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的姿态,浅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文学价值
——以“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任务群为例

2019-11-14

长江丛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革命传统内容

一般高中语文学科所用的标准课本内容,在2017第一次将中国革命传统作为重点调整,在提出核心素养的同时还建立了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也作为其中之一成为重点教学内容,进一步凸显了学科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高层教育工作者们经过多方面的考虑,一直认可了革命传统在在高中语文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开始积极鼓励开展与之相关的作品研习活动,这也是我国品德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

一、概念理解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中国人民那段艰苦卓绝的日子也在人们的脑海里越来越神圣,红色文化渐渐以更加鲜明的角色走进新一代年轻人的记忆,红歌嘹亮,红衣飘飘,这种社会运动式的文化革命在广大群众的信任和传播先开始展现出它充沛的力量,然而中国的革命,一直以来都是保有着来自四面八方中国人民的全面支持,它的生命力就是人们对于革命的信仰,生生不息。当然,革命传统也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所包括的,还有千千万万的问题和矛盾。

显然,立场不同,对“革命”的理解就不同。作为语文课程,它的内容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因为所有人都可以利用这个文化资源。每一个有抱负的人都是各抒己见的。社会上也有不同想法。表现它的文本,都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二、课标解读

本任务群的研究重心将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首先根据与中国革命传统相关的代表性作品,选定恰当研究专题,其次才能进行深入学习,一方面希望可以更准确的了解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另一方面还要加深自己对中国革命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发掘出来自根源上的对于祖国的热爱和深情,要学会用语言和文字来进一步抒发和发扬它,将这一份感动带给更多的人们。

(一)课标定位

基于内容框架和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考虑,该课题最终被决定纳入选修课程的一部分,并将其规定为2个学分以及32课时。根据类似课程信息建议设置2—3个专题,每个专题9—10课时,主要根据文章的主体内容来设计对应专题,还要格外注意所选文章的作者和相关背景。

(二)课程价值

我们开展重视这门课程,就是对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继承传播的第一步,站在语文的角度上去探索革命传统的力量。当然开展革命传统的教育,首先就必须坚守自己秉持理性的态度,科学可观的看待其中被发掘的利弊细节。深度剖析和感受到著作者当时对于革命和文化的热爱,包括他想呈现出的革命时期历史和精神,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来启迪后人们,可以接受领悟到这些带着伤痕的辉煌岁月中的情怀。

(三)课程目标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在核心培养计划中,尤其强调学生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上的理解能力和思辨性思维。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应该是该任务群最重要的课程目标,同时要渗透审美趣味的培育,革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课标强调的是通过加深对于革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来增强学生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责任感。

(四)课程内容

该任务群的实践内容,有两种具体开发思路。一种是选择普适性的内容,就是利用现成的文本作品,根据这些已有的定论学习来丰富学生在基础上对于这方面知识的认知。另一种是开发积极走访的内容,当学生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后可能还并不能完全真实的感受到所研究课题中那些文字的分量,所以接着可以由班级或者学校组织,分批次进行红色景点参观和故地重游,进行这些我与革命面对面的交流,以便更直接更设身处地的领悟到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当然这两种思路的实践,是以前者为基石,后者拓展,二者结合形成该任务群的课程内容。

三、教学启示

选择“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作为研究对象和学习任务群,是希望可以由点及面,通过部分优秀作品的深度剖析和解读来唤醒整个时代对于过往精神文化的记忆,所以其内容十分丰富,选材却要仔细斟酌。作为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我们期望教师们能突破已经习惯了单篇教学的局限,在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情境,引发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探究上多下功夫。我们以为,这类学习任务群的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借助外围资源,研读作品

创建完善网络资源,鼓励学生们主动在内容更丰富的线上文库中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如:通过网络资源和推荐书籍解读作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内容。通过学生对作品的分析与讲解,引导学生体悟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提升学生对于文字的鉴赏识别能力,丰富对于革命传统文学上的积累和情感体验。

(二)群文阅读时,精读与略读结合

该专题的设计,必须坚持群文阅读,加强与专题阅读相结合、广泛阅读与深入阅读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现在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背景,可以很直接的感觉到当代高中学子对于这个选题的陌生和不解,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文化解读效果,可以结合采用一些更符合时代特征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报刊、故事、专访等。阅读以点带面,从浅到深,在所选择的那种类型材料内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继而循序渐进地设计多任务的学习,落实从语文的角度来开展教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组织主题单元,认识作品的文化价值

我们了解中国革命传统的发展,可以发现它的出现并不只是近现代,远在很多年前,就有不少仁人志士的爱国革命精神已经诞生并不断发展至今,例如盛极一时的“土地革命”,其中也暗藏了最根本的民生、民本思想,它所代表出来的是基层百姓革命的形势,归根到底,其实这些思想也有许多来自于儒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孟子思想、和“为政以德”的论语精神,一脉相承。所以综合这些,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革命文化传统背后,有着更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渊博深远的,需要在整个教学里的不断引导。

(四)以专题教学为主,渗透教学策略

教学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利用这个文化资源,就像每一位政治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社会上也有不同想法。因此,教师们也要针对这样的特色教学而下功夫,要有目标和有意识的来对于学生的思考方式进行引导,鼓励他们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会自己挖掘和了解。例如阅读相关报刊再写观后感,传记后的小传,学生们会慢慢发现在这个过程里对理解中国当代的革命传统或文化改革的帮助。

四、结语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任务群是新课标的创新性设计点,就语文课而言,无论设计怎样的学习任务,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并不困难,重点却在于怎样才能完成从文字到实际情况情境的衔接,结合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不断积累言语经验。本任务群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所承载的功能与当下学生的审美取向还是有一定距离,所以教学难度很大。鉴于高中语文学利学习的内容多,涉及面广,要克服的困难很多,需要提升的综合素养非一日之功。结合上述所说,希望经过这样的民族文化、革命传统教学后,可以开阔学生们的历史视野、在锻炼语文科目能力的同时加深对于祖国和党的认识和归属感,得到学科内容和学科精神的全面结合。

猜你喜欢

革命传统内容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