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间的伟大
2019-11-14小艾
文小艾
1906年1月,30岁的莉莲·玛丽·格兰丁,从英格兰的南安普敦登上“爱丽丝公主号”轮船,此行,她的目的地是中国。
生于基督教家庭的格兰丁,从小受父母人道主义、博爱思想的熏陶,把医疗救济作为终生志向。少女时代起,她便有了来中国的愿望。在大学学医的同时,她努力学习汉语,取得英国皇家学院医师资格后,又系统学习了牙科、眼科、妇产科等的知识与技能,以医学传教士的身份,踏上了远行的路。
到达上海后,格兰丁了解到云南条件落后,需要医生,她便马不停蹄地前往,江上飘流,山路纵马,遇过艰险,遭过盗匪,3个月后终于来到昭通。
面前的乌蒙山区,险恶与贫穷远超她的想象,战乱频繁,饥荒严重,瘟疫和流行病肆虐。格兰丁立即投入工作,她联合先期到达的传教士在多地设立民众诊所,一边救治,一边培训医疗护理人员。她话语不多,但柔和的语气能传递给病人安慰和信心,当地民众很快接受了这位白皮肤、高鼻梁,长年穿着土布教袍的外国医生,人们说她温柔的蓝眼睛里有“天使的眼神”。
当时的昭通,麻风病横行,麻风病人和他们的家属被歧视、驱赶,甚至被活埋、火烧。格兰丁逆风而行,开设了中国最早的麻风病患者收容所,收容无家可归的患者,她还深入山林,为被驱逐的麻风病人带去药物。天花泛滥时,人人谈之色变,格兰丁从英国引进接种疫苗技术,推行免费接种,最终,天花在乌蒙山区得到控制。
从云南到四川再到贵州,格兰丁足迹所至,相当于整个法国的面积,即使是苗族和彝族居住的高寒地区,她也顶风冒雨前往。她和苗民一起喝生水,吃洋芋,睡草堆,被人们视为上帝派来的信使。
格兰丁的医疗救助成效显著,令她欣喜的是,在云南,她还收获了爱情。1912年,她与同样来自英国的记者爱德温·丁格勒结婚。他们同样热爱云南这片壮丽山川,在这“华西的瑞士”找到了家的感觉。婚后,他们一起穿越中国,她还帮他完成了《中国地图及地理词典》的编纂,让他实现了“从中国内部好好观察一下这个国家”的夙愿。
一战爆发后,格兰丁与丈夫返回祖国,做了战地医生。战后,她深深牵挂着万里之外的贫苦人民,毅然再次来到中国。辗转多地后,历尽艰难,她于1923年重返乌蒙山区。踏上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时,眼前的场景令她惊心,斑疹伤寒正在流行,难民遍地,人们愁眉不展束手无策。
她一边为百姓注射预防伤寒和瘟疫的针剂,一边耐心教授护理知识,疫情一度得到控制。可一年后伤寒卷土重来,由于病菌发生异变,疫苗失效,不止普通民众,传教站的同事也一个个倒下。疫区的人们开始逃亡,病人无人护理。
格兰丁逐个说服,希望人们留下来护理病人,受她的精神感召,康复的病人自愿加入护理队伍,可就在越来越多的病人逐渐恢复时,她却不幸被感染。时值寒冬,乌蒙山区被冰雪覆盖,药物迟迟送不到,仅有的有效药,她都用在了病人身上。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1924年12月5日,年仅48岁的她把生命献给了这片土地,永远留在了昭通凤凰山。她的墓碑上,醒目地镌刻着“人民爱戴的医生”七个大字。
1976年,为了赞扬格兰丁的功绩,英国发行了印有她头像的纪念邮票,上面五个字让人肃然起敬:她是高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