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本里有千秋
——对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本使用的思考
2019-11-14苏天草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
■苏天草/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
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探究能力。在主流的预习模式中,预习本是一桌家常菜中鲜少被人提起的“新鲜食材”,如何让预习本打开课堂思辨的机关,预约课堂思维的精彩,成为笔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语文课前预习存在误区
(一)目标不明 课课雷同
经调查,语文课在常规课中最容易受到学生的忽视,原因是大多数老师在布置预习内容时坚持以下要求,读熟课文,查找拼音,会说其中的故事,会对其中的内容产生一到两个问题。而在课堂上,教师会用几分钟时间检查预习情况,或以开火车形式读生字生词、或穿插在课文内容教学中随机抽查,或者是以任务单形式检查预习情况。
(二)导学预习 概念混淆
近些年,导学案逐渐在教师教学中广泛应用,在教师心中,导学案是对于预习的可视化检查,它有着完整的评价方式,并且可以清晰地观察学生预习情况,而在学生眼中,导学案更像提前使用的课后练习册,在课前是一种负担,在课后回顾又并没有过多的实际意义,在教师的课堂上,导学案发挥的作用仍然停留在检查预习的环节之上。和导学案不同,预习应该有自己更为灵活的方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位哈姆雷特,学生独立阅读完文章之后,所产生的第一感受不应该被拓展阅读或固化的“学习清单”影响,而是有独立的思想体系将这种第一感觉持续“保鲜”,直至到课堂上与众人分享后提炼。
(三)评价延迟 方式单一
检查预习的方式经常是在课堂上的提问中显现出来,老师经常提问的问题停留在生字词与题目质疑之上,而课堂无法与学生的课前思考相联系,使得原本应该让学生的思维在初始状态就被打开的环节成了“走过场”。这样的评价方式无法让教师及时地对于学生的预习情况产生个别指导,同时也让孩子的思维无法渗透至课堂之中。
二、预习本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优势
(一)授之以渔,借助预习本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常常重视学生最后学到了什么,而忽略了他们学的方法。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在教育的过程中,最需要我们去重视的是如何将学习的方法给予给学生。而预习在课前三分钟内的实践是会使人对于预习的方法感到模糊。在预习本的实践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模式参循,由模仿出发,逐渐探索预习的方法,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步进行预习。这项举措旨在从点滴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从低到高寻觅学习方法,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及时纠正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免于学生对于预习活动的轻视与忽略。
(二)温故知新,凭借预习本回顾课堂思维碰撞闪光点
预习本的使用在许多教师眼中等同于导学案,但是导学案的目的在于开启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感知,而预习本更重要的是记录课前思维的闪光点。在学生初读文章时,产生相应的疑问需要提前记录在预习本中,而课后的预习本则是学生寻找课前隐藏的思维宝藏。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后回顾预习本是对于自己思维路径的一种探寻,是习惯的一种培养。
(三)因材施教,教师根据预习本完善评价机制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教学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的起点在于预习,预习是语文学习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对于教师而言,预习是一种观察的方式,是学生与课堂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一次重要的衔接点,因此,在教师备课之时,预习应成为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给予教师的一次重要信息反馈。只有教师用预习探测学生对于文章的接受程度,再次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课堂才是适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也是能够为学生塑造较好的思维启发情境。
(四)化零为整,以一元化整合琐碎信息
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书中强调了笔记需要一元化。所谓一元化是指把你想记录的一切信息都纳入这册笔记本中。这种活动宛如收拾孩子的玩具,与其花费大量时间思考该如何分类,不如将所有不同大小的玩具收入一个整理盒中。而面对一篇陌生的文章,学生会产生形形色色的问题,预习本与导学案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整体,是能够完整记录思维路径的一枚载体,它不需要学生以课分割,而是可以随意扩充,将琐碎细小的思考与问题都加入进一本预习本之中,在日后进行翻看,所有的思维变化都变得直观,而阅读的生长性也可以体现。
三、巧用预习本——使用预习本的模式
(一)顺藤摸瓜 逐步模仿(低年段)
在行为模仿中,行为模仿有四个步骤:第一,建立模式,第二,角色扮演,第三,不断强化,培训者根据受训者的表现,给予表扬、建议等反馈,强化受训者的行为;第四,鼓励受训者在将来的工作中采用正确的行为。因此在逐步使用预习本时,作为教师需要建立一定的模式让儿童参考模仿。在初次使用预习本时,由于使用对象为小学生,因此可以从基础入手,从生字词的整理到课文内容的批注阅读,再到课后问题的梳理,这需要教师使用一定的模式进行训练。初步使用预习本时,教师的目标不在于学生将预习本制作得十分精妙,而是用一整套有规律可循的模式让学生逐步养成预习的意识与习惯。但值得注意的是,预习本与预习单的最大不同在于预习本给予学生相应的留白空间,而并非用提问与答的模式固化儿童思维,相较于预习单,预习本更加注重孩子对于学习的自主性,也可以让教师更为客观地挖掘儿童思维的闪光点。
(二)无边拓展 启发阅读(中年段)
在预习本模式被儿童逐步接受并熟悉之后,作为教师应该将最后一道固化儿童思维的缰绳舍去。布鲁纳所持的“发现式学习”强调,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着,教师所需要形成的主要目标在于给予学生一种可以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将现成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习最主要的目标不是在课堂当下记住书本上的知识,而是给予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学习是灵动的主动的积极探究的过程,而并非是被动的,强制的概念。不难发现,真正的预习价值在于在课前思维的碰撞发现问题,而并非在按部就班的模式中反复以往的思维模式。在习惯养成后,教师应将固定的模式再次筛减,将思辨阅读提前预约,将思维闪光放置于课堂教学前,让学生的思维变化在课前便可看得见,摸得着。
(三)自主创新 推翻重置(高年段)
在教师提供的支架帮助学生对于预习的概念逐渐清晰并熟练掌握其方式方法后,在高年段,教师可以完全让预习本成为一次思维蓬发的创想基地。没有固定的模式或提问的方法,教师可以完全让预习成为多种方式汇合的一次思维聚会。人本主义心理学给予我们如下思考,它强调学习中必须尊重学习者,将其视作学习的主题,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由学生自己进行选择与决定。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于预习的兴趣大小将影响着他对课堂的接受程度,如果在课前他没有让兴趣浸润在这篇文章之中,那么在课堂上他的学习效率也将大打折扣。而兴趣便在于思维的跳动,放手让学生对预习本进行二度创新,这是一种推翻重置,更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
与传统预习单不同,预习本给予学生的空间能够让学生使用多种方法有效整理信息。如,使用拼、剪、贴等多种方式收集记录自己在阅读文章时所产生的联想,或将自己所能探索到的相关文章以剪贴报形式附于预习本后,又或者以思维导图的形式重新架构预习体系,用思维路径代替教师给予的框架,更有甚者,可以在初次阅读后,将阅读内容整理为短小精悍的随笔,记录在预习本上。当预习打破原有固化的模式,成为一种以学生为主题,以兴趣为动力的学习任务时,相信学生的思维将迸发出崭新的思维碰撞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习应该提前寻找相适应的目标走进课堂。在语文课堂这座宫殿中,不同的孩子会面临不同高度的窗口,而预习工作正是为孩子提供了相适宜的梯子,让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要求,个性化、针对性地走进语文、接纳语文、感受语文。由于笔者工作经验尚浅,仍有许多空白亟需补充,如何让预习本真正深入渗透课堂,如何让思辨性的课堂立体化展开,这些问题等待我们共同思考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