

■吴 慧/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理论政治课的获得感是指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价值认同和客观评价,实质上是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知识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获得的内在统一。在高校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传播党的理论方针并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在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渠道和基地,它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使命感,学生应端正自身学习态度。

一、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指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理念的价值认知和客观评价,突出人的主体性,也就是促使主体由被动而为走向自觉而为,这在一定程度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主体性的原则,彰显人的主体性价值。这些年来关于究竟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体问题,学术界有不同声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争论,有学者认为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但是这里的教育对象是和教育主体一样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存在物,具有主体性。换句话说,就是认为教育对象作为客体却又有主体性。但是,有学者也提出构建“双主体”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性和教师主体主导性的双主体能动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并非是一种“二元论”关系。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学界尽管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并没有忽视教师和学生中任何一方的作用,笔者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师和学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两大主要元素,并无主客体之分,两者因角色不同、能力不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起到的作用也是彼此无可替代,即两者在思想政治理论中都是主体。

二、主体的获得感为何物

(一)教育者主体的获得感

教师作为教育者,作为思想理论政治课的主导者其主观感受随着阅历的增长和时代的进步也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成就感和满足感主要来自于自身认知的提升和学生的认同。换句话说,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其自身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同时教师授课的价值和能力则由学生来证明。首先,教师的理论知识必须与时俱进,并内化于心,这是教师知识体系的自我完善和更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应努力拓展视野,要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并这些融汇贯通,然后体现在课堂之中。其次,学生的课堂中表现与教师的获得感呈正向相关。学生的课堂表现会映射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内容的认同度。例如,如果学生在课堂中积极的配合教师,踊跃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无疑体现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兴趣和对教师授课方式的认同。

(二)受教育者主体获得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教育者就是指学生,受教育主体获得感也就是学生得益于思政课带来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获得的满足感。这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可以分为显性获得感和隐性获得感。显性获得感也就是直接获得感,隐性获得感就是间接获得感。

1、学生主体的显性获得感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主体首要要求就是增加知识储备、提升自身思想水平,提高理论深度,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辨能力得以提升。由此可知,学生主体的显性获得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获得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知识力量。主要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具体涵义;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实践经验,例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等知识;关注社会问题的权威解读,了解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向,如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具体发展状况。二是分析问题能力的获得。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

2、学生主体的隐性获得感

学生的隐性获得感也就是间接获得感,主要是指学生政治信仰的树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是一个长期的隐性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来说既是知识教育,更是信仰教育。知识教育是信仰教育的前提,信仰教育是知识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政治观、法治观。学生的隐性获得感可能并不会在学生上学时得以体现,但是它一定会在学生未来的生活中以一种价值认同的方式呈现出来。而这种价值认同主要表现学生对国家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的自信。这时学生才真正的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于心。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发生变化。看待问题角度不再单一化,客观看待具体历史情境下政策、理论和方针,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三、增强主体获得感的途径

(一)教育主体应努力增加自身使命感

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这充分肯定了思政课教师的要理直气壮的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拥护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而这些都需要教师拥有强烈的使命感来推动。首先,教师树立坚定的信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的内容是否符合正确的价值观,这直接影响了学生主体的政治观。其次,教师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或者学科教材的话语,而是应将僵硬的理论话语与思想理论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主体的特征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话语体系。

(二)学生主体应认识自身不足,重视社会实践

从学生主体上来看,要想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必须正确认识自我,端正自我的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对思政课认识不足,认为它不是必修课程,不认真听讲、不主动学习;课上玩手机,课下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学生态度的不端正,必然引起学生行为上的不自觉。有的学生认为思想理论政治课没有必要,认为思政课的内容简单枯燥,自认为他们都懂。还有的学生对于思政课有着过高的期待,一旦教师没有满足这种期待,学生就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心有怨言,然后便不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其次,学生主体也应关注社会实践。当代的大部分学生从学校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大部分学校并没有给学生提供验证理论的平台,这也就是好多学生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总是持质疑的态度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完全没有机会,学生应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注重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三)把握教师和学生各自主体地位,促进协同发展

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二者并无主次之差别,却又有作用不同之分别。在探索如何增强这两个主体获得感的时,必须重视和发挥出教师主导作用,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要树立共同体意识,要清楚的明白双方的获得感绝大部分是在彼此双向互动中给予的。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有能力在自己领域耕好责任田,又要懂得和学生携起手来,共促共进。因此,教师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应着力通过课堂互动、案例研讨、作业来讲、案例推荐以及成果展示等环节建立学生参与的机制,关照学生渴望被关注的愿望。

猜你喜欢

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浅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