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与救赎
——综论《大象席地而坐》

2019-11-14孟鹬奇北京城市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李凯满洲里大象

■孟鹬奇/北京城市学院

《大象席地而坐》是导演胡波的遗作也是处女座。这部影片是根据他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而来。他将自己的内心写照映射到了影片中——即无法挣脱的绝望。该片获得第68届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一、故事梗概

这部影片主要围绕着四个人物展开的。混混于诚、高中少年韦布、高中少女黄玲及老人王金,四个看似不相关的人物,因为一些事情而联系到了一起。他们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去满洲里看大象。而“满洲里的大象”象征着他们对生活的希望,给自己的念想。实际上导演想要表达的真实含义是:他们陷入了人生的困境,寻求着救赎。

混混于诚睡了朋友的女人,被突然回来取东西的朋友看到,朋友因女友和于诚的背叛而跳楼自杀。但是,事后于诚将所有责任推到了朋友的女友身上,怪女友要朋友买房子,而朋友压力太大而跳楼。他完全的抛开了自己的责任。他决定去满洲里避一避,在走之前他去见了喜欢的女人,并将责任又推到了她的身上:因为喜欢的女人拒绝了他,所以他去了朋友家,睡了朋友的女友。于诚将自己的责任甩得一干二净,不敢承担责任。

少年韦布因为朋友李凯被于诚的亲弟弟于帅霸凌,被说是李凯偷了于帅的手机。于是为朋友出头,在推搡中失手将于帅推下楼梯不幸身亡。韦布不敢面对,回到家中想要拿上奶奶给的压岁钱去满洲里,却被因受贿开除公职的爸爸偷走。去奶奶家却发现奶奶早已死在了黑暗的小屋子里,亲戚们却漠不关心。

韦布失望离开,遇到了被家人嫌弃、宠物狗被走失的大白狗咬死而去找狗主人讨要说法无果的老人王金。韦布想用手中的台球杆跟老人换些钱,碰巧遇到了狗主人。韦布为老人出头,却被狗主人踹倒在地。老人于心不忍,把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钱给了少年换走了球杆。

老人拿着球杆回家,碰上了刚刚砸了韦布家的于诚和两个手下。于诚认出了球杆,让两个手下将老人困于楼门口,自己去火车站找韦布。老人的外孙女跑出来问“姥爷,小狗呢?”老人怕孙女收到惊吓,挣脱了两个混混,满身伤痕的回到狭小的房间。而女儿女婿却因为学区房太贵,家里地方小,让老人去养老院,老人为了孙女,独自一人前往养老院,看到的却是每个人都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环境阴暗狭小,生活枯燥无味,好像都在等死般。老人失望的离开。

而跟妈妈关系恶劣的少女黄玲,与副主任的视频传遍了学校的群。副主任却开始怪罪她,因为黄玲他不能去好学校了,而黄玲连唯一感觉舒服的地方也没有了,没人相信她的清白。黄玲气愤失望的离开家。

这时的韦布被于诚抓住,但于诚打算放了他,却被前来解救韦布的李凯打破了平静。惊慌中李凯失手用枪打伤了于诚,于诚像满洲里的大象一般,坐在地上,站不起来。韦布对李凯为自己做的事以及李凯变质、扭曲的内心感到失望,转身离开。李凯说了句:“这世界挺没劲。”继而,用枪顶着下颚自杀了。

韦布来到火车站,遇到了黄玲和带着外孙女的老人王金。四个人毅然决然的坐上了前往满洲里的大客车。也许他们能够看到那只席地而坐的大象,也许什么都没有。

影片情节是简单的,但是反映着大量的社会负面现象,这些现象是奔驰前行列车侧面的阴影,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阴影,我们很多人都讳而不言,但导演却以全部篇幅描绘这些阴影,并以近四个小时的影片展现出来,“偏执”的要求不许删掉任何一部分,以保证“较全面”的记录这一历史的侧面。我们都看过文革电影,许多文革电影反映了当时左倾思想、左倾行为。也许再过几十年,我们会感谢导演为我们保存了这一历史侧面的写照。

二、影片母题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这部影片是按照时间顺序叙事的。从早上起床到夜晚天黑。讲述了发生在这一天中,四个人物的各自故事和他们的相互联系及统一的目标——寻求生活的救赎。根据片头于诚说的那段话:“满洲里动物园有一只大象,它他妈的整天就坐那,可能有人老拿叉子扎它,也可能它就喜欢坐那。然后好多人就跑过去抱着栏杆看,有人要扔什么吃的过去,它也不理。”而片中一直强调的“满洲里的大象”就是这部影片的母题。从片头于诚的那段话到最后听到大象的叫声,用戏剧性的方法引发观众的遐想。也许他们能够看到那只席地而坐的大象,也许根本就什么都没有。而“满洲里的大象“就象征着他们对生活的希望,给自己的念想。但是,这是一只腿受伤,只能席地而坐的大象,是带着诟病的现实社会。就像老人说的那样:“你能去任何地方,可以去,到了就发现,没什么不一样的。但都过了大半生了,所以之前,得骗个谁,一定是不一样的。”就算知道去了其他的地方,生活也许一样的残酷,一样的阴暗,但也要给自留个念想。

三、摄影

本片主要的色调是灰色的,阴霾难测。灰蒙落后的北方县城,布满斑驳广告的墙壁,混乱无章的电线,昏暗简陋的房间,朴素暗淡的服饰。导演运用了很多手持微晃的长镜头,逆光的人物剪影,近景景别的对话镜头来使近四个小时的电影不那么乏味,使每个镜头都耐人回味,传达出人物之间的联系及导演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是什么。

(一)色调

影片通篇都是灰色色调,只有在片尾黑夜中大客车的车灯照射下,显现出一丝暖意,给人以希望。

影片开头简单的介绍完四个人物的大致情况后以及整部片的高潮部分中穿插着两个转场镜头。第一次的转场镜头:通过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拍摄灰蒙蒙雨雪天气的马路,两侧的楼房可以看出这个小城镇并不富裕,来往的车辆,显得十分的悲伤和凄凉。第二次的转场镜头:同样是通过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拍摄灰蒙蒙雨雪天气的马路。只不过这次道路两侧变成了低矮的平房,寥寥无几的车辆,充满哈气的玻璃,显得视野更加的模糊,给人更加绝望和苍凉的感觉,凸显着四个人灰暗、模糊的人生。

(二)构图

本片多以近景镜头为主,人物占据着屏幕。

如近景镜头高中生韦布和朋友李凯被于帅围堵在走廊上,当时于帅与李凯各占据画面两侧,成对立的格局,而韦布夹在两人中间三分之一的空隙中。可以看出当时是于帅与李凯之间的矛盾,因为于帅说李凯偷了他的手机。而当三人在楼梯再次相遇时,韦布与于帅占据了画面的四分之三,李凯只露出了虚焦的半张脸。可以看出当时是韦布与于帅之间的矛盾,韦布为李凯出头,从而导致两人推搡中,韦布失手将于帅推下了楼梯。

(三)镜头

影片运用了大量的手持长镜头,使情节流畅自然。

当韦布来到奶奶家开门进去,微晃的手持长镜头,用全景的景别框住了昏暗阴冷的房间,只有用塑料布糊住的窗户透出的一点点光亮,可以看清房间的大概陈设。简陋的家具,单薄的被褥,在远景距离处奶奶躺在床上,双腿呈现在画面中,韦布走向奶奶,消失在画面中,此时漫长寂静的长镜头,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引人发想:奶奶究竟怎么了。韦布进入画面,来到近景距离的桌子前,黑压压的剪影,只拍摄到韦布的上半身,但打开抽屉的声音及“嘶啦,嘶啦”的纸声,可以知道韦布是去奶奶家拿钱的。韦布拿着钱思索了一般,关上抽屉,转身看了一眼奶奶,离开昏暗的屋子。外面下着雪,镜头在身后仰拍着韦布,导演在引导观众思考:奶奶到底怎么了,韦布到底在想什么,他要去哪儿?

(四)角度

影片运用了很多的仰视的角度。

当韦布从台球厅出来,上了一辆出租车,跟司机说:“去猴子笼。“但近景镜头中透过出租车内的防护栏的韦布就像是被囚禁在笼子中的”猴子“。嘲讽般的镜头,传达着韦布的失落和孤单,但也暗示着他哪儿也去不了。韦布来到猴子笼与黄玲谈话的仰拍镜头:韦布靠着笼子蹲在地上,近景景别的韦布占据着画面的主要区域,倾斜的笼子好像压在他的身上,使画面显得十分沉重。韦布讲述着与于帅之间的矛盾,好像在希望得到观众的同情。而中景景别的黄玲侧着身站在画面的左侧,显得不知所措及对韦布的同情。

(五)光影

本片大量使用逆光剪影的效果。

老人拿着球杆上楼回家,遇到混混于诚和手下,认出了那是少年的球杆,将老人困于楼门口,外孙女跑到楼梯平台处,问老人:“小狗呢?”。漆黑一片的楼梯,只有从窗口透出微弱的光亮,照在外孙女身上,微摇的长镜头,倾斜的地面,寂静的画面,透露着恐惧、不安和紧张。黑暗几乎占据了画面,只有外孙女身上还有着光亮。女婿匆匆跑来,愣了一会儿,便急忙把女儿抱走,外孙女大喊着:“姥爷快点回家。”老人将混混叫到楼外面,厮打起来。也许,外孙女就是老人的光,就是老人的希望。

混混于诚在去避风头之前去找了自己喜欢的女人,在隧道中走着。阴暗的隧道,只能看出两人的剪影,好像两人总也走不出这条隧道,就像走不出这灰暗的生活,看不到前方的希望一般。而圆形的构图带给人一种循环感,使人禁锢于此。

当影片的最后,少年韦布、黄玲和老人王金和外孙女乘坐大巴车前往满洲里的路上,汽车停下休息的长镜头中,三人呈三角形构图,给人一种坚定、稳固的感觉。韦布位于画面的正中间,车灯照射同行乘客的影子,一个一个的闪过韦布,少女和老人也逐渐的走出画面, 当所有人都上了车,韦布也慢慢的走出画面。舒缓的音乐渐渐响起。昏黄的路灯照在大巴车内熟睡的人们,车外漆黑的夜晚,蓝色的冷色调的远光灯照着前方的路,突然切换到黄色的暖色调的近光灯,好像在告诉观众,前方虽然黑暗未知,但是还是要充满希望的走下去。长镜头跟随着大客车一直前进着,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指引着人们走向未知前方。

四、摄影机运动

本片运用了跟多的跟拍镜头和近似主观的镜头,使观众成为一个偷窥者,而摄影机就像观众的眼睛。

少年韦布来到于帅所在的医院门口久久不进,打电话给朋友李凯约在附近的商场见面。韦布站在商场三楼电梯处,画面由中景拍摄韦布背部,慢慢拉近,随着韦布的目光,摄影机俯拍一楼电梯处的韦布父母及朋友李凯。微晃的手持镜头体现了一种偷窥的行为。摄影机微摇继续跟拍韦布下电梯,以接近韦布主观视角、微晃躲闪的镜头拍摄韦布父母与李凯。四人都来到了商场二楼。摄影机后拉,韦布出现在画面中,转身愤怒的走向李凯,用胳膊夹住李凯的头,走进楼梯间。一连串的跟拍和近似主观的镜头,使观众具有一种偷窥感和参与感,好像亲身经历着这件事情。

老人王金在火车站买了一张大人和一张小孩的票。随后画面中老人背对着镜头,望着前面的街区。一群小孩和大人从楼中走出,镜头跟随老人迅速躲闪到墙后面。当人群散去,摄影机在背后跟随着老人,不时的躲在一边偷窥。当外孙女和女儿进入到市场后,老人躲在外面,望着母女二人。镜头随着老人侧过身微笑的蹲下,外孙女进入了画面。整场戏都是用的跟拍镜头,老人就像一个领路人一样,带领我们找到外孙女。

五、声音

本部影片的背景音乐和音效都体现出人物内心的矛盾、挣扎和绝望。如缓慢悲伤的音乐、尖锐刺耳的音效及直白悲观的台词等,都顺应着影片的基调。

该片最精彩的一场戏之一,莫过于老人王金只身前往养老院,提前去查看自己未来生活的地方。当养老院的大门缓缓的打开时,我们跟随着老人的身影进入到屋内,路过一排呆坐在椅子上的年迈的老人。老人王金询问正在剥花生的女人,无人应答。老人继续走着,看着每个房间里有的老人站在窗边望着窗外,但窗外只有灰色的砖墙;有的老人只是呆坐着;还有的老人拿着饭盒,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走到门前,用勺子敲打着房门。每个人都沉默、麻木。画面本该死一样的寂静,可背景却响起了撞击台球和台球滚动的声音,那是快乐的憧憬。不时还参杂着镣铐的声音,仿佛是对人性的桎梏。以及大象微弱的叫声,仿佛在呻吟与抗争。老人王金慢慢的消失在黑暗的走廊里。悲伤、尖锐的吉他声,拨动着心弦,刺痛着内心,好像在诉说着什么。当鼓点响起时,老人王金的身影渐渐的从黑暗中走出来,表情凝重的他,好像在暗自笃定的说:“我不要跟他们一样,过这样的生活。”这场戏运用了声音并置的效果。声音与画面分明且重要,台球及大象的叫声为画面提供了加强感知与理解的语境,而漫长的长镜头也为声音提供了感知的语境。

少年韦布在医院偷偷的看过于帅后,来到一个满是生活垃圾、干涸的河道里,大喊着:“你是人渣,是狗屎,是他妈最恶心的玩意,你快去死吧。“伴随着火车的“轰隆”声及背景悲伤的音乐,沉重的钢琴音加上颤抖的小提琴声。韦布对自己的厌恶及对生活的失望统统的展现出来了,无助与彷徨。雨果曾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文明社会中一切卑鄙丑恶的东西,一旦用不到了,就会扔到下水道。”导演设定这个场景也许就是印证了这句话。

当少女黄玲学校的副主任和妻子去到她的家,并言语羞辱她。黄玲从窗户跳出,拿着棒球棍再次返回家里,打了副主任和妻子后,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家。背景音乐逐渐响起,混合着低频的鸣笛声。随着黄玲越走越快,声音变得越来越高频,音量也越来越大,就像一根针刺痛着心脏,揪扯着内心,感受到的只有黄玲对家的失望,对生活的绝望。当她来到路口时,音乐渐渐变弱,就好像她对未来的迷茫。

来到火车站的韦布被票贩子带到一个偏僻的高处,于诚赶到想要放过韦布。这时,朋友李凯举着枪来救他,大喊:“跑啊,跑啊。”同时火车鸣笛声响起,好像预示着将有事情发生:票贩子在身后偷袭李凯,慌乱中李凯打中了于诚的腿,于诚坐在了地上。“嘭”的一声枪响夹杂在“轰隆”的火车行驶的声音中。火车渐渐的停下了,就像于诚本想去满洲里避避风头,但李凯报了警并且把于诚的腿打伤了,他只能停下。韦布对李凯说了句“你成功了,他们都怕你。”便失望、无奈的离开了。李凯坐在地上,思索了很久说:“这世界挺没劲。“哀伤的音乐渐渐响起,李凯用枪顶着下颚,镜头转向于诚,并伴随泄气的声音,随后一声枪响,李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漆黑的夜晚,只能看到山的剪影,大客车来到一片空旷的平地停下休息。乘客们纷纷下车,韦布在车灯的照射下踢着毽子,黄玲靠在车的一边,老人走到阴影处。这时人们纷纷加入韦布,一起踢着毽子。远景景别的长镜头中,只有汽车引擎的和踢毽子的声音。突然的一声大象叫声,打破了这安静、祥和的气氛。人们纷纷回过身,望向远方。随着大象的叫声,影片结束。大象的叫声是那么的响亮,那么的贯彻心扉。希望他们可以找到那只大象,对未来有所追求、对生活抱有希望。

六、编剧

这部影片的基调是悲观的。是根据导演胡波的同名短篇小说为蓝本,展现了生活的苦痛和现实的灰暗。近四个小时的电影,细腻的表达了导演想要传达的信息。整部影片是发生在一天中的事情,以四个人物、四条线索展开。当中的台词,直白却不乏对生活哲理的揭示。他们有着共同的命运,就是为生活所困,四条线索最终汇集成一条主线,那就是挣扎、抗争,想要摆脱当前的生活,但是都很绝望。

如少年韦布与黄玲在猴子笼的对话。韦布对黄玲说:“我听了这些,就觉得应该动手了,就跟流程似的。“韦布的父亲因为受贿被开除在家。韦布不希望自己也是这样,所以他为朋友出头,坚信自己的“流程”。而他所说的“流程”也许就是所谓的公正、所谓的原则。当黄玲问他去了满洲里又能怎么办时,韦布说了句:“会有办法的,你看看周围,所有的人都活着。” 于帅摔下了楼梯后,韦布害怕面对,但他还是对生活抱有希望的。但当他知道于帅已经死了的时候,对于诚说了句:“我还能怎么办。“这时的韦布言语中透露着绝望和无可奈何。也许于诚觉得韦布和自己的处境很像,所以他放了韦布,给他买票去满洲里。

又如少女黄玲和学校副主任在餐厅时,黄玲问道:“别人都怎么看待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啊?“副主任给黄玲讲了个故事:年轻时的副主任看着自己的同学把猫砸死,不但没有阻止, 自己也觉得很快活。副主任讲这个故事是在暗示的说少年打人的动机,当一个人压抑太久,就必然会找到一个出口去发泄。他接下来又说:“人活着呀,是不会好的,会一直痛苦,一直痛苦。从出生的时候开始,就一直痛苦。以为换了个地方会好,好个屁呀,会在新的地方痛苦,没有人明白它是怎么存在的。“还未入世的黄玲带着她的单纯和困惑,听着副主任的这段话时,充满了不耐烦和不理解。她还不能够体会副主任的这种对于生活的绝望和悲观。当两人知道他们的视频已经传遍了学校,副主任怪罪黄玲,是她把自己毁了,并将她赶出了自己的家。伤心无助的黄玲回到家,本想得到母亲的关心和帮助,但得到的却是不信任和嘲讽。白天辛苦的工作,回来就只能对女儿发泄,黄玲不能理解母亲赚钱的不易。所以母亲说:“你根本就不知道活着是怎么回事。““一直这样,我也这样,你也这样,就是这样。“当少女问“我该怎么办”时,母亲先想到的是自己该怎么办。母亲的自私和副主任的自私使黄玲对家庭绝望、对生活失望。于是,黄玲毅然决然的前往满洲里。

当混混于诚与自己喜欢的女人在隧道中所说的话:“我觉得吧,我的生活就是一堆破烂,每天堆在我跟前。我清一棍,就有新的堆过来。”于诚觉得自己的生活十分的糟糕,整个人充斥着阴暗和消极,当朋友跳楼时,他将责任都推给了朋友的女友,因为她让朋友买房。之后又将责任推给了喜欢的女人,因为她拒绝了他。女人对于诚说:“相处了一段时间,我觉得不合适,我不舒服。“可于诚说:“对,你说过了,你不舒服,我觉得这就对了。我没觉得人什么时候舒服过。”女人为了让自己能够过的更好,正努力的工作,创造着自己的生活。但于诚却停留在原地,将自己困在黑暗中,成了生活的囚徒。他自私、懦弱、埋怨、逃避。他决定去满洲里,却被韦布的朋友黎凯打伤了腿,被困在了原地,就像满洲里那只席地而坐的大象。

韦布、黄玲和老人王金因为火车停运,而逗留在火车站时,老人对韦布和黄玲说:“你能去任何地方,可以去,到了就发现,没什么不一样的。但都过了大半生了,所以之前,得骗个谁,一定是不一样的。”就算生活依旧这么的灰暗、不如意,人还是要给自己树立希望,就算是骗一骗自己也好,为了活着。老人又说:“我告诉你最好的状况,就是你站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那边那个地方,你想那边一定比这好,但你不能去,你不去,才能解决好这的问题。“也许老人是在告诉他们:生活还是要继续,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是要给自己留个念想,这样也就有了生活的动力。

七、评论

这部影片是导演和所有主创人员共同孕育出来的。真实朴素、气质独特的剧本;不愿妥协、坚持自我的导演;真实演绎、不惧辛苦的演员们等等,缺一不可。并且基本上都使用生活中的场景和用品,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制作成本。这部长达四个小时的影片,全部都是手持拍摄,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背景音乐和音效都体现出人物内心的矛盾、挣扎和绝望。形成了独特的影片风格。电影虽然没有˙正式上映,但也引来无数人的热议,不光是导演的自杀,还有影片所反映的社会负面问题。用浸入式的体验,让观众体会、认同他所传达的内容,同情他所塑造的人物。

导演胡波,笔名胡迁,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他的两部小说《牛蛙》和《大裂》都是深度的剖析自己、剖析社会所得出的结论。《大象席地而坐》是《大裂》其中的一篇。他的作品充满着失落和感伤,他笔下的人物都附有鲜活的生命。柏林电影节评审Teresa Vena评论说:“导演以极大的同情心追踪角色所遭遇的冷漠、忽视、拒绝和暴力,似乎这几个角色是他自我的几个分身,用电影对环境进行悲观的盘点。“他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放大,利用四个社会底端的小人物展现出来。如女儿、女婿因为房价高,买房难想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及养老院中毫无生气、坐着等死的老人们;朋友跳楼自杀,于诚怪罪朋友的女人想要买房而给朋友太多的压力;随后又怪喜欢的女人拒绝了他,他才睡了朋友的女人;如韦布朋友李凯在学校被霸凌;又如韦布的父亲因为受贿、而被开除呆在家里;当韦布发现奶奶过世在家中,亲人们却漠不关心,年迈的老人却无人赡养;黄玲的母亲为了生活赚钱养家,而不得不去陪酒作乐;学校副主任不顾黄玲的清白名声,与黄玲关系亲密;父母和子女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互相不理解;走失的大白狗咬死了老人的狗,狗主人却蛮不讲理,怀疑老人把自己的狗给打死了;老人把狗的尸体扔入满是生活垃圾、干涸的河道;火车站的票贩子骗了韦布的钱,还理直气壮的抢走他的身份证;生活的不如意,使李凯内心扭曲,厌世的情绪使他举枪自杀……

由于诸多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底层带来了生活的困境。这些人挣扎着,想要改变眼前的生活,寻求着人生的救赎。

导演将社会生活中产生的问题清晰明了的展现出来,真实并且引人深思。但是导演太过于悲观,在《大象席地而坐》这篇短篇小说中,导演胡波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者。文中的“我“前往花莲寻找那只席地而坐的大象,原来大象的后腿断了,而“我”很想抱着它哭,却被它一脚给踩死了,这就是“我”寻找的结果,到头来也不过就是一场徒劳。电影《大象席地而坐》承袭了小说中的悲观和消沉。灰蒙蒙的天气、落末的县城、在生活中挣扎的人们和那苦苦追寻的念想。影片的最后,导演留了个希望的尾巴:韦布、黄玲和老人王金在漆黑的夜晚,大客车的车灯带着一丝暖意,人们突然听到了大象的叫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追寻着那只大象。开放的结局,让观众自行想象。也许他们找到了那只席地而坐的大象,也许什么都没有,只是一场徒劳。但是他们都愿意去寻找、愿意去抗争。导演为了这部影片,也曾经反抗过、争取过。虽然他已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他成功了。“我们或许无法左右那些不堪与无常是如何开始,我们或许也无法让那些痛苦与遗憾消损殆尽。但,我们或许可以来决定这一切该如何结束。“(《原生之罪》)也许这也是导演胡波所信仰的。

我们这个社会人群是分层次的,每个层次的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困顿,这是人生乐章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乐观的面对。

猜你喜欢

李凯满洲里大象
李凯雕塑作品
李凯:同心共筑教育梦
大象无形
认真的大象
大象
井底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