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
——以铜鼓客家山河歌为例

2019-11-14

长江丛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铜鼓山河弘扬

宜春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概念

何为传统文化,可以说铜鼓客家山河歌是中华传统文化,民族舞是传统文化,可以说陶瓷上雕刻的人数特征是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说贯以筷子为吃饭工具的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它是一种由各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形式所结合而演变而来的,它有各种民族文化的特色,将各核心内容相凝结在一块,但有着本身的特征,还又可以很好的诠释民族文化及特色,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依赖,各有千秋而又缺一不可,它能够很好的展现民族之间各色各样的思想政治形式,各自之间的一些固有的风俗,简单的说就是这种形式的文化是我们国家范围内五十六个民族,不管是我们的先辈还是当今中国人共同创作的文化,它可以源远流长,先辈们的优良文化为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经过时代的发展又有了不同的特色,这种特色是我们特有的,它拥有着长久的历史感,它有着自己优秀的文化脊髓,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还能够为我们及未来的子子孙孙所传承,甚至发扬得更好更大。这就是我们强大的祖国最重要的脊髓,用几个字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各色各样的中华民族将各自特有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各自的精神脊髓用不一样的形式来表达而形成的特有文化。

二、弘扬铜鼓客家山河歌文化的意义分析

(一)它可以将所有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

铜鼓客家山河歌即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的有用,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可以将国人的思想,力量全部汇聚到一起,它的基础就是要让个体和异体,跟集体甚至是大自然很巧妙而又不是刻意的结合在一块儿,能够很自然的相连在一处,从来能够滋生出有特色的文化,这种关系非常的微妙,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重要之点,那便就是它很看重各种和谐,而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所有民族之间都能够随着文化的核心点去结合,融汇,集结于一体,相辅相成,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一起成长,从而形成了中国华夏上下五千年的优良文化并传承发扬下去,民族,国家也将在这种凝聚力的推动下更快的发展。

(二)铜鼓客家山河歌可以与其它文化相融合,相互成长

铜鼓客家山河歌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或许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一些非主流文化,它自身也许还可以,但是当我们将它与其它文化相结合时就会不兼容,学习的时候会产生矛盾而无法让自身让文化本身成长与发展,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它并没有那些所谓的非主流文化那么死板刻意,它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而不是说就仅仅只有自己那一块空间,它是开放式的系统,可以接纳很多东西,打个比方来说,就算是在我们的古代,有时甚至闭关锁国,与外来人交往是封闭的,处于受限之中,但是我们并没有说就拒绝了所有外来文化。它不是像别的部分文化那样极端,它用它能够接纳天下之才,怀着一颗空杯的心去广纳其他文化优良的地方,它才能够源源不断,一直有新的血液而又能够长久的矗立在文化的顶端,不管随着时代怎样发展,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性也是它能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铜鼓客家山河歌可适用于各种时代及现实生活中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本质属性及特点,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它所特有的属性便是能够使自然与我们的社会更加具有人性,有文化气息,人与世间万物和谐共存。包括我们所学的儒家适用的经典学风它都能够很确切的表露出来。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在根据天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相处前提下去探究如何去修心养性,如何能够把自己的小家维护好和谐,并发展,如何去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如何能够让天下太平共事,它讲究的是我们能够在有生之年更好的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生活更有意义,三观更正。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的这种传统文化它贯穿着我们的一生,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可以将它用得更好更淋漓尽致。比如说,我们现在从小就要学习《弟子规》、《道德经》、《三字经》,目的就是让我们在了解这些知识的同时能够熏陶我们的思想观念,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好的道德风范,品行更优良,能够更清楚的认识社会认知社会,而不是一直生活在想象中,接受不了现实社会及生活。

三、传承铜鼓客家山河歌的优势

(一)发扬并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我们华夏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这段历史的延续与几千年的文明发展都离不开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能够延绵不断,连续发展它的表现就是我们的文化是跟进我们国家的历史前进而在进展与发扬的,历史在延续中华文化就在不断向前冲。我们的中华文化文明它不同于其他的文明,就比如我们也听过好多其它文化,什么古希腊文化,古巴比伦文文化,古罗马文化及其它各色各样的文化,它们在它们那个年代是非常的出名,但是他们只是在当时流行甚至盛行,过了属于它们的时代就会慢慢被取代,进而渐渐隐退不再出现,可以说它们的盛行也代表着它们在走向灭亡,它们不具备坚强的柔韧性,稍微用力一蹦便再也无法动弹,这一点我们的中国文化便有很强的韧性,它不是随着自己的时代而走而是紧跟我们中国的历史发展而发展,不断前进永不停歇,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特色而又不失主流,将这些优良的特色积累汇聚,不断的绽放着具有自己特色的光彩,一直屹立于文化顶端熠熠发光。

(二)我们毕生都需追逐中华文化中的经典语录

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我们毕生都必需要有追求,而两者都有共同的追逐方向,那便是中华文化当中的经典语录,它包含了各个方面,比如说我们的为人品行,道德修养,自身素质,处事能力,梦想与追求以及其他各个地方。一句经典的语句它可以跟简短可以很通俗,但是它足够精致足够阐明人生哲理,简括便是,简明扼要,简短精致。这样的语句对于古代人来说可以是诗词歌赋,古文,他们也追寻,而于现今社会的人来讲,我们往往最先追求的便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大家都一致认为,物质生活是基础,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进而才能去追寻精神生活,而正是在去追寻物质生活的路上我们往往缺失了这部分的精神食粮,我们常常会在当今物质快速流动之中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追寻什么才是好的,到底会做什么需要做什么,做的所有又是为了什么。这才是我们成长寻求的方向,人生活着的意义。

四、弘扬并创新铜鼓客家山河歌对策

(一)科学认识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科学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弘扬传统文化和创新的前提。在光辉的中国近代史中,无论是学术领域还是政治层面,对待传统文化方面有两种相互对立的且错误的极端观点:一种是认为传统文化毫无用处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另一种是墨守成规的文化复古主义。从今天世人的角度来看,着两种观点都是极端的,过分偏激。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区分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

区分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对历史文化做到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而不是一味地极端主义。鉴别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区别,首先要明白,文化的产生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文化中包含着旧时代要素的内容,对于这部分文化知识需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有明显不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必须果断摒弃。而传统的道德观念,道理与正确的知识,则需要被保护起来,主动去传承与创新,有选择地、有目的的合理吸收。

(二)大力研究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在我们明确区分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需要系统地在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做好整合与提升的工作,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将其发扬光大。想要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就必须通过创新给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旺盛活力,这离不开引入新的文化元素与精神。通过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的发展,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整理、开发与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要虚心向其他有经验经验的国家学习,加大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重点保护好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来深入研究和发掘优秀传统文化。

(三)结合“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

“中国梦”的提出试一次突破性的提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引。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这点与优秀传统文化不谋而合。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深厚土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诚信”、“天下为公”的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有所体现。可以说这些思想不仅能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基本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需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一方面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理念,另一方面理解其在当今社会的更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关键词中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涵。

(四)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

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让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因此教育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言行都是源于教育所树立的价值观念,当我们从基础教育抓起,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的主战场放在教育第一线。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体系中,都要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要彻底杜绝教材中的“中国味”淡化的现象,避免教育过程中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在教材、课程中增加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通过分层次、分内容的差异教学,促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能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教学单位还应做到主动积极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将这些课程作为提升学生人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载体,同时在高校也要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类课程

五、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目前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工作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只有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理解其对人们精神力量提升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而在弘扬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时,需要做到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唯有如此,才能提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水平,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猜你喜欢

铜鼓山河弘扬
山河已无恙,奋斗在路上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广西铜鼓千年历史的欢歌
山河美
弘扬会师精神 不忘初心使命
东兰铜鼓响八方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唤醒历史的铜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