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2019-11-14

长江丛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载体考核党组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生源质量越发参差不齐,学生的道德素质更难把控。在此形势背景下,高校必须要发挥出基层党组织作用,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占领学生精神阵地的至高点,从而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社会主义建设输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下面针对高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一、高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一)学生党员思想越发多元化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各种国外思潮涌入国内,这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同样,大学生的思想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波及影响,促使学生出现主体价值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现象,如很多学生党员入党的动机就十分功利,在这样的情势背景下,传统的高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二)基层党组织工作路径不开阔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党支部在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时,所采取的形式普遍十分单一,以传统形式为主,如听教育讲座、参观革命遗址、学习党组织文件、参加义务劳动等。这样的活动内容不仅空泛,同时也缺少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对实际工作学习没有指导意义,这影响了学生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很多党员学习都处于敷衍应付的状态,不仅导致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流于形式,同时还不利于普通同学对高校党支部的认识了解。

(三)党员教育制度不完备

虽然现下高校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已经摸索探寻出一套完整的党员体系制度,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措施,导致党务工作建设队伍不稳定,很多学生党员只是满足于一般号召。此外,缺乏有效的教育培养制度,只注重党员学生的前期发展,但是却忽视后期培养,这致使很多党员学生在入党后,反而党性修养不断下降,这都是现阶段高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高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一)找准工作切入点,增强学生党员教育实效

新时期高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十分必要。对于此,笔者认为创新的推动力绝不是盲目的,只有找准正确的工作切入点,才能使教育工作更具实效。

首先,要结合学生实际,找准党建工作切入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下,高校若是想要更好的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认真的分析了解当下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以此为切入点,采取可行的创新教育措施,帮助他们迅速的适应大学生活,缓解学业和就业方面产生的压力。其次,从大学生思想多元化实际出发,找准党建工作切入点。在经济体制与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今天,大学生的思念观念越发多元,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就应该结合学生这种形式特点,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出发,带领学生科学的分析社会现实,并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面对外来文化,以此促使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最后,从理想信念教育出发,找准党建工作切入点。思想政治创新,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和教育学生形成高层次的需求,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政素养,并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以此实现高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二)运用新活动载体,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活力

在新形势背景下,载体的创新是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的重要途径,并可促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具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拓宽活动载体。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党组织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党性教育的最好载体,结合当下大学生追新求异的特征,活动载体必需要打破以往旧的形式,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可以组织开展一些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如“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征文比赛活动、“颂歌献给党”的文艺汇演活动、“红色”微信评选活动等。通过这些创新的活动载体,丰富学生对党的认识,促使学生德育修养得到有效的培养。第二,丰富文化载体。高校应该从校园本土文化内涵出发,利用校园主阵地,不断的丰富校园文化载体,以此在校园之中营造出浓厚的党性氛围。如可以借助校园广播,大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例,利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教育校园的学生党员。或者可以借助校园网站平台及校园公众号等,充分的挖掘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巨大潜力,以此向学生渗透宣传党组织文件。第三,开辟社会实践载体。社会实践是校园党建工作的基础和支撑,是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途径。在创新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可通过开辟社会实践载体,将学生放到社会的大熔炉中,以此让学生得到实践历练,这也可以为基层党组织注入不尽的活力。

(三)创新教育内容及手法,实现思政育人目的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除要在新载体形式上加强探索外,还应该对教育内容及手法做出进一步的创新,以此更好的实现思政育人的目的,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在教育内容方面,要以入党动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重要支撑,突出教育内容的生活性、思想性和严肃性。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引入民生热点话题,通过形势政治的分析,紧紧把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如近期“中美贸易战”在社会之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引入的教育内容,可让学生对此自由的发表意见,并做出交流,帮助学生解除困惑,并最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此外,还可以将校情校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以此促使学生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得到更好的激发。

其次,在教育手法方面,创新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其中“走出去”主要是指采用实践教育手段,从而促使学生学会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而“请进来”则主要是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聘请校外学者专家做一些经验报告和经验介绍,从而对校内党组织建设及学生党员提供教育指导,以此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并更好的实现育人的目的。

(四)完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推动思政工作创新

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还必须要有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作为支撑,这也是未来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措举。对此笔者认为,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的完善,要遵循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之间的有机结合、基本标准与特色创新之间的有机结合、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之间的有效结合、重点考核与全面考核之间的有机结合。同时在实际制度完善过程中,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基层党组织组建要求,将制定的考核评价制度细化为以下五个方面,即领导体制、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教育工作、党团工作。然后在每一个考核项目的基础之上,细化考核目标,并赋予一定的分值,然后根据最终的考核结果,决定学校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员晋升,对考核不及格的党员学生,要进一步的查看观察。相信通过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的完善,及在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制度的有效贯彻落实,一定可以更好的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并为党员学生的党性发展提供保障。

三、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输出摇篮,在新时期背景下,社会思潮观念越发复杂,学生的思想也难免不受到冲击。为更好的坚守学生的思想阵地,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培养,高校就要以基层党组织工作为抓手,不断的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进行研究,这样才能为社会建设输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从而推动高校更为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载体考核党组织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创新代表履职载体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