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学院大二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

2019-11-14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外语学院心理特点高校学生

■张 健/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们,特别是我国高校进行扩招以后,几乎所有高校都面临着辅导员综合素质不够高、学生心理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学生心理干预程度不够深入、学生心理教育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虽然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在高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开始日益重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十几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而且从某个角度来说,随着社会环境日益复杂,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

高校作为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是其构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阶段,而学生从大一进校开始完全不同的学习生活模式到大四毕业进入社会,在每一个年级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心理特征都是不一样的。从学生本身来看,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呈现出了典型的矛盾性和两面性。一方面,学生由于心智的日渐成熟和接触面的扩大,心理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快速成熟的阶段,并开始在自尊心、发散性思维、独立性、辩证思考能力、创新意识、人际交往能力方面都有新的提升,这是其积极的一面。但是由于大学生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也注定了其心理发展还存在消极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其对于自我情绪可能会缺乏控制,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且在心态自我调整方面还缺乏经验等。大学二年级作为大学期间的重要过渡阶段,学生在这一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的两面性和不稳定性尤为明显。因此,如何深入研究大学生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对于学生在后期的心理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有很多专家对大学生行为及心理特点进行了相关研究,比如在潘曦、陈少平在其所撰写的《近三十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历史、现状与对策研究综述》一文中,就对我国近三十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从中不难看出我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大力投入和获得的一些成绩、同时也将很多问题展现在了高校教育者面前。此外,蒋源老师在其《大二学生行为及心理特点研究综述》一文中,也对我国大二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及心理特点进行了研究和表述。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专家和教育者也此领域进行积极的研究,但是却很少有专家将研究的对象按照专业分类,事实上,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高校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心理发育过程中,有很多共性,但根据其所学专业不同,也会表现出一些个性。外语学院学生由于其专业、文化、学生构成等因素的影响,相较于其它学院的学生而言,除一般共性以外,还有着自身的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外语学院的学生工作者,本研究旨在掌握学生行为表象后面的心理特征,并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外语学院大二学生心理特征及对策

在学习行为和动机方面,外语学院大二学生开始接触专业核心课程,这也意味着学生从大一的迷茫期开始转变,逐渐对自己的专业方向有所认识,一部分学生甚至开始对本专业的发展和前进有所思考。此阶段的外语专业学生将面临专业学习生涯中的第一个考验,那就是英语专业四级,由于此项考试是检验英语专业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也是学生拿学位证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学生会从大二第一学期开始直至专业四级考试结束,出现一个空前的学习高潮,但从专业四级结束到整个大二结束,学生又会出现学习倦怠期。因此对于学院来讲,在这一个阶段,既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课后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告诉他们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以便对相关学生进行提高学习动力的引导。

在人际关系方面,大二是学生交流的频繁时期,同时也是矛盾频发的时期。在大一阶段,貌似是同学之间的磨合期,但是由于同学之间并不熟悉,因此每个人对于自己的个性展现并不充分,都会有意识的进行克制,但进入大二阶段,经过一年的相处,同学之间已经对彼此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个性自我展现方面不再有所收敛,就会出现个人人际关系上的问题。而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这类问题通常也会表现为专业四级考前和考后两个阶段。过级考试前大家注意力都放在考前准备上,因此对于同学们之间的摩擦不会太过在意,但过级考试一旦结束,大家就会将之前压抑的不满集中爆发出来,因此大二专业四级考试过后直至大二结束是外语学院同学矛盾表现最为激烈的时期。这时要注重把握学生的人际交流情况和由此而引起的情感及心理问题,但是又要避免过于直接的询问和关心,使得学生认为私人空间遭到侵犯或者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在社会实践方面,大二的学生在适应了大学生活之后,部分学生开始从高中的学习模式逐渐转换,这部分同学认识到实践学习的重要性,开始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寻找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想通这种方式丰富课余生活并且提升自身能力。而他们主要的实践途径包括课外兼职、加入学生会、加入学生社团、参与学校或者学院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因此,学院在这一时期要充分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并大力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规范实践、有效实践,从而引导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重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主动寻求自我完善与发展。关于这一点,外语学院由于女生居多,在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时,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诱惑而走上歪路,个别女同学甚至因此而走上不归路,为自己、学院、学校和家庭都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学院对于女生的兼职问题必须十分重视,严格把关,而不能单纯的认为这是学生自己的事,是她们的自由。

在感情方面,由于同学之间相处已有一年,加上大多数同学是离家求学,很多同学开始进入恋爱阶段,一方面是人成长的自然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在寻求感情寄托。在这一阶段,同学们的情绪和状态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感情的影响。因此要对学生的感情观进行积极引导,既不能一味的打压和否定,也不能一味的放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白亲情、友情、爱情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正确看待爱情、学习、生活,从而避免因失恋或者情侣矛盾而导致的一些极端事件发生。就这一点来看,由于外语学院多为女生,感情比较丰富,心思更加细腻,因此在引导时,需更加的耐心和细心。

四、结语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外语学院大二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不稳定性和过渡性。所以,我们学生工作者要从专业学习、专业归属感、人际关系处理、社会实践引导等方面把握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行为、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微妙变化,并给与及时的干预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心理发展、三观形成等方面做出正确选择。

猜你喜欢

外语学院心理特点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How to Understand the Story of an Hour Using Id, Ego and Superego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Pilot Study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eness and Prosodic Features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