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探析
2019-11-14■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管理体系是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来的教育管理机制,它是我国中小学日常运行、管理的核心。在我国大力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教学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导向。中小学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阶段,它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只有夯实这个基础才能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所以创建先进、科学、完善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依然是当前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小学教育参与者也必须重视教育管理机制的建设。对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建设中素质教育是实现现代教育管理目标的关键因素,所以在中小学的教育管理体系的完善建设时,必须始终站在素质教育的视角下,全面创新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进一步升高中小学教育管理水平,夯实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培养基础。
一、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中存在的几点不足
(一)教师分配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资源利用不合理
当前,在我国的中小学其老子分配的基础就是教师的工资收入,大部分的学校都是采用“课时制度”来老师的激励管理,教师的工资收入是与他们教课的课时量相挂钩的。这样的激励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师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但是一味的只依据课时量来确定教师的收入,是有失偏薄的。例如,“课时制度”的施行就会让“要想收入高、多上课”的观念深入教师内心,老师的授课活动就会变得非常“机械”,他们对于授课的质量、水平的高低和授课水平的提升就会变得漠不关心,最起码他们提升自身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老师授课理念出现了偏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会受挫,这就和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方针相违背了。
另外,不同的学科其授课难易程度也不相同,在“课时制度”的激励下,老师一般都会比较倾向于去教相对容易的课程,这样就会导致教师资源的分配、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中小学教育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支持,这就需要制定合理分配管理机制,充分、合理、科学利用教师资源,使教师队伍在中小学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监督机制不健全,在校长负责制方面存在监督缺失
中小学校长是素质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传达者和落实者,校长也是中小学的主要管理者,所以中小学校长直接决定中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高低。中小学要想良好的进行管理,监督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中小学校长的监督。中小学领导体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机制给予了校长充分的校园管理权利,使得中小学校长能够参照本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并根据有关教育部门的教育政策来制定与本校发展相符合的教学目标。这种机制有利于合理、科学的管理策略应用,更有利于中小学办学质量的提升,这是校长负责制的重要优势所在。但是,因为缺失完善的监督机制,使得“校长负责制”与当前我国的教学环境并不适应。
没有权利制约机制,中小学校长的管理行为就会存在任意性,科学、合理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管理制度很难能够始终如一的得到贯彻和落实。为了让“校长负责制制度”在我国中小学管理机制中得到落实,必须对目前教育管理的形式进行革新,促进教育管理机制的扁平化,实现沟通交流的无障碍。这样中小学校长就会更加了解一线老师工作中的需要、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从而为中小学教育管理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
(三)中小学人事制度体僵化,缺乏创新性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人事管理制度中任然采用“教师终身制”的管理制度,这种人事管理制度使得教师人事队伍非常的僵化,职称评定中出现了 “能上而不能下”的现象。这种僵化的人事管理制度会严重影响了那些优秀老师在工作中的进步和发展,他们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但是职称却没有那些普通教师的高。另外,中小学教师队伍职称评定时,论文发表成为了重要的衡量依据,教师们非常热衷于论文的研究和发表,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反而不够重视。总之,中小学这种僵化的人事制度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教育管理机制也无法正常的开展,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教学效率都难以提升。
二、素质教育的视角下创建完善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的策略研究
(一)中小学教育管理要以人为本,加强自我管理
我们在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毕竟中小学教育的主体是校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这些“人”是中小学教育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构成了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的整体,所以我们要从“人”入手。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的创建和完善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发展为重,以学生的需求作为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创建的主要参照。例如:中小学在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还需要各种能力的提升,学校就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计划:为了让学生拥有较强的身体素养,学校可以制定定期举行健身活动的计划,再如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可以在班级里创建“班级图书馆”等。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始终给学生周全的呵护,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就是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从素质教育的视角下对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进行分析。在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落实的时候,更要树立“学生为主”的观念,只有如此这才能实现对学生的良好管理和教育,从而推进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持续、全面发展。
(二)加强中小学网络教育管理机制建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素质教育方针、理念也不断的被赋予新的含义,新时代不断更新的素质教育理念内容也不断的对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提出跟高的要求。中小学教育管理实施策略、学校发展方向和教学设施设备等都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进行更新与完善。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时代,中小学教育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小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知识的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这就需要我们重视网上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建设,以实现学生可以拥有可靠性、高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学习。例如:当前有很多中小学网络教育平台,像“学而思网校”、“掌门1对1”等,这些网络教育平台需要教育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监管,教育部门要制定有关中小学网络教育平台的管理机制,各中小学也要根据自己的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网络教育平台使用管理办法”。这就需要中小学校实时掌握学生使用网络教育平台的情况,像本校最受欢迎的网络教育平台、在网络教育平台学习时间等等。另外,我们也要实时监测中小学网络教育平台的教学质量,防止学生“误入歧途”,危害学生的健康学习。
新技术的应用为中小学教育管理和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中小学教育管理者要制定相关机制,鼓励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和任课教师进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学习,让教育管理者在学校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升管理效率。任课教师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也能够对中小学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例如: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引导、鼓励任课教师使用“微课”教学模式,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
(三)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育管理监督机制
教育制度是中小学的教育管理最基本的保障,这也是监督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高效运行的是重要措施。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想实现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的高效运转,仅仅推行相关的惩罚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监督机制的完善。只有如此,才能够对中小学日常教育管理进行有效监督,避免中小学教育管理中腐败情况的出现。另外,我们需要在教育管理部门中建立各级中小学教育管理方面的监督部门,充实监督部门的人力资源,健全中小学教育管理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我国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通知》来规范、管理中小学教师行为。总之,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完善中小学教育管理监督机制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创建、完善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队伍的培训,提升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从素质教育的视角下来看,创建完善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并充分将其落实,需要一支高水平的中小学教育管理队伍,尤其是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校长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主要承担着,校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发展的优劣,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专门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机制,来保障中小学校长能够定期的接受培训,以此来提升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水平。另外,我们还要充分的应用多样的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培训方式,使得教育管理培训朝着多样化和扁平化方向发展。例如:教育部门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对中小学教育管理者进行培训,这样既能够合理利用时间,还能够减少成本,更能够扩大教育受众群体。另外,中小学教育管理者也要提升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在平时可以利用自身的闲暇时间向书本学习、向优秀教育管理者学习。这样外有完善的教育管理培训制度的保障,内有中小学教育管理者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创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小学教育管理队伍。
三、结语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站在素质教育的视角下,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变革、创新和完善,这样才能够制定出适合我国中小学实际教育情况的教育管理体制。创建完善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需要社会、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