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挑战与应对
2019-11-14廖正涛西南民族大学
■郭 镭 廖正涛 邱 文/西南民族大学
一、目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现状
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主要由两种模式构成,即行政化管理和市场化管理两种。
行政化管理模式是我国传统的学生宿舍管理模式,其对应于高校行政管理体制而形成。一般由学校内属的后勤部门为学生提供住宿条件,由后勤部分和学生处联合制定管理规定并强制执行,住宿学生无从选择,必须完全服从安排,违反相关规定则会受到学生处的相关处罚。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学校内部直属,资源整合性强,管理较为全面,应急响应度高,但也存在管理制度单一、学生参与不足、学校无限责任化等多种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突飞猛进,但这种模式仍然是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主要模式。
市场化管理模式是21世纪以来的新产物,是以市场为基础形成的一种宿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高校一般并不直接管理学生宿舍,而委托市场中专门的相关企业执行管理工作。有的高校自己修建宿舍再委托企业管理,有的高校甚至直接租用相关企业物业委托其提供学生住宿服务。这种模式行政色彩较淡,市场色彩较浓;学生宿舍管理并不直接与学生纪律挂钩,学生宿舍管理与学生学习分离度较大,学生自由度较高;学生宿舍的设施设备条件相对较好,更新较快。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高效灵活,学校责权明确,学生自由度较大,不足在于学生学习和生活分离,统合效应不佳,费用也相应较高。我国高校采用这种模式的不多,未能成为主流。
从上述分析可见,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呈现的是行政化模式为主,市场化模式为辅的格局。这种管理格局在一些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例如宿舍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住宿环境有所优化;学生的住宿需求基本能得到满足;宿舍卫生及宿舍安全有到保障;宿舍管理制度不断改革,规章制度全面,学生较为遵守相关制度。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需求变化,这一格局存在很大不足,不能有效回应学生差异化、多元化的客观发展需求。
二、我国大学生生活方式发展新趋势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主要群体为在1995-2000年出生人口,也就是俗称的“95后”甚至“00”后。他们的童年期、青春期均在2000年以后,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就在过去十年间。这一阶段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社会财富迅速积累,生活物质丰富新颖,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对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广泛而明显的影响,塑造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活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个性化、自我化、网络化、御宅化、娱乐化等方面。
所谓个性化,是指大学生群体内部分化,较难以一种模式加以概括。社会经济的差异化、多元化背景,塑造了当前大学生群体内部差异。这使得大学生群体较难接受和适应单一的宿舍管理方式。
所谓自我化,是指大学生群体较为关注自身利益,更加看重个体感受。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加凸显,个体感受更加重要,对制度尤其是强制性的外加制度较为抗拒。这种情况下,强硬色彩的行政化宿舍管理模式往往受到学生们的各种变相抵制。
所谓网络化,主要是指大学生群体生活与互联网的结合更加紧密。大量的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极高,近年来的“互联网+”浪潮更加助推了这一趋势。王春梅(2013)以及伍霞晖(2016)等大量的研究均表明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颇高。这使得大学生的交往呈现出即时化、远程化等特点,这种特点对于现实交往,尤其是宿舍人际交往形成挑战。
所谓御宅化,是指大学生们更加喜欢呆在宿舍。由于互联网、外卖、电商等新型商业形态的崛起,大量生活服务可以在宿舍就能完成,很多大学生外出减少,留在宿舍的时间明显更长了,因而对硬件设备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了,这对于宿舍管理机制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挑战。
所谓娱乐化,指的是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更加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都偏向轻松、玩笑的风格。对于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认同降低,宿舍文化、校园文化不再简单统一,特质不明显。这对于集体性、严肃性的文化氛围养成具有不利影响。
三、目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首先,宿舍管理服务水平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目前我国高校宿舍管理,主要依靠招聘的宿管员进行,辅以学校辅导员的不定期走访。宿管员大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在工作中仅能提供基本的保洁、维护服务,难以向学生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生活服务,更勿论在学习、成长等方面的辅导。
其次,宿舍管理与教育学习存在错位。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尤其是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大量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基本与世界接轨。然而,在宿舍管理方面基本沿袭计划经济做法,变化甚少。高校宿舍管理很多还停留在提供基本住宿功能这一层面,忽视其第三课堂的重要育人功能。这种错位的搭配,使得高校宿舍管理与教育学习鸿沟日益拉大,形成高质量、国际化教学服务与低水平、保守化宿舍管理服务的矛盾。
再次,宿舍公共事务问题多发。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较少参与家庭博弈和公共生活,公共规则训练不足。而我国以行政化管理为主的宿舍管理模式,在入学阶段简单粗暴的将学生分进宿舍,缺乏对学生背景、个性的了解,更缺乏对学生集体生活的训练和指导,导致大学生宿舍公共事务问题较多,诸如环境卫生、作息协调等宿舍公共事务往往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突出烦恼。
还有,大学生宿舍关系紧张。近年来,大学生宿舍中的恶性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其原因大多在于宿舍关系紧张,这说明大学生宿舍关系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相关调查(赵妮、王佳佳,2016)也证明,宿舍人际关系和谐度高的仅占32.1%,且多为大一学生宿舍,大二大三的学生宿舍和谐程度较大一有所下降。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宿舍人际关系一般、关系不佳。这意味着现有的宿舍管理机制难以解决此类问题,需要调整。
最后,宿舍文化难以养成。目前我国高校宿舍管理基本都以学校纪律要求,辅导员检查落实为主,更多贯彻学校关于安全、文明方面的规定,学生以应付检查为主,主动参与较少,自主的宿舍生活方式、宿舍特色文化等较难体现,所谓的宿舍文化或千篇一律缺乏变化,或注重表面形式缺乏实质内容,学生认同度不高。
四、新时代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对策建议
加大投入,优化服务品质。加大设备投入,建设完善“互联网+”的后勤管理体系,让学生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宿舍管理服务;加大宿管工作人员投入,招收更加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开展心理、交际、学业等方面的交叉培训,提升服务品质。
增强资源整合,推动学生宿舍社区化、书院化。试点将图书资料、休闲娱乐、健身体育等资源部署进入宿舍区域,让学生在宿舍区域内不仅可以生活,也可以开展高水平学习、创新创业;尝试学习英国书院制管理,促进多学科交流融合。
促进学生参与,开展自我服务。选拔一些积极优秀的学生,建立与伙管会类似的宿管会组织,让学生可以参与宿舍管理;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开展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能够更好的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
推动教管联动,开展整合式培育。建立教学、思政、宿管联动制度,让教学、思政、宿管可以互通有无,并互动提升,真正全方位服务学生成长。将宿舍建设成为真正的第三课堂。